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word教案(7)
- 格式:doc
- 大小:657.72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word教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认识和明白得美国悲剧的所在。
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缘故、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阻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缘故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差不多上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差不多矛盾。
2.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阻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爱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全然排除危机。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到罗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能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2.引导学生明白得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差不多矛盾进展的必定结果,它必定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重点、难点:一、本课的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缘故和阻碍、罗斯福新政的阻碍;二、本课的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进展史的阻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20年代的要紧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展状况虽有不同,但依旧具有比较明显的相似性。
其共同特点是:相对稳固,都有进展。
一战终止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要紧资本主义国家在瓜分战败国的基础上临时和谐了彼此间的矛盾,经济进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固时期,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一片歌舞升平、繁荣昌盛景象。
但这种状况能一直保持下去吗?什么缘故?(学生回答:其经济进展将会被经济危机打断。
)实际上,资本主义世界在20年代的普遍繁荣差不多孕育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深入研究这场危机发生的缘故和造成的阻碍。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
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准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水平。
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实施新政的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行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内容。
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相关“大危机”的史实,增加感性理解。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理解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
通过上述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能够并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懂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经济矛盾的尖锐化。
懂得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行一定水准的改革和调整,以摆脱经济危机,这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但是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让学生体验罗斯福面对危机和困难,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突破方法:在教法上,我将采用问题探究法、列表整理,对比法、多媒体情景展示等方法。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word教案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学习目标1、了解德莱塞和《美国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
2、体验罗斯福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能和决心来面对危机和困难的精神。
3、认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爱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调整和改革。
学习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缘故和阻碍、罗斯福新政的阻碍。
学习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进展史的阻碍。
学法提示表格归纳法、自主整理法、联系对比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1925年,出版了,震动了整个美国,它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
2、年,经济危机第一在爆发,赶忙席卷,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连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3、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繁重打击,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
4、试一试,把表格补充完整,相信自已,你能行!罗斯福新政背景时间内容影响(二)质疑问难:二、探究交流:2008年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这场危机迅速波及全球,阻碍世界。
在谈到这次金融风波时,人们不由得联想到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那么,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如何回事呢?它对我们解决今天发生的金融风暴又带来哪些有益的启发呢?■再现历史:感受经济危机■噩梦重温:读一读:详实的数据,真实的照片,将会把你领入感同身受的历史情境。
1929年10月24日,有人突然卖掉手中被高估的股票,惊惶和疯狂的抛售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而不可收。
一天之内,股市崩盘,超过300亿的市值蒸发殆尽。
股市的崩溃只是经济大规模衰退的一个信号。
随之而来的,是800个银行破产,900万个存款账户消逝。
人们的生活积蓄在瞬时化为乌有。
短短两年多时刻里,美国的经济危机使14万家企业倒闭,全国有四分之一的人失业。
在大大小小的都市中,饥民们排成长队,只为等候免费的面包和一点点汤。
《“大危机”与“新政”》4课《“大危机”与“新政”》,在本单元中介绍到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面对大危机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了解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评价罗斯福。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观看一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真实写照,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美国此时会出现此局面?谁可以拯救美国?找到什么独特方法解救人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
学习新课: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原因情景:1929.10.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黑色星期四)——成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或是导火线)出示材料:20世纪30年代,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
《“大危机”与“新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高新第二学校的狄向阳,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危机”与“新政”》,《“大危机”与“新政”》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世界近现代史》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的第4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一)课标解读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二)本课的地位与作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从16世纪前后到20世纪经历了酝酿、产生、发展的历史,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大危机”与“新政”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本课,有助于学生了解美国摆脱这次危机所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为其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一定现实意义,因此本课内容具有铺垫作用和现实性意义。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
1、知识构建方面:经过七、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认知心理特点:他们朝气蓬勃,有很强的求知欲,对美国历史有浓厚的兴趣,对美国文化有朦胧神秘、向往之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客观分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新政。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及新政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掌握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大危机”与“新政”》本课是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在本单元中介绍到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面对大危机采取的态度和措施,了解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重,关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表现。
2。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3、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一辈子、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评价罗斯福、【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三十年代的美国出现的真实写照,并提出疑问为什么美国此时会出现此局面?谁能够拯救美国?找到什么独特方法解救人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学习新课: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原因情景:1929、10。
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暴跌(黑色星期四)——成为危机爆发的直截了当原因(或是导火线)出示材料:20世纪30年代,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里,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母亲:没有钱买。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一、教学内容分析《“大危机”与“新政”》是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到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已经历到了发展的历史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1929年爆发了空前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动荡。
为了摆脱危机,各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美国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克服了经济危机,并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而德、意、日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不顾整体世界的存在和发展,延续传统的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做法,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和发动战争来寻求出路,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所以本课在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经济大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学生难以理解。
“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是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分析问题时,举的例子尽量选择贴近现实的经济生活现象,以增强学生对分析和讲解的理解。
三、设计思想和特点:鉴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以人为本”,本课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教学软件,进行直观教学,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为学生开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课设计特点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实现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通过查读《美国的悲剧》,使学生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搜集并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充分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
2、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特点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新政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