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8.53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⑴学会本课生字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⑶通过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宽容,团结友爱教学难点联络课文内容领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提纲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弄清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一课时一、揭习题质疑。
⑴指读课习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⑵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⑶提出解决问习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⑴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要丢字、添字。
把课文读通读顺。
⑵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借机巡视辅导。
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⑴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诵课文。
⑵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四、再读课文,解决问习题⑴“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⑵“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②指名答复(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分明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习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⑴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⑵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习题⑴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习题。
⑵出示问习题:“怎样争吵”。
⑶学生自读1—4自然段。
⑷指导朗诵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诵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⑸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
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
a.“我觉得……多好!”b.练读(读出懊悔的语气)c.指读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争吵》(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嫉妒、缘故、诚心诚意、预防、毕竟、不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我”和克莱谛争吵的事情中,懂得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一旦发生矛盾应该知错认错,主动请求对方原谅,相互宽容,和好如初。
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争吵后“我”和克莱谛的感情变化及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1.提出课前预习要求:了解“争吵”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画出描写“我”后悔的句子及不理解的词语。
2.制作卡片3.媒体资源:教学演示课件《争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的浪花,有时会唱着欢快的歌,有时会倾吐丝丝烦恼。
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吵过架吗?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讲的是意大利的两个小伙伴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的故事。
齐读课题《争吵》课前大家已经查阅过作者亚米契斯和他的《爱的教育》的相关资料。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这是爱读书的好孩子,知道这么多故事,希望大家可以多读书读好书,因为爱读书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
二、解决生字课前大家通过预习卡对文章的生字词进行了识记,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进行识记。
在预习卡中,许多学生对这个字的理解不到为“承”,大家看一下这个字的字形演化。
三、学习课文探究体验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板书:安利柯和克莱谛)b)他们为什么争吵?读5-8自然段:(l)用“——”画出争吵后我的表现的句子。
在旁边写一些自己的感受。
我的表现:•不安:我觉得不安,气也全消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15《争吵》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争吵》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
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事情的前因后果。
4.初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小问题。
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正确书写生字词。
2.弄懂“我”和克莱谛之间争吵事情的经过。
3.认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包容的美好品质。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争吵》,齐读课题,(正音“争、吵”是翘舌音)问“争吵”是什么意思?2.你与同学或其他人发生过争吵吗?为什么争吵,争吵后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关于争吵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纠正错误读音。
(指名读)注意:嫉(jí)读音是二声,不是四声。
“哼”的读音是hng,不读hēng。
“侍”要区别于“寺”,读音是shì,而不是sì。
“缩”的读音是suō。
(2)现在我们开火车读,看看火车能不能顺利到站。
(3)识记生字过渡:大家不仅字音读的准确,而且读得也流利,现在看一下怎样才能记住这些字呢?(分析难记的字)(4)解释词语的意思。
大家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语有哪些?(让学生回答:查到的解释) 报复: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
诚心诚意:形容非常真挚诚恳。
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防御:抗击别人的进攻。
3.理清文章脉路(1)指名朗读课文,(随时纠正错误)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本子弄脏而发生争吵以及克莱谛主动找我和解的事。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争吵》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争吵》一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珍惜友谊,学会宽容和道歉。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1. 某些生字词的理解与书写。
2. 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学会从中吸取教训。
第一章:导入1. 课堂初始,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争吵》。
2. 学生自读课文,预测故事内容。
第二章: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a.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b. 故事中,主人公因为什么原因和同学发生了争吵?c. 争吵后,主人公有何感受?第三章:合作学习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1. 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2. 讲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理解宽容和道歉的重要性。
第五章: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引导他们学会宽容和道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于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六章:拓展活动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将故事内容展现出来。
第七章:情感交流1.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争吵经历,以及解决争吵的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教训,学会宽容和道歉。
第八章: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友谊和宽容的短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争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理解故事内容,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2)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主要情节。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宽容待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准确发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概括故事的主题。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总结。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辅导。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何?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上进行思考?4.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5.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下一步教学应该如何调整?七、评价建议:1. 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发音准确性、语调、节奏等方面。
三年级语文下册《争吵》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承、缘、愤”等生字。
