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 格式:wp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组长:段瑾钰 41005052组员:李雪阳 41005001 魏鸿勋 41005002 何宜锦 41005012 梁酉珍 41005015 肖红 41005027 王奎 41005029 林竹青 41005053 郭泰 41005053 颜燕妮 41005055批注:小组成员均为保险专业学生本组调查情况 (4)一、中西方教育现状 (4)二、中西方教育制度的差异 (5)1.早期基础教育 (5)2.高等教育方面---------以大学教育为例 (6)2.1欧洲模式--------以德国为代表 (6)2.2 英国模式 (6)2.3 美国模式 (6)2.4 日本模式 (6)2.5中国模式 (7)2.5.1 集权管理体制 (7)2.5.2 行政管理模式 (7)3.家庭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7)3.1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7)3.2让孩子学会独立 (8)3.3让孩子自然发展 (8)3.4重视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9)3.5看重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 (9)3.6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 (10)4.社会投入方面 (11)4.1教育投入占国家GDP的比例: (11)4.11中国 (11)4.12印度 (11)4.13美国 (11)4.2教育投入占财政支出: (11)4.21中国 (11)4.22美国及其它国家 (12)4.3个人投入: (12)5.社会态度 (13)三、中国教育制度的优点与所影射出来的问题 (14)1.早期基础教育方面: (14)2.大学教育方面: (14)3.家庭环境方面: (14)4.社会投入方面: (14)四、中国制度具体改革的方法 (15)4.1 注重学前教育投入,增强师资力量 (15)4.1.1教育观念差别 (15)4.1.2 学前教育投入 (15)4.1.3 师资力量的差别 (16)4.2 扩大高等学校自主办学权,明确高等学校法人地位 (16)4.3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平衡行政权利与学术权利 (16)4.4 注重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建立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16)4.5 兼容学习美国教学型大学的教育模式 (17)4.6 义务教育投资应该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解决,完善相关监督机制 (18)4.7调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大学教育投资比例,首先保证义务教育 (18)4.8在城乡之间的选择上,首先保证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 (18)4.9保证农村贫困地区女孩子完成完整的义务教育 (19)本组调查情况就在一个半月前的今天,毛概小组正式成立了。
美国教育体系美国小学科学教材概况美国最大的教育书籍出版集团McGraw-Hill的一个分公司Macmillan/Mc Graw-Hill于2005年出版的一套小学科学教材《科学》(SCIENCE),是美国小学科学的主流教材之一。
该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关照儿童的身心和思维特点及发展需求,通过问题和故事方式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以科学为中心将生物、地理与物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谐地融为一体,使之系统化,因而亦有很强的科学性。
透视美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对于我国的教材编写及其教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结构设计:以主题为中心回顾当前美国国家教育进步协会实施的科学教育评价标准,科学学科有很多是相互分开的主题,包括美国科学教育进步协会在内的许多机构,都纷纷强调常见主题的重要性。
这些报道中所界定的主题的数目和国家评价指标体系虽有不同,但是,在哪些是各学龄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这一点上已达成一致。
美国国家教育进步协会以及科学评价委员会一再声明主题的重要性以及将主题整合在中小学各个年级教材计划中的必要性。
全书共六册,供小学1至6年级的学生学习。
这套教材,是典型的以主题为中心编制的。
教材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生命科学(Life Science)、地球科学(Earth Science)和物理科学(Physical Science)。
这三个主题同样包括在1996年的国家教育进步关于科学的评价体系之中,原因是它们构成了主要的科学学科之间的组织原理,而且,它们非但不和各个领域的事实性的内容发生冲突,反而能够支持和帮助把信息组织到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之中。
这六册教科书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它们都是以主题为框架,每一册都有这三个主题,这也是美国科学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几个方面。
再比如说,每一册分为A,B,C,D,E,F六大专栏,每一个主题有两个专栏。
综观整套教材,这三个主题所占的单元比例大体相同,内容分布比较均衡,根据年级不同而各有侧重(见表1)。
国内外双语教学现状摘要: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师资队伍的现状、双语教材的现状以及国内外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从而得出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现状。
关键字: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国外双语教学研究简况:20世纪20年代末,国际教育局在卢森堡召开了首次双语教学会议,还专门设立了世界双语教学研究中心,并创办了国际学术期刊《双语教学评论》。
由于双语教学在西方国家兴起较早,各国教育家和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科林贝壳的《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贝壳、琼斯合编的《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麦凯、西格恩合著的《双语教育概论》;哈桑洛芙的《双语学》;克拉申的《二语习得和二语学习》;卡明斯的《双语现象与特殊教育》;兰伯特的《加拿大双语能力发展实验》;弗雷德吉尼希的《通过两种语言学习:沉浸式和双语教育之研究》等参考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内双语教学研究概述:1.出现了一批专家学者: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双语教学问题,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机构与组织数量有限。
