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宋的政治
- 格式:pdf
- 大小:4.00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三历史关于北宋的知识点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历史和文化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着重介绍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状况、经济发展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历史背景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之后的第一个唯一的、较为稳定的朝代。
它的建立者为赵匡胤,他在长期内战后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宋朝,首都定为东京(今天的河南开封)。
二、政治制度1. 宋朝政权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的形成。
国家政权高度集中,中央政府设立了各级官职,并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和地方势力割席断交,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2. 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即“路、府、州、县”的组织结构。
路是地方行政的最高级别,府、州和县是路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域,这种行政制度相对于以往的封建制度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管理能力。
三、社会状况1. 北宋时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尤其是东京等大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剧增,城市经济繁荣。
同时,农业生产也相对稳定,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 社会贵族阶层特权严重,富人和地主成为社会的主要统治力量,而中小地主和贫苦农民则面临着严峻的生活困境。
这一切导致了社会上阶级差距的加大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加剧。
四、经济发展1. 北宋时期,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业和手工业也有较大发展。
由于农业生产相对稳定,粮食产量增加,使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成为可能。
2. 商业和手工业方面,北宋时期的货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业活动频繁,大量商品流通。
手工业方面,制瓷业、纺织业、造纸业和冶炼业等都有很高水平的发展。
五、文化艺术1. 北宋时期,文化艺术迎来了繁荣的时期。
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文人雅士成为时代的精英。
代表作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等,他们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在科技方面,北宋时期有很多重大的科技发明,如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
【历史知识点】北宋的政治制度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北宋的政治制度。
宋朝统治者为防止藩镇割据的重现和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的擅权,镇压劳
动人民的反抗,以及防御辽、夏等侵扰,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度地集中到朝廷,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
宋朝
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
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
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
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
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经过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总揽大权。
宋朝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中央集权的加强,体现在职官制度上,有几大特点,即中央
集权、百官权力分散、重文轻武。
宋朝很重视总结前朝政制利弊,并加以改革和调整,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收到
一定的效果。
但去掉一些旧隐患,又生长出一些新弊端,影响着宋王朝国力的发展。
“重
文轻武”是宋朝职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优待士大夫的某些特殊制度更充分地体现了这
一点。
取得入仕资格的途径“入仕”(即开始作官)资格的取得,有三个主要途径,即科
举(包括进士、诸科及武举为常选)、制举(特举)和荫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