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爆发痛的现状及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649.98 KB
- 文档页数:11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3), 257-267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9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19.93039Current Research and Advances in CancerBreakthrough PainLan Shao, Yiping ZhangDepartment of Thoracic Oncology,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Feb. 14th, 2019; accepted: Feb. 28th, 2019; published: Mar. 8th, 2019AbstractCancer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stable chronic background pain may experience transient episodes of pain, known as breakthrough cancer pain (BTcP). 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of a typical BTP ep-isode include a rapid onset peaking within minutes, a severe intensity and a short duration. BTcP affect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increases pressure on healthcare systems. Firstly, effective as-sessment is critical. Immediate-release opioids are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BTcP. Mucosal fentanyl has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BTcP due to its rapid effect, high bioavailability and convenience.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latest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pathological mechanism, evaluation, manage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of cancer breakthrough pain.KeywordsCancer, Breakthrough Pain, Treatment癌症爆发痛的现状及进展邵岚,张沂平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浙江杭州收稿日期:2019年2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28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8日摘要癌症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 BTcP)是指相对稳定的慢性背景疼痛的癌症患者经历短暂的疼痛加重。
癌性爆发痛的治疗进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癌性爆发痛的治疗进展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不完全性统计,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l/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根据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多数癌痛患者的症状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爆发痛因其呈突发性、短时间的剧烈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包括饮食、睡眠、日常活动、与他人的关系,加重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影响阿片类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满意度。
临床医生对爆发痛的控制常感到非常棘手。
爆发痛作为癌痛的一种特殊类型,值得我们去关注。
1癌症爆发痛的一般特征爆发痛的定义爆发痛(break through pain,BTP)系指在慢性疼痛持续镇痛治疗的基础上,仍出现过急性\突发性的剧烈疼痛,BTP通常发作迅速,持续时间约半小时,疼痛程度分级多为重度。
2009年,英国和爱尔兰保守治疗协作委员会(简称APM)就针对爆发痛提出以下观点,认为只要同时达到以下三个条件就可确诊为爆发痛:存在慢性癌痛的基础;近1周癌痛得到充分的控制(NRS评分≦3分);疼痛短暂地急性加重。
爆发痛的分型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突发型、自发型、和镇痛药物剂量不足型。
突发型是爆发痛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可预测,常为肌肉或骨骼活动后直接引起,例如起床、翻身、去卫生间、咳嗽等;也可与内脏平滑肌的收缩或痉挛有关。
例如肠或膀胱痉挛, 后者有时不能预测。
自发型爆发痛没有明显的诱因,疼痛持续时间也超过30min,一般与规律的镇痛治疗无直接相关,和躯体的活动也无明显相关性。
镇痛药物剂量不足型比较少见,它常常发生在持续镇痛治疗阶段中的下一个时点给药前l~2小时,在持续疼痛治疗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剧痛。
爆发痛还可为躯体性、内脏性或神经病理性。
躯体性爆发痛通常由于腰背部肌肉痉挛、骨转移或骨关节炎所致;内脏性爆发痛通常由于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刺激性肠综合征或内脏缺血引起,疼痛常反射到体表的某些特定部位;神经病理性爆发痛系末梢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本身的损伤或功能障碍所致, 肿瘤本身或转移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非肿瘤病因也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两者的表现相同,有时不易鉴别。
