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主要人物及其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章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1、著述:《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雅典的收入》.经济思想: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商业存在有必要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1、著述:《理想国》和《法律论》2、柏拉图以分工学说为基础论述了理想国家。
认为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产业思想:柏拉图提出农业应成为理想国的基础。
商业是必要的。
商品交换中必须有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经济思想1、著述:《政治论》和《伦理学》2、思想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他还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四、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主要表现在贾图、瓦罗、西赛罗和珂鲁麦拉等人的著作中。
1. 克优斯·贾图▪主要著作:《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2、奥格里·奥古斯丁——罗马帝国瓦解时期基督教最著名的思想家著作:《忏悔录》、《论上帝之城》、《〈创世纪〉注释》等▪经济观点:反映了由奴隶制生产方式向封建生产方式过渡时期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要求。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
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五、阿奎那的经济思想(西欧中世纪)1、主要著作:《神学大全》被认为是基督教的百科全书。
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评价:阿奎那也被称为中世纪“神学的泰斗”。
2、.阿奎那主要依据“自然法”观念来论证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阿奎那接受了关于公平价格的思想,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阿奎那的价值论包括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和供求价值论。
阿奎那关于货币、商业、利息等观点都带有明显的两重性,反映了其学说的折衷主义特点。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概述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代”。
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奴隶主思想家努力寻找维护和巩固奴隶主所有制和奴隶主国家的途径,因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思想家,他们阐述了古代希腊奴隶主阶级较为系统的经济思想。
其中最主要的有色诺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经济是关于家庭财产管理的学问,经济=家庭+法律;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要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待财富,认为财富是一个人能够从中得到利益的东西;十分重视农业问题,鄙视手工业和商业;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所以劳动分工是必要的,最先论述了社会分工和市场的关系,认识到分工规模取决于市场规模;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著作:《理想国》(提出了一个力图实现奴隶主贵族政治的理想方案)、《法律论》“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经济思想:分工思想:分析了分工的必要性,提出了分工的原则——正义原则。
按照天赋本性分工;财富思想:把财富分成三等:第一等精神财富,知识、克制能力以及其他德性;第二等肉体财富,如健康状况;第三等一般的物质财富;公有财产思想:主张在奴隶主阶级上层消灭私有财产、消灭家庭,实现共产共妻共子,过集体生活,是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货币和利息思想:从分工出发,认为交换、商业、货币的产生与分工有因果关系,也是自然的。
1.雅典的色诺芬⑴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⑵经济著作主要有《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⑶在《经济论》中首次提出“经济”一词⑷《雅典的收入》中主要论述当时财政不足问题2.托马斯阿奎那⑴中世纪最著名的经院学派学者、神学家⑵把财富分为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⑶主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⑷反对高利贷3.威廉•史密斯⑴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4.威廉•配第⑴他的方法论指导原则是自然运动⑵认为,工资和地租是反比关系⑶把基本上相当于价值,是市场价格的背后的基础的东西叫做自然价格⑷提出征税的一般原则是公平、便利、节省⑸最早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之父,统计学创始人⑹最早提出级差地租概念⑺地租学说是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⑻是古典派国家经济职能和财政理论的奠基人⑼代表作《赋税论》⑽把干预经济的法律分为遵循自然规律的和违反自然规律的5.洛克⑴他的自然利率是在贸易状况自然决定贸易借贷资金分配的情况下的利卒⑵提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货币的供求量⑶主要著作《人类理解论》主张唯物主义的经验认识论⑷提出立法、执行、对外三权分立⑸资本主义产生时期自由主义的奠基者6.孟德维尔⑴他关于私利的哲学成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信条⑵是近代经济学史上最早论述分工及其效果的人之一,是最早提出类似于自由放任主张的人之一7.马西⑴首次区分经济问题研究中所使用的演绎方法和历史方法⑵他提出的“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被马克思称为“划时代”的见解⑶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⑷马克思曾说马西的《论决定自然利卒的原因》是划时代的著作8.