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地方标准松褐天牛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广东地方标准松褐天牛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65.0201)2)ICS 65.020B16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3291-2008

DB44

松褐天牛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pplication of Pine Sawyer Beetles Attractant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4/T510-200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使用技术 (2)

5使用效果评价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松褐天牛引诱剂诱虫结果登记表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松褐天牛的形态特征 (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工作年表 (7)

I

DB44/T510-2008

II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与对外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广州市黄埔区农林技术服

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焕华、范军祥、钱明惠、黄咏槐、钟填奎、何淑琼。

DB44/T510-2008

松褐天牛引诱剂使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又称松墨天牛、松天牛)引诱剂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又称松树萎蔫病、松材线虫萎蔫病)的监测和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LY/T1123—1993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松褐天牛引诱剂pine sawyer beetles attractant

能直接或间接产生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可分为松褐天牛诱捕器引诱剂和松褐天牛诱木引诱剂两类。

3.2松褐天牛诱捕器引诱剂pine sawyer beetles attractant for traps

与松褐天牛诱捕器配合使用,由萜烯类等特异性植物成分配制而成的、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引诱活性的挥发性化合物。

3.3松褐天牛诱木引诱剂pine sawyer beetles attractant for trap-trees

施于松树活立木,使其分泌对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引诱活性、并吸引松褐天牛成虫到施药木上产卵的化合物。

3.4松褐天牛诱捕器trap of pine sawyer beetles

用于捕集松褐天牛成虫的装置,通常由遮雨盖、挡板、诱芯瓶、套筒、集虫漏斗和集虫罐等构件组成,并与引诱剂配合使用。

3.5诱芯lure

把松褐天牛诱捕器引诱剂加到诱芯瓶中即成为诱芯。

3.6诱木trap-tree

把适量的松褐天牛诱木引诱剂按规程施于松树活立木即成为诱木。

1

DB44/T510-2008

3.7松材线虫病pine wood nematode disease

松材线虫病是由病原松材线虫侵染引起的松树萎蔫性病害,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的主要媒介昆虫。4使用技术

4.1诱捕器引诱剂使用技术

4.1.1使用时间

在当年越冬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的始期至当年松褐天牛成虫活动末期使用。

松褐天牛在广东中部地区(如广州地区)以2代为主,用于监测和防治松材线虫病时,分别在2月上旬~12月中旬和3上旬~10月下旬使用;各地可根据当地松褐天牛的年生活史和当年的物候,参照广州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的活动规律确定使用引诱剂的时间。

4.1.2工具

松褐天牛诱捕器。

4.1.3诱捕器的安装与挂设

使用时,把诱捕器各个构件装配成近三棱形。用塑料绳将诱捕器捆绑于树干或悬挂在树枝,高度以集虫罐基部相当于树干胸高(1.3m)为宜。把诱捕器引诱剂添加到诱芯瓶,加200ml清水到集虫罐中,即可诱杀松褐天牛成虫;如果要诱捕活虫,则不加水或在集虫罐的基部钻孔排水。

挂设诱捕器时,根据林相、立地条件、气候因子,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较好、便于作业的位置(如林道、山脊)挂设诱捕器,为充分发挥引诱剂的作用,可定期移动诱捕器(如20天~30天移动1次)。4.1.4诱捕器挂设密度

4.1.4.1松材线虫病的监测

在重点保护或松材线虫病疫区外围的松林、松树不明原因枯死或曾分离到拟松材线虫的松林、木质材料流通量较大的场所(如码头、车站、机场等)随机挂设诱捕器,每个诱捕器可控制0.5hm2,两个诱捕器间的距离为100m左右。

4.1.4.2松材线虫病的防治

每两个诱捕器间的距离为80m左右,成片松林平均以每0.2hm2~0.3hm2挂设1个诱捕器为佳。

4.1.5添加引诱剂方法

首次使用时,在诱捕器的诱芯瓶中加入300ml引诱剂,往后定期添加至300ml(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每15天左右添药1次,平常每月添药1次),并适量添加清水至集虫罐中。林间引诱剂的使用量可根据气温和湿度进行适当的调节,当气温较高或空气湿度较小时,可把诱芯瓶的挥发孔面积适当调小。

