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务检查知识

税务检查知识

税务检查知识
税务检查知识

税务检查知识

【内容提要】

税务检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税务检查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效率的原则。本章主要介绍了税务检查的主体、内容、形式、方法等,列举了税务机关和检查人员的法律责任,提出有效防范税务检查风险的方法建议。

第一节税务检查概述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或者扣缴义务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进行的一种审查、监督活动。通过税务检查,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纳税监督,查处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确保税收收入足额入库,也有利于帮助纳税人端正经营方向,促使其加强财务核算,规范生产经营管理。

一、税务检查的主体

(一)税务机关。包括具体对外税收执法权的各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税务检查只能以征管法所赋予税务机关的名义对外开展,并由税务机关内部具有行政执法权的税务人员具体实施。

(二)检查对象。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凡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都是税务检查的对象。税务机关有证据认为非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如行政机关)存在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可进行必要的税务检查。其他当事人主要指直接与检查对象的涉税事项有关联的其他单位或个人。

二、税务检查的分类

按照检查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税务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税务稽查。

(一)日常检查

是指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情况开展的一种日常性的税收检查行为。日常检查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布置开展,主要涉及对纳税人财务核算凭证的检查,以及对纳税评估疑点进行的实地检查等。日常检查一般由各县(市、区)税务局的征管、税政或法规部门、税务分局(所)组织开展,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申报质量,加强日常征管。

(二)专项检查

是指各级税务机关根据需要布置开展的较大范围内的行业性检查或重点项目检查,如建安行业、房地产行业、加油站行业等的专项检查,以及资本交易、发票专项检查等。专项检查一般由上级税务机关统一组织开展,主要是为了规范特定行业或特定项目的管征。

(三)税务稽查

税务稽查是指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依法对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检查和处理。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

三、税务检查的的内容

地税部门税务检查的内容主要有:

(1)财务核算情况,包括财务报表、账簿、凭证,检查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是否未按规定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法律法规,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有无故意隐瞒收入、多摊成本、少计利润、虚报费用及其他偷、逃、欠、骗税等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

(2)应税项目情况,包括纳税人自有或对外出租房产、土地申报缴纳税款的情况。

(3)发票管理情况,包括开具和取得发票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有效性。

(4)其他检查内容。

四、税务检查的方式

根据检查组织形式的不同,税务检查的方式主要有:调账检查,实地检查,委托协查。

调账检查,是指将被查纳税人的财务资料调取到税务机关进行检查的一种形式。

现场检查与调账检查相对,是指税务机关派人员到被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地点进行检查的一种形式。

委托协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有怀疑或已掌握一定线索的经济事项,请求其他税务部门或是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单位和个人配合予以查证核实的一种检查形式。

五、税务检查的管辖

税务检查的管辖,是指各级税务部门开展税务检查的分工和权限。简单讲,即税务检查案件应由哪一级别、哪一地区的税务机关查办。税务稽查可分为一般管辖和特殊管辖。

(一)一般管辖

税务检查一般由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登记地的税务机关负责。县(区)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在所属税务局的管辖范围内开展税务检查,市、省、国家税务局的稽查局可以分别在所在市、省、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税务检查。

(1)分级分类稽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的稽查局可以充分利用税源管理和税收违法情况分析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在管辖区域范围内实施分级分类稽查:

(1)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纳税规模;

(2)分地区、分行业、分税种的税负水平;

(3)税收违法行为发生频度及轻重程度;

(4)税收违法案件复杂程度;

(5)纳税人产权状况、组织体系构成;

(6)其他合理的分类标准。

上级稽查局可以根据税收违法案件性质、复杂程度、查处难度以及社会影响等情况,组织查处或者直接查处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税收违法案件。