双语教学研究的学者主要分为三类:研究教育学的、研究外语专业的、研究其他学科的。
代表性人物有王斌华、王莉颖、江宏德、赵慧、宦金茹、钟启泉、俞理明、燕国才、钱源伟等等。
2:出版了一批学术著作,他们是王斌华的《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回眸与前瞻---国际视野本土实验》;王莉颖的《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等等3: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笔者登陆中国学术网,以“双语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学术论文和文章10727篇,有些学术论文对双语教学展开深入研究,增加了其知识存量。
4成立了双语教学研究机构并召开了大型学术会议。
---- 参见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现状》国内外双语教学模式现状一.国外双语教学模式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各自的双语教育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浅析美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三元结构模式一、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1. 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的基本内容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是应用于指导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纲领,其内容为使得全部同学接受体育教育。
全部同学包括男同学和女同学、技术好和技术差、超常生和低常生、带残疾和非残疾等等;接受的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课程、运动竞赛、消遣活动、熬炼身体等等。
2. 美国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核心理念的标准依据美国的体育教育标准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体育教学目标、合格体育课程标准、相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和学习活动机会规范标准。
(1)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总体目标是把每一个同学都培育成为接受过体育教育的人,这也正吻合了美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理念。
对这个体育教学目标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六条内容标准,即有身体素养、有体育学问、有运动技能、有社会力量、有价值观念、有熬炼习惯;其次层次――四个年龄阶段,即学前至二班级、三班级至五班级、六班级至八班级、九班级至十二班级;第三层次――两大成果,即对同学的期盼成果(例如,学前至二班级在运动技能方面把握了基本移动技术动作)和其他若干期盼成果(例如,学前至二班级在移动性身体活动中呈现出协调跑、跳、滑动作)。
(2)合格体育课程合格体育课程包含四要素:确保同学学习机会、采纳多级测量评价、支配相宜教学内容、合理体育教学策略(包含全部同学、最多活动时间、准时评价反馈、最佳课时方案、相宜课堂管理、课后体育作业)。
(3)相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相宜体育教学指南标准包括5大类别、35个项目、68-70个标准、每一标准含2个方面内容。
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第一层次相宜教学的5大类别,即同学的学习环境、老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的测量评价、老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大纲方案;其次个层次是相宜体育教学的标准,即课堂建立、练习组织、课堂平安、残疾同学、机会均等、同学多元、竞赛合作等;第三层次是相宜体育教学每一标准的2个方面,即适当教学和不当教学(例如,对待残疾同学,相宜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同学参加融合性身体活动,不当的体育教学是带残疾同学观看其他人进行练习)。
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一、引言学校是培养人材的重要场所,不同国家的学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本文将对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特点。
二、教育理念1. 别国的学校不同国家的学校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
以芬兰为例,芬兰的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而美国的学校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念注重全面发展,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1. 别国的学校别国的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学校注重纪律和规范,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学生则以听讲为主。
而瑞典的学校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预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注重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课堂上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四、课程设置1. 别国的学校不同国家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差异。
以英国为例,英国的学校注重学术课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而德国的学校则更加注重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2.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课程设置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除了学术课程外,我们的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设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活动。