如果不使用诱芯瓶,也可打开瓶盖,直接将整瓶松褐天牛引诱剂置于诱捕器中以引诱松褐天牛成虫。

4.1.6诱捕器的维护

结合查虫和添加引诱剂,定期巡视诱捕器,清理集虫罐。风雨过后,也要及时检查诱捕器或其构件是否松动、脱落或破损,确保诱捕器处于良好的诱虫状态。

4.1.7安全事项

松褐天牛引诱剂属于易燃品,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易燃品安全管理的有关2

DB44/T510-2008

规定;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及时用清水冲洗。

4.2诱木引诱剂使用技术

4.2.1使用时间

在当年越冬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的始期至当年松褐天牛活动末期使用。

松褐天牛在广东中部地区(如广州地区等)以2代为主,用于监测和防治松褐天牛及其传播的松材线虫病时,前者在2月上旬~12月中旬使用,后者分别在3月上旬、7月下旬使用。各地可根据当地松褐天牛的年生活史和当年的物候,参照广州地区松褐天牛成虫的活动规律确定使用诱木引诱剂的时间。4.2.2工具

柴刀、兽医用注射器。

4.2.3施药木的选择和设置

选择林间的间伐对象树或衰弱木作为施药木,尽可能减少目的树种的损失。施药木宜设置在山脊或山腰,空气较流通之处。施药木之间的距离为80m左右,成片松林平均每0.2hm2~0.3hm2设1株施药木。

4.2.4施药木的预处理

在施药木的基部离地面30cm~50cm处的三个侧面,每个侧面斜砍2个~3个刀槽,刀槽方向与树干呈30°左右的夹角,刀槽深入木质部约1cm。

4.2.5施药方法

将松褐天牛诱木引诱剂原药与清水按1:3的比例稀释并摇均匀(随配随用)。每株施药木施药的毫升数与施药木胸径的厘米数相当,一般每株8ml~15ml。用兽医用注射器把药液施到刀槽内。为了避免药液溢出刀槽,可在每个刀槽轮流施药。

4.2.6诱木的灭疫处理方法

诱木在施药后60天左右应全部伐除并进行灭疫处理。即把树干和直径1cm以上的枝条切成1.5m左右,置于周长为2m、厚度为0.9mm~1.0mm的塑料薄膜袋,密封后,每袋投入磷化铝药丸3粒~5粒(3.2 g/粒),药丸尽量往袋中间投放,然后捆扎好袋口。

5使用效果评价

5.1诱捕器引诱剂使用效果评价

根据使用诱捕器引诱剂的不同目的,确定检查的时间间隔。每次分别检查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松褐天牛雌、雄成虫的数量,并按附录A.1登记,即可直接以诱虫量为指标,比较和评价引诱剂的使用效果以及其它功能。

5.1.1监测效果评价

每5天左右检查1次。

5.1.1.1诱虫效果

根据检查、记录的结果,直接比较不同引诱剂,或不同诱捕器(位置),或不同诱捕阶段的诱捕量,评价诱虫效果。

3

DB44/T510-2008

5.1.1.2松褐天牛成虫的活动规律

以时间为横坐标,每次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数量为纵坐标,根据1个世代或1年的记录结果,得到一条松褐天牛成虫出现情况的曲线,可直观了解松褐天牛成虫的活动规律。

5.1.1.3松褐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规律及疫区分布范围

每次都分离诱捕器诱捕到的松褐天牛成虫可能携带的松材线虫,按LY/T1123鉴定,可了解松褐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规律;根据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成虫分布情况,结合松树枯死症状等因子的分析,可明确疫区的范围。

5.1.2防治效果评价

每隔15天左右检查1次。根据检查、记录的结果,直接比较不同引诱剂、或悬挂在不同位置诱捕器、或不同诱捕阶段的诱捕量,评价诱虫效果。

5.2诱木引诱剂的使用效果评价

5.2.1监测效果

以监测松褐天牛成虫活动及其携带的松材线虫为目的的诱木,可在施药木施药后5天开始,每隔5天检查诱木上刻槽的数量1次,按附录A.2记录,可了解松褐天牛成虫的活动情况;定期择伐诱木并剥皮,根据诱木上松褐天牛刻槽,松树皮层和木质部的松褐天牛幼虫数,可监测松褐天牛幼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动态;在诱木施药30天之后,每隔10天,从诱木取样1次,分离并鉴定线虫,可监测松材线虫的分布情况。在诱木施药后60天左右时,应全面清理林间诱木,并按松材线虫病疫木灭疫要求处置。

5.2.2以防治为目的的引诱剂使用效果评价

以防治松褐天牛及其携带的松材线虫病为目的的诱木,应在诱木施药后约60天左右时,全面清理诱木,从中抽取15%左右诱木剥皮,清点诱木上松树皮层和木质部的松褐天牛幼虫数,计算诱木所诱集的松褐天牛幼虫总量,推算平均每株诱木或单位面积的诱虫量,评价诱木引诱剂的诱虫效果。林间所有诱木要按松材线虫病疫木灭疫要求处置。