(2)国、地税部门税务检查的协调。各地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分别负责所管辖的税收的税务检查工作。在税务检查工作中发现有属于对方管辖范围问题的,应当及时通报对方查处;双方在同一税收问题认定上有不同意见时,先按照负责此项税收的税务机关的意见执行,如增值税的认定以国家税务局意见为准,营业税的认定以地方税务局意见为准。

(二)特殊管辖

(1)发票检查案件。涉及发票案件的检查,由案发地税务机关负责。一方面,由于利用发票进行违法犯罪的,多数都是跨地区作案,具有流动性强,隐蔽性大等特点,所在地税务机关往往难于及时掌握;另一方面,利用发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有的是纳税人,有的则不是纳税人,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无法按照属地管辖原则来确定管辖权,因此,由案发地税务机关负责发票案件检查更为合理。

(2)指定管辖。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税务机关对案件检查的管辖发生争议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管辖权时,上级税务机关可以指定下级某一税务机关对检查事项行使管辖权。下级税务局查处有困难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可以报请上级局查处。在国税、地税各自系统内,查处的税务案件如果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税务机关管辖的,由最先查处的税务机关负责;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有关税务机关应当本着有利于案件查处的原则逐级协商解决;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税务机关协调或者决定。

(3)涉及纳税地点的特殊规定。比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纳税地点为房产、土地所在地,房产、土地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对该房产、土地的税收申报情况进行检查;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应当向建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纳税人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应向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因此税务检查也可由建筑劳务发生地、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所在地税务机关进行。

六、税务检查中各主体的权力、权利及义务

明确税务检查中各主体的权力、权利及义务,有利于税务检查双方正确行使权力,维护正当权益,有效履行法定的义务。

(一)税务机关及其检查人员的权力

1、检查纳税人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六条规定,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才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有特殊情况的,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

2、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与纳税人的生活住宅合用的时候,税务机关不可直接行使场地检查权,必须提请司法机关的协助。

3、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证明材料和有关资料。

4、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

5、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6、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二)税务机关及税务人员的义务

1、税务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必须两名以上税收执法人员,并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税务检查证。

税务检查通知书是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开具给被查纳税人的告知书,载明了检查时间、检查人员的姓名、证号、检查所属期间、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名称及文书号等,并盖有签发税务机关的公章。

税务检查证是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的证明执法身份和执法权限的法定专用凭证。税务检查证的主要内容包括:持证人的姓名、照片、工作单位、检查范围、检查职责和发证机关、证号、税务检查证专用章、有效期限、发证时间。税务检查证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统一发放和归口管理,分别编号。税务检查证内芯主页应当盖有发证机关税务检查证专用章。

2、有责任严格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所获得的资料不得用于税收以外的用途。

3、税务人员在进行税务检查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

亲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4、告知当事人已经查明的违法事实、证据、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和拟将给予的行政处罚,并告知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三)检查对象的权利

1、拒绝检查权

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税务检查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实施税务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拒绝检查。包括出现税务人员进行检查时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调取以前会计年度的账簿资料时未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等情形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有权拒绝检查。

2、申请回避权

如果与税务检查人员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申请要求有关税务检查人员回避的权利。

3、知情权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

4、要求保密权

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保密的事项仅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而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则不属于保密范围。

5、控告和检举权

对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及税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

6、陈述权和申辩权

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7、听证权

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享有听证的权利。

8、申请复议权

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检查处理或处罚决定,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

9、提起诉讼权

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检查处理或处罚决定,依法享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10、要求赔偿权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行使职权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的,依法享有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

(三)检查对象的义务

1、必须接受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不得拒绝、逃避。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等有关单位应配合税务机关依法对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进行的检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应配合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的存款账户检查及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的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账户检查。

2、客观反映有关情况,如实提供有关报表和资料,不得有相关法律、法规禁止的隐瞒、弄虚作假、阻挠、刁难等拒绝检查的行为,不得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配合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