《癌症进展》2020年2月第18卷第3期ONCOLOGY PROGRESS,Feb2020,V ol.18,No.3*综述*肿瘤患者爆发性疼痛相关研究进展△李黎1,卢幻真1#,丁利萍2,于嘉翔2,张妹宁2,杨恒2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射波刀治疗中心,南宁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南宁530001摘要摘要::中国肿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而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其中,爆发性疼痛发生迅速,程度剧烈,且大多不可预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对爆发性癌痛(BTcP)的发展、诊断标准、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进行综述,阐述了BTcP的指南发展及特异性评估工具,从肿瘤类型、基础性疼痛、年龄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医务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可预测性因素及其他9个方面总结归纳了BTcP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患者对BTcP的认知能力,并提出汉化或编制本土化BTcP评估工具、制定基于中国文化背景的BTcP护理实践指南,规范BTcP的临床实践,为制订预防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肿瘤;爆发痛;评估;影响因素;预防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A 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20.18.03.062017年,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ommittee of Rehabilitation and Pallia-tive Care,CRPC)提出,爆发性癌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BTcP)是难治性癌痛的一种[1],患者可出现睡眠障碍、焦虑、绝望感和无助感[2],增加医疗负担,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3-4]。
研究表明,BTcP的发生率为23%~93%,主要与肿瘤的进展情况及临床环境等因素有关[5];BTcP在骨及腹部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3.9%、33.1%[6]。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护理研究进展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以及高强度的生活压力影响,使得癌症的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容易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甚至无法忍受疼痛,给晚期癌症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汪新菊,瞿广桥研究表明,有50%-77%的病危患者在临终前承受巨大的疼痛压力,有25%-30%的病危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
也就是说疼痛成为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
临床研究报道,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的治疗除了化疗以外,癌细胞切除术的应用较为广泛。
癌症术后引发的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同时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机体会由于自身防御机制的触发而分泌大量激素以及内源物质,从而引发机体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些应激反应严重影响了病人术后的康复,不利于病人后期的生活质量提高。
如何科学合理地降低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感,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
所以,研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为:放松训练。
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不同,制定人性化的日常活动安排。
科学合理的安排休息及活动时间,不仅可以缓解病人因为手术治疗产生的疲劳感,而且有助于晚期癌症患者食欲的改善和夜间睡眠质量的提高。
适当科学的放松训练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病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力,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自身疼痛敏感度。
李红娟指出,护理人员可以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播放一些清新淡雅、平稳舒缓的轻音乐,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分贝保持在合理范围(35-50左右),指导病人吸气时握紧双拳,呼气时则缓慢放松,进行放松锻炼。
晚期癌患者术后的按照恢复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患者的病情的好转。
晚期癌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会形成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2023 中国最新癌症报告统计简介癌症是一种以异常细胞的不受限制增长和侵袭其他组织为特征的疾病。
每年,数百万人死于癌症,这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大挑战。
本文将提供2023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的统计数据,包括各种癌症类型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一些预防措施。
癌症概述癌症是一组疾病,其中异常细胞在身体中快速增长,形成肿瘤。
在早期阶段,癌症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体验到疼痛、疲劳、体重下降等症状。
癌症可以发生在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包括肺部、乳房、结肠和直肠、前列腺、胃等。
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统计数据根据2023年中国癌症报告,以下是一些关键统计数据:1. 癌症发病率在2023年,中国全国范围内癌症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以下是一些常见癌症类型的发病率统计数据:•肺癌:发病率最高,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30%。
•胃癌:发病率排名第二,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15%。
•肝癌:发病率排名第三,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10%。
•结肠和直肠癌:发病率相对较高,占总体癌症发病率的约8%。
•乳腺癌: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
2. 癌症死亡率癌症死亡率是评估癌症对人类生命的威胁程度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癌症类型的死亡率统计数据:•肺癌:死亡率最高,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35%。
•胃癌:死亡率排名第二,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15%。
•肝癌:死亡率排名第三,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12%。
•结肠和直肠癌:死亡率相对较高,占总体癌症死亡率的约10%。
•乳腺癌:在女性中死亡率较高。
3. 癌症预防措施尽管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癌症预防措施:•吸烟和二手烟暴露:避免吸烟和尽量避免二手烟暴露可以降低肺癌、口腔癌等癌症的风险。
