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供电源在W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直流远供电源系统技术要求1. 局端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1.1标准配置注1:即插即用,具备无损伤热插拔功能;能承受电压脉冲(10/700μs、5kV)和电流脉冲(8/20μs、20kA)正向和反向各5次的冲击。
注2:输出断路器额定工作电压满足DC400V。
2.绝缘监测:设备应具有绝缘监测功能,绝缘出现异常时,监控模块应发出告警信息。
输入对输出1500V或输出对地1000V,漏电电流≤50mA。
3.其他要求1.2电源模块效能1.电源模块效率(1)10%以下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85% ;(2)10%~70%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90% ;(3)70%以上负载,额定输入电压(280V~320V):≥92% 。
2.电源模块功能(1)模块规格单台电源模块(48VDC/280VDC)功率规格为600W、900W为宜。
(2)模块即插即用,具备无损伤热插拔功能。
(3)系统中模块并联工作,并且具有按比例均分负载性能(负载从25%~100%额定输出电流时),其不平衡度应优于±3%的输出额定电流值。
(4)当某个模块出现异常时,应不影响电源系统的正常工作。
(5)开关机过冲幅度开关机引起直流输出电压变化的最大峰值应不超过直流输出电压整定值的±2%。
(6)启动冲击电流(浪涌电流)由于启动引起的输入冲击电流应不大于额定输入电压条件下最大稳态输入电流峰值的150%。
(7)软启动时间软启动时间(从启动至直流输出电压爬升到标称值所用的时间)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一般为3s~8s。
(8)负载效应(负载调整率)不同负载情况下的直流输出电压与输出电压整定值的差值应不超过输出电压整定值的±0.5%。
(9)强迫风冷,风扇寿命应当≥50000小时。
(10)模块监控功能遥测:整模块输出电压,每个模块输出电流;遥信:每个模块工作状态(开/关机,限流/不限流),故障/正常,系统输出状态;遥控:开/关机,测试;遥调。
LX-POW型PHS基站远供电源设备安装指导书北京立信通仪科技有限公司前言LX-POW-Ⅱ智能型集中控制式小灵通基站远程供电系统是专门为解决小灵通基站供电难题而研发的高效、安全、无接入干扰的新型产品。
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小灵通基站供电分散、市电接入困难、市电停电和电压不稳、人为因素停电、简单市电接入易引入雷电干扰等对基站通信造成的影响,使得基站的安装、选址更方便,基站的运行更可靠,将基站的维护工作量降到最低。
与传统的UPS设备相比,它具有安全性更高,没有电池容量、电池充放电寿命和停电时间的限制,也不需要传统UPS要求的定期巡检、定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的繁琐工作,因此,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基站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质量。
一、组网方式LX-POW-ⅡPHS基站远供电源设备分为LX-POW-Ⅱ-JD、LX-POW-Ⅱ-YD 两个设备,局端设备可以和基站控制器一起安装在机房,也可以直接放置到MDF 旁边(根据局方实际情况确定),由局端机房的-48V供电,通过LX-POW-Ⅱ-JD局端升压器,将-48V调制到对地悬浮隔离的直流电压(为了减少线路损耗)240V±20%,并与U接口信号合并成一个复合信号,利用4对或6对U口信号线进行电源传输。
远端设备LX-POW-Ⅱ-YD与基站安装在一起,它把复合信号解调分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是240V直流电,给基站提供电源,另一部分是4路ISDN U口信号,供基站信号传输。
LX-POW-Ⅱ智能型集中控制式PHS基站远程供电系统,通过4对U口信号线传输,0.4线径的最大传输距离可达 3.2Km,0.5线径的最大传输距离可达4.2Km,如果另加两对用户线作辅助,传输距离可增加1到2公里,该电源适合任何一款500mW的大基站供电。
组网结构图如下:基站控制器LX-POW-Ⅱ-JD LX-POW-Ⅱ-YD基站-48V电源输入集中式远供电源单元二、安全性能在基站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利用信号传输电缆的4对双绞线,每两对线用于承载远供电源的一个极性,并且对大地为0电压,在操作一对线时非常安全,只有当用于电源的不同极性的两组线同时接触时,才会有压降产生。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金威源产品、市场介绍引言随着运营商重组,3G 牌照发放,掀起了新一轮网络建设高潮。
其中3G 网络的移动基站建设和光进铜退项目的EPON (EPON 就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它通过一个单一的光纤接入系统,实现数据、语音及视频的综合业务接入,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建设是主角,这两个项目都有海量的远端接入设备需要安装,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远端接入设备的供电问题是个巨大的困扰,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和农村,供电问题甚至制约了项目的进度。