《税收征管法》第七十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节税务检查程序

税务检查的程序包括检查对象的确定(选案)、检查的实施、案件的审理、案件的移送、案件的执行以及立卷归档等具体环节。

一、确定检查对象

税务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案源信息,合理、准确地选择和确定检查对象。税务检查对象的主要来源有:

(一)采取计算机分析、人工分析、人机结合分析、情报交换等方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相关财务指标、税收征管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确定可能存在涉税违法违规嫌疑的待查对象。

(二)税务系统内部评估部门移交的案件。

(三)上级税务机关交办的税收违法案件或安排的税收专项检查。

(四)其他税务部门请求协查的案件线索。

(五)相关部门如审计、纪委、检察院等转来的涉税违法案件线索。

待查对象确定后,负责检查案源管理的人员应填制《税务检查立案审批表》,附有关资料,经所属税务局领导批准立案检查后,制作《税务检查任务通知书》,连同有关资料一并移交具体实施检查的部门或指定的检查人员。

负责检查案源管理的人员应当建立案件管理台账,跟踪案件查处进展情况,并及时报送上一级税务部门备案。

二、实施检查

实施检查的部门接到《税务检查任务通知书》后,应当及时安排人员实施检查。检查应当自实施检查之日起60日内完成;确需延长检查时间的,应当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或稽查局长批准。

(一)查前准备。检查人员实施检查前,应当查阅被查对象征管信息档案,了解被查对

象的生产经营情况、所属行业特点、财务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熟

悉相关税收政策,确定相应的检查方法和检查重点。

(二)检查告知。税务检查人员在实施检查前,应当告知被查对象检查时间、需要准备

的资料等,但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除外。检查应当由两名以上检查人员共同实施,并向被查

对象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联合检

查的,应当出示各自的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情形包括:公民举报有税收违法行为的;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被查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其他预先通知有碍检查的情形。

(三)实施检查。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应当制作《税务检查工作底稿》,记录案件

事实,归集相关证据材料,并签字、注明日期。检查结束前,检查人员可以将发现的税收违

法事实和依据告知被查对象;必要时,可以向被查对象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要求其在

限期内书面说明,并提供有关资料;被查对象口头说明的,检查人员应当制作笔录,由当事

人签章。

1、调查取证要求。税务案件证据,是指用以证明税务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税务检查人员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材料。收集的证据材料应当真实,并与所证明的事项相关联。

税务案件证据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和记载的内容和涵义来证明税务案件事实的证据。

(二)物证。是指能够证明税务案件事实的物品、痕迹等客观实在物。

(三)视听资料。是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用录音、录像、电子储存以及其他科技设备所反映的资料来证明税务案件事实的证据。

(四)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知晓的税务案件事实向办案机关所作的陈述。

(五)鉴定结论。是指受办案机关聘请或者指派具有专门知识或技能的机构或个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业技能,对税务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之后所作出的书面的结论性意见。

(六)现场笔录。是指地税机关对税收行政违法行为当场给予处理而制作的文字记载材料。

收集证据,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取证途径和程序收集证据,取得的证据应当符合法定形式和要求。

(二)调查取证应当二人以上。所取得的证据应当注明来源、提取时间和地点,并有证据提供人、提取人的签名。当事人拒不签字确认的,应当注明并有见证人签名。

(三)一份证据多页的,应当在每一页及骑缝处加盖印章或盖手印。

(四)税务案件应当取得实物证据。因特殊情况难以取得实物证据或者取得实物证据有困难

的,可以取得言词证据,但应当有二人以上言词证据

相互印证。

(五)将其他部门取得的证据转换作为税务案件证据的,在向有关部门提取证据时,应当制作提取笔录或提取证明,说明证据的由来以及是否核对无误等情况,并由提供证据的部门盖章确认并注明提取日期和地点。从其他部门取得的言词证据,一般不能直接作为税务案件的证据,地税机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自行取得言词证据。

(六)调查取证时,不得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材料;不得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

获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材料;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

材料。需要提取证据材料原件的,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提取证据专用收据》,由当事人核对

