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从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看英语中的委婉语

————————————————————————————————作者:————————————————————————————————日期:

毕业论文:论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XX大学 毕业论文 论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院系名称: 专业:英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XX大学制 年月日

Acknowledgements My sincere gratitude is first and foremost to my supervisor, the teacher Yuli in Yantai University Wenjing College. Her academic guidance and professionalism will always be a motivation for my own study. Her patient supervision, invaluable comments and constructive criticisms paved my way to the further study of my thesis and my life. I am equally grateful to my parents whose supports have been represented in my whole writing and gave the courage to face all the challenge, I have met.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thank my friend, Hanlida, who is always a good partner for collecting materials and exchanging ideas during the thesis writing.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礼貌分析 一、引言 英语词Euphemism(委婉)来源于希腊语,意为“好听的话”。《语言与语言学词典》(斯托克和哈特曼等编著)中对委婉语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关于委婉语的分类有很多,有人从委婉语的功能上将其分为传统委婉语和文体委婉语两类:前者与禁忌语(taboo)有关,是消极委婉语;后者与礼貌,避免冲突并满足交际双方利益和心理的需要有关,是积极委婉语。例如: janitor被称为building engineer, cemetery叫做memorial park,“He needs help in learning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fter class.”等都属于委婉语的范畴。 在日常交际中,仅仅清楚、准确地表达信息是不够的,由于语言不当甚至粗俗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屡见不鲜。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润滑剂,被时时处处使用着。对此,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 .H .Leech在1980年从语用学角度,提出言语交际中的礼貌原则,作为对Grice合作原则的“拯救”,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并指出,人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为了维护双方的面子,这就不得不与委婉语产生密切的联系。 二、委婉语与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及其准则 Leech(1987)提出的礼貌原则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使自身受惠最小,使他人受惠最大;使自身受损最大,使他人受损最小”。也就是尽量赞誉别人,让自己多吃一点亏。在语言形式上采取赞美对方和自谦的手段,取悦对方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目的。其准则如下: 1.策略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他人受损最小 b.使他人受惠最大 2.宽宏准则(用于指令和承诺) a.使自身受惠最小 b.使自身受损最大 3.赞扬准则(用于表情和表述)

