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径定理 (2)
- 格式:pptx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4
27.3 垂径定理(2)[推论及应用]第一组 27-71、如图27-7-1,在圆O 中,AB 为圆O 的直径,弦CD ⊥AB ,∠AOC=60º,则∠B=( ) A 、30º B 、45º C 、60º D 、15º2、如图27-7-2,圆O 的半径OA=10,设AB=16,P 为AB 上一个动点,则点P 到圆心的最短距离为( )A 、5B 、6C 、7D 、83、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半径是( )A 、√3B 、2√3C 、3√3D 、4√34、如图27-7-3,在圆O 中,弦AB ⊥弦CD ,AB 被CD 分成7 cm 和13 cm 两段,则CD 的弦心距为( )A 、2B 、3C 、4D 、55、如图27-7-4,已知弦AB 、CD 相交于点E 。
(1)若CD 是直径,且CD ⊥AB ,写出图中的等量 ;(2)若CD 是直径,且E 是AB 的中点,AB 与CD 的位置关系 ; (3)弦CD 垂直平分AB ,且CD=10,则这个圆的半径 。
6、如图27-7-5,AD 是圆O 的直径,AB=AC ,∠BAC=120º,根据以上条件写出三个正确的结论(OA=OB=OC=OD 除外) , , 。
图 27- 7 - 3图 27- 7 - 2图 27- 7 - 1BCOAD图 27- 7 - 6图 27- 7 - 5图 27- 7 - 4OE FBDCAGOCABD7、如图27-7-6,AB 是圆O 的直径,弦CD 与AB 相交一点E ,∠BED=45º,OF ⊥CD 于点F ,若OF=1cm ,ED=1.5cm 。
则CD= 。
8、如图27-7-7,圆O 的弦AB 、AC 的夹角为50º,M 、N 分别是AB̂=AC ̂ 的中点,则 ∠MON= 。
9、如图27-7-8,在圆O 中,M 是AB̂ 的中点,N 是弦AB 的中点,AB=2√3,MN=1,则圆心O 到AB 的距离等于 。
9下-§3.3垂径定理(2)(垂径定理逆定理及推论)课题组一、不能遗忘的记忆(思维混乱源自记忆模糊,遗忘就意味着多用10倍的时间纠错.)1.垂径定理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2. 垂径定理逆定理解读:(1)条件:“弦”不可以是直径;因为任意两直径都被圆心平分,不一定有垂直关系.(2)结论:“平分弧”既意味着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也意味着平分弦所对的优弧.3. 垂径定理逆定理的三种语言: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几何语言是直径(AB 过圆心)二、不能忽视的归纳(深度学习离不开归纳.没有归纳的学习一定是低效的,甚者是无效的.)1.回顾(补充)学习: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2. 垂径定理逆定理证明方法:构造等腰三角形,由平分弦得出垂直于弦;由圆心角相等得出弧相等.3.有关圆的常用辅助线: 连接圆心与弦一端点(半径),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段(弦心距),再由半径、弦心距、半弦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答.4.定理推论:以下五个条件:“过圆心、垂直于弦、平分弦、平分劣弧、平分优弧”知二推三.三、必须分享的智慧(没有知识的活用,没有方法的迁移,就谈不上智慧.);CD AB ⊥∴AB DM CM ,= ;AD AC =;BD BC =【典例】如图 ,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弧CD ,点O 是弧CD 所在圆的圆心),其中m CD 600=,E 为弧CD 上一点,且OE 平分弦CD ,交CD 于F ,m EF 90=. 求这段弯路的半径.一读:关键词:点O 是圆心,OE 平分弦CD .二联:重要结论:平分弦(非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重要方法:垂径定理逆定理应用,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而用勾股解决问题.三解:解:连接.OC设,R OE OC ==则有.)90(m R OF -=OE 是半径(点O 是圆心),OE 平分弦CDCD OE CD CF ⊥==∴,30021 在OCF RT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OF CF OC +=22290300)(-+=∴R R ∴解得:545=R所以这条弯路的半径为m 545四悟:渗透用代数方法(列方程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四、金题核思点拨(学习抓重点,思维抓核心,学必须学的.)1. 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A )平分弧的直径必平分这条弧所对的弦.(B )圆的任意两条弦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该圆的圆心.(C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D )垂直平分一条弦的直线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核思点拨: 理解“①过圆心、②垂直于弦、③平分弦、④平分劣弧、⑤平分优弧”知二推三.并能灵活应用.答案:选(C )选项(A )是由①④(⑤)推③,正确; 选项(B )是②③推①,正确; 选项(C )被平分的弦没有说明不是直径,不正确; 选项(D )②③推④⑤,正确2. 如图,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上一点,连结AC ,BC ,分别以AC ,B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CDE ,BCFG ,DE ,FG , , ,的中点分别是Q P N M ,,,.