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德国历史学派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3
第六章德国历史学派当古典经济学在西方正统经济学中取得支配地位的同时,对它的反对也接踵而至。
这些反对者分别来自德国浪漫主义者、德国历史学派、英国历史主义者、早期社会主义者、以及马克思,当然马克思的反对最为彻底。
他把古典经济学当作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他对古典经济学的反对,是他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的一部分。
附录:英国历史学派:1。
理查德·琼斯(Richard Jones, 1790-1855)继承了培根的归纳方法,反对李嘉图使用的高度抽象的演绎工具,力图通过一种历史的、经验的方法替代李嘉图的抽象过程。
琼斯被称为“[19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历史方法的一位孤独的代表人物。
”①他的代表作是1831年出版的《论财富的分配和赋税的来源》。
②这本书是他的一个比较庞大的写作计划的第一部分,他的这个计划并未完成。
琼斯在书中呼吁经济学家要特别注意经济制度之间的历史差别。
他认为只有通过比较研究,经济学家才能对政策提出意见。
他也强调经济规律的相对性。
2。
英格拉姆:琼斯对历史的、归纳的分析的强调,在英国得到了一些人的继承和发扬,比如英格拉姆(John Kells Ingram, 1823-1907)。
在1878年的一次演讲中,英格拉姆按照历史经济学的观点,指出了古典经济学四个方面的问题:它将社会的经济现象同思想、道德和政治方面隔绝开来;它发展了“邪恶地抽象”的概念;它无限夸大了演绎的功能;它提出的结构是绝对的。
1888年,英格拉姆出版了按照历史经济学线索写作的《经济学史》,被译为10种文字,③一直流行到20世纪20年代。
当然,历史和归纳分析的重要代表是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
德国历史学派在很大程度上被经济思想史家所忽视,对它的研究很不充分。
甚至凡勃伦都指出,“历史学派试图对发展序列提供一种解释,但他们对发展的思考遵循的是前达尔文主义的思路,而不是现代科学所认同的进化思路。
他们对现象所作的是一种叙述性的考察,而不是对发展过程的一种演变解释。
德国历史学派的概述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德国出现的庸俗经济学流派。
它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代表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为F.李斯特。
此后W.罗雪尔将以 F.K.von萨维尼(1779~1861)为代表的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应用到经济学方面,奠定了这一学派的基础。
继之有B.希尔德布兰德(1812~1878)和K.G.A.克尼斯(1821~1898),形成了旧历史学派。
1870年后,由于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旧历史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为首的新历史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伦塔诺(1 844~1931)和A.瓦格纳(1835~1917)。
20世纪初期从内部批判历史学派,并促进历史学派的解体的主要人物有M.韦贝尔(1864~1920)和W.桑巴特。
19世纪前半叶,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A.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代表了英国产业资本的利益,而德国还处在封建割据的农业国阶段,为了发展德国本国的工业,对来自英国的工业品,必须采取保护贸易政策,并在意识形态上对抗英国的斯密理论。
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一书中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不强调经济生活中国民有机体的重要,是“世界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经济学。
他的国民经济学则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他反对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的方法,而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的方法。
在经济理论方面,李斯特提出发展国民生产力的理论,批判斯密的单纯“交换价值”的理论。
在经济政策上则主张采取国民主义和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
李斯特的这种历史主义的经济发展阶段论,形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传统和基本特征。
[编辑本段]旧历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罗雪尔威廉·罗雪尔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他1843年出版的《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被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
德国历史学派总结德国历史学派的发展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这个时期正值德国社会的大变革,包括颠覆性的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和政治上的统一、这些变革带来了对历史的重新思考和对历史研究方法的新的需求。
因此,德国历史学派应运而生。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几个重要的德国历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1. 确证派(Rankean School):由莱奥波德·冯·兰克(Leopold von Ranke)创立,他被认为是现代历史学之父。
兰克强调对历史事实的详细研究和对原始资料的深度挖掘,他提出的“史实”(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原则成为了历史研究的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Marxist Historical School):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
他们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重点研究经济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其中,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科学的史前史》和卡尔·考茨基的《社会史学与马克思主义》等作品为该学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文化史学派(Kulturgeschichtliche Schule):由威廉·迪尔泽(Wilhelm Dilthey)和海因里希·里克尔特(Heinrich Rickert)等人提出。
该学派强调个体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解释文化现象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来揭示历史的意义。
4. 结构主义历史学派(Structuralist Historical School):由费尔南·布劳代尔(Fernand Braudel)和安娜·莱斯贝格(Annales School)等人创建。
结构主义历史学派关注长期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贫富分化、社会结构等问题。
布劳代尔的著作《地中海与地中海世界的历史》是该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这些表示只是德国历史学派中的一小部分,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