英语中的委婉语

英语中的委婉语 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的说法)。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 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成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所谓传统委婉语亦称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象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这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所谓文体委婉语,亦称实际上是恭维话、溢美之词,与禁忌语并无关系。英、美人(尤其是当代美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为了避免刺激,或是为了争取合作,有时会采用夸饰的手法,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物以美言相称。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构词手段,拼写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等。 (1)合词法(compounding):如:gezudna(goes+under+“床下放”,即夜壶)。 (2)反成法(backformation):反成法是通过删除假想中的词缀来构成委婉词。由于这种构词法产词是不大,所以造出的词大多新颖别致,用来代替常见的敏感词,也能收到委婉的效果。如:bugle(盗窃,由burglar[夜盗]盗删去“词尾”而成,用以替代。 (3)首字母组合法(acronym):首字母组合法是将禁忌词语或敏感词语的第一个字母抽出来拼合在一起借以掩饰。如:BM(bowel movement,大便)the Big C (癌症) (4)截短法(clipping):截短法是将一些词语斩头去尾以掩饰。如:gents(Gentlement's Room)(男厕所)lav (lavatory,厕所) (5)曲读异拼法(phonetic distortion):曲读异拼法是有意将禁忌词语的发音略加变动,借以避讳。如:god, gosh(god 上帝) (6)压韵替代法(rhyming slang):压韵替代法是利用一些词语与禁忌词语押韵的特点来取而代之。如:sis, (piss 小便) (7)逆拼法(backslang):逆拼法是将一些禁忌或敏感的单词自后向前拼写,以便避讳。如:elly-bay (belly肚子) (8)首字母异拼法(respelling of initials):首字母异拼法是将一些禁忌或敏感单词的首字母按照发音拼写出来,效果委婉。如:dee(damn,该死) (9)标点符号法(punctuation):如:d--(damn该死的)son of a -- (son of a bitch,狗娘养的)(10)同义词替代法(synonyms)如:slim(苗条的,即skinny,皮包骨头) (11)借词法borrowing):一般认为,英语中的本族词-盎格鲁撒克逊词-多为平民百姓的口语词,不登大雅之堂。所以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和学生都喜欢借用法语词或拉丁词来婉指那些令人尴尬的事物。如:lingerie(内衣 underwear) (12)模糊词语法(fuzzy words):如:affair(事物,即桃色事件) (13)儿语法(nurseryism):借用儿童用语来充当委婉语。小孩子讲话天真无邪,如果大人,尤其是中年人模仿儿语,有时效果是既委婉又幽默。如:pee-pee(小便)poo-poo(大便)(14)反面着笔法(negation):从相反的角度去表达那些令人不快的事物,效果有时会比正面直说婉转些。如:unwise(不聪明,即,愚蠢的) (15)比喻法(metaphorical transfer):根据禁忌事物的特点,将其描绘成具有相同特点的可以接受的事物。如:go to sleep forever(长眠,即die死去) (16)借代法(metonymical transfer):用整体来代替那些不便直言的局面。如:chest(胸部,即 breast 乳房) (17)低调说法(understatement):如一种明抑实扬、言轻义重的含蓄的说法,用来表达不愉快的事情时,效果委婉,听者易于接受。smelly (有味道,即stinking,发臭)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委婉语的语用分析 摘要:委婉语是语言的“消毒剂”和“润滑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委婉语的使用,因此对委婉语的语用分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委婉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之后运用意义和所指理论及合作原则理论分析了委婉语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语用、会话含义、委婉语、 1、关于委婉语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各种文化形态中都大量存在,且作为一种语言策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离不开它的使用。委婉语的起源地在希腊,它最初是源于宗教迷信的禁语,宗教迷信反映了在委婉语的起源中社会心理的重要性。从古至今,遍及全世界,对于委婉语的解释千变万化,不尽相同,本文且采用邵军航在其《委婉语研究》中对委婉语的界定,即: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听读者)感到痛苦。这个定义不仅涵盖了委婉语所涉及的语境依赖性(在特定的语境中——既包括时代、地域、文化等大的语境,也包括上下文、话题、交际双方等小的语境)、婉指对象(使人感到畏惧、惊恐、羞耻、自卑、内疚、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即痛苦的事物)、构成手段(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伴生性(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原动力(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和信息理解者感到痛苦)等方面,而且“语言或言语表达”既包括了词语又包括了句子和语篇,从而使委婉语的外延和内涵都得到比较清楚地界定,将委婉语从非委婉语中区分出来。 2、委婉语会话含义成因探析 意义和所指理论中的“意义”主要指词、短语或句子本身的抽象意义,即词典中的意义,它是静态的;“所指”即意义所代表或指示的客观事物。“意义”是用来指称事物的,是人们表达“所指”的媒介,但它也需要具体的言语形式作

