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冀中的地道战》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中,冀中地道的产生、作用,地道战的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教学时根据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条理,渗透本组的训练重点。
这篇课文可分三个部分,前面一部分说明冀中地道战的出现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对其作出高度评价,中间的重点部分则主要介绍地道的样式及特点。
按由总到分的顺序和空间转换的顺序,先介绍冀中地道的总体结构,再分别介绍各种具体的设计样式及其保护自己、抗击敌人、防止破坏和传递敌情信息的功用,体现了它设计周密、易守能攻、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的特点。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侵、略”等9个生字,正确认读“侵”的读音;会写“侵、略”等10个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陷”;正确读写“侵略、妨碍、隐蔽、攻陷”等词语。
2.继续学习速读的方法,练习速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
4. 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质疑问难、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理解课文,体会地道战的智慧。
5.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地道的结构、作用等介绍清楚的。
【重点、难点】1.重点:练习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
2.难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课文,画出地道结构平面图。
#地道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课1.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参观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既不是壮观辉煌的古代建筑,也不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但它同样体现了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战争遗迹——冀中地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冀中的地道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冀中的地道战》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单元主题是“提高阅读的速度”。
这个单元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以及《冀中的地道战》四篇课文组成。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地道战产生的原因、作用以及地道的样式和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有一千多字。
教材内容离我们很远,学生阅读起来有困难。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编者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中地道产生的原因、作用,以及地道的构造特点;二是训练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速度;三是让学生感受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无穷智慧。
本课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是一篇学习介绍事物的好文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既要落实这一单元的阅读策略,同时也要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特点,感受人民的无穷智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本课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教学不同于常规单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要将阅读策略教学和课文内容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学习提示、课后题等,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实现自读自悟,尝试运用到合作交流、独立运用阅读策略的目的。
【教学目标】1.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10个字,会写“侵略、修筑”等14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题目质疑,唤起学生的好奇1.出示课文的题目《冀中的地道战》。
2.根据题目质疑。
3.出示资料:“冀中”指的是我们河北的中部,一块宽阔的平原,没有一点高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9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10个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感受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体会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地道战相关的教学视频课时安排:两课时(本次授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年9月日下午,党和国家领导人齐聚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
1/span>年 9月日,经过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迸发出了无穷的智慧,发明了多种多样的方法,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地道战就是其中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冀中的地道战》一文,走进七十多年之前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板书课题:8.冀中的地道战二、播放视频,了解战况同学们,地道战已经距离我们有七十七年了,大家可能感到比较陌生,不太熟悉,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地道战,我们看一段小视频。
播放电影《地道战》的视频片段。
三、复习生词,打下基础1.多媒体出示本课中要求学会写的词语侵略修筑党员碉堡山丘妨碍隐蔽陷坑拐弯岔道任丘堡垒本课中的多音字组词任______( )______(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蔽四、复习方法,落实要素同学们,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方法”,我们前边学习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了几种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的方法,下边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搭石》: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将相和》: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甄选7篇)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记叙文如何使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
2、读懂课文,了解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围绕“地道战是个奇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942-1944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国华北敌后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
修筑封锁墙,封锁沟,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封锁政策。
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
但冀中人民没有屈服。
二、学习第一段:1.朗读第一段,说段意(地道战的`产生和作用)2.板书:地道战的产生是为了粉碎“扫荡”。
3.这一段中哪个词最能概括地道战的情况?理解“奇迹”(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4.课文从哪儿看出地道战是个奇迹?规模作用(1)保护人民(2)坚持生产(3)打击敌人三、过渡:这是全文内容的概括,下文具体介绍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说明地道战是个奇迹。
1.指名读第二步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地道的式样,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2.投影显示,对照课文内容,看画的对不对。
3.说说这种构造的地道有哪些好处。
a.不同用处的地道在固定的地点,便于辨别。
b.地道既隐蔽又不妨碍种庄稼。
c.大洞既牢靠,又能容纳很多人。
d.小洞用处多,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
e.气孔设置,隐蔽又透气,透光。
.总结: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正常生活,坚持生产,足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
4.再读第3节。
四、地道不仅能保护人民群众,同时还巧妙地设置了一些御敌结构。
1.自读课文第5节,找一找地道中设置了哪些御敌结构。
(陷坑警戒洞迷惑洞孑口)2.设想:一群日本鬼子进了村,他们发现了一个地道口,请大家读一读第5节,想一想这群鬼子的下场会是怎样的。
3.可用“一...就...”来说话,体现地道结构的巧妙。
“就算...也...”总结:这样的结构,使地道能攻能守,具有了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的特点。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冀中的地道战》2. 学科领域:历史与社会3. 课时安排:2课时4. 教学年级:五年级5.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b. 使学生掌握地道战的主要特点和战术运用;c. 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b. 地道战的主要特点和战术运用;c. 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2. 教学难点:a. 地道战战术的具体运用;b. 培养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认识和敬仰之情。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b. 案例分析法:分析地道战的主要特点和战术运用;c.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地道战的意义和价值;d. 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模拟地道战情景,增强体验感。
2. 教学手段:a. 图片资料:展示地道战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b. 视频资料:播放地道战的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c. 电子地图:展示冀中地区的电子地图,方便学生了解地理位置;d.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b. 引导学生关注地道战的原因和意义。
2. 讲授新课:a. 讲解地道战的发展过程;b. 分析地道战的主要特点和战术运用;c. 介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3. 课堂讨论:a.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探讨地道战的意义和价值;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 情景模拟:a. 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地道战情景;b. 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体验感。
