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任务单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组成和主要特点。
2、掌握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学习内容1、地理信息技术概述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地理信息技术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全球定位系统(GPS)GPS 的工作原理GPS 在导航、定位、测量等方面的应用3、地理信息系统(GIS)GIS 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GIS 在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4、遥感技术(RS)RS 的原理和分类RS 在土地利用监测、灾害预警、农业估产等方面的应用5、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3S”技术的集成与应用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三、学习资源1、教材:《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教材。
2、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在线课程、科普文章等。
3、软件工具:GIS 软件、GPS 导航应用等。
四、学习活动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观看网络课程和科普视频,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
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和体会。
针对实际案例,探讨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利用 GIS 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结合手机 GPS 功能,进行定位和导航实践。
4、项目学习选择一个与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如城市交通拥堵分析、自然资源调查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撰写。
五、学习评价1、知识测验定期进行知识点的小测验,检测对地理信息技术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作业评估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包括理论题和实践操作题。
3、项目成果评价根据项目报告的质量、创新性和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4、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操作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
2、掌握每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点。
3、能够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
4、培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一)全球定位系统(GPS)1、工作原理GPS 是通过卫星定位的方式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
卫星向地面发送信号,接收器接收这些信号并通过计算信号传播的时间和速度来确定自身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2、应用领域(1)导航与定位在汽车导航、船舶导航、航空导航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人们准确找到目的地。
(2)物流管理实时跟踪货物运输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效率和安全性。
(3)测量与测绘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绘等工作,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二)地理信息系统(GIS)1、工作原理GIS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
它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运算,为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领域(1)城市规划帮助规划师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交通流量、人口分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2)资源管理对自然资源,如土地、森林、水资源等进行清查、评估和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3)公共卫生分析疾病的分布规律,制定疾病防控策略,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
(三)遥感技术(RS)1、工作原理RS 是通过传感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2、应用领域(1)国土资源调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土地利用、地质构造等信息,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环境监测监测大气污染、水污染、植被覆盖变化等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和评估环境质量。
(3)灾害监测与评估在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发生时,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信息,为灾害救援和损失评估提供依据。
2014年小学全员远程研修技术应用任务单
(上庄小学李超)
研修主题:用技术改变教学(50学时)填报人:李超
应用任务通过短短的暑假研修,静下心来,不断为自己充电,使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再有一个大的提高,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科热点问题,更好地学习教学方法,促进科学学科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提高自己的研修能力和教学水平,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针对问题通过研修,提高自己对科学学科的认识,更新观念,关注科学学科的新的教学方法,学习信息技术技巧,提高自己微课制作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研修选择认真研修“信息技术支持的科学学科教学环节的优化”措施,从理念、热点、方法、技术等方面全面进步,提高自己“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能力。
积极完成各项研修作业,认真参与话题讨论,认真学习《学习园地》、《简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应用打算
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打算和安排
第1至3周,《我们周围的空气》,以科学实验为主,结合课件展示
第4至6周,《冷和热》,实验与讲解,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第7至9周,《奇妙的声音王国》,实验与生活实践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结合讲解。
第10至12周,《吃的学问》,结合生活实际,搜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
第13至15周,《排序和分类》,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进行研究。
第16至20周,学生社会实践。
备注微课程制作技巧。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构成,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2、掌握遥感(RS)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等方面的应用。
3、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导航、定位、测量等领域的实际用途。
4、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决策支持。
5、能够综合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管理、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2、难点(1)如何区分和理解不同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和适用范围。
(2)怎样综合运用多种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教材、网络资源等,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研究实际应用案例,深入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3、实践操作利用相关软件或在线工具,进行简单的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和分析,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与同学组成小组,讨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交流想法和经验。
四、学习内容(一)地理信息技术概述1、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地理信息技术是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它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地图绘制到数字化、信息化的过程。
2、主要的地理信息技术类型(1)遥感(RS)遥感是指通过传感器在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的情况下,获取其信息的技术。
常见的遥感平台有卫星、飞机等。
(2)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利用卫星进行导航和定位的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计算机系统。
(二)遥感(RS)技术的应用1、资源调查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调查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的分布和状况。
技术应用任务单
作者:王庆梅
应用任务:通过本次研修,希望能掌握大量的教学技术,掌握电脑知识,能熟练的制作课件。
使学生能容易接受新知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问题: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相结合,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研修选择:
1. 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
2 . MOOCs与个性化学习
3. 微课程及教学应用
4.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作业]
5.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节优化[作业]
6. 教学PPT设计入门[2003]
7. Word应用基础[2003]
8. Word应用基础[2010]
应用打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备注:认真研修,专心学习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