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格式:pptx
- 大小:4.71 MB
- 文档页数:5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课程标准: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原因、过程、影响),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根据课标完成以下学习目标:1、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原因、表现和意义。
2.分析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教学流程教师讲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设疑引思1: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世界上各个民族都在封闭隔绝的状态下独自发展,世界各地区之间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地从隔绝走向交流?那么经济全球化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历史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1)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3)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资本输出,又通过武力,列强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网撒向全球,瓜分世界完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二战后,世界经济开始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设疑引思2:你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原因 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运用 两极格局的结束 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国际贸易的增加 世界市场的扩大 国际分工的成熟 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危机全球化 环境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展望积极影响 存在问题些?分析下面四则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总结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课件展示:看下面三段材料:材料一唐朝时,玄奘西行取经往返于长安与天竺用了几十年,今天我们从北京坐飞机去印度只需几个小时,而如果利用电话或者是互联网,就可以和身在印度的朋友进行即时通话联系了。
材料二1961年,一条长达154千米的“柏林墙”隔开了东西柏林。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