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13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课题: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基本进程①第一阶段:开始。
随着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的过程。
②第二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
③第三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
④第四阶段: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第五阶段: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⑥第六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2、原因①(根本原因)②③④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⑤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成为其有力的推动者。
3、主要表现①贸易的全球化:②生产的全球化:③金融(资本)的全球化:4、积极影响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经济全球化以为主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①②③④2、展望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以及,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
通过这个基本进程,你发现在这个进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重难点解析】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世贸组织成员之多,而且在发展水平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时,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更应运而生了。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计划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案课题: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基本进程①阶段:开始。
随着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开始了的过程。
②第二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快。
③第三阶段: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
④第四阶段: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⑤第五阶段:的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⑥第六阶段: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原因①②③④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
⑤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⑥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成为其有力的推动者。
主要表现①贸易的全球化:②生产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4、积极影响二、问题与展望问题:经济全球化以为主导,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①②③④2、展望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把。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它是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以及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
通过这个基本进程,你发现在这个进程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大家怎么看待这一观点?【重难点解析】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世贸组织成员之多,而且在发展水平上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能同步推进,这时,一些区域性的经济组织更应运而生了。
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计划具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关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1.进程: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1)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技术: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格局:两极格局的结束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前提: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3.表现:(1)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的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资本的全球化:在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意义:(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情境在线】下图是一部iPhone手机设计、生产完成情况。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提示:经济全球化。
二、问题与展望1.问题:(1)贫富差距: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经济风险: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资源环境:环境问题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生存。
(4)价值观念: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展望:(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是无法改变的,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情境在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
第26 全球化的学目:1.知道全球化迅速展的原因及其表。
2.全球化的。
3.理解全球化来的,正确理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
4.知道面全球化,展中国家如何。
一、全球化的迅速展[情景学]“⋯⋯好在世界已得越来越小。
已无新的大可以。
南极冰下的土地已量清楚,大西洋中的珊瑚也已在案。
已有‘地球村’的法,方人、西方人,不是‘地球村’中的‘犬相’的村民而已。
〞思考:材料反映了当前社会怎的展?提示:全球化。
[教材学]1.程(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全球化的程。
(2)入20世,特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1)科学技起到了重要的推作用。
(2)新型交通和通方式全球化提供了根本的技手段,信息技的起把世界更密地接在一起。
(3)两极格局的束全球化的展消除了障碍。
3.表(1)国际贸易迅速开展,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活泼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意义(1)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3)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开展时机。
(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易错易混] 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是指在新技术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和联系、相互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经济多极化是指世界形成了多个力量中心,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二、问题与展望[情景导学]思考:结合上述漫画,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全球化趋势?提示:兴旺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教材导学]1.存在问题(1)在全球化的程中,达国家和展中国家之的富差距一步加大。
(2)在世界市上,达国家力占,往往是利者;而展中国家常于劣和被地位。
(3)加了世界的投机性和性,危机一旦爆,其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
(4)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境,并一步引全球性的生危机,威着人生存。
第5单元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选择题1.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的变化趋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③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 D【解析】图中明显体现出战后世界关税不断下降,③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选项即可。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解决温饱需要130亿美元,而欧美国家每年饲养宠物的支出为17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妇女正常生育需要120亿美元,相当于欧美国家妇女每年购买香水的费用;1975~1997年发明治疗热带传染病新药仅有13种,而同期却发明了1223种减肥新药。
”上述这些材料表明()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巨大②全球经济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③只要发达国家实行节约就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④加快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 A【解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消费方面存着明显的差距,但仅靠节约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是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90年代以来()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D.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答案】 B【解析】依据题干中的信息“资本”及其变化趋势即可推断出B项符合。
4.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态度不一。
有的国家积极推动,有的国家怀疑害怕,有的国家谨慎对待。
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A.可以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B.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C.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D.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答案】 C【解析】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5.美国雀巢公司创办于1905年,现在它在全球有500多家工厂,产品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据2003年有关资料统计,每一秒钟就有3900杯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雀巢公司经营有方B.交通便利运输快捷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D.雀巢产品味道纯正【答案】 C【解析】“世界各地”“2003年”等信息体现出C项符合。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问题。
2、重要概念:经济全球化
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二.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原因:
(1)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
(5)跨国公司、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推动。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增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2)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3)资本全球化: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
(4)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3、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4、影响: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彼此隔阂。
三、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和展望
1.问题: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
(2)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使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发达国家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加剧环境污染,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4)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2. 展望:
(1)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趋势无法改变,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展;
(2)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的绝对优势,成为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但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科技水平落后,竞争处于不利地位。
(3)全球化要求要有全球意识,全球性问题只有共同协商才能解决,要把全球化与多样化协调统一。
(4)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第二部分自学检测
1、杨宁一《20世纪的文明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
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关贸总协定,整体世界开始①……。
进入80年代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中①、②处可能出现的文字是
A.近代化全球化B.制度化近代化 C.一体化自由化D.制度化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市场经济的建立B.科技的发展 C.国际金融的发展 D.冷战的结束
3、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亲密合作 B.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C.交通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D.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影响
4、“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蒂克牌汽车,300美元是给韩国配装工人的,1750美元给日本制造零件
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给广告商。
”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5、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
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实际是强调
A.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C.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D.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6、“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
洲人手里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
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
7、近年,巴西的主要出口农产品咖啡、甘蔗、大豆、可可、铁矿石价格猛涨,给巴西的相关企业带来
了巨额利润,相关企业工人工资很高,带动了巴西全国工资上涨,但使巴西在国际工业制成品竞争中失去了低工资成本的优势。
这表明
A.巴西制成品的进口超过出口 B.巴西已成为发达经济体成员
C.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 D.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竞争加剧
8、把经济全球化看作是一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过程,下列论断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存在的现象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同样的经济发展结果
C.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建立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
D.各国之间人口迁移增多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9、台湾作家龙应台《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
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10、确保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是
A.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B.消除世界的贫富差距
C.杜绝经济危机的发生
D.共同解决生态危机
11.图是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
中的一幅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
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
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
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
作用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
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
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杰里·本特利《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
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
材料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首要口号是呼吁抵御西方文化和西方政治经济秩序的渗透,在他们看来,西方乃至整个不信伊斯兰教的外部世界,无不图谋以异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和生活方式来征服和俘虏穆斯林,继而剥夺其所有的权利。
——刘金源《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国际贸易体系建立
全球公司诞生。
(2)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物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3)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反对全球化的?其目的是什么?
角度:宗教文化
目的:抵制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征服
(4)你认为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应持何种态度?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态度: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合理对策,积极主动求发展。
措施:
继续改革
扩大开放
建设市场经济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加入世贸组织
第四部分:课后反思,构建本课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