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法根《猴子种果树》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4
学生智慧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条件——薛发根老师《猴子种果树》片段赏析作者:刘春花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3年第10期江苏泗阳众兴实验小学(223700)刘春花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适量的水分。
每一个孩子都好比一粒饱满的、有生命力的种子,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其内在智慧的种子才会萌发。
最近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薛发根老师执教的《猴子种果树》一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他在课堂上高超的启迪学生智慧的策略。
一、读中诱思——学生思维的种子渐渐萌发课始,薛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中有一些生词,我们先来认一认,接着出示大屏幕: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竖着排列)然后出示另外一组: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竖着排列)薛老师一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一边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读好词语。
接着薛老师告诉学生,这是农民伯伯在种果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我们也叫做“农谚”。
接着老师又出示两组词语:乌鸦、喜鹊、杜鹃(竖着排列)哇哇、喳喳、咕咕(竖着排列)在全部出示归类的词语串后,薛老师又让学生将这些词语横着读,第一行“梨树、乌鸦、哇哇、梨五杏四”;第二行“杏树、喜鹊、喳喳、杏四桃三”;第三行……教学中,薛老师亲切幽默的引导话语犹如温暖的春日朝阳,打开了学生的心门,让他们本身沉睡的思维犹如一粒粒种子慢慢苏醒、活跃,其内心的表达欲望仿佛新鲜的嫩芽渐次绽放。
薛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让语言首先在学生的嘴上活起来。
这也为后面讲故事环节的顺利进行设下了无痕迹的铺垫。
二、信步闲聊——学生的思绪芬芳吐蕊特有的亲和、特有的幽默、特有的睿智、特有的闲适,形成了特有的“薛氏课堂风格”。
课堂中,薛老师总是于闲庭信步的聊天之中,聊出学生思考学习的动机,聊出学生智慧火花的不断闪现,聊出学生接连口吐莲花的精彩。
师:讲得越来越好了,优秀!比优秀更优秀叫什么?叫了不得。
想不想试一试?生:想。
扶放结合,步步生“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课堂教学赏析扶放结合,步步生“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课堂教学赏析江苏阜宁县实验小学(224400)杨梅《猴子种果树》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册地一篇课文.在薛法根老师地课堂上,学生能够将这篇童话讲得绘声绘色,跌宕起伏,而且学用结合,自主续编结尾,实现了阅读和表达地有机结合.这都得益于薛法根老师扎实地基本功与扶放结合地高超教学艺术.现根据其课堂教学,我进行赏析,分享一下自己地体会.一、词串引路,脉络清晰薛法根老师地板块教学是比较有特色地,其中地词串教学更是独具匠心.对二年级地学生来说,《猴子种果树》地篇幅有些长,但故事情节有一个固定地模式,运用其中地词串能串起情境,很快地将文本地脉络梳理清楚.为此,薛老师将词串整理成“横看成岭侧成峰”地词语组合:梨树乌鸦哇哇梨五杏四杏树喜鹊喳喳杏四桃三桃树杜鹃咕咕桃三樱二樱桃树樱桃好吃树难栽在这组词语中,薛老师先让学生从树地分类入手,明白猴子一共种了四种果树,这样就把握住了故事地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三种鸟:乌鸦、喜鹊、杜鹃,这三种鸟代表着情节发展地三次变化;接着介绍三种鸟地叫声:哇哇、喳喳、咕咕;最后介绍有关种果树地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樱桃好吃树难栽.赏析:纲举目张,重在条理清楚.薛老师采用词串设计,将长长地课文变得简单而有趣,学生抓住四种果树、三种鸟、三种鸟鸣、三个农谚轻松地抓住了课文地脉络,基本掌握课文地情节.