后签章确认。对需要归还的证据材料原件,检查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并履行相关签收手续。

需要将已开具的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被查验的单位或者个人开具《发票换票证》;需要

将空白发票调出查验时,应当向被查验的单位或者个人开具《调验空白发票收据》,经查无

问题的,应当及时退还。提取证据材料复制件的,应当由原件保存单位或者个人在复制件上

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原件存于我处”,并由提供人签章。

(七)当事人、证人可以采取书面或者口头方式陈述或者提供证言。当事人、证人口头

陈述或者提供证言的,检查人员可以笔录、录音、录像。笔录应当使用能够长期保持字迹的

书写工具书写,也可使用计算机记录并打印,陈述或者证言应当由陈述人或者证人逐页签章、

捺指印。当事人、证人口头提出变更陈述或者证言的,检查人员应当就变更部分重新制作笔

录,注明原因,由当事人、证人逐页签章、捺指印。当事人、证人变更书面陈述或者证言的,

不退回原件。

福建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税务案件证据问题暂行规定》的通知(闽地税发〔2004〕

14号)规定了税务案件证据的种类及其收集的具体要求、收集途径以及各类税务案件应当具

备的证据。

2、调查取证方法。税务检查人员可以采取实地检查、调取账簿资料、询问、查询存款

账户或者储蓄存款、异地协查等方法进行调查取证,

A.检查人员实地调查取证时,可以制作现场笔录、勘验笔录,对实地检查情况予以记录

或者说明。制作现场笔录、勘验笔录,应当载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等内容,并由检查人员签

名和当事人签章。当事人拒绝在现场笔录、勘验笔录上签章的,检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原因;如有其他人员在场,可以由其签章证明。

B.调取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时,应当向被查对象出具《调取账簿资料

通知书》,并填写《调取账簿资料清单》交其核对后签章确认。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

前会计年度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应当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

3个月内完整退还;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

的,应当经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并在30日内退还。

C.询问应当由两名以上检查人员实施。除在被查对象生产、经营场所询问外,应当向被

询问人送达《询问通知书》。询问时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如实回答问题。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

问人核对或者向其宣读;询问笔录有修改的,应当由被询问人在改动处捺指印;核对无误后,由被询问人在尾页结束处写明

“以上笔录我看过(或者向我宣读过),与我说的相符”,并逐页签章、捺指印。被询问人拒绝在询问笔录上签章、捺指印的,检查人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D.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的,应当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凭《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向相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查询案件涉嫌人员储蓄存款的,应当经所属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凭《检查存款账户许可证明》向相关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查询。

E.制作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的,应当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和证明对象等内容。调取视听资料时,应当调取有关资料的原始载体;难以调取原始载体的,可以调取复制件,但应当说明复制方法、人员、时间和原件存放处等事项。对声音资料,应当附有该声音内容的文字记录;对图像资料,应当附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F.对采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的被查对象,可以要求其打开该电子信息系统,或者提供与原始电子数据、电子信息系统技术资料一致的复制件。被查对象拒不打开或者拒不提供的,经局长批准,可以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对该电子信息系统进行直接检查,或者提取、复制电子数据进行检查,但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得破坏该电子信息系统原始电子数据,或者影响该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G.以电子数据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的,应当要求当事人将电子数据打印成纸质资料,在纸质资料上注明数据出处、打印场所,注明“与电子数据核对无误”,并由当事人签章。需要以有形载体形式固定电子数据的,应当与提供电子数据的个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财务负责人一起将电子数据复制到存储介质上并封存,同时在封存包装物上注明制作方法、制作时间、制作人、文件格式及长度等,注明“与原始载体记载的电子数据核对无误”,并由电子数据提供人签章。