4

DB44/T510-2008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松褐天牛引诱剂诱虫结果登记表

A.1诱捕器引诱剂诱虫结果登记表

调查地点:天气:

A.2诱木引诱剂引诱效果登记表

调查地点:天气:

5

DB44/T510-2008

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松褐天牛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mm~28mm,宽4.5mm~9.5mm,橙黄色到赤褐色。触角棕栗色,雄虫触角第1、2

节全部和第3节基部具有稀疏的灰白色绒毛;雌虫触角除末端2、3节外,其余各节大部灰白色,只末端一小环为深色。雄虫触角超过体长一倍多,雌虫触角约超出体长的1/3。前胸宽大于长,多皱纹,侧刺突较大。前胸背板有两条相当阔的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色绒纹相间。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的黑色及灰白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腹面及足杂有灰白色绒毛。

卵:长约4mm,乳白色,略呈镰刀形。

幼虫:乳白色,扁圆筒形,老熟时体长达38mm~43mm。头部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状纵纹。

蛹:乳白色,圆筒形,体长20mm~26mm。

DB44/T 510-2008

7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松褐天牛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工作年表

C.1诱捕器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工作年表

本年表根据广州地区松褐天牛年活动规律制作,各地根据当地当年的物候安排相应工作。

●卵;〓幼虫;⊙蛹;■成虫。

份旬松褐天牛活动情况诱捕松褐天牛工作安排卵幼虫蛹成虫松褐天牛监测松褐天牛防治

1上旬〓■中旬〓■

下旬〓■2上旬〓■挂设诱捕器、添加引诱剂中旬〓■

定期检查诱虫结果、分离集虫罐内清水中的线虫,监测松褐天

牛及其携带的松材线

虫;添加引诱剂、更换

集虫罐内的清水;维护诱捕器。下旬〓⊙■

3上旬〓⊙■

挂设诱捕器、添加引诱剂中旬●〓⊙■

定期检查诱虫结果、处理诱集到的松褐天牛及其携带的松材线虫;添加引诱剂、更换

集虫罐内的清水;维护

诱捕器。下旬●〓⊙■4上旬●〓⊙■

中旬●〓⊙■

下旬●〓⊙■5上旬●⊙■

中旬●⊙■

下旬●⊙■6上旬●〓⊙■中旬●〓⊙■

下旬●〓⊙■7上旬●〓⊙■中旬●〓⊙■

下旬●〓⊙■8上旬●〓⊙■中旬●〓⊙■

下旬●〓⊙■9上旬●〓⊙■中旬●〓⊙■

下旬●〓⊙■10上旬●〓⊙■中旬●〓⊙■

下旬●〓⊙■总结当年的防治结果11上旬〓⊙■中旬〓⊙■

下旬〓⊙■12上旬〓■中旬〓■总结当年的监测结果。

下旬〓■

DB44/T 510-2008

8

C.2诱木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工作年表

本年表根据广州地区松褐天牛年活动规律制作,各地根据当地当年的物候安排相应工作。

●卵;〓幼虫;⊙蛹;■成虫。

份旬松褐天牛活动情况诱捕松褐天牛工作安排卵幼虫蛹成虫松褐天牛监测松褐天牛防治

1上旬〓■中旬〓■

下旬〓■林间选择、布设诱木

2

上旬〓■每半个月检查诱木上的松褐天牛幼虫发育情况1次,确保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清除诱木。中旬〓■下旬〓⊙■3

上旬〓⊙■林间选择、布设诱木中旬●〓⊙■每半个月检查诱木上的松褐天牛幼虫发育情况1次,确保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清除诱木。

下旬●〓⊙■4

上旬●〓⊙■中旬●〓⊙■下旬●〓

⊙■5

上旬●⊙■中旬●⊙■下旬●⊙■6

上旬●〓⊙■中旬●〓⊙■下旬●〓⊙■7

上旬●〓⊙■中旬●〓⊙■清理越冬代诱木并灭疫清理越冬代诱木并灭疫下旬●〓⊙■林间选择、布设诱木

林间选择、布设诱木

8

上旬●〓⊙■每半个月检查诱木上的

松褐天牛幼虫发育情况1次,确保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清除诱木。

每半个月检查诱木上的松褐天牛幼虫发育情况1次,确保在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之前清除诱木。

中旬●〓⊙■下旬●〓⊙■9

上旬●〓⊙■中旬●〓⊙■下旬●〓⊙■10

上旬●〓⊙■中旬●〓⊙■下旬●

〓⊙■清理第一代诱木并灭疫

清理第一代诱木并灭疫

11

上旬〓⊙■中旬〓⊙■下旬〓⊙

■12

上旬〓■中旬〓■下旬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