无疑,这是薛老师对文本深入解读后获得地教学经验,也是教学艺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与其喋喋不休地讲述故事,不如帮助其架构故事情节,而采用词串教学无疑是一个较为明智地选择,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概括文本,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升词语积累能力,为下一步深入文本、运用语言奠定基础,扎好根基.二、扎实写字,关注细节写字教学在薛法根老师地课堂上,是一道亮丽地风景.常有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咬文嚼字,体验字词,因而忽略写字训练.在薛法根老师看来,只要是课堂教学,写字就不能少,而且写字教学重在落实,重在训练指导.对《猴子种果树》中地生字,薛老师随文识字,先让学生读出课文地句子,而后进行扎实地写字指导和训练:“浇水”地“浇”字,左边三点水,右边是“尧”.“浇”地三点水如果换偏旁会变成什么字?“肥、胖、腿、胳、膊”等字都与肉有关.写“施肥”地“肥”字不能写得很胖,要写得瘦.在对“拔”这个字进行指导时,薛老师从方法到写法,从字理到字形都有渗透:看老师写这个“拔”字,提画是长提,右边是“朋友”地“友”加一点.拔河是把河拔掉?(拔河是拉过河界)“改”字由几笔写成?第一笔、第二笔、第三笔分别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偏旁?(第一笔横折,第二笔横,第三笔竖提,右边是个反文旁)大家每个人写三个,看谁写得最好,我们来展示一下.赏析: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地重点,课标提出要天天练习,增强学生地写字意识.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写字指导,还要有扎实地训练步骤.薛法根老师抓住学生容易犯地错误,随文识字,既能让学生区分字形,又能指导学生从字义上把握写法,范写生字,说清字理,注重细节.这样扎实有效地生字教学,为学生地规范写字奠定了基础,扎好了根基.三、讲活故事,步步生根《猴子种果树》是一篇童话故事,在薛法根老师看来,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会讲这个童话,讲好这个童话,讲活这个童话,并能够根据自己地理解,续编故事.根据故事训练学生地语文逻辑能力,培养学生地语言运用能力,薜老师分三个步骤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第一步是听故事,知结构;第二步是讲故事,用结构;第三步是续故事,化结构.薛老师先从第二、三自然段地故事开始讲起,让学生把握讲故事地秘诀:人物地语言要讲得有声有色.除了指导学生把握讲故事地要点之外,还要求学生讲故事时要紧凑一点,猴子地心里话和叙述地话在语气、语调上要有所区别.学生对故事地结构熟悉之后,薛老师出示讲故事地范式,学生根据自己对故事地梳理来套用:正当()成活地时候,一只()对猴子说:“()怎么种呢?有句农谚:‘().’要等()年才能结果,你()?”猴子一想:“().”于是就拔掉(),改种().赏析:薛老师抓住三段相似地文本结构,让学生从固定地范例入手,一步步填好词语,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讲地同时能做到声情并茂,也能与课文内容融合,规范言语,为语文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地巩固打好根基.在薛法根老师地课堂上,到处都可以感受到其扶放结合、扎实有效地课堂教学风格,是我在今后地教学中需要借鉴和学习地范本.(责编莫彩凤)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
课堂实录|《猴子种树》课堂教学实录(二)执教名师:薛法根《猴子种树》课堂教学实录(二)薛法根:好,故事的开头叫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天天浇水、施肥,等待将来吃梨子。
接下来会怎么样?等待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你的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猴子一听,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他又做了两件事,一件叫拔掉梨树,第二件呢?改种杏树。
好,伸出手指,跟老师写,拔是什么旁呢?提手旁,边上是生字,念“bá”。
读——学生:拔。
薛法根:我们有一个运动也用一个拔的,叫?学生:拔河。
薛法根:拔掉梨树改种杏树,这个改是生字,数一数,这个改一共有几笔?这个字七笔,一起来写写。
念一下。
学生:改种。
薛法根:猴子做了两件事,第一件叫拔掉梨树,第二件是改种杏树。
如果我这里要用一个标点符号,要用什么?学生:顿号。
薛法根:真聪明!刚才这一段会讲吗?请小朋友自己练习讲故事。
