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庭系统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697.00 KB
- 文档页数:24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是指用于治疗家庭系统的一系列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家庭治疗理论主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并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常常是家庭系统中的问题所导致或影响的结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家庭治疗理论:
1.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和互相影响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模式会影响家庭整体的功能。
因此,通过改变家庭系统的结构和互动模式,可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2. 结构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着重于家庭的组织结构和层次关系。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角色和关系,并帮助家庭调整和重塑这些结构,以促进更健康的家庭互动。
3. 情感焦点家庭治疗:情感焦点家庭治疗认为家庭中的情感表达和连接是促进健康家庭关系的关键。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增强情感联系和共情能力,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叙事。
4. 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旨在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处理情绪和情感。
治疗师会教授情绪调节和沟通技巧,并通过家庭互动来增进情绪替代能力和解决冲突。
5. 故事治疗:故事治疗将家庭视为一个共同创造和分享故事的社会单位。
通过鼓励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个人故事和家族历史,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更强的联系和理解。
这些家庭治疗理论和方法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来选择和应用,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系统的发展。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核心原理解析导言:家庭治疗作为一种心理疗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系统的功能和互动模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家庭治疗方法,它的核心原理是以家庭系统为基础,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将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核心原理进行解析。
一、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基础,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会影响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家庭系统理论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动模式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家庭问题的核心。
二、家庭治疗的目标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目标是改变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通过改善家庭系统的功能,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夫妻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家庭冲突等。
三、家庭治疗的过程1. 评估阶段在家庭治疗的评估阶段,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家庭的背景、问题和目标。
通过评估,治疗师可以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确定治疗的重点和方向。
2. 目标设定阶段在目标设定阶段,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治疗的目标。
目标设定是一个共同的过程,家庭成员需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期望和需求。
治疗师会根据家庭成员的目标制定治疗计划。
3. 治疗阶段在治疗阶段,治疗师会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变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
例如,治疗师可以使用观察家庭互动的方法,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案。
治疗师还可以使用家庭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4. 结束阶段在结束阶段,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回顾治疗的过程和成果。
家庭成员可以分享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治疗师还会提供一些家庭维持和巩固的建议,帮助家庭成员在治疗结束后继续保持良好的互动模式。
四、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特点1. 系统化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系统化的治疗方法,它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动模式的重要性。
家庭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1、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观点:
①家庭成员的基本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
的。
②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③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让家庭成员认识到家庭“问题”的产生与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方式之间的关联,及时改变这样的交流方式,建构新的交流方式,既能解决家庭功能的失调,又能使家庭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这是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核心观点。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他们的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每一个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
3、家庭抗逆力。
任何家庭在“问题”面前都拥有应对困难的能力,并且通过克服逆境的过程寻求新的发展。
家庭抗逆力理论认为,所谓健康家庭,并不是说没有“问题”,而是拥有能力应付“问题”。
社会工作者要从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两个方面考察家庭应对逆境的过程,在介入时,要提升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把家庭放在关系复杂的多重系统中来考察。
生态系统理论假设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以分为四个系
统,这四个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部系统及宏观系统。
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对家庭展开社会服务的同时,要全面考虑四个系统的重要性及作用。
论文题目:浅谈家庭系统理论目录摘要 (3)1。
引言 (3)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3)3家庭系统理论的定义 (4)4.家庭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 (4)5.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5)5。
1整体论 (5)5.2家人关系 (5)5.3新的信念 (6)5。
4家庭规则 (6)5。
5满足家庭的需求 (6)6.对家庭系统理论的几点思考 (6)结语 (7)参考文献 (7)浅析家庭系统理论摘要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成分。
