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式
- 格式:docx
- 大小:20.40 KB
- 文档页数:8
议论文结尾的方法
在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强调和总结自己的观点:
1. 对观点进行归纳概括: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进行简单的概括,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论证的重点,使读者清楚地理解到自己在整个文章中所强调的重点。
2. 提供解决办法或建议:如果议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实践指导,可以在结尾部分提供一些建设性的解决办法或建议,以表明自己对于该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并鼓励读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思考。
3. 引用名言或谚语:通过援引名言或谚语,引发读者共鸣或思考,巧妙地点明自己的观点,使结尾更加深入人心。
4. 展望未来:对于具有一定发展趋势的问题,可以适当展望未来,对问题的发展做一些预测,并指出自己的个人期望和建议,使文章最后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5. 引发思考或提出问题:通过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或引发读者思考,使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启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和讨论。
最重要的是,结尾部分要紧密围绕文章的主题和中心观点,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使读者能够对本文的观点和论证加以反思和评价。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结尾精彩开头结尾段落高考季又要到了,高考作文是很多同学十分担心的地方,以下是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结尾的整理,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开头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
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
”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结尾1.培根说:“在智慧提供给整个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是以获得友谊为重要的。
”青年人如何择友,如何建立和发展友谊,从以上这些前人的事迹,也许可供借鉴。
2.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
所以牛顿说:“天才就是思想的耐心。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门捷列夫说:“终身努力便是天才。
”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
”古人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也是说的一个道理。
3.马克思终身好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
他在伦敦,每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出一双脚印。
高中议论文结尾
在高中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要注意的是,结尾要言简意赅,不宜过于拖沓。
以下是一些高中议论文结尾的示例:
1. 总而言之,我坚信……。
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本质和影响,还能找到解决它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和改变,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景,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2. 综上所述,我坚信……。
尽管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会面临种种挑战和阻力,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最终我们将走上胜利的道路。
3. 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不能袖手旁观。
只有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努力和奉献,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景。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而奋斗!
5. 综上所述,我认为……。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主动出击。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政策环境等
多种途径,我们可以逐步改变现状,实现我们的目标。
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畏艰难,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一些高中议论文结尾的示例,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和文章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最重要的是,结尾要有力地呼吁读者思考和行动起来,以实现文章提出的目标和愿景。
议论文结尾的方法议论文的结尾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收束,要有总结性的陈述和思考,并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三种常用的结尾方法:1. 总结和重述立场:这种结尾方法主要是对前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进行总结,重新陈述立场,并加以强调。
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概括性的陈述,让读者清楚地理解到你在这篇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论证。