英语中的委婉语 发

英语中的委婉语Euphemism 英文euphemism(委婉语)一词系源自希腊语。词头“eu-”的意思是“good”(好),词干“phemism”的意思是“speech”(言语),整个字面意义是“word of good omen”(吉言)或(好的说法)。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言词,均在委婉语之列。 英语委婉语一般可分成两大类:传统委婉语(traditional euphemisms)和文体委婉语stylistic euphemisms。所谓传统委婉语亦称是与禁忌语密切相关的。象生、病、死、葬、性、裸、拉、撒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那就是禁忌语,给人的感觉是粗鄙,生硬,刺耳,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这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典雅,含蓄,中听,有礼。所谓文体委婉语,亦称实际上是恭维话、溢美之词,与禁忌语并无关系。英、美人(尤其是当代美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为了避免刺激,或是为了争取合作,有时会采用夸饰的手法,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物以美言相称。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一般可分为下面几种类型:构词手段,拼写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等。 (1)合词法(compounding):如:gezudna (goes+under+“床下放”,即夜壶)。 (2)反成法(backformation):反成法是通过删除假想中的词缀来构成委婉词。由于这种构词法产词是不大,所以造出的词大多新颖别致,用来代替常见的敏感词,也能收到委婉的效果。如:bugle(盗窃,由burglar(夜盗)盗删去“词尾”而成,用以替代。 (3)首字母组合法(acronym):首字母组合法是将禁忌词语或敏感词语的第一个字母抽出来拼合在一起借以掩饰。如:BM(bowel movement,大便)the Big C (癌症)。 (4)截短法(clipping):截短法是将一些词语斩头去尾以掩饰。如:gents(Gentlement’s Room)(男厕所)lav (lavatory,厕所)。 (5)曲读异拼法(phonetic distortion):曲读异拼法是有意将禁忌词语的发音略加变动,借以避讳。如:god,gosh(god 上帝)。 (6)压韵替代法(rhyming slang):压韵替代法是利用一些词语与禁忌词语押韵的特点来取而代之。如:sis,(piss 小便)。 (7)逆拼法(backslang):逆拼法是将一些禁忌或敏感的单词自后向前拼写,以便避讳。如:elly-bay(belly肚子)。 (8)首字母异拼法(respelling of initials):首字母异拼法是将一些禁忌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716748267.html, 浅谈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作者:蔡诗萌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14期 摘要:礼貌,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Leech (1983)在其《语用学原则》中提出了礼貌原则,用以解释在语言使用中合作原则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 关键词:礼貌原则;六大准则;面子原则 1 引言 礼貌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和谐相处的信念和行为。礼貌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准,也制约着语言活动。然而,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有其独特的内涵。礼貌原则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利奇提出的。他指出,在交流过程中,人们应该关心彼此的感情,并以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而不是直接伤害对方的感情。同时,他提到了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因此,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正文部分分析了利奇的礼貌原则、六条准则以及对礼貌原则的评论,最后一部分是对文章的总结。 2 利奇的礼貌原则 礼貌是一个总括性术语,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因素和影响语言互动形式和功能的语言选择。在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利奇之前,没有人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过言语交际,他开创了这个领域。他指出,一般语用学包含两大修辞原则,人际修辞和话语修辞,礼貌原则在人际修辞中起着重要作用( Leech,1983 : 15-17 )。具体来说,有六条准则,每一个都包含另外两个标准。 2.1策略准则 (1)让他人的损失最小化 例如,在西方公共场所,不难发现这样的标志“请勿在这里吸烟,谢谢”。与“严禁吸烟,违者将被罚款人民币200元”的标志相比,前者减少了对他人的伤害,并慷慨地尊重他人,体现了策略准则中尽量减少对他人伤害的原则。 (2)尽量加大他人的利益