若14=+NQ MP ,18=+BC AC ,则直径AB 的长.核思点拨: 垂径定理与逆定理及有关推论的综合运用,求直径AB 长,即求半径长,与条件有关的半径为OQ OP ,,所以连接OQ OP ,,由垂径定理及有关知识说明OQN OPM ,三点共线,再由条件中的两个与线段有关的等式求出OQ OP ,长.答案:连接OP 交AC 于H ,连接OQ 交BC 于KOP 为半径,点P 是 的中点. 点Q 是 的中点.OP AC OP ,⊥∴平分AC ,OQ BC OQ ,⊥∴平分BC在正方形ACDE 中,DE AC DE AC =,//在正方形BCFG 中,FG BC FG BC =,//OP DE OP ,⊥∴平分DE ,OQ FG OQ ,⊥∴平分FGN M , 是DE ,FG 的中点,OQN OPM ,∴三点共线.18=+BC AC ,92121=+∴BC AC ,18=+NK MH 9=+∴OH OK27918=+=+++OK OH NK MH14=+NQ MP131427=-=+∴OQ OP∴直径13=+=OQ OP ABAC BC AC BC H K。
3.3 垂径定理(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垂径定理的两个逆定理.2.会运用这两个逆定理解决有关弦、弧、弦心距及半径之间关系的证明和计算.能力目标:通过画图探索垂径定理的逆定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情感目标:经历垂径定理逆定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垂径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及其应用.难点:利用垂径定理的逆定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垂径定理是指什么?你能用数学语言加以表达吗?2.若把上述已知条件CD⊥AB,改成CD平分AB,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若把上述已知条件CD⊥AB,改成CD平分弧AB,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自主探索1.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的逆命题是什么?它是真命题吗?为什么?2.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弧所对的弦吗?画图试一试.二、叙一叙定理1:_______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_______.【答案】平分弦所对应的弧定理2:平分弦的直径________平分弦所对的________.【答案】垂直弦三、证一证已知:如图,⊙O的直径CD交弦AB(不是直径)于点P,AP=BP.求证:CD⊥AB,弧AC=弧BC.证明:连结OA,OB,则AO=BO∴△AOB是等腰三角形∵AP=BP∴CD⊥AB∴弧AC=弧BC例题解析,当堂练习例1如图,⊙O的弦AB,AC的夹角为50°,M,N分别是AB和AC的中点,求∠MON 的度数.w&ww.z*zste%^~hslx3y3h∵OC⊥AB,∴AB=2AD=2×56=112mm.。
NO.3 垂径定理(2)(复习课)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并能灵活应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教学重点:垂径定理、推论及其运用教学难点:熟练添加辅助线,利用垂径定理及推论进行几何证明与计算,并掌握代数方程思想在垂径定理问题中的计算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1、 请口述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内容;2、 依照图形,完成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表述;3、 如图,直径AB ,非直径的弦CD 。
(1)若AB ⊥CD ,则 ,,CE DE BCBD AC AD ===. (2)若CE =DE ,则 ,,AB CD ACAD BC BD ^==. (3)若弧BC =弧BD ,则 ,,CE DE AB CD ACAD =^=. 4、 请归纳我们所学的的圆中常用辅助线。
(①连接半径;②过圆心作弦的垂线)5、 请谈谈我们所学的与圆有关的计算技巧。
(代数方法:设出未知数,构建方程)二、例题剖析:1、已知⊙O 的半径为13xm ,弦AB ∥CD ,AB =10cm ,CD =24cm ,求AB 与CD 间的距离。
2、如图①,AB 是⊙O 的直径,CD 是弦,过A 、B 分别作CD 的垂线,垂足为E 、F ,求证CE =DF ,如图②,若CD 与AB 相交,其它不变,CE 与DF 是否仍然相等?三、变式练习: 1、如图,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图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 =60m ,水面到拱顶距离CD =18m ,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到拱顶只有2m 时就需采取紧急措施,问当洪水到来时,水面宽MN =32m 时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请说明理由.2、如图①,AB 是⊙O 的直径,CD 是弦,过C 、D 分别作AB 的垂线,垂足为E 、F ,求证CE =DF ,如图②,若CD 与AB 相交,其它不变,CE 与DF 是否仍然相等? 3、如图,⊙O 的直径AB =16,P 为AB 的中点,CD 是过P 点的弦,且∠APC =30o ,求CD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