同时,还可以通过回归开头,将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增强文章的连贯性。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中,结尾可以这样写:“综上所述,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通过积极的行动,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地球家园。
”2. 提出问题或引用名人名言: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让读者思考,并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或者选择一个有启发性的名人名言,用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这种方法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例如:在一篇关于教育的议论文中,结尾可以这样写:“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或者这样写:“如同爱因斯坦所说:‘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一点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3. 预测未来或展望发展:这种结尾方法从更广阔的角度出发,对问题的发展和未来的情景进行推测或展望,从而使读者对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可以通过对未来或者发展趋势的描述,给读者一种更乐观或者更悲观的感受,以加强议论文的说服力。
例如:在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中,结尾可以这样写:“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将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科技将给我们带来无限可能,但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平衡利用。
”无论采用何种结尾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重复或啰嗦: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不重复前文已经阐述过的观点和论证。
要力求精炼,不啰嗦。
2. 引起共鸣:结尾部分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带给读者感动或共鸣。
3. 温和而坚定:文章的结尾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结束,不应该过于激烈或极端化。
写好议论文的结尾“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结尾是一篇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文中的位置虽然没有开头那样显赫,但也不容忽视。
俗话说:“头难起,尾难结”,议论文的结尾更“难结”。
议论文的结尾,是一篇议论的收束,最讲究“撞钟余韵,三日绕梁”。
那么,如何使一篇议论文的结尾能够收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呢?一、常用结尾方式1、点破主题法假如文章开头未能明确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就必须点破主题。
《品味时尚》首:文人的时尚,像一只小蚕,轻轻的咬着你心中绿油油的桑叶,惹得你心痒痒的,好想把时尚品一品。
尾:文人们的时尚,高雅而悠远,他们或许引领时尚,又或许摒弃时尚,这不是矛盾,而是升华,是精神撞击后的强大共鸣。
(开头从文人的时尚展开论述,侧重感受,结尾则点明文人时尚的本质是高雅而悠远。
结尾不点破主题,整个文章就会晦暗不清,主旨不明确。
)2、升华主题法假如开头明确提出来中心论点,结尾可以在此基础上升华主题,将文意推到新的高度。
升华主题,往往是一种强调,一种新见,一种情绪上的涌动。
《熟悉》风依然吹,水依然流。
川剧中变脸的绝技依然掌声如潮,生活也正按照轨道快速行驶。
可当我们自认为熟悉一切的时候,还需要随时静止下来,深深思考,应当在那些熟悉的脸谱上描绘出我们需要的东西,去追求我们已经熟悉却已经遗忘的精神。
(文章在结尾处总结全文的论证,最后一句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升华主题,给人的印象深刻)3、呼吁号召法结尾发出深情的号召,号召大家向着某一个方向行进,能极大的感染读者。
《追寻阳光的脚步》请相信:我们都是一棵向日葵,但切记,明星们不是太阳。
要知道,我们和明星们一样,而大家应该做到的,就是一起认真理智的追寻心灵阳光的脚步。
(发出真情呼告,喷洒出一股炽热的情怀)4、抒情赞美法结尾运用抒情手法,对真善美进行赞美,能极大的感染读者。
《绿叶对根的情谊》我们各自的根都有所不同,但我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根——中国!我们对她抱有浓浓的深情,深信她会更美好!(真切抒发对祖国的依恋之情,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申论作文结尾的方法
1. 善用引用:可以在结尾部分引用一句名人名言、经典句子或相关的文学作品,用来点明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引用的语句应简洁、有力,并能与文章内容相呼应。
2. 提出建议: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或解决办法,用以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
这样可以使文章具有积极的导向和实用的意义。
3. 总结全文:简要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可以通过一两句话来总结文章的核心思想。
同时,可以适当地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加深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印象。
4. 以问句收尾:可以借助问句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更具启示性和引发共鸣。
问句应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并能呼应文章的主题。
5. 进一步展望:在结尾部分,展望一下将来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提醒读者对未来做好准备或引发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展示你对问题的独到见解。
6. 以故事或寓言结尾: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寓言来结束文章,以形象生动地点明文章的主题和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 以感慨收尾:在结尾部分,可以通过一句感慨或自省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感受,使文章更富有情感和感染力。