5. 总结归纳:a. 教师对地道战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绘制一幅地道战情景的简笔画;2. 写一篇关于地道战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 家长协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地道战的历史资料,增进对革命历史的了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8.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冀中的地道战》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单元主题是“提高阅读的速度”。
这个单元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以及《冀中的地道战》四篇课文组成。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地道战产生的原因、作用以及地道的样式和结构特点,歌颂了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有一千多字。
教材内容离我们很远,学生阅读起来有困难。
由此可以看出教材编者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中地道产生的原因、作用,以及地道的构造特点;二是训练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速度;三是让学生感受我国人民在对敌斗争中的无穷智慧。
本课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是一篇学习介绍事物的好文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既要落实这一单元的阅读策略,同时也要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特点,感受人民的无穷智慧。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本课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教学不同于常规单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要将阅读策略教学和课文内容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学习提示、课后题等,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实现自读自悟,尝试运用到合作交流、独立运用阅读策略的目的。
【教学目标】1.认识“侵、略”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任”,会写“侵、略”等10个字,会写“侵略、修筑”等14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源于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题目质疑,唤起学生的好奇1.出示课文的题目《冀中的地道战》。
2.根据题目质疑。
3.出示资料:“冀中”指的是我们河北的中部,一块宽阔的平原,没有一点高地。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侵、略”等 8 个生字,会写“侵、略”等 10 个字,会写“侵略、修筑”等 14 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感受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
2、教学难点感受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斗志。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我国国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创造了许多巧妙的作战方式,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
(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词语“扫荡、封锁、不计其数”等。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地道战写了哪些内容?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概括。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为什么要开展地道战?(1)学生默读第 1、2 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理解日本侵略者的“大扫荡”给冀中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地道战产生的原因。
2、地道是什么样的?(1)学生默读第 3 自然段,画出描写地道的句子。
(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从地道的式样、结构等方面了解地道的特点。
(3)结合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地道的神奇。
3、地道有哪些作用?(1)学生默读第 4 7 自然段,概括地道的作用。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3)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地道在保护自己和打击敌人方面的巨大作用。
4、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学生默读第 8 自然段,思考地道战取得成功的关键。
《冀中的地道战》经典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冀中的地道战》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简介冀中地区的地理和历史背景。
引入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地图展示冀中地区。
引导学生讨论地道战的意义。
1.4 教学活动:展示冀中地区的图片和地图。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冀中地区会出现地道战。
第二章: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地道战的特点和优势。
2.3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展示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地道战的特点和优势。
2.4 教学活动:展示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起源和发展。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地道战的特点和优势。
第三章:地道战的结构与功能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结构和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地道战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地道战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模型展示地道战的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地道战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3.4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结构。
观察和描述地道战的不同层次和功能。
第四章:地道战的应用与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应用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地道战在战争中的应用和影响。
分析地道战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使用历史资料和案例展示地道战的应用和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4 教学活动:展示历史资料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地道战的应用和影响。
思考和讨论地道战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思维。
5.2 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和拓展方向。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思考问题和拓展方向。
教案设计《冀中的地道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3)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联络、要想、爱护”等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找中心句的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找中心句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冀中地道战的氛围。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地道战场景(2)教师简要介绍地道战的历史背景和特点(3)学生分享对地道战的了解和认识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学生找中心句,分析课文结构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2)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地道战的特点和意义(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4. 合作探讨(1)小组讨论:地道战对抗日战争的贡献(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收获和体会(3)布置课后作业六、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地道战的小练笔。
3. 调查家乡的抗战历史,分享给同学。
七、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默读: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内容: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理清课文的条理。
感悟:感受我国人民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智慧。
学习重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到看过电影地道战,记得那时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
今天,我们再重温一下当年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鬼子的精彩瞬间。
(出示课件1)
引导学生理解“冀”的意思。
(出示课件2)
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件3)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情景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1介绍地道战的时代背景。
(出示课件4)
师范读课件4 ,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
2说起地道战,简直就是个奇迹。
(出示课件5)
围绕“奇迹”这一中心词深入学习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一重要内容。
(1)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四层意思;地道式样多;地道位置和高度;地道有许多洞,生活设备齐全;地道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
(出示课件6)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棘掩护;出口旁是陷坑;出口旁有警戒洞、迷惑洞;每一段都有“孑口”(出示课件7)
(3)敌人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冀中人民怎样应对?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防火-------土和沙;防水------跟枯井暗沟相连,防毒------吊板挡住。
(出示课件8)
(4)人们在地道里是怎样联络的呢?(出示课件9)
(5)(出示课件10)
四总结课文(出示课件11)(出示课件12 )
五情感升华
播放歌曲《地道战》。
六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