远端接入设备供电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市电停电、市电电网波动大、市电引入难、市电引入费用过高、市电无法引入、居民偷电、电费结算繁琐、电费结算纠纷、UPS 供电时间短、UPS 被盗、UPS 故障率高更换频繁、电费过高等,这些问题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给建设和运维部门额外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
这些问题在2G 网络大建设期并不突出,原因是2G 网络以宏基站为主,为这些大型设备都单独建设了机房,以保证电信级供电。
随着3G 的到来,为了降低综合建设成本,小功率基站和分布式基站成为主角,这类小型设备不会再配备单独的机房,那么直接接入市电将会带来上述诸多问题。
还有光进铜退项目,语音及宽带上网业务承载在EPON 上,那么远端接入端设备ONU 也不再配备单独机房,EPON ONU 安装在户外一体化机柜里或者楼道里,直接接入市电也会带来上述诸多问题。
金威源公司的高压直流远供电源系统将会给这些远端接入设备提供电信级的供电保证。
基于以上运营商存在的的诸多设备供电方面的问题,金威源公司结合自身15年来在模块电源、系统电源方面的核心技术,研发了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经过5年的现场应用,设备2次升级换代,目前已稳定成熟,共解决供电站点15000个。
该系统是将运营商具备基础电源机房的-48V 直流电升压至280V 直流或380V 直流,经过几公里的专线电力电缆或复合式光缆(通常选用铜芯或铝芯,2-25平方)传输至远端受电设备,若受电设备是220V 交流设备,则可以直接接入,无需增加远端设备,若受电设备是-48V 直流设备,则远端需要增加一台小型开关电源,将线路上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受电设备所需要的-48V 直流电。
目录1总则 (3)1.1适用范围 (3)1.2规范性引用文件 (3)1.3术语、定义与缩略语 (4)2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组成 (5)3直流远程供电系统供电方案 (5)3.1 -48V(+24V)升压至直流280V远供方式 (6)3.2 新建站(网点)280V直流远供及近端-48V供电方式 (7)3.3 -48V直供方式 (7)4直流远程供电系统技术要求 (8)4.1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环境条件 (8)4.2直流远供设备(-48VDC/280VDC)技术要求 (8)4.3远供电源安装场景 (13)4.4远供电源安装方式及要求 (13)4.5机体和装配质量 (14)5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5.1标志 (14)5.2包装 (14)5.3运输 (14)5.4储存 (15)6远供输电线路的技术要求 (15)6.1远供输电线缆的技术要求 (15)6.2远供线路微型断路器的选择与配置 (18)6.3远供线缆线径规格选择建议 (19)7远供系统防雷与接地要求 (21)7.1设备的防雷与接地 (21)7.2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22)8中心局(站)监控配置建议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直流远程供电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方案 (22)9.1应用场景及适用设备 (23)9.2应用方案 (24)9.2.1移动网络RRU设备的直流远供应用方案 (24)9.2.2接入网设备的直流远供应用方案 (28)9.2.3住宅小区、楼宇的综合业务直流远供组网方案 (30)10施工规范 (31)10.1直流远供项目的工程管理 (31)10.2通信电源市电引入要求 (31)10.2.1远供电源设备安装要求 (32)10.2.2远供电源系统的安全运行 (33)10.3远供线路的施工技术要求 (33)10.3.1室内电源线的敷设 (33)10.3.2远供(室外)输电线缆的敷设 (34)10.3.3远供输电线缆的接续 (34)11验收要求 (40)11.1 工程验收过程 (40)11.2 工程验收要求和过程 (40)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通信用直流远程供电系统的组成,系统结构以及技术应用场景、电源设备安装方式和输电线缆施工技术要求、产品相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等。
附件3:直流远供电源系统产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1. 引用参考标准YD/T 1817-2008《通信设备用直流远供电源系统》YD/T 637-2006《通信用直流—直流变换设备》YD/T 1436-2006《室外型通信电源系统》2. 分类由供电系统传输方式可以分以下两种形式:Ⅰ类系统:通过通信线缆远供系统;Ⅱ类系统:通过电力电缆远供系统。