请注意,在任何情况下,结尾部分都应简洁明了,言之有物,不应出现与正文重复或拖沓冗长的内容。
语文作文议论万能结尾模板在写作文时,结尾部分往往是整篇文章的收尾,也是展现作者思想的重要部分。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文章更加完整,具有说服力。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语文作文议论万能结尾模板,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1. 总结全文观点,呼吁行动。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因此,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2. 展望未来,展现希望。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3. 反问引发思考。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但我们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去寻找答案。
4. 引用名人名言。
正如……所说,“……”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的道理,给我们以启示。
5. 提出建议。
因此,我们应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6. 倡导理念。
让我们共同努力,用行动来诠释……的价值观,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7. 反思自身。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够……。
8. 表达感慨。
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到……希望每个人都能……。
9. 警示未来。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那么……将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
10. 呼吁团结。
在面对……的时候,我们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实现我们的目标。
以上就是语文作文议论万能结尾模板,希朿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在写作文时,结尾部分的选择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第四讲掌握议论文的种结尾方式[品读佳作]请赏析下面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思考本文的结尾特点。
找寻平衡平衡,是参天大树欣然地接受当初身为小树苗时的柔嫩与脆弱,经历的任何风雨都是一种历练。
平衡,是蜻蜓伸出触角,吟一阕草长莺飞,盈一怀水满香袖,而不沾沾自喜,陶醉在那一片闪耀着光环的涟漪里。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温婉美好;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动人绝妙。
你且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段段平衡的生活……她是王昭君,出走大漠,只因不赂画师;丝绸之路上,驼铃的叮咚声响彻天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强烈的思乡之情浸润了漫漫黄沙。
然而昭君没有怨天尤人,依然用一颗平衡的心化解着矛盾,最终换来了汉匈两地的一片安宁。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王昭君轻舞霓裳,丝袂翩翩,声情并茂地唱出了和平的凯歌。
平衡,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智慧。
她叫居里夫人,一生献给科学的伟大女性。
她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拥有献身科学的坚定信念。
她的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更是不胜枚举,但她一如既往的谦虚谨慎。
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没有因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自以为是,没有因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而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中无法自拔。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居里夫人被全世界、全人类深深地敬重着。
平衡,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品质。
他叫史铁生。
曾经,他的快乐和他的双腿一起瘫痪,他的苦痛和他的地坛一样沧桑。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病痛甚至一度让他失去了青春的纯情与浪漫。
他清楚地记得曾有多少风雨飘在胸前,响在耳畔。
可他最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一个平衡的心态去面对苦难。
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他用他的笔写出了《一个人的记忆》,写出了《务虚笔记》,写出了《命若琴弦》。
如果说,人生来就有宿命,那么,选择一种平衡的心态去生活,何尝不是在善待命运呢?平衡,是一种淡看苦痛的解脱,是一种善待命运的理智。
议论文的四种结尾方法议论文怎么写结尾其一,运用类比,结尾扣题。
1、鸟儿脱毛才能飞的更高更远;人类自我更新才能进步、发展,朋友,愿你在更新中发展,脱去旧羽,插上理想和时代的新翅,去奋飞.《脱羽小议》2、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其二,总结全文,再现论点。
在结尾常见字眼有“总之” “总而言之”“因此”等表示结束:1、归根结底,读书还是靠自己,要靠自己下苦功,要靠自己去摸索和创造,我这样说并不是说老师不要了,或不重要。
《读书主要靠自己》2、可见,只有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个人才能进步,集体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富强。
《内因的作用不可忽视》3、总之,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应正确对待男女同学间的正常交往,遇事冷静处理,切忌小题大作。
《小题切勿大作》4、综上所述,自强自立在个人成长和成材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雏鹰经过风和雨的洗礼,终究能成为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靠的是自强自立的信念。
――《说“自强“》其三,联系实际,发出呼号召。