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家庭系统理论将会成为现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一些笔者对家庭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发展;思考1.引言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ayBowo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o1E·K: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i2。
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波文从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研究家庭内的交往和情绪活动.40年代末,他在堪萨斯州的一个诊所里当精神病医生,治疗各种各样的心理病患者。
心理分析治疗的一个原则是避免治疗者和患者的家庭成员相接触,以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受到感染。
但波文没有顾及这一原则,他与病人家属接触很多.在与病人家属的接触中,他发现病人与他们,尤其与父母在情绪上存在极大相互作用.当时,许多其他研究者也观察到这一“共生现象"(symbiosis),他们都用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认为它是由于人的无意识冲突而造成的。
但波文认为,这种现象是建立在深刻的生物进化过程以及明显的心理过程之上的,根本不能用无意识动机的概念加以解释。
社会工作者: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与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遵循一定的周期开始、发展、终结一样,家庭也按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直至消亡,即家庭也有它的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LifeCycle)(也可译为它的生命循环、家庭生活历程)是家庭依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分裂出新的家庭,直至母家庭消亡的全过程。
在家庭生命周期过程中,母家庭孕育子家庭并消亡,家庭继续得以延续。
家庭生命周期是乡村社会学者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发展出来的概念,用来描述家庭的结构、组成以及行为的改变。
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做不同的划分。
研究家庭生命的周期的阶段,通常是以孩子做关键人物,以孩子的出生成长去观察一个家庭的改变。
美国学者Duvall (1977)就以孩子为主线,对一个完整的中产阶级的美国家庭的生命周期提出一种八阶段论的说法这八阶段是:(1)第一阶段是新婚未生育期(2)年;(2)第二阶段是老大出生至老大两半,(2.5年);(3)第三阶段是家中有学龄前的小孩,老大两岁半至六岁,属于"混乱期"(3.5年);(4)第四阶段是家中有学龄中的小孩,老大六岁至十三岁(7年);(5)第五阶段是家中有青少年阶段的小孩,老大十三岁至二十岁(7年);(6)第六阶段是孩子陆续离开家庭,俗称"发射中心期"(8年);(7)第七阶段是由家庭空巢期至退休,"中年危机期"(15年左右);(8)第八阶段是由退休至夫妇两人都死亡(10至15年左右)。
这一有关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方式适用于独立生活的核心家庭。
各阶段划分脉络清晰。
社会工作师宝典!彭怀真在《婚姻与家庭》中还提到家庭生命周期也可以和个人生命周期相结合考察,因为每个人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
对成人的生涯分期有划分为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死亡期等,每期之间又各有过渡转型期。
各个不同的发展问题,此外,家庭生命周期也可以根据妇女和儿童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来划分阶段,彭怀真将之划分成七个阶段:(1)新婚家庭,相关的妇女与儿童问题是:婚姻调适、性骚扰、就业妇女单身条款的压力;(2)有幼年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儿童照顾疏忽、妇女受虐、就业妇女托儿压力;(3)有学龄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儿童虐待、妇女就业、子女反抗;(4)有青春期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性虐待、妇女二度就业;(5)有年轻成年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性别歧视、妇女健康;(6)子女成长独立后的家庭,相关问题是:贫穷女性化、妇女更年期;(7)老年人家庭,相关问题是:贫穷女性化,寡居心理调适。
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作为社会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理论不仅能够指导实践,还能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文将介绍社会工作常用的18种理论,帮助社会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1. 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理论之一。
它主要关注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和发展是受到多种系统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区等。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客户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干预与支持计划。
2. 弹性理论:弹性理论强调人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评估和培养客户的弹性来增强其抗压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3.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侧重于人的尊重和自我实现。
社会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倾听和关注个体的需求和愿望,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目标和幸福感。
4.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他人而形成的。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正面的榜样和社会支持,帮助客户学习和发展积极的行为模式。
5. 危机干预理论:危机干预理论强调在个人遭遇危机时提供临时的情感支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危机干预理论中的技术和方法,帮助客户度过危机,恢复平衡。
6. 制度理论:制度理论认为社会问题是由社会制度和结构引起的。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分析社会制度的性质和作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案,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7.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互动会对个体和整个家庭系统产生影响。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家庭系统的动态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家庭治疗和支持。
8.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基于个人对自身、他人和环境的认知和解释。
社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帮助客户重新认知和解释问题,促进客户的自我成长和变革。
9. 对任期和发展理论:对任期和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发展和转变。
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理论体系,它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角色分配以及家庭整体的情感状态。
在家庭系统理论中,家庭被视为一个整体系统,每个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这些角色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的家庭系统。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关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改善: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便彼此了解和交流。
这种沟通应该是开放、诚实和尊重的,避免使用攻击性语言或情绪化的表达方式。