3.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3.1 Ⅰ类系统技术要求3.1.1 Ⅰ类系统中检验项目“电力搭接保护”要求:当传输电缆与电力线搭接时,应发出声光告警并关机保护。
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或手动恢复工作。
3.1.2 其他检验项目应满足YD/T 1817-2008《通信设备用直流远供电源系统》的要求。
3.2 Ⅱ类系统技术要求3.2.1外观与结构机箱镀层牢固,漆面匀称,无剥落、锈蚀及裂痕等现象。
机箱表面平整,所有标牌、标记、文字符号应清晰、正确、整齐。
3.2.2 输入电压范围输入直流电压额定值及允许变化范围应满足表1的规定。
表1 输入直流电压额定值及允许变化范围额定值允许变化范围4840.0~57.62419~29输入交流电压额定值及允许变化范围应满足表2的规定。
表2 输入交流电压额定值及允许变化范围电压值允许变化范围单相系统187~242三相系统323~4183.2.3在单一故障下的要求当出现线路开路时局端设备应能及时检测,并发出声光告警,上报监控系统,故障排除后,应能自动或手动恢复。
3.2.4 一极导体接地的要求在远供系统线路出现任一根导体接地情况,应遵循以下限制:——输出线路任一极接地时,应关闭输出。
——在任何外部负载条件下,接地导体与地之间的漏电流,应不超过图1的漏电流限制。
图1单一故障下最大漏电流3.2.5 系统电气参数要求系统电气参数要求见表3。
表3 远供电源系统输出特性要求3.2.6 监控功能实时监视系统工作状态;采集和存储系统运行参数;设置参数的掉电存储功能;按照局(站)监控中心的命令对被控设备进行控制,通信协议应符合YD/T1363.3的要求:——遥测:局端设备输入电压,局端设备输入电流(可选);远端设备输入电压,远端设备输入电流(可选);——遥信:局端设备输入过压/欠压,局端设备输入过流(可选),远端设备输入过压/欠压,远端设备输入过流(可选),局端设备输出过压/欠压,局端设备输出过流(可选),远端设备输出过压/欠压,远端设备输出过流(可选),断路器/开关状态(可选)。
远距离输电知识要点归纳一、输电电路的基本分析1.如图所示,发电站的输出电功率为P,输出电压为U,用户得到的电功率为P′,电压为U′,则输电电流为I=错误!=错误!=错误!.2.输电导线损失的电压:U线=U-U′=IR线.3.输电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ΔP=P-P′=I2R线=(错误!)2R线=错误!。
4.减少电能损失的基本途径:根据公式ΔP=I2R线=(PU)2R线.可知有两个基本途径:①减小输电线电阻,如加大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等;②高压输电,在输送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电压,减小输送电流.二、远距离高压输电问题的分析1.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几个基本关系(如图所示)(1)功率关系P1=P2,P3=P4,P2=P线+P3(2)电压、电流关系U1U2=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U2=U线+U3I2=I3=I线(3)输电电流:I线=错误!=错误!=错误!(4)输电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P线=U线I线=I2线R线=(错误!)2R线2.关于远距离输电问题的处理思路常见问题有两类:一类是按发电机→升压→输电线→降压→用电器的顺序分析或按用电器到发电机的顺序分析;还有一类常见的是从中间突破的题目,即由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求出输电线上的电流,也就是流过升压变压器副线圈和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再由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推断发电和用电的问题.【例1】某发电站采用高压输电向外输送电能.若输送的总功率为P0,输电电压为U,输电导线的总电阻为R。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的电流I=错误!B.输电线上的电流I=错误!C.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错误!)2R 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错误!【例2】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2.5 Ω的输电线输电给500 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 kW,现用500 kV的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电线上输送的电流大小为2.0×105 AB.输电线上由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为15 kVC.若改用5 kV电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9×108 kWD.