五、教育资源1. 别国的学校不同国家的学校在教育资源方面也存在差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学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艺术设施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学校则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2.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断改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六、教育成果1. 别国的学校不同国家的学校在教育成果方面也存在差异。
国外大学结构及官衔president(大学校长) Universitydean(学校分院长) College/schoolhead of the faculty Facultyhead of the division Divisionchairman Departmentprincipal中学校长headmaster小学校长headmistress小学校长(女)2)新生入学及入学后大致过程register/enroll(登记、报到) 一般会student union office opening ceremony(开学典礼)orientation meeting(介绍会)指学校综合情况lecture(报告)tutorial(一个学生发言那种)关于学科的单词basic course基础课 specialized course专业课required course必修课 optional/selective course选修课literature文学 philosophy哲学history历史 art艺术sociology社会学 linguistics语言学psychology心理学 engineering工程学architecture建筑学 business商务law法学 economics经济学fiancé金融学 accounting会计学banking银行学 biochemistry生物化学相关教育单词kindergarten幼儿园 elementary education初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中等教育 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adult education成人教育 open admission免试入学制day-care center幼儿园(美) nursery school托儿所primary/elementary school小学(英/美)secondary school中学 coeducation男女生同校制度junior high school初中 senior high school高中attached middle school附中 technical school技校polytechnic institute理工学院/科技大学 key school重点中学graduate school研究生院 open university夜大、函大private school私立学校 public school公立学校universal education普及教育 educationist/educator教育家postgraduate研究生 alumnus/alumna校友(男/女)undergraduate本科 Alma Mater母校auditor=guest student旁听生boarder住宿生 open-book exam开卷考pop test抽考 orientation program新生训练teaching facilities教学设施 assistantship助学金scholarship奖学金 room and board食宿auditorium礼堂 vice-monitor副班长period of schooling学习年限 credit system学分制mark/score/grade分数 schedule=school timetable课程表individual study自习 individual coaching=tutorial个别指导English evening英语晚会 after-school activities课外活动social investigation社会调查 voluntary labor义务劳动graduation appraisal毕业评估graduation ceremony=commencement毕业典礼diploma=graduation certificate毕业证书drop out辍学 quit school退学school discipline校纪 attendance/participation出勤率attend a lecture上课 miss a class缺课cut a class旷课 expel sb from school开除tuition学费 miscellaneous expenses杂费a grant-aided student领助学金的学生 lecture portfolio讲义夹semester半学期 blue-book考卷report card成绩单 final-examination期末考核quiz小测验 oral test口试diploma毕业证 degree学位associate diploma专科证书 Bachelor学士Master硕士 Doctor of Philosophy博士Expert专家 consultant顾问Coordinator班主任/协调人 professor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 lecturer讲师adviser/mentor导师 counselor辅导老师course arrangement课程按排 application form申请表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文理学院project学生独立钻研的课外课题presentation针对某一专题发表的演讲paper/thesis/dissertation论文letter of recommendation表扬信journal周记 office hour教授与学生面谈时间雅思分类词汇:银行交易银行交易的场景主要以银行提供的服务项目为主,包括开户头、存款、提款、货币兑换等信息。
对比国外地理课程设置,我国现行地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1.将我国地理课程设置与结构和国外地理课设置与程结构进行比较,你认为我国地理课程设置与结构具有那些方面的优点和缺点?一、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地理课程设置情况 1.英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现今英国已成为西方国家中重视中学地理教育的典型法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法国年级数为逆数,九年级相当于,六年级相当于初一,二年级相当于三年分长期中学和短期中学两类,长期中学的出路是升大学,学生按将来要考的不同学士学位分为五组:A组(哲学和文学)、B组(经济和社会)、C组(数学和自然科学)、T组(农科学和技术)3.日本中学地理课程设置日本对中学地理教育一直比较重视,二战后曾进行过多次地理课程改革。
199年公布了改革中小学课程设置和新的研究指导要领,初、高中分别自1993年和1994年起实行。
安排在社会科目中,每周2学时。
初三地理安排在由物理、化学、生物、地学综合组成的“理科”中,每周3---4学时。
高中为学分制,修满0分方能毕业。
高中分社会科和理科。