通过有效的沟通,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减少误解和冲突。
2. 建立家庭规则和角色分配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制定家庭规则和角色分配,以确保家庭成员之间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
这些规则和角色应该公平、公正和可行,以便每个家庭成员都可以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建立家庭规则和角色分配可以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不满,提高家庭的稳定性和和谐度。
3.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家庭成员应该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包括彼此关心、支持和理解。
这种情感支持可以缓解家庭成员的压力和焦虑,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情感支持系统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4. 建立家庭决策机制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参与家庭决策的制定,以确保家庭的决策是公平、公正和可行的。
这种决策机制可以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不满,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建立家庭决策机制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5. 建立家庭文化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建立家庭文化,包括价值观、信仰、传统和习俗等。
这种文化可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建立家庭文化还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总之,家庭系统理论认为,改善家庭关系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家庭规则和角色分配、情感支持系统、家庭决策机制和家庭文化等,以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提高家庭的稳定性和和谐度。
理解家庭心理学中的家庭系统理论家庭心理学是研究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理论和方法。
其中,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探讨了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式。
本文将对家庭系统理论进行深入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家庭心理学中的这一理论。
一、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家庭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鲍尔比提出的,他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每个成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家庭系统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家庭系统:家庭系统是由家庭成员所组成的互动网络,每个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整体。
2. 子系统:家庭系统中的成员之间会形成不同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被称为子系统。
例如,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都是家庭系统的子系统。
3. 边界:家庭系统中的边界定义了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家庭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关系。
边界的松紧程度会直接影响家庭系统的运作。
4. 反馈:家庭系统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反馈。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会增强原有模式,而负反馈则会调节和修正家庭系统的运作。
5. 均衡与不均衡:家庭系统中不断调整和平衡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维持稳定状态,而不均衡则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和问题的出现。
二、家庭系统理论的应用与实践家庭系统理论在家庭心理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解释和干预家庭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与实践:1. 家庭治疗:家庭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治疗中。
治疗师通过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善家庭氛围。
2. 家庭教育:家庭系统理论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子女的成长。
通过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父母可以更好地调整家庭环境,促进子女的健康发展。
3. 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期是家庭系统中一个特殊的阶段,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巨大改变。
家庭系统理论可以帮助理解青少年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
家庭系统理论1.引言家庭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单位,而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家庭运作和互动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探讨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
2.概述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鲍尔比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动态且相互关联的系统,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互动会相互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和发展。
该理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联结性,在理解家庭运作和问题时,应将家庭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3.家庭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家庭系统由家庭成员组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互动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家庭系统可以看作是一个网络,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彼此通过各种关系和互动相连。
家庭系统的结构可以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规则和互动模式来描述。
例如,家庭中可能存在父亲、母亲、子女等角色,同时也存在着遵守的规则和互动模式。
4.家庭系统的原理家庭系统理论基于以下几个原理:4.1 相互影响原理: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和互动会相互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可能会引起其他家庭成员的反应和变化。
4.2 互补原理: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和互动往往具有相互补充的特征,某个角色的行为可能会激发其他角色的反应和行为。
4.3 系统稳态原理:家庭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会呈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能够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和期望。
4.4 负反馈与正反馈原理:家庭系统通过负反馈和正反馈来调节和维持系统的平衡。
负反馈是指系统中的调节机制,它能够抑制或减缓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正反馈是指加强或放大系统中的变化,从而引起更大的不稳定性。