[幽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课堂小游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中,我们已经将许多的教学知识点、语言点、语法规则详尽地教给了学生,但很难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很难记住这些不是本族语言的东西。 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所教授的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在教学中,许多教师都试着用平时收集的英语幽默笑话、妙趣句子或者有趣的谜语来讲授英语中某些语言现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对所涉及的语言点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一词多义在幽默中的体现 英语中,许多词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果学生不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在做词义猜测题的时候常常会卡壳,不清楚与上下文最贴切的意思。 如在教授saw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知道,saw是see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但是它还有另外的意思。及物动词 vt. 锯;锯开;锯成。The dead branches were sawed off. 枯枝被锯掉了。拉锯般来回移动;拉(曲调)。不及物动词 vi.用锯,拉锯;锯开。名词 n. 锯子;锯条。锯齿状部。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叫学生呆板地记忆这些意思,学生多半会忘记。其实我们使用一句幽默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个词了。让学生猜这句话的意思I saw a saw saw a saw.随后我们可以告知学生,这句话里面的几个saw有着不同的意思或词性。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我看见一把锯子锯了另一把锯子。这样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这个词的用法了。为了加深印象,可以让学生多次大声诵读这个句子。 还有,英语单词大都多“性”多“义”。让学生孤立地记忆,远不及让学生记住一些有趣味的英语句子。例如 “Would the person who took the step ladder yesterday kindly bring it back or further steps will be taken.” (昨天拿走梯子的人请速归还,否则主人将采取进一步措施。) 句中采用了step的不同意思,让学生们记忆深刻。 二、用幽默说明英美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在英语某些短语的教学中,可以用一些幽默笑话让学生在轻松搞笑中掌握短语的不同意思。比如向学生讲授英美两个国家对于“第一层楼”的表达的时候,我们可以选用这样的笑话 某饭店男厕所在第一层,女厕所在第二层。 American woman: Where is the toilet? Chinese clerk: On the second floor.

英语中的委婉语

(1)Death(死亡) 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本义)安睡在上帝的怀中 to be at peace (本义)平静了 to be at rest (本义)在休息 to be called to God (本义)被召唤到上帝那 to be called home (本义)被召回家 to be home and free (本义)到家自由了 to be taken to paradise (本义)被送进天堂 The call of God (本义)上帝的召唤 to depart (本义)离去 The final departure (本义)最后离去 final sleep (本义)最后一觉 to go home (本义)回家 to go to heaven (本义)进天堂 to go to one's long home (本义)回到永久之家 to go to one's own place (本义)回老家 happy land (本义)乐土 to have fallen asleep (本义)入睡了 to have found rest (本义)得到安息 to have gone to a better place(land,world,life)到一个更好得地方in heaven (本义)在天堂 to join one's ancestors (本义)加入先人的行列 join the Great majority (本义)加入大多数

to leave this world (本义)离开今世 to pay one's fee (本义)付费 to rest (本义)休息 to rest in peace (本义)安息 to return to dust (本义)归之尘土 to sleep (本义)长眠 with God (本义)和上帝在一起 with their Father (本义)与圣父在一起 to fall (本义)倒下了 to do one's bit (本义)尽职了 to lay down one's life (本义)放下自己的生命 to be no longer with us (本义)不再与我们在一起了to be out of pain (本义)摆脱痛苦 to breathe one's last (本义)呼了最后一口气 to cancel one's account (本义)销帐 pay one's last debt (本义)付最后一笔债 kick the bucket 翘辫子 pop off (the hooks) 翘辫子 get off the hooks 脱身了 to fade away (本义)消失 to make one's exit (本义)退场 to kick off (本义)开球 to be free (本义)解脱了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浅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语言交际中的礼貌现象进行了研讨,以旨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示语用礼貌观。本文共分四部分:(1)礼原则的由来;(2)礼貌原则的解析;(3)礼貌策略;(4)礼貌原则的应用。加深对礼貌原则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提升自身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用学礼貌原则教学应用 一.礼貌原则的由来 (一)礼貌的界定。 在众多关于礼貌的各种文献中,围绕“礼貌”一词进行的研究主要有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1)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的一种现实目的(Politeness as areal-world goa1)。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 (2)礼貌是一种敬重(Politeness as the deference)。 (3)礼貌是一种语体(Politeness as the register)。语体是指“与社交语境有关的系统化变体”(Lyons,1977)。或者指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olliday,1978)。 (4)礼貌是一种话语表层现象(Politeness as an utterancelevel phenomenon)。该观点认为,礼貌是一种表层语法编码,该观点主要是离开语言运用的实际环境去研究礼貌问题。 (5)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Politeness as a pragmatic phi—nominee)。该观点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Thomas,1995)。总之.在语用学领域,人们关心的不是说话人是否真正对他人友善,而是他说了什么,以及他的话语对听话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把礼貌看成敬重、语体,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不属于语用学的范围,而把礼貌看成一种话语表层现象,就是脱离了语境去谈礼貌,这是一种超理想化的理论,因为语言形式是和语境、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的。(二))礼貌原则提出的必要性。 在英语语用学习领域中,提及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Theory).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ev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ocational Implicate),即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尤其是用来解释会话结构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和四项有关质量、数量、相关、方式的次准则(Quantity,Relation,Manner)用以指导说话人和听话人如何成功地进行会话。不论他们遵循或是违背这项原则,都会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 在合作原则中.Grieve指出谈话的双方必须怀着一个相同的愿望,且双方的话语能相互理解,共同配合。然而,谈话的一方若未能遵守“合作原则”,并非为了说谎或是出于故意,有时他可能由于礼貌或语境的需要。说了一些违反合作原则的话。当另一方觉察到对方的话没有遵守合作原则时,他就迫使自己越过对方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会说话人话语中的弦外之音。寻求说话人在什么地方体现着合作原则,由此产生会话含义,也就是一种特殊的非自然意义。后来学者们注意到.谈话双方不遵守合作原则有时是出于礼貌上的需要.所以在讨论合作原则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语言学家利奇(G.N.Leech)曾指出,礼貌原则完善了会话含义学说,解释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现象,因此,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为益补的关系,用Leech的话说,礼