H.需要异地调查取证的,可以发函委托相关税务局调查取证;必要时可以派人参与受托地税务局的调查取证。受托地税务局应当根据协查请求,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调查;对取得的证据材料,应当连同相关文书一并作为协查案卷立卷存档;同时根据委托地税务局协查函委托的事项,将相关证据材料及文书复制,注明“与原件核对无误”,注明原件存放处,并加盖本单位印章后一并移交委托地税务局。需要取得境外资料的,税务局可以提请国际税收管理部门依照税收协定情报交换程序获取,或者通过我国驻外机构收集有关信息。

3、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税务机关检查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收入迹象的,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可以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应当向纳税人送达《税收保全措施决定书》,告知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内容、理由及依据,并依法告知其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采取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措施时,应当填写《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由纳税人核对后签章;采取扣押纳税人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措施时,应当出具《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专用收据》,由纳税人核对后签章。采取查封、扣押有产权证件的动产或者不动产措施时,应当依法向有关单位送达《税务协助执行通知书》,通知其在查封、扣押期间不再办理该动产或者不动产的过户手续。采取冻结纳税人在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措施时,应当向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送达《冻结存款通知书》,冻结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一)纳税人已按履行期限缴纳税款的;

(二)税收保全措施被复议机关决定撤销的;

(三)税收保全措施被人民法院裁决撤销的;

(四)其他法定应当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

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时,应当向纳税人送达《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通知书》,告知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时间、内容和依据,并通知其在限定时间内办理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的有关事宜。

采取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措施的,应当解除查封并收回《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清单》;采取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应当予以返还并收回《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专用收据》;采取冻结存款措施的,应当向冻结存款的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送达《解除冻结存款通知书》,解除冻结;税收保全措施涉及协助执行单位的,应当向协助执行单位送达《税务协助执行通知书》,通知解除税收保全措施相关事项。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查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延长税收保全期限的,应当逐级报请国家税务总局批准:

(1)案情复杂,在税收保全期限内确实难以查明案件事实的;

(2)被查对象转移、隐匿、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其他证据材料的;

(3)被查对象拒不提供相关情况或者以其他方式拒绝、阻挠检查的;

(4)解除税收保全措施可能使纳税人转移、隐匿、损毁或者违法处置财产,从而导致税款无法追缴的。

4、《税务检查报告》的制作。检查结束,检查人员应根据检查情况制作检查报告,报告检查工作过程,全面准确地反映被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情况、违法事实、违法手段以及检查人员的定性处理建议和处理依据。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案件来源;被查对象基本情况;检查时间和检查所属期间;检查方式、方法以及检查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查明的税收违法事实及性质、手段;被查对象是否有拒绝、阻挠检查的情形;被查对象对调查事实的意见;税务处理、处罚建议及依据;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检查人员签名和报告时间。

经检查没有发现税收违法事实的,应当在《税务检查报告》中说明检查内容、过程、事实情况。

5、送交审理。检查工作结束后,检查人员应将《税务检查报告》连同《税务检查工作底稿》及其他证据,送交审理人员审理,并办理交接手续。

6、移送稽查。日常税务检查中发现被查对象涉及偷、逃、抗、骗税行为的,应及时移送稽查部门处理,移交案件资料包括:《移交稽查案案件审批表》、《移交稽查案件资料清单》、《移交稽查案件调查报告》和已调查取证资料的原件等;稽查局向各国税局所属税务分局市内各国税局转办案件资料包括:《稽查转办单》、《举报记录》、《发票核查单》及举报材料等。

稽查局在案件查处结束后,应当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原检查部门。

7、中止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检查暂时无法进行的,检查人员可以填制《税收违法案件中止检查审批表》,附相关证据材料,经所在局局长批准后,中止检查:(1)当事人被有关机关依法限制人身自由的;

(2)账簿、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调取且尚未归还的;

(3)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可以中止检查的。

中止检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及时填制《税收违法案件解除中止检查审批表》,经所在局局长批准后,恢复检查。