5.家庭系统的应用家庭系统理论在家庭咨询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理解家庭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家庭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善亲密关系、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
5.1 家庭治疗:借助家庭系统理论,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互动模式,探索家庭中的问题根源,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技巧,以改善家庭的亲密关系和减少冲突。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系统短期治疗方式,旨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它基于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有关。
家庭治疗致力于改变互动模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和成员的个体成长。
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寻找问题背后的互动模式,并解决这些模式中的紧张和冲突。
2.结构治疗:结构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方法,注重家庭中的层次结构和界限。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位置,并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家庭结构和相互关系。
结构治疗通常通过使用家庭会话、模拟、反馈等方法来帮助家庭成员调整和改变家庭结构。
3.情感焦点治疗:情感焦点治疗是家庭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
治疗师会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回应,并帮助他们增进亲密感、信任和接纳。
情感焦点治疗通常通过增强互动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解决紧张和冲突。
4.解决问题治疗:解决问题治疗是一种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定义和理解问题,并鼓励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也会提供工具和技能,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变与问题相关的互动模式。
1.评估: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初步的面谈和评估,了解家庭背景、成员之间的互动和问题的具体表现。
评估主要是为了帮助治疗师了解家庭的问题和互动模式,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共同确定治疗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可以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模式,解决具体的问题等。
3.干预:治疗师会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干预包括改变和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增强沟通技巧,解决问题,促进情感表达等。
4.评估和维持: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不断评估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和进展。
原生家庭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原生家庭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家庭的文化、价值观等。
2. 家庭系统:家庭是一个系统,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家庭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情感都会影响整个系统。
3. 家庭功能:家庭的功能包括情感支持、社会化、心理支持、教育和身体保健。
4.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角色分工,包括父母的地位、子女的地位等。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影响因素1. 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父母的管教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
2. 家庭氛围:家庭的气氛对个体的情感和心理发展有深远影响,包括家庭的和睦程度、亲子关系等。
3. 父母的心理健康: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的焦虑和抑郁会影响子女的情绪和行为。
4. 家庭文化和价值观:家庭的文化和价值观对个体的性格和行为有重要影响,家庭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等都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理论1. 父母依恋理论:父母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对其情感和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
2. 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家庭系统的平衡和不平衡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
3. 家庭功能理论: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的功能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家庭的功能不良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行为。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行为来了解家庭的功能和结构。
2. 问卷调查法:研究者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养方式等。
3. 临床案例法:研究者通过临床案例的方式了解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中家庭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原生家庭心理学的实践意义1. 促进家庭和睦:通过了解原生家庭心理学的知识,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亲子关系、伴侣关系,促进家庭和睦。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默瑞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假定,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原始的生命力,推动我们为独立思考、感受和心动而努力;同时,另一种相应的原始的生命力推动我们要和家庭保持亲密的关系。
我们既要收到这两种相互抗衡的力量所驱使,既想保持独立性,摆脱父母的影响,又特别重视家庭的整体感,想维持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当家庭力图在个体成员的整体感与分化感之间保持平衡时,慢性焦虑便产生了,并一代一代的传递下来,这便是家庭系统理论的前提假定。
鲍文的家庭系统理论是以焦虑为核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八个概念组成的,它们也是塑造家庭功能的八种力量:1. 自我的分化这是家庭系统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体面对焦虑时能否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情绪,不受他人尤其是家庭的影响。
自我分化良好的人,既能体验到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同时又能作为独立的个体抑制情感的冲动,不被卷入到家庭的情绪纠纷之中。
而不能自我分化的人倾向于“情绪化”,易被周伟人的反应所驱使;患有功能障碍(如精神分裂症)的人,往往自我分化水平非常低,他的生活完全被周围人的情绪所支配。
2. 三角关系依照鲍文的观点,家庭的情绪或关系系统的基石是“三角关系”。
家庭中的冲突会让两个人的焦虑感上升,这两个人,尤其是自我分化程度低的两个人,为了缓解焦虑,往往会“伸出双手”将另外一个人拉进来,而将焦虑分散到三角关系中,以缓解他们自己的焦虑。
因此在家庭生活中,脆弱的孩子经常是三角关系的“牺牲品”:他解决了父母的焦虑,而他自己的分化水平却下降了;不能解决父母的焦虑,就会被贴上“病人”的标签。
3. 核心家庭情绪系统这个概念表述的是家庭中的情感力量。
鲍文相信,个体在婚姻选择和其他重要关系中,倾向于重复他们在原生家庭中所学到的关系模式,并把相似模式传递给他们的孩子。
4. 家庭投射过程这是父母将自己的分化水平通过“母亲-父亲-孩子”的三角关系传递个孩子的过程。
不过,父母对孩子的反应方式并不总是相同的,有可能更关注某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