英语中“死亡”委婉语的语用学分析

摘要:从语用学的角度,用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语境理论、距离原则、动听原则和模糊理论对英语“死亡”委婉语进行了分析,为英语“死亡”委婉语的名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期望能够帮助人们了解重视这些委婉语,在社会交际中正确选择、使用它们,从而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语用学;合作原则;语境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活动的润滑剂,它在人类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些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英语委婉语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1)研究历史及演变;(2)界定其定义;(3)探讨其构成手段;(4)从语言学角度研究;(5)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作专门分析研究的文章。而笔者认为,英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数量很多,它在一定层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社会文化、民族心理、价值观念等,它是我们了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视角。对它进行研究还可以避免在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会和冲突,提高我们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英语中的“死亡”委婉语所体现的一些语用学原则,希望人们可以加深对它以及西方社会的认识,也可以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正确地选择使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处以绞刑,人们就用一些与白杨树有关的温和的、甚至是好听的表达委婉说出这些人的死,如“to be a cottonwood blossom”、“to decorate a cottonwood”、“riding under a cottonwood limb”。 (2)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人的观点,增大有益于他人的观点。如将人死后称为“to became a land owner”、“go to Heaven/paradise”、“be with God、rest/be in Abraham?8 bosom”等。这是出于礼貌,给对方留有面子,也有可能让他人对自己有好感等。 (3)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降,增大对他人的赞誉。如对为国家或事业而献身的人给予崇敬和赞美,称他们是“to lay down one?S life”、“to make the Illtimate/l船t sacrifice”、“to be present at the last roll call”、“to fire one?s last shot”礼貌原则为死亡委婉语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死亡委婉语的礼貌功能也使得尖锐的社会问题显得缓和与轻松。 1礼貌原则2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Leech?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它包括6个准则:策略准则(Tact Maxim)、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和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英语死亡委婉语则体现了这些准则。如: (1)同情准则。即减少对他人的反感,增大对他人的同情。如西方国家以前多将犯人吊在白杨树Grice[2]根据会话的内容提出了合作原则,他认为言语和非言语交际中存在着一个总的合作原则。为了成功的交际,双方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它包括4条准则:数量准则(适量)、质量准则(正确)、关系准则(关联)、方式准则(简明)。但人们有时会出现违反某条准则的情形。这时,违反准则的一方可能有言外之意,另一方要能领会“话外话”。英语“死亡委婉语”就故意违反了交际中必须遵守的这些准则,而这恰恰是为了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如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或缺乏足够证据的话。死亡委婉语从本质上说违反了这一准则,如将死亡称为“to be on vacation”,“to take a one way ride/trip”等。另外,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要求讲话要有关联,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和歧义。而死亡委婉语往往委婉含蓄,如将死亡称为“to cancel olae?s account”、“to return to dust/earth”、“to turn one?s toes to daisies”等,这样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隐含着其他的目的,即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他人的面子,保持他人的尊严。 3语境理论 言语交际中的参与者不是任意地、毫无节制地选择交际语码的;相反,语码的选择与交际目的、交际语境密切相关。语境包括显性语境和潜性语境:前者指交际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参与者、话题、面部表情等可感知的具体直接的物理因素;后者指交际参与者的文化