社会科中选修地理A(2学分),理科选修地理B(4学分)。
4.德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德国统一后教育仍实行各州自治,各州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
各州把地理作为一门必修课,且有各自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德国小学为4年,称基础学校。
中学学制复杂,有9年制的完全中学、6年制的实科学校和5年制的国民学校,其中以完全中学最多。
5.美国中学地理课程设置美国普通基础教育学制为12年,分段则主要是6、3、3制,即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
也有的地方实行4、4、4制,6、2、4制或、4制的。
美国实施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责任不在联邦政府而在各州,州负有主要责任,地方承担具体责任。
在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下,全国没有统一的中学教学计划,各州自行其事,学校地理教育地位不稳定。
近年由于美国地理学界不断努力,以及地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结合需求,地理教育正在受到重视。
初中地理一般为必修课程,设置类似我国的初一和初二,每周2---3学时。
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构、实施与功用刘云华段世飞摘要21世纪以来,德国十分重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对教育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联席会议于2006年颁布《教育监测总战略》,成为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重要指导框架。
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形成了 “国家一州一学校”三级基本监测结构,主要包括从国家层面定期参加国际大型学生学业成就比较测试,联邦州层面开展基于国家教育标准的教育趋势研究以及学校层面实施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比较测试。
国内监测项目的内容以国家教育标准为基础,突出学生能力导向;在实施监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联邦与各州机构之间的分权、协商与合作机制,其中国家教育质量发展研究所和各州第三方教育质量监测机构分别作为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质量监测主体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监测结果的使用上,首先通过数据翔实的监测报告诊断国家和各州教育质量的发展水平,其次使用监测结果指导每所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监测结果还为德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可靠的实证依据。
借鉴德国教育质量监测经验,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普及监测的科学理念、加强建立专业高效的第三方教育监测中介机构、有效构建多方协作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项目以及进一步强化对监测结果的数据分析与使用。
关键词德国教育基础教育教育质量质量监测《教育监测总战略》作者简介刘云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段世飞,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中图分类号G6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96(2021)02-0062-152019年丨2月,国际大型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以下简称PISA)公布了最新一次的测试结果。
德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 三方面素养分别取得了 498分、500分和503分的成绩,均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 OECD)参与国家的62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结构、实施与功用平均水平,与第一次参与P ISA的结果相比,德国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024中小学结构整改方案一、前言中小学教育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对于国家的持续发展和未来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学校规模较大、教学资源分散、师生矛盾较多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效益,我们制定了2024年中小学结构整改方案,旨在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公平的推进。
二、整改目标1. 实现中小学校舍的合理规模:通过调整学校规模,研究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建议学校规模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既能保证教学质量,又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2. 优化中小学的教育结构:根据教育资源的分布和教育需求的变化,合理调整中小学的布局和结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育效益。
3. 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通过整改,优化教学环境、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资水平,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4. 推进中小学教育公平:通过整改,解决中小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整改措施1. 调整学校规模:根据当地教育资源的供需情况,合理调整中小学的规模。
对于学生数量较多的学校,可适当分拆成若干个独立的分校,以减轻学校管理和师生矛盾压力。
对于学生数量较少的学校,可以考虑合并为一所综合性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 优化教学结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中小学。
在城市核心区和城乡接合部,适当增加中小学的数量,缩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可以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教育水平,减少学生流失。
