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10.52 MB
- 文档页数:51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
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一、情境导入教师安排学生安静下来写作业,指定一名学生找同桌借橡皮擦。
学生轻轻问同桌:可以借橡皮擦给我用一用吗?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事,同学们觉得刚刚那位同学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会用多大的声音呢?现在让我们感受一下不同的场合下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吧!二、情景演示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上台讲故事的情景,并强调学生注意主人公的音量大小。
2.师:课件里的主人公是不是在讲台上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呀?如果他的声音像蚊子的声音一样细小,那我们还能不能感受到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呢?3.教师假设几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如:一名学生扮演图书馆中安静看书的人,另一名学生走过来询问是否还有空座。
4.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表演中自己拿捏音量大小的分寸,并总结:有的时候声音要小,比如安静的场合,不要打扰到他人,这是一种礼貌。
有的时候声音要大,要清楚地把内容传达给他人,比如你要上台讲故事的时候。
三、在演示中明理1.教师将学生分组,利用图片分别展示出不同的情境,学生一一表演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及互相指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演是否令“小观众们”满意,教师对表现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3.师: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情境需要“悄悄说”?学生思考、作答。
4.师:生活中又有哪些情境“大声讲”更好呢?学生思考、作答。
5.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声音的大小也应当适时调整。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通过创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知道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是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方式,逐步认识并掌握准确、得体的语音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语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语音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注意用适当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1.介绍语音的基本概念,分别讲解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四个方面的内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不同语音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
3.设计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
4.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形成对于语音的自觉讲究。
四、教学方法1.交互式教学法。
2.示范教学法。
3.合作学习法。
4.活动式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1.引入以“你会不会讲故事啊?”为引入,通过学生的放声答应来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2.讲解语音的基本概念分别讲解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四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方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
3.举例演示不同语音表达方式的效果请几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声音方式朗读同一段文字,比较几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语音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4.设计口语练习参考教材中的练习题和其他相关资料,设计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于语音的自觉讲究。
六、教学要点1.让学生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注意用适当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设计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3.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4.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2.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过程】任务一:游戏式热身,引发探索音量的兴趣活动1:师生互动,游戏热身1.游戏一:我说你做举起两只手、拉拉小耳朵、拍拍小嘴巴、双手放放好、后背挺挺直、眼睛看老师。
(板贴:认真听)2.游戏二:我说你学集体互动:你好(由轻到响)个别互动:很高兴认识你!我们交个朋友吧!我是发言小能手!我的声音响又亮!(板贴:大声说)活动2:发现问题,激发兴趣1.分享心得:在生活中大声说话有哪些好处?2.揭示烦恼:(小新出场)大声说话多好啊,为什么总有人叫我小点声呢?3.烦恼共鸣:有没有也对你这样说过(板贴:小声说)揭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齐读)。
让我们再次乘坐“神奇校车”一起去探索音量背后的秘密任务二:具象化感知,发现音量大小的奥秘◎“神奇校车”第一站:校园万花筒活动1:走进小新的一天图1:早上小新来到教室(1)看图猜一猜:小新在干吗?(今天小新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设置矛盾①播放小新的录音(能听清吗?)②交流讨论:给大家讲故事要用多大的声音呢?③音量小贴士:面对众人听的人越多,说话的声音要越大声(板贴:看对象)(3)登台展示:谁也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明要求:表演时,台下的同学可都是小评委哦!(4)点评互动:请台下的小评委点评图2:下课了,小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1)看图说话:用一句话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跟读句子:小新来了(出示: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场合应该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2.学会如何正确运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3.练习正确发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1.PPT演示文稿;2.老师用的相关示意物品(比如小喇叭)。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问学生:在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哪些场合需要用大声说话呢?学生可以举例子,比如喊人、外出旅游、赛场等。
然后,教师再问:在哪些场合需要小声或者很安静地说话呢?(答案参考)除了自习室、电影院等静谧的环境,我们还会需要小声说话的场合,比如在图书馆、学校教室里。
2. 演示教师用一张幻灯片,分三列示范:场合大声/中声/小声跑步比赛大声餐厅点餐中声课堂回答问题中声悄悄话小声私人电话小声让学生会自我思考并进行讨论,看看他们是否都能正确区分哪些场合应该用什么声音。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练习。
每组安排一名学生拿着小喇叭进行声音练习,并由其他同学猜测他们扮演的场景。
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加强记忆和落实口语表达。
4. 总结在最后一步中,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1.在哪些场合,我们应该大声说话?2.在哪些场合,我们应该中等声音地说话?3.在哪些场合,我们应该小声说话?同时,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你有哪些好的口语习惯或发音方法?你的口音会不会影响到你交际?教学示范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用一个大喇叭或小喇叭当作一个可行的演示工具,更好地告诉学生什么情况下使用哪种声音。
注意事项当老师安排小组练习时,应该注意让学生在安全的地方进行,不要过度追求“大声”、“小声”引起的语音实验和不适当的攀比行为。
结束语在风趣有趣的气氛下,教师解释和教授如何在不同的场合应运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这样,学生不仅练习了口语能力,还能够促进团队合作和精神合作。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
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2.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一、情境导入教师安排学生安静下来写作业,指定一名学生找同桌借橡皮擦。
学生轻轻问同桌:可以借橡皮擦给我用一用吗?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事,同学们觉得刚刚那位同学做得对吗?如果是你,你会用多大的声音呢?现在让我们感受一下不同的场合下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吧!二、情景演示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上台讲故事的情景,并强调学生注意主人公的音量大小。
2.师:课件里的主人公是不是在讲台上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呀?如果他的声音像蚊子的声音一样细小,那我们还能不能感受到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呢?3.教师假设几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如:一名学生扮演图书馆中安静看书的人,另一名学生走过来询问是否还有空座。
4.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表演中自己拿捏音量大小的分寸,并总结:有的时候声音要小,比如安静的场合,不要打扰到他人,这是一种礼貌。
有的时候声音要大,要清楚地把内容传达给他人,比如你要上台讲故事的时候。
三、在演示中明理1.教师将学生分组,利用图片分别展示出不同的情境,学生一一表演完成。
2.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及互相指正,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表演是否令“小观众们”满意,教师对表现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3.师:生活中还能想到哪些情境需要“悄悄说”?学生思考、作答。
4.师:生活中又有哪些情境“大声讲”更好呢?学生思考、作答。
5.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交际能力,在不同的场合,声音的大小也应当适时调整。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音量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重点围绕如何教学生正确使用声音来表达情感展开教学。
二、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中的情感表达要求。
2.能正确模仿老师的示范,用适当的声音表达文本中的情感。
3.能和同伴进行角色扮演,使用不同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本《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2.幻灯片或黑板3.形象生动的教具:如玩具、图片等4.音乐播放器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播放一段带有情感的音乐或声音,引导学生讨论声音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音频并根据听到的声音描述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步:学习课文1.逐段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每一段文字所描述的情感。
2.示范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文本中的情感,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第三步:活动设计1.小组活动:分组练习对话,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语音语调表达情感。
2.角色扮演: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达相应的情感,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第四步:总结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使用声音表达情感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案中的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情感表达要求?2.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活动形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是否需要引入更多的多媒体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这篇课文,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