英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论《呼啸山庄》中的意象 2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 3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 4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5 二战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tagonists’ Characters in Great Expectations 7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8 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 9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10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11 An Analysis of English Euphemisms Used in Literary Works 12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13 目的论视角下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4 论《哈姆雷特》和《麦克白》中的超自然因素 15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16 浅析电影《我是山姆》中的反智主义 17 中式菜谱的翻译 18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 1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 孤独的精神探索者——《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主人公形象分析 21 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讲话》的修辞赏析 22 The Dilemma of Career Woman in The Millstone 23 基于关联理论的英式幽默研究--以《哈利?波特》为例 24 《愤怒的葡萄》里人性的光辉 25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and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ulinary Culture 26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Barack Obama’s Inauguration Sp eech 27 美国梦的文化观察 28 《榆树下的欲望》之农场意象--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 29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30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31 中式菜单英译的研究 32 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谈英语隐喻的汉译 33 General Principles and Featur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34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35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36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7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8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39 论《哈利波特》中的情感结构 40 中美高校校园文化对比

俄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俄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幽默(Юмop) 是个外来词,它来源于英语Humour的音译。汉语中的译名最早见于北京出版的《语丝》杂志。台湾作家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的解释是:“幽默:诙谐;滑稽。”《辞海》的解释是:“(一)寂静无声,《楚辞·九章·怀沙》:‘孔静幽默’;(二)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戾和不通情理之处。”显然后一种解释汲取了外来词的新义。 俄国人有幽默感,而且把幽默感看做一个人心灵健康的标志。如果得到“此人不懂幽默”的评价,则是可悲的。从修辞角度看,多义词、同音异义词和成语是俄语幽默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与人物身份地位或交际场合不相符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有时正是俄语幽默的笑点所在。因为言语幽默是口头的,因此俄语言语幽默中使用的句子大多是具有口语体特征的简单句和不完全句等,这种口语体的简略性使幽默的产生有了可趁之机。俄语幽默中也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如果我们只懂得俄语语言而不知道其中的文化信息,同样不能理解幽默的可笑之处。 一、幽默言语与语用原则 真正地从语言学角度解释幽默话语产生的原因,是从格赖斯(Грайс) 的合作原则(Общий принцип кооперации) 创立之后。格赖斯认为,谈话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人们的交谈之所以不致于成为一连串互不连贯的话语,是因为言语交际双方都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其基本出发点是,交际双方都遵循一个目的,相互配合,从而使交际活动能顺利进行。他把这种共同遵守的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具体地说,合作原则就是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含四大准则: 1.质的准则(Постулат качества: говори правду)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Постулат количества: сообщи что-то новое) (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3.关系准则(Постулат отношения: не отклоняйся, не теряй нить) 说话要上下文关联。4.方式准则(Постулат способа: говори ясно, избегай неоднозначности) (1)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2)避免歧义; (3)说话要简练; (4)说话要有条理。 下面简略地分析因违反上述准则而产生的幽默的具体情况。 二、由于违反“质的准则”而产生的幽默 质的准则指话语内容是真实的。当说话人或作者故意违反质的准则,也就是故意说一些 不符合事实的话,目的是误导听话人,便使用了夸张、反语、隐喻等修辞手段,而这些 修辞手段都是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所产生的效应,幽默也由此产生。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如: (1) –А это правда, что 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выиграл машину в лотерею? -- Правда. Только не машину, а тысячу рублей, и не в лотерею, а преферанс, и не выиграл, а проиграл. —是真的吗?伊万·伊万诺维其中彩票赢了一辆汽车?