此类结尾可用“愿”字领起自己的希望的内容,也可用“让我们”、“请大家”等向某一群体发出呼吁,引起读者对所论述问题的重视。
如:1、愿我们的社会在爱心和奉献里温暖亲密得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我”都在这个大家庭里自由自在地幸福成长、生活、歌唱…… 《论小与大的关系》2、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努力,努力,再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夺取成功!《说“毅力”》3、朋友,记住这句话:“你是这茫茫宇宙中的唯一。
”无论你是乐观者还是乐观者,它会教会你如何看待你自己,如何看待你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生道路上的成功失败、快乐痛苦。
《你是宇宙中的一员》4、透过镜子来看自己,掌握一种真正的人生智慧,于是这个世界不再是单一的存在。
我们学会了在逆境中重拾自信,学会了在顺境中树立更高的目标,学会了随时随地正确地看待自己,从而更好地把握自己。
议论文结尾
在撰写一篇议论文的结尾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总结观点:对于全文的议论观点进行总结,并强调观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例如:“综上所述,政府应重视环境保护,制定
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实施有效的措施,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
2. 引用名言或谚语:引用一个相关的名言或谚语,以增强观点的说服力和印象力。
例如:“正如古语所云,‘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
只有不断保护和改善环境,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财
富和幸福。
”
3. 提出建议或号召:在结尾时,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或号召,以引发读者的行动和思考。
例如:“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做起,节约能源,减少废物,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为未来的生活创造美好的前景。
”
4. 引出问题:在结尾时,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继续思考和探索议论主题。
例如:“我们是否愿意付出代价来保
护环境?是否愿意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为自然环境的破坏买单?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来结束一篇议论文,都应该保持简明扼要、有力有序,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住你的观点。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尾八法初学写作议论文的人,一般只重视本论部分,不很重视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其实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也是十分重要的。
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基本环节之一。
好议论文结尾自然、新颖,能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效果。
结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文章内容不同,结尾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公式化,“老套套”。
下面介绍几种议论文结尾的方法:一、点明论题,暗示主旨。
有些议论文,是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来论证问题的。
这类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所在。
如秦牧《青年人应该怎样选择生活道路》一文,就是在结尾时点明中心论题的:青年人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选择正确生活道路。
又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文,结论和论点也是统一的,故在结尾时这样写道: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理想的阶梯》一文,用两个比喻归结上文,深化“奋斗”是《理想的阶梯》的中心论点,激励青年为实现光辉灿烂的理想而奋斗。
再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在结束时,既概括全文内容,又同开头部分提出的论点相照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论述中心:总之,我们要拿来。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
这样的结尾,不仅突出了中心,还增强了议论的说服力。
三、引用名言,深化中心。
即引用警句、名言、诗句、经典著作、俗语、谚语等作文章的结尾,达到“立语言而居要”。
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结尾“畏惧错误就是毁灭改革”一句,是仿照怀特黑德的名言自拟而成的,语言精辟,深化了中心思想。
运用该法应注意,所引用的材料须与主题相关,为主题服务。
四、鼓舞号召,提出希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很多好的文章,都是以情取胜的。
此法都在前文感情的基础上,发出号召或呼唤,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索。
议论文的结尾_议论文写作指导文章结尾短小有力,干净利落,给读者回味,尽显议论力量。
通常有如下几种写法。
1、归纳总结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尾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也可引用名言,譬如《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文的结尾是引用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鼓舞读者,也增强了议论的力量。
2、首尾呼应叶圣陶《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的开头说:“习惯不嫌其多,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除了那两种习惯,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