布阿吉尔贝尔⑴是法国古典经济学的典型代表,反对重商主义的最初思想家⑵首次强调了信息和预期的重要性⑶货币问题上主张保存商品交换,废除货币⑷他的自然经济规律是法国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观念的直接思想渊源和发端⑸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9.魁奈⑴是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代表⑵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商品交换不能成为财富的来源⑶他的《经济表》首次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分析,是他最重要的贡献⑷“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的理论核心和最基本问题⑸把农业资本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10.亚当•斯密⑴最主要的经济学论著是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⑵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政治经济学之父⑶第一次区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并提出了二者的不一致性⑷他的货币理论代表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⑸他的三个阶级是指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⑹认为利润的变动趋势是降低的⑺三种收入是工资、地租和利润⑻提出人力资本⑼认为利息下降的原因是利润率下降⑽把财政支出的费用分成国防费用、司法费用、公共工程和公共机关费用以及君主和王公大臣的生活费用⑾认为财政理论主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财政支出、税收和公债⑿对于国际贸易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⒀提出的一般税收的四项原则概括为平等确立,便利,经济⒁将税收分为地租税、利润税、和工资税,认为地租最适宜征税⒂自由放任的具体表现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⒃斯密思想来源于:唯物主义哲学思潮,英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主义和重农主义⒄分工和交换学说是斯密经济理论研究的出发点⒅值学说是斯密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部分⒆密在价值论上主要贡献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劳动价值论⒇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对资本类型的划分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和财策11.李嘉图⑴他所说的“斯密规律”是指流通中纸币的价值不能超过所代表的金银的价值⑵最重要的作品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⑶认为利润率的自然趋势趋于下降⑷主张发行代替金币流通的银行券要有十足的金币储备,这就是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可兑换纸币制度⑸是世纪初英国资本阶级古典经济学最重要和最突出的代表⑹把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地租理论发展到最高峰⑺对古典价值论的贡献是对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初步区分⑻最大贡献是他发展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原理⑼他的劳动价值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最高峰和最高成就⑽1808—1811年英国金块问题论战期间,他写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黄金的价格》这是论战开始的重要标志⑾其分配论的核心是剩余价值如何分割为利润和地租问题在分配论中,他最突出贡献是其地租理论⑿认为利润是积累的手段,也是积累的唯一动机12.尼古拉巴尔本⑴本国的主要商品是该国的财富⑵主要著作是《贸易论》⑶是观点明确的和典型的早期效用价值论者13.大卫•休谟⑴他经济学思想和学说的哲学基础是《人性论》⑵他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国商品的价格决定于国内存在的货币量⑶18世纪英国货币数量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⑷他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在利润的限度内取决于借贷货币的供求状况⑸主张实行自由贸易⑹西方经济学最大影响是其货币数量论14.坎梯隆⑴经济思想史上最先对资本主义社会划分阶级的经济学家⑵重农主义的先驱者⑶主要著作《商业性质概论》成为后世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学论著的最早蓝本15.亚里士多德⑴是把货值和经济区分开的古代思想家⑵真正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政治论》和《伦理学》上⑶反对商业,反对高利贷16.孟可列钦⑴是法国早期重商主义⑵在1615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17.达德利•诺思⑴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指出利息的高低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量⑵马克思评价说“诺思是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18.詹姆斯•斯图亚特⑴把利润分为绝对利润和自然利润⑵是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也是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