网络语言中英语词汇特征分析.kdh

第14卷第6期(2009)Vol.14No.6(2009) 网络语言中英语词汇特征分析 刘凤英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甘肃成县 742500) 摘要: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网络交际语,因其鲜明的语言表现形式引起广泛关注。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英语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网络英语词汇主要特征的分析,指出其缩略简明随意、创新与时俱进、音译生动贴切、组合快捷幽默等特征,可以为人们对网络英语的认识和使用提供一些依据。关键词:网络英语;词汇;特点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9)06-055-03 收稿日期:2009-09-19 作者简介:刘凤英(1981—),女,甘肃西和县人,助教。研究方向:词汇学。 一、网络英语的语言学理论依据 语言是具有社会功能的系统,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服务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地变化发展。语言的动态发展过程满足人们交际需要,也体现了语言与社会、认识和交际的密切关系。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或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表达一定意义的符号系统。[1]语言作为一个符号体系,在社会进步的作用下不断演变,是社会意义和社会进步的表征。 网络英语正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日益丰富、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体现着媒体的普及和科技的进步。网络英语是网络文化的产物,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用户与日俱增,网络新词语层出不穷,网络用语逐渐特征鲜明,成为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网络的发展必然导致英语词汇的激增,导致具有自身语言规范特点的网络英语应运而生。因此,关注与研究网络英语的语言规范和特点,探讨网络英语新词的某些规律应该是我们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者的任务和责任,使人们了解并掌握符合现代语言特点的英语语言,为英语的教学与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二、网络语言中英语词汇构词特征 所谓“网络语言中英语形式”,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上使用的英语形式。在网络论坛(BBS )发表意见和聊天时,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及上网费用,网民群落对一部分英语词汇和句子进行改造,创造出与传统书面英语形式不同的网络英语形式。网络语言中使用的网络英语主要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1.缩略简明随意 网络交际的主要特点是快捷高效。它不仅要求上网交流的人必须迅速精准地传达信息,而且还必须从源源不断的、浩如烟海的网上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从事电子商务活动或整日在网上冲浪的人们为了节省时间高速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就慢慢地形成了一种语句上的缩 略语。缩略是现代语言中一种重要的构词手段,由这种构词法造词简练,创造的新词言简意赅,使用便捷,所以在网络用语中人们使用越来越多的缩略语。网络英语使网民们无须记忆冗长繁琐的术语或行话,有效提高键盘输入信息的速度,有利于网络信息的传播。 如:GF —girl friend (女朋友)、BF —boy friend (男朋友)、NOYB —none of your business (不关你的事)、BBL —be back later (马上回来) 、CWYL —chat with you later (以后再聊)、BBN —bye-bye now (再见)、BS —big smile (大笑)、IYSS —if you say so (如果你这样说的话)、PM —pardon me (请再说一遍)、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仅供参考)、VIP —very impor -tant person (要人,贵宾)、JK —just kidding (开开玩笑而已)、BRB —be right back (马上就回来)、HAGO —have a good one (祝过得愉快)、YHBT —you have been trolled (你上当了)、YOYO —You ’re on your own (你自立了)、GL —good luck (祝你好运)、WYMM —Will you marry me?(你愿意嫁给我吗?)、YHL —you have lost (你输了)、LOL —laugh out loud (大笑)、IMHO —in my humble opinion (依本人愚见)、NB —natural beautiful (自然美)、PM —private message (私人消息,就是论坛上的悄悄话)、OVA —original video anime (原创影像动画)。“C&P ”是“Copy&paste ”的英文缩写,复制加粘贴的意思。“PSW ”是“password ”的英文缩写,也就是英文单词密码的意思。 “DIY ”英语“do it yourself ”的缩写,意为自助,自己动手做。“KISS ”是“keep it stupid ”的缩写,意思是简单些,傻瓜。Q (经常问到的问题),BTOB (商务对商务),BTOBTOC (企业到公司到消费者),BZC (企业到消费者),PTOP (点到点),FYI (流动、飘荡、忽忽悠悠)。[2] 大量的网络英语缩略形式适应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也能节省交流的时间和网络空间。英语缩略词的出现使得网上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快捷,随着中国网络发展的加速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也推动了这一 55