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ΔP=U2/r,U为输电电压,r为输电线的电阻【例3】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如图7所示,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00 V,输电线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1、n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3、n4(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要使额定电压为220 V的用电器正常工作,则()A.错误!〉错误!B.错误!〈错误!C.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D.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大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例4】某小型发电站的发电机输出交流电压为500 V,输出电功率为50 kW,如果用电阻为3 Ω的输电线向远处用户送电,这时用户获得的电压和电功率是多少?如果要求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是输送功率的0。
关于远供电源在W
摘要:本文从现有w-lan组网架构、现有供电方案存在问题、直流远供技术原理、直流远供设备功能、直流远供技术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了w-lan网络建设中采用直流高压远程供电技术解决末端设备供电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w-lan 直流高压远程供电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132-04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以射频无线电波通信技术构建的局域网,虽不采用缆线,但也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无线数据通信不仅可以作为有线数据通信的补充及延伸,而且还可以与有线网络环境互为备份。
这种无线建网与高速网络接入技术近几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发展为网络技术市场
上一个耀眼的亮点。
在w-lan网络建设中,末端用户侧网络覆盖设备的安装选址一直是一个难点,同时带来的就是设备供电办理问题。
对于w-lan网络建设在规划设计期如何做好全网覆盖,解决站点选址和设备供电,保证网络质量,尚待进一步研究。
1 w-lan组网架构分析
当前,w-lan网络建设中广泛采用fat ap方案,该方案具有低成本,高带宽,终端普及率高,热点覆盖快速简单,充分利用承载
网络资源的优点。
见图1所示。
该种方案中,用户侧通过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和ap设备实现网络覆盖,而以上网络覆盖设备的供电问题,成为了目前w-lan 建设中的一个瓶颈。
当前采用的方案为就近取用市电,但其弱点很明显:取电协调困难,市电稳定性无法保证,后期维护量大。
严重影响了w-lan网络建设的速度和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
2 解决用户侧网络覆盖设备供电的方案
在w-lan系统末端网络覆盖设备供电问题解决方案中,直流高压远程供电方案是优选之一。
直流高压远程供电系统由局端设备、远端设备和传输线缆组成。
局端设备是远供系统的核心,将取自开关电源的直流-48 v电源隔离升压到250~400 v(dc/dc隔离升压)输出,具备完整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保护功能和系统监控功能;远端设备将局端传输至的直流高压变换成稳定的dc48v/280v,ac220v,根据受电设备不同电压等级选择不同型号远端设备;局端与远端之间既可以使用复合光缆,又可以使用专用电缆连接,完成直流高压电源的远程传输,为基站通信设备供电,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局端设备安装在距离热点用户最近宏基站/模块局机房,要求机房具备开关电源和蓄电池组;远端设备侧,根据接入交换机和ap设备电压等级,可以选择:(1)局端输出直流高压直接为交换机和ap设备供电,要求受电设备输入电压大于直流300 v情况下可正常工作,如图3所示;(2)对于输入电压大于直流300
v不能正常工作的受电设备,在受电设备侧安装远供远端,降压输出直流260 v,为受电设备供电,如图4所示。
根据局端至远端传输距离和路由情况,可以选择复合光缆或专用铝缆:距离较近,新建站址可以选用复合光缆,节省管道资源,方便施工;距离较远,电源改造站址可以选用专用铝缆,节省投资。
负载功率、传输线缆截面积与传输距离间关系如表1所示。
3 直流远供设备功能
3.1 局端设备
3.1.1 电气特性
(1)模块化设计,功率模块和控制单元支持在线热插拔。
(2)主功率部分采用dc/dc隔离升压方式。
(3)输出电压250~400 v连续可调。
(4)可实现多套系统并机使用。
(5)输出侧具备独立防雷模块,防雷等级40 ka。