学生: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有只乌鸦……薛法根:不要念稿子,讲故事,要看着大家讲,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学生: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叫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薛法根:好的,这样讲就好,讲对了!好,现在谁能讲得优秀?优秀怎么讲呢?有一个要求,乌鸦说的话,要特别响,哇哇的。
要让乌鸦就在眼前一样,这叫优秀。
来,哪个小朋友?学生: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叫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猴子一想,对,五年太长,我可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树,改种杏树。
薛法根:好的,优秀。
当然,你不要太着急,我们要有这个耐心,讲的时候可以慢一点,听清楚了吗?学生:听清楚了。
薛法根:这叫优秀。
薛法根《猴子种果树》教学实录几遍后,你们也会讲了,对不对?3.猴子种了梨树后,它天天就干两件事,第一件是——(浇水),第二件叫——(施肥)。
4.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
范写浇。
左边换成火字旁,提手旁。
你看,我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义意思,声旁表读音。
范写施肥,肥是什么偏旁?(月,演示古字写法,像一块挂着的排骨肉,以后看到月字旁,就知道和肉有关系。
)5.齐读浇水施肥。
6.(出示第一小节)下面自己读一读故事的开头。
7.师读课文第二、三小节,于是它拔掉梨树改种杏树(师反复读了三遍)这回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拿出手指,板书拔掉改种,范写拔,范写改,书空。
8.猴子做了两件事,齐读拔掉改种。
9.这个故事会讲了吗?自己练一练。
(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生动)乌鸦的语言应当怎样读?指导猴哥猴哥读得紧凑,读出乌鸦的着急。
10.猴子一想,心里想的话怎样读?指读。
11.指名学生讲一讲。
(不要念课文,自己讲)12、刚才这位小朋友讲得很优秀,想不想更优秀?想的话,应当这样讲。
(出示填空)指一生回答。
比优秀更优秀叫——了不起,想不想自己变得了不起?想的话,应当这样讲。
(出示填空)比了不起更了不起叫——不得了,想不想自己变得不得了?想的话,自己讲一讲。
13.下面两段老师不讲,你们会吗?你有什么秘诀?(师小结:下面两段故事,基本只要把乌鸦的名称,果树的名称,还有农谚换一换,就可以讲了。
)14.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自己讲一讲,那你们就是不得了的不得了。
只能名讲。
15.故事还有一个结尾,谁会讲?猴子一连几年都没有种成果树,它心里就没有什么想法吗?刚才有同学讲这只鸟骗它,对不对?(引导学生读鸟说过的话)人家说的话对,该不该听?那猴子为什么没种成果树?我们思考问题应当从自己找原因,鸟是好鸟,树是好树,为什么猴子最后还是没有种成呢?(板书主见)(师小结:别人正确的话要听,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三、续编故事1.故事讲到这里完了吗?下面我们来续故事。
《猴子种果树》薛法根课堂实录一、导入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要考考大伙儿,课文中的词语会可不能读?会读的小朋友马上举手,好不行?(依次出示词语:梨树、桃树、杏树、樱桃树)都会读啊,那就一起读、2。
这些都是果树,您还明白哪些果树?3、齐读词语4、这些都是果树,但它们结果的时间不一样,农民伯伯总结下来特别多经验。
(1)我们来看看第一条经验,(出示:梨五杏四),读。
您明白不?齐读、(2)再看第二条经验,(出示:杏四桃三)读。
杏树要-—,桃树要——。
(3)再往下看,(出示:桃三樱二),樱桃树要种几年?这些就是农民伯伯种树的经验,叫——(农谚)大声读,再读、有特别多的农谚,特别多的经验,这个地方还有一条,(出示:樱桃好吃,树难载、)明白不?“树难栽"?齐读。
5。
自己读一读这些农谚。
记住了不?从上往下读一读。
从下往上读一读、6、(出示词语:乌鸦)见过不?您喜爱乌鸦不?(师补充:乌鸦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但大伙儿好像都不太喜爱它、)7、(出示词语:喜鹊)喜鹊的叫声——,乌鸦的叫声--8、(出示词语:杜鹃)每种鸟的叫声都不一样,杜鹃是如何叫的?9。
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横过来读,注意哦,每一行里都有一个故事,齐读、二、进入课文1。
读得熟,记得住。
下面我们就来听故事,好不?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猴子种果树。
2。
有一天,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她天天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以后吃梨子。