英语委婉语集合

1.和死有关的委婉语 不管在哪种文化中,人们普遍忌讳的词之一就是“死”。当人们不得不提到它时,往往使用一些比较委婉、不那么刺耳的说法来代替。于是,出现大量关于死的委婉语。比如:to go to the heaven (上天堂去了);to go to a better world(到极乐世界去了):to go to another world (到另一个世界去了);to pay one’s debt to nature (向大自然还债了);to pass away (去世了);to be gone (走了);to breathe one’s last (咽气了);等等。死对人们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事情,用委婉语在陈述这一事实时多数用了比喻的手段,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要去天堂,要去极乐世界。另外,认为死是一种解脱,受完了罪还完了债,一切就了结了。 2.和疾病有关的委婉语 死亡意味着向生者告别,是一件悲哀的事,然而和死亡相比,一些疾病也令人难过。因此,直接谈论这些事往往被视为粗鲁和没礼貌。艾滋病在西方社会已变成一种非常普通的疾病而又苦于没有治愈方法和控制的有效措施,人们谈之色变而避之不及,因此艾滋病被冠以社会疾病(social disease)。对难以医治的癌症(cancer)人们称之为绝症(terminal illness) 或仅用字母C 来替代。其他疾病如麻风病(leprosy)被称为Hansen’s disease; 肺结核(tuberculosis )成了T.B; 狐臭(body odor)被称为B.O;变秘(constipation)被称为紊乱(irregularity);唑疮(acne)被称为问题皮肤(problem skin)。而其它的性病(veneral disease)人们用V.D.来代替。如果一个人疯了,就称他脑子有问题(soft in head), 或是不在状态(not all there)。 3.与贫穷失业有关的委婉语 疾病让人郁闷,然而没有钱,在西方社会尤其令人无法忍受,甚至在发达国家,贫穷和失业也是无法避免的社会问题。如果老板把袋子交还给某员工(give the sack to his employee),就意味着很委婉地将其解雇了。sack是工人出门上班时手里提的袋子,因此,give the sack就意味着让他走人。有些老板借口员工太多而裁员,如果他在某个员工面前提及人员过剩(staff redundant), 该员工即面临着失业。对失业者而言,无论何种理由被解雇,总不是件令人骄傲的事,人们便委婉地称为待岗(lay off);发站票(give the walking ticket);闲置(involuntarily leisured)或领粉色支票(pink slip)等。失去工作的母亲被称为福利母亲(welfare-mother),因为她们靠社会福利生活。如果一个人很穷,他便是社会经济低层分子(a member of the lower-social-economical bracket)。身无分文被称为拮据(hard up);债务缠身是处于困境(in difficulties)或身负尴尬义务(in embarrassing obligation )。在委婉语中,贫民窟变成了次标准住房 (sub-standard housing);给失业者的赈济支票叫失业福利(unemployment benefits)等。在这个无情的社会里中,对贫穷的人来说,委婉语到还真给了他们些许安慰,对政府而言,这些粉饰性的字眼掩盖了事实真相也掩盖了其对这一社会问题的疏忽与无能。 4.与年龄、长相有关的委婉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