结尾则说:“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
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碍他人的习惯”。
结尾和文首的相互应和,实质是在进一步深化论点。
3、提出希望《纪念白求恩》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益于人民的人”。
接下去又解释了不管他的能力大小,这五种人就是白求恩式的具有毫无自私自利的人,有力地阐述了中心论点,也鼓舞和激励人们朝这个方向努力。
4、耐人寻味《从三到万》的结尾:“我们不懂的东西还不少,迫切需要虚心学习。
但是,在学习上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似乎对我们有一些启发。
我们无妨以此为例,举一反三,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我们的学习吧”。
这一结尾留给读者很多思考的余地。
5、画龙点睛鲁迅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所以从“文艺批评”方面看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一个形容字:“乏”。
这一结尾逐层批驳后把对象至于无可遁逃的窘境。
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写得好,对展开议论、揭示中心、深化题旨具有特殊的作用。
我们所说的“凤头豹尾”,在议论文中需要十分注意。
高考作文序列化写作训练:掌握议论文的4种结尾方式[品读佳作]请赏析下面一篇高考优秀作文,思考本文的结尾特点。
找寻平衡平衡,是参天大树欣然地接受当初身为小树苗时的柔嫩与脆弱,经历的任何风雨都是一种历练。
平衡,是蜻蜓伸出触角,吟一阕草长莺飞,盈一怀水满香袖,而不沾沾自喜,陶醉在那一片闪耀着光环的涟漪里。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温婉美好;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它动人绝妙。
你且看,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段段平衡的生活……她是王昭君,出走大漠,只因不赂画师;丝绸之路上,驼铃的叮咚声响彻天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强烈的思乡之情浸润了漫漫黄沙。
然而昭君没有怨天尤人,依然用一颗平衡的心化解着矛盾,最终换来了汉匈两地的一片安宁。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王昭君轻舞霓裳,丝袂翩翩,声情并茂地唱出了和平的凯歌。
平衡,是一种大度,是一种智慧。
她叫居里夫人,一生献给科学的伟大女性。
她靠自学走进巴黎大学,拥有献身科学的坚定信念。
她的一生获得各种奖金10次,各种奖章16枚,各种名誉头衔更是不胜枚举,但她一如既往的谦虚谨慎。
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所颠倒的人。
”居里夫人没有因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自以为是,没有因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而沉浸在快乐和喜悦中无法自拔。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居里夫人被全世界、全人类深深地敬重着。
平衡,是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是一种谦虚谨慎的品质。
他叫史铁生。
曾经,他的快乐和他的双腿一起瘫痪,他的苦痛和他的地坛一样沧桑。
流逝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病痛甚至一度让他失去了青春的纯情与浪漫。
他清楚地记得曾有多少风雨飘在胸前,响在耳畔。
可他最终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一个平衡的心态去面对苦难。
当一个人与追求同行,便坎坷是伴,磨难也是伴。
他用他的笔写出了《一个人的记忆》,写出了《务虚笔记》,写出了《命若琴弦》。
如果说,人生来就有宿命,那么,选择一种平衡的心态去生活,何尝不是在善待命运呢?平衡,是一种淡看苦痛的解脱,是一种善待命运的理智。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有一份平衡的心态。
不怨天尤人,不急功近利,不放大生活的磨难。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让生命温婉美好,动人绝妙。
佳作品评开头响亮,富有文采,运用比喻、拟人、整句等手法,化抽象为形象,显示出小作者的文字功底。
结尾有力,气势不凡,首尾呼应,并且重点照应了文章的主体(三个分论点),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增强说服力。
[感悟写法]一、首尾呼应式首尾呼应是作文构思的惯用手法,开头提出观点,经过论证,结尾再次照应观点,强化主题,使文章首尾圆合,严整完美。
【典例】[开头]当漫天的黄沙遮盖了远行的身影,当滚滚的浓烟升腾成不落的信念,当咫尺的天涯跨越了时空的阻隔,我看到,大片大片的红色,笑对风霜,在历史的每一个年轮上傲然绽放。
[结尾]当风沙覆盖了唐玄奘的脚印,当历史湮没了林则徐的音容,当人们送走了连战的身影,我站在历史的天空下,看到一片片花红从每一个历史的年轮上蔓延开来。
(高考优秀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文章开头部分以排比句式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年轮上傲然绽放,结尾处巧妙地以唐玄奘、林则徐、连战三人相照应,语言形象生动,首尾照应,既总结了全文,又升华了主题。
二、排比议论式排比议论式结尾即用排比的句式表达情感,照应文题,揭示主旨,突出中心,其优点是结构严密且语势强烈。
【典例1】作文“谈意气”排比式结尾将意气之歌,在生命中唱响,唱出生命绚丽的华章;将意气的帆,在生命中扬满,到中流击水,看时代风光;将意气的剑,在生命中磨亮,劈荆斩棘,不怕前路漫漫,我自力创辉煌。
【典例2】作文“亲情”排比式结尾亲情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亲情似火,使平淡通过煅烧日显棱角;亲情是诗,使乏味经过修饰达到一种意境。
亲情,生命永恒的动力。
两则典例,均以排比句结尾,既照应了文题,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增添了文采。
三、引用名句式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既可增添文采又加深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
【典例1】作文“一封致小陈的信”(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高考佳作)引用式结尾罗素说:“一个圆心向外延展出多少个半径,一个人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
”无论滚滚红尘如何变幻无常,都应坚守内心的爱与责任。
选择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为“忧攘者自冗”。