•饮食健康:保持均衡的饮食,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胃癌、结肠和直肠癌的风险。
•运动和体重管理:定期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乳腺癌和结肠癌。
2023癌痛管理中疼痛危象理念的形成与管理方案专家建议(完整版)癌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也最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初诊癌症患者癌痛发生率约为25%,治疗期间患者癌痛发生率为40%~55%,晚期、转移和终末期患者癌痛发生率为66.4%,治愈后患者的癌痛发生率为39.3%o癌痛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影响,如果癌痛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往往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发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社会交往和整体生活质量。
有效的癌痛控制可以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晚期癌症中占比1/3的重度疼痛患者。
对于慢性癌痛的管理,国内外已有成熟的临床指南与诊疗规范。
但对于重度癌痛的快速处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共识。
因此,有必要重塑疼痛危象的概念,明确管理原则和理念,高质量完善疼痛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提高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论述癌痛领域〃疼痛危象〃概念的发展,并提出管理原则和管理模式,以期抛砖引玉,在更广泛的疼痛治疗领域形成对于疼痛危象患者管理的讨论,进而改善我国疼痛管理现状。
一.疼痛危象概念的演变在癌痛领域出现疼痛危象名词之前,该名词已在镰状细胞病及丘脑痛综合征治疗领域中出现过。
然而镰状细胞病患者的疼痛危象与镰状细胞相关,具有疾病特异性。
而丘脑痛综合征治疗领域也缺乏明确的疼痛危象定义。
近期一篇关于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中也提到疼痛危象这一名词,但未给出定义。
癌痛诊疗过程中,无论患者最初的疼痛程度如何,如果癌痛不能得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都可能发展为疼痛危象。
2008年,JAMA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及了疼痛危象,其定义为:〃患者报告存在重度的、难以控制的疼痛,并给患者和(或)家属带来严重的痛苦。
这种疼痛可能源自急性发作,或逐渐发展至患者无法忍受的阈值,应当尽快干预〃,这是目前已知癌痛领域对于疼痛危象的最早定义。
后续各种指南中也出现过疼痛危象这一名词,部分给出了疼痛危象的管理方案,但未明确疼痛危象的具体定义。
64现代临床护理(Modem Clinical Nu%sing)2016.15 (12)癌症患者爆发痛的管理进展赵倩倩,杨智慧,张立力,樊颖维,米雪,范中意(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广东广州,510515)[关键词]癌症;爆发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283(2016)12-0064-05 [DOI] 10.3969/j.issn.l671-8283.2016.12.015 Management of breakthrough cancerous pains: a literature view Zhao Qianqian, Yang Zhihui, Zhang Lili, Fan Yingwei, Mi Xue, Fan Zhongyi//Modem Clinical Nursing,-2016,15(12):64. [Key words] cancer;breakthrough pain ;nursing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1]中提到,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5X,晚期可高达60%~ 80%,其中1/3患者表现为重度疼痛。
爆发性癌痛是一种特殊的癌症疼痛状态,最初是1990年由 P0RTEN0Y等[2]定义:在镇痛药物平稳控制基础痛的基础上,仍出现的突发、急性的疼痛加剧。
爆 发痛给癌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睡眠、情绪及 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治疗带来消极情绪,如焦虑、沮丧等[3]。
近年来,爆发痛的研究 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包括爆发痛诊断、评估、治疗措施,本文就癌症患者爆发痛的一般特征,评 估内容及工具,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制订改善癌症患者爆发痛管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癌症患者爆发痛的一般特征1.1爆发痛的临床特点爆发性癌痛的突出特征为自发性,或跟特定的 可预测、不可预测触发因素有关,强度为中度至重 度,频率为每天3~4次,从发作至达到疼痛高峰一般 为5~10m in,疼痛持续时间为30~60min[4]$F IN E等[5]研究表明,86X的患者主诉爆发痛发生在白天,[收稿日期]2016-03-07[作者简介]赵倩倩(1992-),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肿瘤护理方向。
晚期肿瘤病人发生爆发痛体验的质性研究宋 颖,田 畅,李佳祺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晚期肿瘤病人发生癌性爆发痛时的特殊经历及内心感受,为护理人员采取规范化的爆发痛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㊂方法: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法,对20例经历过癌性爆发痛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深入访谈,应用C o l a i z z i 现象学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㊂结果:晚期肿瘤病人发生癌性爆发痛的体验可归纳4个主题,即爆发痛相关知识水平㊁发生爆发痛时的内心体验㊁止痛药物认知㊁发生爆发痛时的应对态度㊂结论:医院管理人员应重视对病人爆发痛的管理,通过制定规范化管理流程和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为病人提供全面科学的信息,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㊂关键词 晚期肿瘤病人;癌性爆发痛;经历;体验;质性研究K e yw o r d s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 t u m o r ;b r e a k t h r o u g hc a n c e r p a i n ;e x p e r i e n c e ;e x p e r i e n c e ;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20.028 癌性爆发痛(b r e a k t h r o u ghc a n c e r p a i n ,B T c P )是指在基础疼痛控制相对稳定㊁镇痛药物应用充足的前提下自发的或在某些可知或不可预知因素的诱发下突然出现的短暂疼痛加重的现象[1-2]㊂由于癌性爆发痛的爆发诱因不明确㊁爆发机制复杂且反复发作的特点,病人往往由于难以忍受剧烈的疼痛而产生痛苦的身心体验[1-2],加之疼痛发作突然㊁数分钟即可达到峰值使病人对爆发痛的治疗和控制产生焦虑㊁抑郁等悲观情绪[3],一日内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内心体验㊂尽管当前国内外研究对癌性爆发痛的控制进行了大量的梳理[1-6],但晚期肿瘤病人自身对癌性爆发痛的认知和控制仍需进一步探讨㊂因此,本研究以晚期肿瘤病人对爆发痛的身心体验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而为采取规范化的爆发痛护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取目的抽样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不同特征的晚期癌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样本量以资料收集信息达到最大化为标准㊂纳入标准: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肿瘤Ⅲ期㊁Ⅳ期病人;病人既往发生过至少1次爆发痛;年龄ȡ18岁;意识清楚,语言沟通无障碍;病人诊断知情,自愿配合本研究㊂排除标准:病情危重,不能完成访谈者;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㊂最终完成20例晚期癌症病人的访谈,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7.6ʃ15.58)岁,所有病人均表示发生过多次爆发痛(ȡ5次),最严重时的爆发痛程度均在5分以上㊂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㊂表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n =20)编号年龄(岁)性别 诊断最严时爆发痛程度 疼痛部位疼痛性质A 63男肝癌,腹膜后转移9分全腹酸痛B 30男胃癌,多发骨转移10分周身无法形容C 68男肺癌,骨㊁淋巴结转移8分后背㊁髋部㊁右腿钝痛D 57女胰腺癌,肝㊁腹壁转移9分上腹㊁腰㊁背针刺样痛E 74男食管淋巴结转移7分胸部针刺样痛F 72男壶腹癌,腹腔淋巴结转移6分腹部烧灼痛G 55女乳腺癌㊁肝癌,多发转移6分腹部胀痛H 68女卵巢癌,腹腔转移7分下腹刺痛㊁胀痛I 67女宫颈癌,盆腔转移9分双侧腹股沟㊁会阴撕裂痛J 56女右侧胸壁肉瘤,多发转移7分后背牵拉痛K 33女直肠癌,盆腔转移8分腹部刀割样痛L 28女卵巢癌,盆腔转移10分腰腹放射样痛M 53男口腔癌,淋巴转移10分右面颊烧灼样痛N 78女右足恶性黑色素瘤,骨㊁淋巴结转移10分腰㊁季肋区针扎样痛O 63女甲状腺癌,骨转移㊁椎管受累8分胸壁㊁后背钝痛P 45男胆管癌,腹腔转移5分腹部胀痛Q 66男右上颌窦癌,淋巴结转移9分右颌面部刺痛R 61男结肠癌,肝转移7分右下腹绞痛㊁撕拉样痛S 37男膀胱癌骨转移7分胸背刺痛T78男前列腺癌,骨㊁脑转移9分腰部㊁头部钝痛㊁胀痛基金项目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编号:T J Y X Z D X K -011A ㊂作者简介 宋颖,主管护师,本科,单位: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科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 肿瘤防治 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田畅(通讯作者)㊁李佳祺单位:300060,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科 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 肿瘤防治 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㊂引用信息 宋颖,田畅,李佳祺.晚期肿瘤病人发生爆发痛体验的质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23,21(20):2848-2851.㊃848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u l y 2023V o l .21N o .20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2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方法对病人进行访谈㊂在访谈同时使用录音笔全程录音,被访谈病人姓名以编码替代,以保护病人隐私㊂每次访谈20~30 m i n,研究者以清晰易懂的形式向病人解释访谈的目的,在征得病人同意后,选择在一间安静的谈话室或病房进行访谈㊂访谈提纲参照国内外文献[7-11]制定,具体问题包括:1)谈谈你对爆发痛的了解?2)谈谈您的爆发痛程度?3)谈谈爆发痛发生时您的感受?4)谈谈爆发痛如何影响您的睡眠㊁活动㊁心理㊁情绪㊁与家人关系等?5)谈谈爆发痛发生时您是如何处理的?作用怎么样?6)谈谈您对未来爆发痛的管理有什么想法?您希望医务人员为您提供哪些帮助?其中爆发痛程度使用疼痛数字评估法(N R S)进行评分,爆发痛性质由病人主诉评估㊂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根据访谈提纲有技巧的提问,时刻注意病人情绪及具体情境,灵活调整提问方式及问题顺序,鼓励病人充分表达他们对爆发痛的体验,避免暗示及诱导性提问,做好访谈记录㊂如遇病人身体等原因必须中断访谈时可与病人预约第二次访谈,直到收集信息最大化㊂访谈结束后及时根据访谈记录及录音文件整理资料,对于整理过程中有疑问或模糊的信息需再次回访病人,确保资料的准确性㊂1.3资料分析方法采用C o l a i z z i7步分析法[12]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包括:1)仔细阅读访谈资料;2)识别对研究问题有意义的陈述;3)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4)汇总所编码的观点,形成主题雏形;5)对每个主题详细地描述,加入访谈对象原始陈述;6)反复比较,归纳相似的观点,构建主题;7)将分析结果返回到访谈对象处,确保结果的真实及准确性㊂1.4质量控制为提高研究质量,研究者前期阅读大量文献,参与质性研究的培训;学习访谈技巧,加强沟通交流能力,如倾听㊁提问㊁情绪管理㊁同理心等,确保访谈顺利进行;访谈资料由两名研究者同时进行转录与分析,确保资料分析的准确性㊂适当鼓励及肯定病人,使病人能充分表达内心感受,使资料更加完整;访谈时间控制在20~30m i n,地点选择在比较私密的谈话室,消除病人的顾虑;由1名研究者完成访谈,访谈结束后由2名研究者按照C o l a i z z i分析法的7个步骤对访谈资料进行转录分析,以减少资料分析的误差㊂1.5伦理原则为保护受访病人的权益:本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批件号:b c2020076);全部病人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人可随时要求退出研究;访谈资料㊁录音均保密处理㊂2结果最终确定了4个主题和7个亚主题:1)爆发痛相关知识水平;2)发生爆发痛时的内心体验(宿命论㊁羞耻心㊁疾病不确定感);3)止痛药物认知(对止痛药物成瘾性的担心㊁对止痛药物副反应不耐受);4)发生爆发痛时的应对态度(寻求医护人员的专业照护和家庭的支持㊁消极应对疾病)㊂2.1主题一:爆发痛相关知识水平大多数病人缺乏爆发痛相关知识㊂尽管爆发痛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但是一些病人还是尽可能地忍受它㊂病人C: 活了这一辈子,不能让儿孙看到我软弱的一面,得给儿孙做个好榜样,这点痛我得忍着㊂ 病人S: 和同病室的病人比赛,谁更能忍,我还这么年轻,不能输给一帮老爷子吧(苦笑)! 病人B: 爆发痛应该就是突然出现严重的疼痛吧?我就有这种感觉,有时候想要站起来的时候,就突然痛得厉害,站起不来,严重的时候感觉身体都已经不是自己的了㊂ 2.2主题二:爆发痛内心体验2.2.1宿命论一些病人认为疼痛是癌症进展的表现,他们无法避免死于癌症,也无法预防癌症疼痛,所以疼痛应该被忍受㊂病人E: 得了癌症肯定会出现疼痛,哪有癌症病人不痛的,可能这是上帝对我的惩罚吧㊂ 病人G: 要怪就怪自己命不好,得了这么个不好的病,有啥办法呀,忍着呗! 