《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成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是第一本以“政治经济学”为书名的英文著作⑶马克思曾称斯图亚特为“建立资产阶级经济学整个体系的第一个不列颠人⑷他对英国古典价值理论最大贡献是劳动的二重性,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⑸最早稍微系统的论述了利润问题19.马尔萨斯⑴认为现实有效的抑制人口的方式是积极的抑制⑵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专门研究人口问题的人⑶其地租理论主要为地主阶级利益辩护⑷反对自由贸易,主张维持“谷物法”⑸认为资本主义本身的内在缺陷是有效需求不足⑹他“要保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问题使他受到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高度评价20.西斯蒙第⑴经济思想史上消费不足危机论的首创人⑵主张应该由国家来束缚竞争⑶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⑷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⑸对古典经济学的怀疑和批判史以李嘉图为靶子⑹他以资本主义的直接现实作为理论评判的唯一标准⑺第一个与经济自由主义决裂的经济学家⑻主要贡献是他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必须发生经济危机21.李斯特⑴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⑵他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生产力理论⑶他的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农工商阶段要实行自由贸易⑷最主要的经济政策主张是对德国工业科学地实行保护关税,反对自由贸易政策,以建立和发展德国的民族工业22.克尼斯⑴写了《现代的国民经济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伦理的宗教的立场》,成为马克斯•韦伯经济思想的历史渊源⑵认为国民经济生活由两个要素构成、物质要素和人格要素⑶主张归纳法是经济学的主要方法23.施莫勒⑴德国新历史学派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⑵著作《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⑶他社会改良主义针对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间阶层24.奥古斯丁•古尔诺⑴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者之一25.托马斯•曼⑴英国晚期重商主义⑵是英国贸易差额论的实际创始人⑶马克思评价他的《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26.约•斯•穆勒⑴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提出了国际需求方程式⑵代表性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在英国流传最广的经济学课本和读物⑶价值论核心是自然价值中的生产费用论⑷主要采取抽象演绎法和经验实证方法相结合,效法《国富论》⑸对资本主义的改良,认为重点实解决好分配问题27.西尼尔⑴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在于节欲,分配论以“节制论”为中心⑵对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应该研究财富的性质生产、交换及分配的一般规律⑶经济学的研究应当采取抽象演绎法⑷19世纪30年代最露骨地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英国经济学家⑸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大纲》⑹“最后1小时论”28.凡勃仑⑴美国制度学派的代表人物凡勃仑的主要著作是《有闲阶级论》⑵认为经济制度有两类,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由两种制度组成:机器操作和企业经营⑷制度学派的奠基者⑸认为人有两种经济本能:一是改进工艺技术的本能,二是渴求获取利益的本能29.卡尔•门格尔⑴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⑵代表作是《国民经济学原理》30.米塞尔顿⑴是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31.约翰•罗杰•斯康芒斯⑴代表作《制度经济学》32.庞巴维克⑴用时间因素说明分配问题⑵提出了时差利息论⑶认为最为普通的交换形式是买卖双方的竞争⑷是现在物品和将来物品的分类者⑸认为时差利息的三种主要形式是借贷利息,企业利润和租金33.维塞尔⑴提出归算论⑵边际分析的精深见解⑶在《经济价值的起源和主要规律》中首次使用“边际效用”一词34.里昂•瓦尔拉斯⑴提出一般均衡理论⑵把经济学分成纯粹经济学,产业与使用经济学和财产与社会经济学⑶他的主要经济理论是边际效用分析和一般均衡理论⑷洛桑学派的奠基者35.马歇尔⑴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被认为是划时代的著作,成为近代英、美等经济学的基础⑵剑桥学派创始人⑶不完全竞争的提出者⑷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提出者⑸强调连续原理⑹准地租概念的提出者⑺资本要素的均衡价格叫做利息⑻把企业经营能的均衡价格叫做利润⑼把要素价格超过均衡价格的部分叫做准地租⑽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派的创始人⑾马歇尔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是价格论和分配论,其中价格又是分配论的基础、供求论又是价格论的基础36.克拉克⑴研究的中心是分配问题⑵把经济学分成一般经济学、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⑶际生产力分配论的最大代表⑷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者⑸创立了美国理论学派与制度学派构成美国那时的两大流派⑹他开辟了一个经济学的新时代,建立了一套经济理论体系⑺提出“劳动生产力递减规律”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37.萨伊⑴提出的“三分法”是把经济学划分生产、消费和分配⑵他生产三要素、论中的三要素是资本、土地和劳动⑶萨伊定律是商品供给会为本身创造市场需求⑷是法国向英国学习的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欧洲大陆与英国古典经济学传统相一致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38.巴师夏⑴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最有名的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⑵经济和谐论的提出者,主要代表作《经济和谐》⑶思想的主旨十论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论证“经济和谐”,反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⑷“交换”是“经济和谐”的出发点39.罗雪尔⑴德国历史学派的他主张经济学中应当引入历史法学方法是按照是顺序发展过程研究经济现象⑵他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说明经济制度为什么和怎样由合理的逐渐变为不合理的⑶历史学派方法论的奠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