过了一天,猴子又来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以后吃梨子。
过了一天,猴子又来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以后吃梨子。
好玩不?如此讲了几遍后,您们也会讲了,对不对?3、猴子种了梨树后,它天天就干两件事,第一件是——(浇水),第二件叫——(施肥)。
4。
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范写“浇”。
左边换成火字旁,提手旁、您看,我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义意思,声旁表读音。
范写“施肥",“肥”是什么偏旁?(“月”,演示古字写法,像一块挂着的排骨肉,以后看到“月”字旁,就明白与肉有关系。
薛法根《猴子种果树》教学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几遍后,你们也会讲了,对不对?3.猴子种了梨树后,它天天就干两件事,第一件是——,第二件叫——。
4.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
范写“浇”。
左边换成火字旁,提手旁。
你看,我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义意思,声旁表读音。
范写“施肥”,“肥”是什么偏旁?5.齐读“浇水”“施肥”。
6.下面自己读一读故事的开头。
7.师读课文第二、三小节,“于是它拔掉梨树改种杏树”这回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拿出手指,板书“拔掉”“改种”,范写“拔”,范写“改”,书空。
8.猴子做了两件事,齐读“拔掉”“改种”。
9.这个故事会讲了吗?自己练一练。
乌鸦的语言应当怎样读?指导“猴哥猴哥”读得紧凑,读出乌鸦的着急。
10.“猴子一想”,心里想的话怎样读?指读。
11.指名学生讲一讲。
12、刚才这位小朋友讲得很优秀,想不想更优秀?想的话,应当这样讲。
指一生回答。
比优秀更优秀叫——了不起,想不想自己变得了不起?想的话,应当这样讲。
比了不起更了不起叫——不得了,想不想自己变得不得了?想的话,自己讲一讲。
13.下面两段老师不讲,你们会吗?你有什么秘诀?14.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自己讲一讲,那你们就是不得了的不得了。
只能名讲。
15.故事还有一个结尾,谁会讲?猴子一连几年都没有种成果树,它心里就没有什么想法吗?刚才有同学讲这只鸟骗它,对不对?人家说的话对,该不该听?那猴子为什么没种成果树?我们思考问题应当从自己找原因,鸟是好鸟,树是好树,为什么猴子最后还是没有种成呢?三、续编故事1.故事讲到这里完了吗?下面我们来续故事。
2.的时候,一只对猴子说:“。
”猴子一想:“。
”于是就。
三分钟编一个故事。
指名讲。
3.想不想听老师的故事?正当猴子伤心地时候,一只狐狸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鸟的话都是害你的。
猴子种果树”猴子一想————,指名说4.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薛法根《猴子种果树》教学实录
编者按:本文为小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猴子种果树》的教学实录。
平淡质朴、丰实灵动向来是薛老师的教学风格。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阵营中,能做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把课堂演绎的如此精彩,让学生充满生长感的大师还是不多见的。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中的词语会不会读?会读的小朋友马上举手,好不好?(依次出示词语:梨树、桃树、杏树、樱桃树)都会读啊,那就一起读。
2.这些都是果树,你还知道哪些果树?
3.齐读词语
4.这些都是果树,但它们结果的时间不一样,农民伯伯总结下来很多经验。
(1)我们来看看第一条经验,(出示:梨五杏四),读。
你懂吗?齐读。
(2)再看第二条经验,(出示:杏四桃三)读。
杏树要——,桃树要——。
(3)再往下看,(出示:桃三樱二),樱桃树要种几年?
这些就是农民伯伯种树的经验,叫——(农谚)大声读,再读。
有很多的农谚,很多的经验,这里还有一条,(出示:樱桃好吃,树难载。
)懂吗?“树难栽”?齐读。
5.自己读一读这些农谚。
记住了吗?从上往下读一读。
从下往上读一读。
6.(出示词语:乌鸦)见过吗?你喜欢乌鸦吗?(师补充:乌鸦是世界上最
聪明的鸟,但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欢它。
)
7.(出示词语:喜鹊)喜鹊的叫声——,乌鸦的叫声——
8.(出示词语:杜鹃)每种鸟的叫声都不一样,杜鹃是怎样叫的?