【典例2】作文“懂得放弃”引用式结尾“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十八年来,生活让我懂得了放弃!为了我的理想,为了实现我的价值,我必须懂得放弃,学会放弃,因为只有放弃,才会有所收获!这两个典例,以名人名言或古典诗词结尾,增强了文章说服力,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四、感召呼告式对读者的希望、号召、劝诫、要求等,对文章论点的重申与强调,在文章的最后以呼告感召的方式表达出来,起到鼓舞、激励的作用。
这种结尾,感情充沛,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典例1】作文“平凡中的伟大”(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高考佳作)感召式结尾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朋友,让我们为平凡的爱岗敬业的“老王”们喝彩!让我们向把平凡的事业做到极致的“老王”们致敬!【典例2】作文“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感召式结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
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两处结尾,均充满激情,重申论点,以呼告的形式收束全文,很有感染力!1.请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为这篇文章写一段结尾。
积小流以成喷泉常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于它绽放时的美丽,却不知它曾经历过的风雨。
成功并不易,只有以汗水与泪水作铺垫,才能受人瞩目,先付出努力,后收获成功。
就像是地下的泉水在默默不语地聚积,然后涌出地面成为喷泉一般,中国的科学家们亦有此精神。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上个世纪的落后中国迫切需要科技兴国之时,于敏带领着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氢弹。
那时没有国外理论的支持,更别说科技援助,他就是这样从零起点开始,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从理论探究到设计成功再到首次爆炸实验成功的飞一般的突破,成为科学界的神话,让中国成为当时在国际上研究并制成氢弹最快的国家。
“十年不鸣,一鸣惊人”不正好可以阐释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精神吗?他不求助于外国,凭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甚至超越其他国家。
于敏带着中国一同骄傲地跻身世界前列,他就是新中国崛起之路上默默的泉水!不仅如此,中国上有“嫦娥”探月,下有“蛟龙”入海,还有令人自豪的“辽宁舰”、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这些都是科研人员潜心研究不懈努力的结晶。
这些闪耀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都少不了汗水的灌溉。
记得希拉里曾经说:“我为特蕾莎修女提鞋都不配。
”特蕾莎修女是谁?她就是那个穷其一生行善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十三岁进入修道院做修女的她,被分配到印度去帮助穷苦人民。
她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却终生行善,她收留了许多流浪儿、老人并喂养他们,一年之内从不间断,很快便建立了二十多所儿童之家和关爱所。
但她仍清贫如故,尽自己所能去收容更多需要关爱的人,特蕾莎从不言苦却立志要把慈善事业发扬光大。
她默默无闻地付出爱,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后没有接受奢华的宴会,还将奖杯换成善款为更多贫苦人民修建住所,提供生活必需品。
是的,她很贫穷,不像某些富豪一掷千金就建起无数慈善大楼。
尽管她力量薄弱,可她通过年复一年的努力极大地传播了慈善事业并使众人瞩目。
所以她与人们之间真切的爱才得以建立,所以她死后印度为她举行了国葬。
善虽小,她为之,才有今天的“大善”。
[结尾段]答案《劝学》中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功便是如此,就像那潜心科研的于敏,就像那苦心行善的特蕾莎,他们所付出的点滴,最终以伟大的姿态喷薄而出,他们是时代的泉水,带着汗水与成功,如鲜花般惊艳绽放!2.请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为这篇文章写一段结尾。
底气观泱泱社会之大潮,多少人因信心不足而只能在生命的夹缝中苟延残喘?又有多少人因缺乏力量而半途而废?究其本源,皆是缺乏底气所致。
于是,我们疾呼:生活需要底气,生命更需底气!拥有底气,首先必须以能力和德行为“底”,方能生出自信之“气”。
如果说“物与权”代表的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话,那么抛弃“物与权”后所收获的“情”则代表着一种审美情趣。
就如明末才子袁中郎,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写道:“吴中得若令也,则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
”其潇洒豪放可见一斑。
但若你只认为他是个耽玩书生的话,未免太小瞧于他。
《明史》记载其“听断有决,公庭鲜事”。
正是凭借如此之底气,中郎才敢跳出“权与利”的夹缝,断然辞官,归隐山林;才会有日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之说。
可见,性者个性,灵者灵气,若中郎亦是粗鄙之人,岂有底气成此文学大业?如果说能力和德行是底气之“底”的话,那么如何运用好自己的德、才便是这“气”字的玄妙。
有底气者,并非一定是日后大有作为者,运用自己的底气去创造和发现,方能活出生命之“气”。
于是,我想到了杨惠珊,那个生命如琉璃般的女子。
在夺得两届金马奖影后和一届亚太影后之后,她便如蝶回到茧中,收起自己华美的翅膀,毅然投身于琉璃事业中。
采访中,她说:“电影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载体,一个转换,而琉璃事业才是我执着的信仰。
”当积累了足够底气之后,杨惠珊没有自满,而是选择继续去创造,活出了自己的生命之“气”。
佛曰:“愿我来也,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净无秽瑕。
”这不是对杨惠珊底气的最好诠释吗?人生其实好比是筑房,只有地基足够坚实,才能搭建出摩天大厦。
而那些没有稳固地基,甚至毫无底气可言之人,只能坠入死亡的深渊。
[结尾段]答案忽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人是要有那么一点精神的。
”那么,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亦是要有那么一点底气的。
”用你的底气去创造,用你的信念去坚守,我们终能成为时代的宠儿,活出生命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