(6)控制单元和防雷模块并接入系统,损坏后不影响设备正常输出。
(7)系统具备告警记录存储和查询功能。
(8)完整的保护功能和监控功能,具备rs485通讯接口和干接点。
(9)人身安全保护功能。
直流电相较于交流电安全:直流电流比交流电流易于摆脱;产
生相同的刺激效应,恒定的直流电流强度要比交流电流大2~4倍;人体对直流电承现的阻抗远远高于交流电;人体对28~300 hz的交流承现有共振现象,对直流不会有共振现象。
采用悬浮式供电与大地隔离:若人身不慎接触到供电线路单极时,由于对地不构成环路,不会有电流流过人体。
“开路”保护功能:当传输回路(正极或负极电缆)部分或全部被破坏时,系统切断高压输出,输出线路检测电压≤40 v,线路无高压,保护时间≤30 ms,维护人员触电几率很小。
“短路”保护功能:当传输回路中,某处电缆的正极与负极短接时,系统切断高压输出,输出线路检测电压≤40 v,线路无高压,保护时间≤30 ms,可防止线缆过热。
“漏电”保护功能:当远供回路任何一处对地绝缘阻抗下降,产生对地电流(≥2 ma),系统切断局端高压输出,输出线路检测电压≤40 v,保护时间≤30 ms,维护人员无触电的可能。
(10)设备安全保护功能。
输入过压、欠压保护功能,保护时间≤50 ms。
输出过压保护功能,保护时间≤20 ms。
输出过载保护功能,保护时间≤50 ms。
(11)防雷保护:局端输出端、远端输入端具有防雷、防浪涌功能,防雷等级不小于20 ka,可大大降低雷电引入到机房破坏通讯设备的可能性。
3.1.2 监控特性
(1)独立监控模块,lcd显示,具备远程遥测、遥控和遥信功能。
(2)按rs232/rs485协议格式和通信行业开关电源监控协议格式定义通信协议、设备提供rs232/rs485通讯接口。
(3)可遥测参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局端工作状态(输出电压、电流,故障告警)。
②功率模块工作状态(单模块输入、输出电压、电流,故障告警)。
(4)可遥控参量包括。
①远程遥控调整局端系统输出电压。
②远程遥控局端系统开、关机,单模块休眠。
(5)可接收远端系统监测数据。
(6)利用机房动力监控通道完成远供电源系统监控。
3.2 远端设备
(1)独立防雷盒:内置防雷模块,防雷等级不小于20 ka;内置熔纤托盘和法兰盘,复合光缆可在防雷盒内熔接。
(2)远端宽范围电压输入。
(3)具有输出过压、过载保护功能。
(4)多型号选择:输出电压dc48v、dc260v和ac220v,根据受电设备不同电压等级,选用对应型号远端。
4 直流高压远程供电方案实施情况
4.1 热点用户情况
小型底层住宅小区,w-lan信号覆盖;4台交换机,63台ap设备,楼内ap使用交换机poe供电,楼顶ap使用电缆供电;交换机功耗450 w,ap功耗0.5 w。
4.2 直流高压远供方案应用
远供局端设备安装在距离w-lan热点覆盖区域最近的宏基站/模块局机房,输出功率3000 w;远端设备与交换机安装在同一位置,输出电压dc260v,输出功率600 w。
局端距离远端1 km,铺设2×10 mm2专用铝缆,热点小区内远端设备之间铺设2×4 mm2专用铝缆。
实际施工示意图见图5所示。
5 结语
应用直流高压远程供电方案解决w-lan末端网络设备和其他网络覆盖设备取电问题,其理论和方法已日益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并且在bbu+rru分布式基站、室内分布、小型宏基站电源改造等领域也在广泛应用,其集中取电、集中监控、集中管理的供电方式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无线局域网(wlan)设计与实现(3-4).
[2] yd/t1817-2008,通信设备用直流远供电源系统(5-11)[s].
[3] gb/t13870.1-92,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4)[s].
[4] yd/t1058-2007,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3-4)[s].
[5] yd/t1051-201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13-15)[s].
[6] sj/t11432-2012,直流稳定电源通用规范(4-7)[s].
[7] 樊宏,李新领.关于远供电源在移动分布式基站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21704):66-68.
[8] 徐文杰.直流远供电源在通信系统的应用[j].电源世界,2012,10:54-56.
[9] 林龙.直流远供电源在天翼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1(3608):167-169.
[10] 王晖,王海舰,朱婧.wlan在四网协调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2,42(38404):72-75.
[11] 汤子健.我国wlan建设思路探讨[j].现代电信科技,2005,8:48-50.
[12]陈浩,沈家明,杨博华,等.光电复合缆在拉远直流远供系统中的应用[c]//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线路委员会.201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通信学会通信线路委员会,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