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科学测量(体积)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科学上册 1.4.1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基础闯关全练1.用厚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操作是( )A B C D 2.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 ,宽为18.35 cm ,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 .1 mmB .1 cm C.l dm D .Im3.决定测量准确程度的因素是 ( )A .被测物体的大小B .测量技术的高低C .测量工具的分度值D .测量环境的优劣4.(2018杭州下城启正中学期中)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5厘米=15厘米×1001米=0.15米B .2.5米³=2.5 x1000=2 500分米³C.0.05米=0.05米×10001= 50毫米D.16米=16x-千米=0.016千米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6.(2018四川攀枝花中考)如图1-4-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 的长度是______ cm 。
图1-4-17.某同学做了一些测量,忘记写单位,请你代他写上合适的单位。
(1)小王的身高是1.70____。
(2)课桌桌面的长是12____。
(3)物理课本的长是260___,宽是18___。
(4)一张课桌的高度是80____。
8.(2019浙江杭州上城期中质检)彤彤的生日礼物是内有“生日快乐”字样的小水晶球。
彤彤想知道小水晶球的体积,她做了如图1-4-2所示的3个小实验。
由图可知水晶球的体积是_________cm³。
甲乙丙图1-4-29.(2018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期中)如图1-4-3所示,甲图量筒中水的体积是____毫升,乙图中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厘米³。
甲乙图1- 4-3能力提升全练1.(2019浙江杭州采实教育集团期中)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个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体积( )A.大于15毫升B.等于15毫升C.小于15毫升D.无法确定2.(2019浙江富阳期中质检)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A.物理书的长是2.25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C.茶杯的高度是9.5D.黑板的宽是1.283.(2018浙江杭州下城启正中学期中)测量一块金属材料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测量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时视线俯视,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体积将( )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无法判断4.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 cmB.物理课本长度约50 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 cmD.学生用笔直径约4 cm5.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共有260页。
14科学测量—体积的测量公开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体积的测量”。
详细内容包括:体积的定义、测量原理、测量方法以及体积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体积的基本概念,熟练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物体体积的测量,并了解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体积的定义,了解测量原理,学会使用排水法、直尺法等测量方法进行物体体积的测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认识体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积的定义、测量方法及实际应用。
难点:排水法的操作步骤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尺、量筒、天平、水、小石块、不规则物体等。
学具:直尺、量筒、水、小石块、不规则物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它们的体积。
2. 新课:(1)体积的定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测量原理:排水法、直尺法等。
(3)测量方法:① 排水法:通过水位的升高来计算物体的体积。
② 直尺法: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宽、高,计算体积。
3. 实践操作:(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准备一套测量工具。
(2)操作:各小组按照教材提示,进行排水法和直尺法的操作。
(3)讨论:各小组分享操作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体积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体积计算的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科学测量——体积的测量2. 内容:(1)体积的定义(2)测量原理(3)测量方法:排水法、直尺法(4)体积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讨论体积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根据排水法或直尺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4科学测量讲义【学习内容】1.知道长度、体积、温度的单位,及各单位间的换算2.知道不同测量对象、测量工具需要达到的测量精度不同。
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特征,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3.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进行正确读数4.知道温度的意义、单位、测量原理、温度计的构造,学会正确的温度计读数与温度记录方法。
【预习内容】1.下列估测中,最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B.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40℃C.一袋装牛奶的体积为0.2L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00mm【答案】C2.某同学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测得的结果是()A.体温计示数降到0℃B.体温计示数仍为38℃C.体温计示数降到35℃以下,无法读数D.温度太低,体温计易损坏【答案】B3.下列关于0℃的冰和0℃的水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B.0℃的冰比0℃的水温度高C.0℃的冰和0℃的水温度一样高D.状态不同,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答案】C4.[2020七上·海曙期末]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巾的示数为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4℃,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是31℃,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A.36℃B.26℃C.30℃D.32℃【答案】C5.四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171.2mmB.1.712dmC.0.1712kmD.17.12cm【答案】C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
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15mLB.小于15mLC.等于15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答案】A【知识详情】知识点1:长度测量1、单位:(1)国际单位:米(m)。
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1章科学入门1.4-2科学测量——体积的测量目录 (1) (2) (3) (4) (8)一、体积的单位及换算体积是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
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3)。
还有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等。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二、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1.认识量筒和量杯: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不同点是量筒中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上密下疏(如图所示)。