病人K: 癌症加重就是会痛的,我周围好多人痛,但是我不敢让医生知道,万一医生知道我病情加重了,不给我化疗了怎么办㊂2.2.2羞耻心一些病人因不愿承认自己病人的身份,或担心被贴上抱怨者的标签而忍受这种爆发痛㊂病人F: 我现在就是个负担,是个累赘,能忍就忍着吧,少给家人找点麻烦吧㊂ 病人K: 能忍就忍呗,不想让大家都知道,又不是什么好事!2.2.3疾病不确定感一些病人表达了他们会采取一些方法来缓解疼痛,但是这些方法明显不足以应对他们的爆发痛㊂病人J: 我不知道疼痛什么时候会出现,也没有办法让他缓解,有时候我会痛得大喊大叫! 病人R: 当我疼痛的时候,我会把整个身子蜷缩起来,这样会感觉好一点,但是还是很痛,我不知道还能怎么办,也不知道持续多久,下次什么时候又出现,就是恐惧! 病人M: 我让儿子从药店买了去痛片,痛得厉害了我会吃一片,能缓解一部分,但还是痛㊂ 病人N: 它可能随时会出现,无论我多么小心在意,我不知道能怎么预防不让它出现㊂2.3主题三:止痛药物认知2.3.1对止痛药物成瘾性的担心目前国内对于爆发痛的解救药物仍以即释吗啡为主[13],而中国人因深受鸦片的危害而对吗啡药物产生错误的认知㊂病人A: 我不敢吃这个药(即释吗啡),我上瘾了可怎么办,他们(病友)都说这药就是鸦片㊁是毒品㊂ 病人E: 吃了吗啡就不怎么痛了,但是也不能㊃9482㊃全科护理2023年7月第21卷第20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总吃吗啡呀,万一上瘾了怎么办?还是尽量忍着,实在忍不了才吃一片!2.3.2对止痛药物副反应不耐受本研究中大多数病人出现了便秘和恶心的不良反应㊂病人J: 自打开始吃上这药,我就开始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闻着饭味儿就难受,我觉得就是吃这个药吃的㊂ 病人H: 我已经快一礼拜没排便了,也没有要排便的感觉,但是肚子胀得很难受,应是这个药的副反应吧2.4主题四:爆发痛应对态度2.4.1寻求医护人员的专业照护及家庭的支持医护人员对待病人负责的态度及专业的照护可以确保病人得到恰当的治疗[14-15]㊂病人B: 痛得严重的时候我就会找你们给我打针,打针止痛效果还是很好的,过一会儿就不痛了㊂后来只要痛了我就找护士,不想一直忍着,太痛苦了㊂ 病人I: 我的责任护士对我帮助真的很多,她纠正了很多困扰我很久的错误认识,让我不再惧怕吃药,还教给我很多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这些都是我特别需要的㊂ 病人肯定了家庭支持在自己对抗疼痛时给予的动力与安慰㊂病人B: 疼痛的时候我脾气不好,我才刚结婚半年,她(妻子)一直照顾我㊁安慰我,我很感谢她对我的陪伴,也觉得挺对不起她,我疼了就跟我爱人说,她就帮我按摩,多少会缓解一些! 病人F: 我儿子㊁女儿轮流在这伺候我,我也算没白活,他们都那么孝顺!2.4.2消极应对疾病病人在爆发痛爆发时由于难以忍受疼痛而选择自暴自弃,消极应对疾病的发生发展㊂病人Q: 这种疼痛太折磨我了,我真的受不了了,你们给我来点安乐死吧! 病人O: 吃了很多药疼痛缓解也不明显,还不如死了算了,活着就是受罪㊂3讨论3.1提供全面专业的爆发痛教育,纠正病人认知误区本研究发现病人在爆发痛管理中存在许多误区,对爆发痛及应对方法缺乏了解,如忍痛㊁对阿片药物存在误区㊁非药物方法了解较少等,这也导致病人对爆发痛治疗的依从性下降㊂多项研究认为病人及家属对癌痛认知不足及各种误区,是病人遵医行为及止痛效果的重要障碍因素[16-17]㊂本研究也发现病人对疾病及癌痛的认知可使其对止痛药的顾虑减轻㊁治疗的依从性增加㊂因此,医护人员应对病人及家属提供专业全面的健康教育,包括正确认识爆发痛的病因㊁特点㊁分类以及爆发痛与背景痛的关系㊂此外,爆发痛的相关健康教育的形式宜多样化,如病区走廊展板悬挂简单易学的疼痛应对方法㊁床头悬挂疼痛自评工具图㊁定时进行集中式多媒体宣教,从而提高病人对爆发痛的认知及治疗依从性,减轻病人的痛苦㊂3.2推进尊严护理服务模式,提升病人生命意义感爆发痛会导致病人产生焦虑㊁抑郁㊁烦躁㊁恐惧等负性情绪[18],严重时可能导致其尊严感丧失㊁生命意义感降低,甚至引起病人产生自伤或自杀行为㊂本研究发现多数病人存在消极㊁悲观等不良内心体验,肿瘤病人受传统 宿命论 思想的影响,在应对疾病爆发痛时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同时病人不仅受疾病的折磨,还要面临昂贵的医疗负担,加之病人对家庭照顾者长期照料的愧疚感,均能使病人心理健康受到影响㊂因此,医护人员在处理病人爆发痛的同时应重点关注病人心理情况,及时帮助病人解除心理障碍㊂随时评估病人病情变化时的疼痛情况和心理问题,鼓励其参与到疾病治疗过程的讨论中,用心倾听㊁鼓励病人宣泄情绪,适当表达同理心,尊重病人尊严,及时满足其心理需求,使用尊严疗法[19]㊁尊严护理服务模式[20]减轻其身心痛苦,提升其尊严感及生命意义感㊂3.3强化医护人员爆发痛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本研究部分病人积极寻求医护人员和家庭照护者的照护,但对无法忍受癌痛和疼痛控制效果不佳的病人往往对癌痛治疗持消极态度,王昆等[21]提到爆发痛是一种考量疼痛专科医生能力的难治性癌痛,必须提升医护人员处理爆发痛的能力㊂尽管近年来随着 癌痛规范化治疗(G P M)示范病房 的不断发展,G P M示范病房的医护人员对病人癌痛日益重视,但医护人员专业化培训仍有待提升㊂强化医护人员爆发痛专业培训,提高其疼痛管理能力很有必要,如解救药物的使用原则㊁方法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处理㊁非药物止痛方法等;医务人员在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及时请心理医生介入治疗,加强病人对爆发痛控制的自我效能感,避免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充分发挥家属的重要支持作用,家属作为病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医务人员可适当给予家属一些心理应对技巧,为病人提供情感㊁经济的支持,最大化地发挥家属在陪伴照顾中的支持作用㊂4小结本研究介绍了20例晚期肿瘤病人发生爆发痛时的体验,主要包括爆发痛相关知识水平㊁爆发痛内心体验㊁止痛药物认知㊁爆发痛应对态度㊂基于这些结果建议:医护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应重视病人对爆发痛的管理,纠正病人对爆发痛及治疗中的误区,并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尊重病人,与病人充分沟通,重视病人心理情绪管理;为医护人员提供充分的爆发痛知识培训㊁管理流程,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㊂本研究对象仅选取天津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的病人,结果可能存在地域局限性,今后可考虑进行多地域多中心研究,以减少这种局限性㊂参考文献:[1] S U R E S H N V,HA R R I SJ,C H O R A T H K,e t a l.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g u i d e l i n e si n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c a n c e r p a i n: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u s i n g t h eA p p r a i s a l o fG u i d e l i n e s f o rR e s e a r c ha n dE v a l u a t i o n(A G R E EⅡ)i n s t r u m e n t[J].P a i n M a n a g e m e n tN u r s i n g2022,23(4):411-417.[2]郑华,王昆,张咸伟.‘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解读[J].医药导报,2021,40(1):20-23.㊃0582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u l y2023V o l.21N o.20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 黄文广,林仙菊,汪小丹,等.癌症爆发痛的研究进展[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4):293-297.