同时,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开设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3. 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师资水平。
同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在教育评估中,注重综合素质评价,减少对学生的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
4. 推进教育公平:通过整改,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比较教育学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比较教育》以当代世界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教育活动、教充发展及政策的比较为研究对象。
在专升本的教育专业考试计划中列为专修科目。
设置本课意在考生扩大视野,了解当代世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注重借鉴国外发展与改革教育事业的政反两方面的经验。
提高对教育普遍规律的认识,加深教育改革的紧迫感和历史感。
推动教育改革顺利进行。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应达到总体目标:理解比较教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最迫切、最普通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掌握当代世界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会使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分析,综合世界各国有益的教育经验,为在工作中丰富、发展我国的教育实践,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
学习本课程应注意联系我国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应具备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基本知识及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及教育法规等有关知识。
因此,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教育原理》等,《教育原理》为《中小学比较教育》奠定了知识基础。
奠定了比较的理论框架与比较的范围。
本课程基本是按《教育原理》奠定的理论基础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眼界、了解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的。
其内容也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比较中小学教育概述,主要了解比较教育学科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第二章教育制度的比较、第三章普及义秋教育的比较及第十一章世界教育改革及其发展趋势的学习,了解一些主要国家的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情况,第三部分通过第四章中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第六章中小学品德教育的比较和第五章中学职业教育的比较,了解有关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情况。
第四部分通过第八章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比较、第九章中小学教育法规比较、第七章中小学教师的比较和第十章中小学校长的比较,了解有关国家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及状况。
本课程的重点章是一至四章、六至九章及十一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比较中小学教育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应理解比较教育这门学科的意义和作用,了解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认识比较教育对中小学教师了解世界教育,借鉴外国经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设置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为12门: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
在12门必修课之外,学校还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社会性的养成、健康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等。
此外,社区活动、劳动体验等活动课程也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日本的课程改革突出设立综合学习时间,国家不规定其具体内容,而由各学校创造性地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例如自然体验、社会参观、制作与生产活动等。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压缩必修课内容和课时,扩大选修学科,鼓励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教育地方分权国家,各州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但各州课程标准都包括4门核心学术科目: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
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相当广泛,主要包括英语语言艺术、公民与政府、数学、科学、音乐与艺术、外国语、实践技能等。
其综合中学一般分为3科:学术科、职业科、普通科,每门课程在教学时都分解成讲座、课堂实践、工场—实验室实践等3个部分。
国外中小学的创造教育一、什么是创造教育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1年历史。
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发明、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能力,因此,创造教育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
1.创造教育的目标创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
李政道讲:“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