2.量筒(或量杯)的正确使用方法(1)弄清量筒(或量杯)的量程和最小刻度(每小格表示多少毫升);(2)测量时要把量筒(或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3)读数时,视线跟液面相平:观察量筒(或量杯)内液面时,如果液面是凹形的,那么要以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为准;如果液面是凸形的,那么要以凸形液面中央最高处为准。
水、酒精、煤油等的液面是凹形的,水银的液面是凸形的。
【名师讲解】读数时如果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可谐音记作:“虎(俯)大羊(仰)小”2三、体积的测量1.对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长方体,可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宽、高,再利用公式计算出其体积。
2.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或量杯。
3.对形状不规则的小块固体(该物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在科学实验中用排水法测其体积),可用量筒、水、细线进行测量,这种方法称为排水法。
【名师讲解】A.用排水法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图):(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正确读出水的体积V1(适量水是指既能浸没固体小物体,又能使浸没固体小物体后液面不超过量筒的量程);(2)将小固体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
当小固体被水完全浸没时,正确读出水面上升后总体积V2(缓缓是相对而言,防止打碎量筒或量杯);(3)计算被测固体的体积:V=V2-V1.B.浮在水面的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1)针压法:用细钢针把物体按入水中使其浸没,进行测量;(2)沉锤法:把铁块与被测物体用细线拴在一起使其浸没,进行测量。
第四节科学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含义: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的认识: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③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4﹑常用的长度粗略测量方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把尺,如:一臂﹑一步等5﹑长度的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测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2)滚轮法: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3)化曲为直法:侧地图上两点间的长度(4)组合法:用直角三角板测量直径练习:1.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2.使用刻度尺之前,应该先观察_________的位置,以及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3.用刻度尺测量时,尺的位置要_________,刻度尺的刻度线_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_________,在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
4.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_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5.某人测量一物体长度为1.568 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
体积测量1.下列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C.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先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放在平稳的桌面上,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2.一罐普通的易拉罐饮料的体积最接近于( )。
A.35mLB.35LC.350mLD.350L3.已知1cm3=1mL,但是“cm3”与“mL”两个相等的体积单位使用时意义略有不同。
下列物体的体积中,不宜用“mL”作单位的是( )。
A.一杯水的体积B.一小石块的体积C.某酒瓶的容积D.一听啤酒的体积4.实验室有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要想尽可能准确地一次量出150mL酒精,应选用的量筒是( )。
A.量程为50mL,最小分度值为5mL的量筒B.量程为100mL,最小分度值为2mL的量筒C.量程为250mL,最小分度值为5mL的量筒D.量程为400mL,最小分度值为2mL的量筒5.一个量筒内有50mL水,往里面放入一木块,一半浸入水中时,量筒的读数是56mL,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cm3B.0.6dm3C.12dm3D.12cm36.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
“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会溢出C.水面约在量筒中部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第7题)7.如图甲所示,要测量树叶这种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面积,常采用方格法。
请回答下列问题:(1)方格法测面积时,计数小格的一般规则是将的方格都计数在内,其他的舍去,再即可求得树叶的面积。
(2)若要使用方格法测得的树叶面积尽量接近真实值,可采取的措施是,但同时带来的不便是计算方格数困难。
(3)图乙为一位同学在方格纸上站立时描下的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其中每个方格的面积为2cm2,则该同学的脚印(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4科学测量—体积的测量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4课——体积的测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认识体积的概念,了解体积的测量工具;2. 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3. 掌握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4. 能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体积的概念,了解体积的测量工具;2. 让学生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掌握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体积的概念,了解体积的测量工具;学习常用的体积单位,掌握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体积测量工具(如量筒、立方体模型等)。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准备体积测量工具(如量筒、立方体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气球、水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如何知道这些物品的体积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积的测量。
2.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体积的概念、体积的测量工具以及常用的体积单位。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和立方体模型,直观地展示体积的测量方法。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
例题可以包括测量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4.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分组合作,使用体积测量工具(如量筒、立方体模型等)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并记录数据。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作业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实践性作业(如测量家庭物品的体积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体积的概念、体积的测量工具、常用的体积单位、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体积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大小的量。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节科学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含义: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