[4] H E R N A N D E ZS I L V AE ,L AW L E R S ,L A N G B E C K E R D .T h e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mH e a l t h f o r s e l f -m a n a g e m e n t i n i m p r o v i n gpa i n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d i s t r e s s ,f a t i g u e ,a n d s l e e p in 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 :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J ].J o u r n a lo fC a n c e rS u r v i v o r s h i p,2019,13(1):97-107.[5] 王娟,吴畏,杨冠,等.综合疼痛管理策略用于爆发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 ].重庆医学,2023,52(11):1757-1760.[6] 陈丽琼,何宝英,黄秋玲.中晚期癌症患者癌性爆发痛影响因素分析及疼痛规范化管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141-143.[7] 赵颂贤,强万敏,沈傲梅,等.晚期癌症患者爆发痛体验的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2):1694-1697.[8] 初雪云,李娜,黄志梅.癌性爆发痛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1):102-105.[9] P A T HMAWA T H I S ,B E N GTS ,L I L ,e t a l .S a t i s f a c t i o nw i t h a n dp e r c e p t i o no f p a i n m a n a g e m e n ta m o n g pa l l i a t i v e p a t i e n t s w i t hb r e a k t h r o u g h p a i n :a 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J ].P a i n M a n a ge m e n t N u r s i n g ,2015,16(4):552-560.[10] L I U Q ,G A OLL ,D A IY L ,e ta l .B r e a k t h r o u gh p a i n :a q u a l i t a t i v e s t u d y of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d v a n c e dc a n c e r i nn o r t h w e s tC h i n a [J ].P a i n M a n ag e m e n tN u r s i n g ,2018,19(5):506-515.[11] L P E ZRL ,H E R R E R O C C ,K H O S R A V I -S H A H I P ,e ta l .O n c o l o g i s t 's k n o w l e d g ea n di m p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g u i d e l i n e sf o r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c a n c e r p a i ni nS p a i n :C O N O C Es t u d y [J ].C l i n i c a l a n d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O n c o l o g y ,2018,20(5):613-618.[12] 刘明.C o l a i z z i 七个步骤在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9,34(11):90-92.[13] KW E K K E B O OM K ,S E R L I N RC ,WA R DSE ,e t a l .R e v i s i t i n gp a t i e n t -r e l a t e db a r r i e r s t o c a n c e r p a i nm a n a ge m e n t i n t h e c o n t e x t of t h eU So pi o i d c r i s i s [J ].P a i n ,2021,162(6):1840-1847.[14] R E L I G I O N IU ,C Z E RW A ,B A D OW S K A -K O Z A K I E W I C Z AM ,e t a l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p a i n ,a c c e p t a n c eo f i l l n e s s ,a d ju s t m e n t t o l i f e ,a n ds t r a t e g i e so fc o p i n g w i t hi l l n e s sa m o n gpa t i e n t s w i t h ga s t r i c c a n c e r [J ].J C a n c e rE d u c ,2020,35(4):724-730.[15] HO B B SK ,D A V I E S C C ,MO N R O E M.B r e a k t h r o u gh c a n c e r p a i n :w h a t o u t p a t i e n to n c o l o g y nu r s e sn e e dt ok n o w [J ].C l i n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O n c o l o g y N u r s i n g,2022,26(5):559-563.[16] 初雪云,李娜,许瑞华.品管圈降低癌痛患者爆发痛发生率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0):82-84.[17] B O S S I P ,A N T O N U Z Z O A ,A R M E N T O G ,e ta l .W h a tt od oa n dw h a t n o t t o d o i n 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c a n c e r p a i n :a p h ys i c i a n s u r v e y a n d e x p e r t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J ].C a n c e rM a n a ge m e n t a n d R e s e a r c h ,2021,13:5203-5210.[18] H J E R M S T A D MJ ,K A A S AS ,C A R A C E N IA ,e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c a n c e r p a i n a n d i t s i n f l u e n c e o n q u a l i t y of l i f e i n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o h o r t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c a n c e r [J ].B M J S u p po r t i v e&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 ,2016,6(3):344-352.[19] 杨惠莉,赵建伟,蒋静媛,等.