2.通顺而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给课题提问题,并根据答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我”和克莱蒂争吵的真正原因。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争吵的真正原因。
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课余都喜欢读书吧?今天,胡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书——《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的。
书中描述了一群孩子们的生活。
书里那些善良、友爱的人们深深地打动了老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篇——(板书:争吵)2.谁愿意读一读题目?(指名读,齐读)3.你知道什么是争吵吗?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1、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60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争取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出示第一组:瞟胳膊肘服侍嫉妒从字形和词义识记词语。
出示第二组词:承认、缘故、愤怒、独自、防御、悲哀师:你多读读,你会发现这组词特别的有意思了。
.根据上下文理解防御的意思: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出示难读的句子:(1)、今天我和克莱蒂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
(2)、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
(3)、终于挨到了放学。
3.默读课文,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概括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追究争吵的原因。
1.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是描写争吵的原因的?指名轮流读1到4自然段。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说明争吵的原因吗?课件(一)出示句子:①指名读句子②这两个碰有什么不同吗?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我”为什么想报复?(课件二)出示句子3.为什么克莱蒂的笑会让我很不高兴?你怎么理解他的笑?安利柯又是怎么理解的呢?4.指导朗读,读出嫉妒的心情。
人教版三年级争吵教学设计精选十三篇篇1:《争吵》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 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课题每天我们都和同学们在一块学习、游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两个同学是怎样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从文中标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1)“体、缘、愤、戒”的写法。
2)区分“即”与“既”3.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将语句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题是“争吵”,使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结果怎样?2.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3.师生交流,明确课文内容:“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而发生争吵,最后“我”和克莱谛四.作业:把课文读熟,注意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板书设计:争吵我 --------------克莱谛弄脏本子第二课时一. 回顾课文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 理解课文,体会父亲的话。
(一)找到“我”和克莱谛吵架的有关段落,认真读一读。
(二)当“我”和克莱谛吵架时,“我”的心情怎样?心理怎么想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1. 抓住重点语句,自主讨论交流:1)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2)于是我想报复他。
2. 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三)体会父亲的话。
1.父亲的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从文中标出来。
(小组交流)2.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我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争吵》。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珍惜友谊。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宽容友善的品质。
激发学生对友谊的珍视,懂得友谊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难点:1. 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珍惜友谊。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宽容友善的品质。
教学准备:1. 课文《争吵》课件或黑板。
2.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生字词。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和朋友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争吵?争吵后又是怎么解决的?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争吵》,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合作学习(15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友谊比金钱更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友谊?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课后关爱身边的人,珍惜友谊。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友谊比金钱更重要吗?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三、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并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关爱身边的人,珍惜友谊。
教学反思:《争吵》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友谊的珍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情感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我以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珍惜友谊。
《争吵》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前提测评-----揭题质疑。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二、认定目标:教学目标1、2。
三、导学达标:(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要丢字、添字。
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辅导。
(二)、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
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2、为什么争吵。
①自读14自然段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弄清楚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前提测评: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认定目标:教学目标2、3。
三、导学达标:(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
3、学生自读14自然段。
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
①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②理解嫉妒一词。
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
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
争吵教学设计(优秀5篇)《争吵》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学会本文的生字新词,辨识“争吵”“争论”“争执”的不同意义;读懂“我”和克莱蒂争吵的起因、争吵后各自的表现。
2、技能目标:感情朗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
3、情感目标:懂得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宽容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揣摩品味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名认读生字。
2、挑选自己喜欢的生字,找找朋友。
3、查字典辨析“争吵”“争论”与“争执”有什么不同?4、过渡引入:我们在初读课文时,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而争吵,下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课文,看看他们是怎么解决的,结果怎么样。
(二)细读课文,研读重点句1.这篇课文章涉及到学校、路上、家中这样一些地点,按照“争吵”事件发生的先后,你认为可以分成几部分?(1)学生自由细读课文想一想,然后同桌议一议。
2、研读争吵的句子。
(1)默读有关自然段,边读边找一找安利柯他们“大声争辩”的句子。
(2)学生讨论,两句“我在外面等你”你认为两句意思一样吗?(3)联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4)学生试读,评价。
教师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
3、研读有关争吵起因的句子。
(1)“我”和克莱谛既是同桌又是好朋友,造成两人今日争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研读有关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后选派代表发言。
(2)指导朗读。
你认为这三句应读好哪几个字?(“只”、“很”、“也”应加重语气)(3)学生齐读这三句话。
4、研读争吵后各自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句子。