单位换算: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3﹑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刻度尺的认识: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③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刻度尺倾斜会造成读数偏大,皮尺拉伸造成读数偏小)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④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4﹑常用的长度粗略测量方法:每个人身上都有几把尺,如:一臂﹑一步等5﹑长度的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测一本书中一张纸的厚度(2)滚轮法: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3)化曲为直法:侧地图上两点间的长度(4)组合法:用直角三角板测量直径练习:1.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_________,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2.使用刻度尺之前,应该先观察_________的位置,以及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3.用刻度尺测量时,尺的位置要_________,刻度尺的刻度线_________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_________,在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_的下一位。
4.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_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5.某人测量一物体长度为1.568 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4节科学测量第 2 课时体积的测量A夯实基础练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量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量筒的刻度由下往上增大,最下面的刻度为0 ,且刻度是下密上疏B .量筒可用来测液体的体积,也可测不规则固体的体积C .量取过程中必须放平,倒人液体先快后慢,最后用滴管逐滴加到所需的量D .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 .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后读数B .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C .向量筒内倾倒液体,当液体接近刻度时,改用滴管向量筒内滴加液体D .首先要选一个量程合适的量筒,把其放在平稳的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线正对自己 3 .小明量取 80mL 水,下列量筒最合适的是( )A .量程是 50mL ,最小刻度值为 1 mLB .量程是 100mL ,最小刻度值为 1mLC .量程是 100rnL ,最小刻度值为 2mLD .量程是 50omL ,最小刻度值为 1mL4 .测量不规则形状的小石块的体积时,不需要的是( )A .细棉线B .量筒C .刻度尺D .水5 .做某实验需要量取 48 mL 的水,最好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A . 100mL 的烧杯B . 50 mL 的量筒C . 100 mL 的量筒和滴管D . 50 mL 的量筒和滴管6 .一量筒中有 50 毫升水,当里面放人一木块,一半浸人水中,量筒的读数是 56 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A . 6 厘米 3B . 0 . 6 分米 3C . 12 分米 3D . 12 厘米 37 .关于量筒和量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量筒刻度比较精确,所以实验室基本上用量筒B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不均匀C .量筒的量程比量杯的量程大D .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不熊使用量杯二、填空题8 .给下面的一些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1)饮水机用的一桶水的体积大约是19 ;(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 55 。
介父从州今凶分市天水学校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成绩一.科学计数法表达形式:数×10* 〔要求“数〞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10,“*〞为整数〕例:1000可记为 103或 1× 103 0.001可记为 10-3或1×10-3练:1000000= 35000000= 0.00001= 0.000025=二.单位换算〔可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 64mm= m 1厘米= 纳米 25分米= 微米0.2m= km= nm 0.64千米=______米______厘米300升 = _____毫升 500毫升= 升 15分米3=_____米3=_____厘米3 0.5立方米= 升〔〕*2.以下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选项是A.1.8米=×1000=1800毫米 B.1.8米=1.8米×1000=1800毫米C.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3.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 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 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三.填写单位:〔用字母符号表示〕1、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一般的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一名生身高155虎门大桥约1500 铅笔长度约____ 一瓶矿泉水为500 一间教室的容积约200﹍﹍﹍我国长江的长度约为6300______;教室饮水机用的一桶瓶装水的体积约为19______。
2、有一棵参天大树,我们班三位同学手拉手,刚好能把树围起来,那么这棵大树的周长可能是下面哪一个?〔〕A.10厘米 B.42分米 C.36000毫米 D.0.45米四、四、工具的使用*1、如下列图,刻度尺的读数分别为:、假设把乙图改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结果应是。
*2、如左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厘米,铜丝铜丝的直径是毫米。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3·浙江杭州中考真题)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A.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B.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C.一个篮球的直径D.一张课桌的高度2.(2022·浙江衢州中考真题)梅雨时节,天气多变,小科利用气温计对气温变化进行研究。
如图是某天上午8:00小科观察到的气温计内液面位置,其读数为()A.20.5℃B.25℃C.30.5℃D.35℃3.(2021·浙江一模)某同学在用排水法测量某个物体的体积,在物体放入量筒前后分别读取量筒对应的示数,从而确定物体的体积,以下四种操作方法中会导致测量结果比物体真实体积偏大的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2022·浙江期中)一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5.46厘米、25.45厘米、25.66厘、25.42厘米、25.44厘米,则课本长度的测量值应取()A.25.486厘米B.25.4425厘米C.25.49厘米D.25.44厘米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6米=2.6米×1000=2600毫米B.0.78升=0.78×1000毫升=780毫升C.0.7kg=0.7kg×1000g=700g D.52厘米=52×100毫米=5200毫米6.以下对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用钢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则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C.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不紧,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D.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真实体积要大7.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体温计()A.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的玻璃管 B.装的是水银C.玻璃泡容积大而且玻璃管又很细 D.测量范围小8.小王同学自制一支温度计,在0℃时水银柱长20厘米,在100℃时水银柱长70厘米,他用该温度计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此时水银柱长35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为()A.70℃B.30℃C.15℃D.50℃9.小王是非常爱科学但较粗心的孩子,以下是他记录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是()A.某同学的身高17mm B.一瓶矿泉水的体积为500L C.课桌的高度80cm D.人步行一步的距离约50cm 10.小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5.13厘米,5.68厘米,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A.5.127厘米B.5.25厘米C.5.12厘米D.5.13厘米11.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12.小吴在测量一块小铜块的体积时,把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