尊严疗法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心理痛苦和尊严水平的干预效果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23,38(1):69-72;80.[20]田畅,宋颖,阎玲.尊严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其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J ].天津护理,2019,27(6):638-643.[21] 王昆,王杰军.难治性癌痛诊断与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2-89.(收稿日期:2023-02-05;修回日期:2023-07-06)(本文编辑卫竹翠)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主要照顾者角色承担与心理弹性的差异性研究曲峰蕾,罗媛容,秦秀群,李冠英,陈敏华摘要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 S D )患儿父母是否承担主要照顾者角色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性别不同可能造成的差异,为后续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参考㊂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㊁心理弹性量表(C D -R I S C )对169名于广州市某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A S D 患儿父母进行调查㊂结果:作为主要照顾者A S D 患儿父亲心理弹性得分为(73.77ʃ11.36)分,母亲心理弹性得分为(64.68ʃ13.61)分,高于非主要照顾者父亲[(63.90ʃ12.48)分]㊁母亲[(58.85ʃ8.57)分],其中作为主要照顾者的父亲在心理弹性的力量维度得分[(26.55ʃ4.50)分]高于母亲[(22.01ʃ4.82)分],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承担主要照顾者角色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较非主要照顾者父母具有更优的心理弹性,且父亲获益较母亲更明显㊂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主要照顾者;父母;心理弹性K e yw o r d s a u t i s ms p e c t r u md i s o r d e r ;p r i m a r y c a r e g i v e r s ;p a r e n t s ;r e s i l i e n c e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3.20.029 孤独症谱系障碍(a u t i s ms pe c t r u md i s o r d e r ,A S D )是以社会交流受限㊁重复刻板行为及狭隘兴趣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儿童常见疾病[1]㊂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作者简介 曲峰蕾,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罗媛容㊁秦秀群㊁李冠英㊁陈敏华(通讯作者)单位:51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㊂引用信息 曲峰蕾,罗媛容,秦秀群,等.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父母主要照顾者角色承担与心理弹性的差异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23,21(20):2851-2854.防中心报告,该病患病率在过去的20年已由2/10000增加到1/54[2],2020年我国A S D 患病率已达0.70%[3],A S D 已成为导致5岁以下儿童精神致残的首位疾病[4]㊂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接受诊断㊁养育患儿以及时间㊁精力与金钱的大量投入,已成为A S D 患儿父母的沉重负担[5],对其心理健康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患儿的身心适应与发展[6-7]㊂但在经历负性心理体验的同时,部分父母也会发生积极转变,关注父母心理弹性的正性改变,发掘家长内部潜能,或可引导和帮助患儿父母更快适应并为改变自身处境而积极行动㊂现㊃1582㊃全科护理2023年7月第21卷第20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9, 9(3), 257-267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9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19.93039Current Research and Advances in CancerBreakthrough PainLan Shao, Yiping ZhangDepartment of Thoracic Oncology, Zhejiang Cancer Hospital, Hangzhou ZhejiangReceived: Feb. 14th, 2019; accepted: Feb. 28th, 2019; published: Mar. 8th, 2019AbstractCancer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stable chronic background pain may experience transient episodes of pain, known as breakthrough cancer pain (BTcP). Common clinical features of a typical BTP ep-isode include a rapid onset peaking within minutes, a severe intensity and a short duration. BTcP affects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increases pressure on healthcare systems. Firstly, effective as-sessment is critical. Immediate-release opioids are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BTcP. Mucosal fentanyl has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BTcP due to its rapid effect, high bioavailability and convenience.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latest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pathological mechanism, evaluation, manage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of cancer breakthrough pain.KeywordsCancer, Breakthrough Pain, Treatment癌症爆发痛的现状及进展邵岚,张沂平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浙江杭州收稿日期:2019年2月14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28日;发布日期:2019年3月8日摘要癌症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 BTcP)是指相对稳定的慢性背景疼痛的癌症患者经历短暂的疼痛加重。
典型的BTcP的常见临床特征主要是发作迅速,强度大,持续时间短。