⑴争吵后“我”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⑴克莱谛的“好”和“可爱”表现在那些方面,请你再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然后有条理地说出来。
⑴从安利柯争吵后的这些心理活动和言行举止中,你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句子读懂的?5、研读文章末段“爸爸的教诲”。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让你最受启发的是哪一句话,并说明理由。
(三)小结读后感受1、读了课文,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眼下就是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克莱蒂最突出的品质是什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吵》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句子含义。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2.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善于沟通的美好情感。
3.2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化解矛盾。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1.3情感态度的培养。
2.教学难点:2.1对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2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1.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给予评价与指导。
2.3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3.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教师给予评价与指导。
4.课文内容分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争吵原因,讨论如何化解矛盾。
4.3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5.情感态度培养5.1教师通过故事、案例等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学会宽容。
5.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处理争吵。
6.课堂小结6.2学生反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7.作业布置7.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7.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联系。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家校联系。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争吵》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百草小学教师:席冬梅教学目标: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
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事情的前因后果。
4.初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小问题。
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正确书写生字词。
2.弄懂“我”和克莱谛之间争吵事情的经过。
3.认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包容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正确流利。
2.不理解的字、词和有关知识可以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
3.生字、新词卡片。
或者问题小条幅。
(有条件的可屏幕出示课件:句段、问题或者字词等,详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时是欢乐的歌,有时却是一丝丝烦恼。
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们,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磕磕碰碰。
那么,你与同学有过争吵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争吵》。
谁来读一读课题?──《争吵》(板书课题或屏幕出示)。
(生读,再教大家一起读。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和想法?(生可能: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结果怎样?)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遇到难读的字、句子多读几遍,别忘记了给自然段标序号。
2.感知了课文,读通了字句,接下来,我们把要认的生字放进这些词语里来认读。
请你和同桌互相来读一读,如果读错了就请你给他纠错。
然后抽生读:(板书或屏幕出示词)嫉妒服侍承认缘故原谅防御戒尺高尚胳膊肘瞟骂哼3、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然后你读读,再大家读。
4、哪些词语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生说要提醒注意的字音。
)5、大家把这些词语再来读一读吧。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组《争吵》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组《争吵》教学设计范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
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石匠抄写墨水故意报复缩回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不料既然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1.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意大利。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谁与谁争吵?他们为何争吵?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地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
对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
“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
5.各自抄写。
A、把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用铅笔描红,特别注意写上下结构的字“替、墨、骂、毕”时注意上下部位的位置。
B、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新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b)他们为什么争吵?c)“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3.请同学通过读书找出相应的答案,然后抽学生说说。
4.评读课文,体会泡泡的意思: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5.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认识“吵、架”等生字,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观察、分析,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与朋友相处要宽容、大度,学会化解矛盾。
培养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与朋友争吵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3.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分段讲述课文,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变化,体会朋友之间的争吵与和好。
4.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练习。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6.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化解朋友之间的矛盾?8.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学生对课文描写方法的运用能力。
3.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积极程度、合作学习效果等。
六、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2.生字卡片3.课文插图4.优秀作文展示七、教学时间2课时八、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争吵》教学设
计
一、创设情境,背景简介
“看到同学们今天个个精神饱满,老师很高兴。
于是就很想带你们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
看,飞机起飞了。
一下子就到了目的地。
诶,仔细看,这是哪里啊?这个国家的形状看上去很特别,象只……。
”(靴子)
“其实这只靴子就是令人向往的意大利了。
旅行开始了。
……这么特别的地方就诞生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德…亚米契斯。
亚米契斯迫切想与你们这群可爱的中国孩子分享他和《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故事。
……其实,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故事“争吵”就是节选自这本书。
”
书课题:争吵
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
2、质疑:
(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要丢字、添字。
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学习生字、词语
“故事大意我们已经了解,可要想更深入了解这两位意大利
朋友,我们就要先学习生字词。
”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你的手举得真高,了不起,老师请你来。
”
“女老师带得真好,老师还想请位男同学当当男老师。
”
“哪组最自信,愿意开火车来读读。
”(去拼音)
全班齐读两遍。
“谁能说出‘嫉妒’的反义词是什么?”(宽容)“高尚、诚心诚意。
”
出示本课生字。
“写这些字时,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注意哪里?能给它组词吗?”
师范写难写易错字。
练一练:
“将自己认为难写、容易写错的字每个在抄写本上练一遍。
”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读书,自己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谁和谁争吵”和“为什么争吵”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继续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