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ppt
- 格式:ppt
- 大小:726.00 KB
- 文档页数:31
备课资料一、地球资源地球资源指的是:地球能提供给人类衣、食、住、行、医所需要的物质原料,也称为“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种类、(5)矿山和(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与“不可再生”两大类。
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在太阳光的作用下,自己可以不断再生的物质。
最典型的可再生资源有植物、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等。
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其他所有矿产资源。
它们经过了上亿年才得以形成,因此不可再生。
这些资源的储量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
地球上的生物物种也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任何一种生物的灭绝意味着地球永久性地丢失了一个物种独特而珍贵的基因库。
因此,如果是由人的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其损失将无法估量。
二、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
它包括有形的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和无形的光、热等资源。
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自然资源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1)按其在地球上存在的层位,可划分为地表资源和地下资源。
前者指分布于地球表面及空间的土地、地表、水生物和气候等资源,后者指埋藏在地下的矿产、地热和地下水等资源。
(2)按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可分为劳动资料性自然资源和生活资料性自然资源。
前者指作为劳动对象或用于生产的矿藏、树木、土地、水力、风力等资源;后者指作为人们直接生活资料的鱼类、野生动物、天然植物性食物等资源。
(3)按其利用限度,可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前者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循环利用且可以更新的水体、气候、生物等资源,亦称为“非耗竭性资源”;后者指储量有限且不可更新的矿产等资源,亦称为“耗竭性资源”。
(4)按其数量及质量的稳定程度,可分为恒定资源和亚恒定资源。
煤炭的开发和利用长期以来,深处西北内陆的宁夏给人的突出印象是“老、少、边、穷、小”,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600多万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仅相当于沿海发达省份中小城市的水平。
如何让宁夏走得更快一些?成为宁夏发展的重大课题。
通过对我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分析与判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对能源的需求呈现出一个高速增长的态势,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进一步决定了煤炭在我国能源战略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实施煤炭产业升级是当前及今后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同时,煤炭液化和煤变油技术的开发加大了煤炭产品附加值,部分替代石油成为必然。
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宁夏要翻三番的目标,因此宁夏自治区政府锁定了煤炭这个传统产业。
煤炭就地转化实现梯级升值宁夏宁东煤田是全国罕见的整装煤田,探明储量273亿吨,相当于东北三省全部探明储量的总和,远景预测资源量高达1394亿吨,且煤质优良,开采条件优越。
“宁夏煤炭必须立足于就地转化,高起点成套开发。
”宁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提出,宁夏要站在国家能源安全和宁夏发展全局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优势资源的开发转换,突出建设宁东基地,再造一个宁夏工业经济总量。
加快宁夏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就在这里:拉长煤炭产业链,让煤炭就地转化,梯级升值,又好又快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进而带动宁夏自治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实力。
据宁东办副主任李建功透露,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速度在逐年加快,2007年实际完成投资142亿元,超出50年来宁夏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今年投资将超过200亿元。
按着这样的目标发展下去,宁东将给世人展现的前景令人鼓舞:在今后12年内,宁东将建成8个大型现代化矿井,建成亿吨煤炭基地;煤制油、煤基烯烃、煤制甲醇和二甲醚等煤化工产成品生产能力达到1350万吨,建设亚洲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建成总装机容量2630万千瓦的电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