9.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横过来读,注意哦,每一行里都有一个故事,齐读。
二、进入课文1.读得熟,记得住。
下面我们就来听故事,好吗?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猴子种果树。
2.有一天,猴子种了一棵梨树苗,他天天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过了一天,猴子又来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过了一天,猴子又来给梨树苗浇水、施肥,等着将来吃梨子。
好玩吗?这样讲了几遍后,你们也会讲了,对不对?
3.猴子种了梨树后,它天天就干两件事,第一件是——(浇水),第二件叫——(施肥)。
4.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
范写“浇”。
左边换成火字旁,提手旁。
你看,我们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义意思,声旁表读音。
范写“施肥”,“肥”是什么偏旁?(“月”,演示古字写法,像一块挂着的排骨肉,以后看到“月”字旁,就知道和肉有关系。
)
5.齐读“浇水”“施肥”。
6.(出示第一小节)下面自己读一读故事的开头。
7.师读课文第二、三小节,“于是它拔掉梨树改种杏树”(师反复读了三遍)这回猴子又做了两件事——拔掉梨树,改种杏树,拿出手指,板书“拔掉”“改种”,范写“拔”,范写“改”,书空。
8.猴子做了两件事,齐读“拔掉”“改种”。
9.这个故事会讲了吗?自己练一练。
(提醒学生注意语言的生动)乌鸦的语言应当怎样读?指导“猴哥猴哥”读得紧凑,读出乌鸦的着急。
10.“猴子一想”,心里想的话怎样读?指读。
11.指名学生讲一讲。
(不要念课文,自己讲)
12、刚才这位小朋友讲得很优秀,想不想更优秀?想的话,应当这样讲。
(出示填空)指一生回答。
比优秀更优秀叫——了不起,想不想自己变得了不起?想的话,应当这样讲。
(出示填空)比了不起更了不起叫——不得了,想不想自己变得不得了?想的话,自己讲一讲。
13.下面两段老师不讲,你们会吗?你有什么秘诀?(师小结:下面两段故事,基本只要把乌鸦的名称,果树的名称,还有农谚换一换,就可以讲了。
)
14.老师给你们三分钟时间,自己讲一讲,那你们就是不得了的不得了。
只能名讲。
15.故事还有一个结尾,谁会讲?猴子一连几年都没有种成果树,它心里就没有什么想法吗?刚才有同学讲这只鸟骗它,对不对?(引导学生读鸟说过的话)人家说的话对,该不该听?那猴子为什么没种成果树?我们思考问题应当从自己找原因,鸟是好鸟,树是好树,为什么猴子最后还是没有种成呢?(板书“主见”)
(师小结:别人正确的话要听,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
三、续编故事1.故事讲到这里完了吗?下面我们来续故事。
2.(出示:正当猴子(伤心)的时候,一只()对猴子说:“()。
”猴子一想:“()。
”于是就()。
三分钟编一个故事。
指名讲。
3.想不想听老师的故事?正当猴子伤心地时候,一只狐狸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些鸟的话都是害你的。
”猴子一想————,指名说4.每一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对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5.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叫——,这个故事会讲了吗?回去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
下课。
薛法根课后交流:
1.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好玩,课要好玩,老师要好玩。
不要太一本正经,要与孩子们在课堂上共同生活。
让孩子们喜欢你,情感的动力。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2.专业性。
语文课要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听说读写。
“语文姓语,小语姓小”。
《猴子种果树》重点在讲述,故事是用来讲的,而不是朗读的。
让孩子们讲故事,要让他们发现语言的秘密。
讲故事讲的是语言的结构,本课设计采用了三个环节:听故事,知结构;讲故事,用结构;续故事,化结构。
结构的重复运用,可化为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
还要注重思维的训练和想象的能力。
《狼和小羊》语文训练点——“争辩”。
欲争辩先有礼(亲爱的狼先生),先否定后有理(这是不可能的,您在上游,我在下游……)。
训练孩子的思维,两个问题:(1)理直为何不能气壮?(2)“有理走遍天下”,那小羊为什么还会被吃掉?
3.让孩子获得成长的感觉。
生长性,教学真正要改变的首先是教师自己,然后才能改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