尤其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各国提法不同,但基本目标是相同的。
如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日本的“协调发展的人”。
其核心是培养创造能力。
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美国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设有董事会,它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
美国学校董事会成员大多由校外人士组成,董事会必须代表不同社会集团和阶层利益,其成员往往包括各方面的代表,有政府官员、企业家、法官、律师、牧师、校友、其他社会名流等。
在美国的学校管理结构中,州正席虽然掌握着学校教育立法权和学校教育大政决定权,但美国的学区是直接、具体实施州教育政策和管理公立中小学的最基层的教育行政机构。
尽管美国各州、各学区赋予校长的职权明显不同,但是,中小学校长是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的法人代表的地位在全国则是相同的。
无论美国中小学校长自身怎样定位,与欧美其他国家中小学校长权力相比,美国中小学校长不仅工作职权大——对内负责全校工作,对外代表学校,而且职权范围十分宽泛。
法国属于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法国的教育行政机构,独立于一般行政体系之外。
教育部对下属大学区、省、县、区实行垂直的教育行政领导。
法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
学校理事会是协助校长工作、参与学校管理的学校内部组织。
它由校长、行政和服务部门代表、教育教学人员代表、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和地方人士各5人组成,校长为理事会主席。
学校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有:讨论和研究校内的规章、教师和家长互通的方式、教学班的定额、学生上学交通、学校食堂管理、课外活动等问题。
另外,法国中小学还设置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
法国中小学校长还具有双重作用:他们既是国家的代表,拥有权力,又是执行工具,负责准备、执行学校行政会议的决议。
校长的职责包括检查教学进度;负责维护秩序和安全卫生;对违纪先为进行惩戒,并向司法主管机构提起诉讼;监督和评价教师业绩等。
英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从总体上讲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校董事会可以说是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在英国,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树立学校都有董事会。
私立学校董事会由于承担着学校投资的责任,因此拥有更大的权力。
公立学校董事会可以看作是吸收社区、教育局、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并对学校实施集体领导和广泛监督的一种机构。
校董事会在人员构成上坚持公平的原则,即家长代、社区代表、教育局代表和学校教职工代表的人数应大体相等。
私立学校董事长原则上由社区代表担任。
董事会下设各种专门委员会,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预算委员会、课程计划委员会和从事管理委员会。
英国学校董事会的具体职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办学方向;(2)讨论通过学校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3)讨论通过学校财政预算
文案;(4)招聘和任命校长;(5)讨论解聘教师等。
校长是学校首席行政长官,向校董事会负责,执行校董事会的决议及学校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
英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和权力可以概括为:具体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学校的政策、规划;管理教学;管理教职员工;管理预算等等。
德国的“学校议会”是中小学学校的决策机构,由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人数各一半,其职责是决定诸如选用教材、经费使用、学生成绩评定、家庭作业情况等问题。
德国中小学校长以法定的会议主持人的身份出席会议,通过会议管理学校并行使其职权。
德国中小学设校长一名,由地方教育部门任命。
除了校长和副校长,还有校长秘书一人,学校没有其他行政人员。
由于德国中小学校长一律任课,甚至要上一门主课,各州保留着对学校行使管理权,所以,他们的行政工作较少,主要为执行州教育部教学计划,负责组织家长委员会,进行教学分工及安排教学计划,具有负责学校的校舍设备、财务和公共关系的职能。
日本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但强调全体教师参与、分担校务、共同经营管理学校。
《学校教育法》对校长的职责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校长掌管校务,监督所属教职员的工作”。
同时规定“副校长协助管理校务,在校长缺勤、缺位时代行其职务”。
日本中小学作为学校法人代表,依据《学校教育法》对学校实施“四项管理”和“两项监督”。
“四项管理”包括学校教育的管理、所属职员的管理、学校设施的管理和学校事务的管理。
“两项监督”包括职务上的监督和身份上的监督。
校务分担是日本中小学管理的基本组织原则。
校务分担以民主性和合理性为基本原则,强调了组织的职能化和层级化。
韩国的中小学变实施校长负责制。
韩国的中小学校长的遴选程序,一般是先由本人提出申请,然后由道(相当于我国的“省”)教育厅任命。
但目前有些学校忆开始实行公开招聘校长的制度。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家长参与办学的热情和社会各界力量发展教育的责任感,近年来,韩国中小学普遍设立了“学校运营委员会”,由学生家长、教师、教育专家、社区各界代表等组成。
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学校的经费预算和决算;审定教学科目及教科书;审议特别教学活动计划;制定学校宪章及校规;等等。
总而言之,委员会与校长紧密配合,成为以教育自治为目标的保证学校健康运营的中枢机构。
新加坡的中小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设校长一人,负责全校工作。
新加坡教育部遴选中小学校长有严格的规定,但政府资助或部分资助的学校的校长必须由教育部聘用,私立学校的校长则无须经
教育部审批。
新加坡中小学实行校长委任制度,举行委任仪式。
委任状突出了校长在学校中的关键作用。
校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
新加坡中小学校长的权限只限于教学管理,因为新加坡教育部对中小学实行科学的、规范的、统一的直接管理。
无论是教师的使用、教师力量的协调、教师工作纪律,还是教师休假、退休和退职待遇等问题,均由教育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