癌症爆发痛影响患者的生邵岚,张沂平活质量,加重医疗负担。
首先,有效的评估是关键。
即释阿片类药物是目前BTcP的主要治疗药物。
黏膜型芬太尼因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方便等特点,在癌症爆发痛的治疗上具有优势。
本文主要从BTcP的定义、分类、病理机制、评估、管理及治疗方面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癌症,爆发痛,治疗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影响着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极大的打击了癌症患者的治疗信心。
一项META分析整理了2005年以来的122篇文章,研究发现,50.7%的癌症患者有疼痛的症状,在晚期癌症患者中可达66.4%。
癌痛患者中约40%为中重度疼痛[1]。
在我国,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为60%~80% [2],其中,约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会发生中、重度疼痛[3]。
通过规范的治疗后,多数癌痛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疼痛,但有部分疼痛控制稳定的患者仍会有爆发痛的发生。
爆发痛的发生率约为64.8%,是临床疗效不佳和阿片治疗效果较低的主要指标[4]。
爆发痛有发作突然、短时间加剧等特点,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功能活动以及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临床中应重视爆发痛的发生及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通常会碰到患者爆发痛的发生,对爆发痛的性质及治疗的认识不足,可能会导致患者疼痛的治疗不及时,加重患者的痛苦,甚至演变成难治性癌痛。
本文对爆发痛的定义、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整理总结,使对爆发痛有更为精准全面的认识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2. 爆发痛的流行病学、定义及特征2.1. 流行病学一项收集了1990年~2012年包含19项研究、6000多例癌痛患者的研究显示:爆发痛的发生率为33%~95%,整体的汇总发生率为59.2%,具有较高的异质性[5]。
在2004年的一项针对1095名癌症患者的研究中,18%的爆发痛与肺癌有关,13%与乳腺癌有关,10%与头颈肿瘤有关,9.6%与胃肠道癌有关,6%与前列腺癌有关。
意大利一项包含110个研究中心的结果显示:1801例发生爆发痛的患者中,年轻人、发生骨转移以及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者居多[6]。
2012年,英国研究者曾对欧洲13个国家的1000例爆发痛患者进行调查,其中44%患者为事件性疼痛,41.5%为自发性疼痛,14.5%为事件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同时存在。
事件性疼痛患者疼痛到达峰值较自发性疼痛更迅速,但自发性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30分钟[4]。
2.2. 定义上世纪90年代,美国癌痛研究中心的Portenoy等发表在首次PAIN杂志上提出了爆发痛(Breakthrough Pain, BTP)的定义,认为爆发痛是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稳定基础上出现的疼痛短暂剧烈的发作[7]。
但由于定位不精确,常常导致一些争议或困惑。
目前最受国际认可的是2009年由英国和爱尔兰保守治疗协作委邵岚,张沂平员会(Association for Palliative Medicin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PM)提出的爆发痛的观点[8],定义癌性爆发痛(Breakthrough Cancer Pain, BTcP)为基础疼痛控制相对稳定和充分的前提下,自发的或有相关的可知或不可知的触发因素引发的短暂疼痛加重。
只要同时达到以下三个条件就可确诊为爆发痛:存在慢性癌痛的基础;近1周癌痛得到充分的控制(NRS评分≤ 3分);疼痛短暂的急性加重。
2016年Sebastiano博士(意大利麻醉和重症监护和疼痛缓解和姑息治疗机构)发表在《医疗评估杂志上的》的关于爆发痛的十戒,爆发痛更应该被正确地定义为:在接受充分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且缓解到至少轻度背景疼痛的患者中发生的、达到重度疼痛的事件[9]。
NCCN成人癌痛指南上对于爆发痛的定义是:无法缓解的疼痛、或在规律给予长效(缓释)阿片药物镇痛时出现的爆发性疼痛,需要给予额外的阿片类药物治疗[10]。
2.3. 特征及分类爆发痛的临床特点具有异质性,多发生快速(通常5分钟达峰),持续时间短(一般30~60分钟),疼痛强度多为中到重度,且在疼痛已得到充分控制的情况下仍可发生[11][12]。
通常根据爆发痛的触发因素将爆发痛分为事件性疼痛和自发性疼痛两大类,事件性疼痛可分为意志可控的(如活动、进食等)、意志不可控的(如咳嗽、恶心、打喷嚏、肠痉挛等)和程序性的,程序性的疼痛是指与病人相关或操作相关的疼痛,如伤口敷料、体位改变、放疗面罩等[13]。
美国NCCN成人癌痛指南上将爆发痛分为三类情况[10]:1)事件性疼痛(Incident pain):主要与运动相关,认为有两种,一种为可预知因素,如走路、咳嗽、穿衣等引起的疼痛;另一种为不可预知的因素,如膀胱和肠道痉挛等引起的疼痛。
2) 剂量末疼痛(End-of-dose failure pain):主要发生于镇痛药物使用间期,一方面是由于镇痛药物剂量不足,另一方面是疼痛管理间隔时间太长。
3) 未控的持续疼痛(Uncontrolled persistent pain):在长效阿片类药物治疗下疼痛持续未控制。
后两类是否属于爆发痛目前是存在争议的。
爆发痛会影响癌症患者精神、情绪、日常生活、睡眠等各个方面,影响癌痛治疗的效果,同时会影响抗肿瘤治疗的完成。
3. 爆发痛的病理机制爆发性疼痛是一个复杂和动态的问题,其与痛觉过敏现象密切相关,涉及伤害性、神经性、混合性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研究显示[7],爆发痛中33%为躯体痛,20%为内脏痛,27%是神经病理学疼痛,混合性占20%。
癌性爆发痛的机制主要与肿瘤相关,外周和/或中枢神经敏化是基础,诱发因素是触发痛(事件性)疼痛的重要机制。
肿瘤化学环境的改变、神经损伤、肿瘤生长因子的释放、痛性递质的释放,临近敏感结构短暂刺激增加,伤害感受性神经元尤其是其外周末梢发生超敏感化,引起外周神经的敏化[14]。
中枢敏化是指脊髓及脊髓上(如丘脑、脑干、大脑皮层)疼痛传递反应的放大。
中枢神经敏化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感受疼痛区域超出实际受损区域,痛觉感受超出起始疼痛传人并且反复模拟疼痛从而增加疼痛。
大多数的爆发痛都与肿瘤进展和活性增强相关[15],因此,对于爆发痛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4. 爆发痛的评估和诊断爆发痛的成功管理依赖于充分的评估、适当的(个性化的)治疗和充分的重新评估。
在临床上,首先要明确诊断爆发痛,目前爆发痛的诊断国际上常用的是Davies推算法[8],是根据3个简单的问题来快速的筛选出是否为爆发痛。
当使用该算法时,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确定患者是否有背景疼痛。
在确定了背景疼痛的存在后,评估者必须确定这种疼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控制。
如果疼痛得到控制,下一步是确定病人是否有短暂的疼痛加剧。
见图1。
邵岚,张沂平Figure 1. Breakthrough pain diagnosis process图1. 爆发痛诊断方法(Davies 推算法[8])疼痛的评估主要取决于基本的临床技能,包括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