8、终结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检查确实无法进行的,检查人员可以填制《税收违法案件终结检查审批表》,附相关证据材料,移交审理人员审核,并经所在局局长批准后,终结检查:

(1)被查对象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或者依法注销,且无财产可抵缴税款或者无法定税收义务承担主体的;

(2)被查对象税收违法行为均已超过法定追究期限的;

(3)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可以终结检查的。

案例分析题

1、2014年6月10日,A县地税局的三位税务干部对下去的××私营建筑公司进行专项税务检查,下达了《税务检查通知书》,查看了该公司2011年度至2014年5月份的账簿、凭证盒相关资料,发现公司业主林某偷逃了营业税等各种税费共计50万元。至检查日,公司以林某名义凯里账户的银行存款余额为10万元,远远不及应补得偷税税款和罚款。为了防止税款流失,经县局局长批准,立即电话通知公司的开户银行冻结林某的银行存款,并签发了《查封(扣押)证》扣押了业主林某的个人小车一部,价值20万元,同时又查封了林某及其家属的生活用房一幢,价值50万元。

6月15日税务机关作出税务处理决定,追缴偷税50万元,并处罚款10万元,并于当日下大了《税务处理决定书》送达企业,限林某6月25日前缴清税款和罚款。6月23日林某缴清了税款和罚款,税务机关也在当日收到了银行转回的“税单”。6月25日,税务机关开具了《解除查封(扣押)》通知单,退还扣押的小车,并撤销查封的房屋。

请根据新征管法及有关规定,分析税务机关在上述执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答案:税务机关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在到达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是,尚未出世税务检查证。

(2)在查明纳税人以前的纳税情况有偷税行为后,并未发现业主纳税人林某有转移财产、收入迹象,不能直接行使税收保全措施。

(3)应该开具《冻结存款通知书》以书面的形式通知银行暂停支付林某的存款。

(4)扣押小车未开具收据给业主林某,违反了新征管法第47条规定。

(5)个人及家属的维护生活的住房,不在税收保全措施范围之内。

(6)查封扣押财产、存款价值超过应纳税款。

(7)未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若给纳税人造成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三)案件审理

各级税务局负责案件审理的人员应当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检查部门移交的《税务检查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逐项审核,提出书面审理意见。案情复杂的,应当由本局或上级税务局的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审理。

1、审理内容

(1)被查对象是否准确;

(2)税收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数据是否准确、资料是否齐全;

(3)适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否适当,定性是否正确;

(4)是否符合法定程序;

(5)是否超越或者滥用职权;

(6)税务处理、处罚建议是否适当;

(7)其他应当审核确认的事项或者问题。

2、审理要求

(1)审理在接到《税务检查报告》及《税务检查工作底稿》等有关资料后,应当在15日内提出审理意见。但下列时间不计算在内:

检查人员补充调查的时间;向上级机关请示或者向相关部门征询政策问题的时间。

案情复杂确需延长审理时限的,经所在局局长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理人员可以将《税务检查报告》及有关资料退回检查部门补正或者补充调查:被查对象认定错误的;税收违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不符合法定程序的;税务文书不规范、不完整的;其他需要退回补正或者补充调查的。

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办法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税收征管,规范日常税收管理行为,及时发现和有 效防范税务违法案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税收管理日常检查是指税收管理部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过程不涉及立案核查与系统审计行为的日常管理行为。 本办法所称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户籍管理类(税务登记、注销、停歇业、非正常户和漏征漏管户的清查),税源管理类(调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所得税汇算清缴检查、个 体税收定额变化、申报情况核查、纳税催报、税款催缴、税收优惠 政策检查),税基管理类(发票管理与使用检查、税控装置推广与 使用的检查、纳税人基础信息采集核查、一般纳税人资格审查、纳 税评估问询和疑点情况的核查、达到立案标准的案件移送)等。 第三条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基本业务流程:检查确定、检查实施、检 查审理、检查执行、移交稽查、整理归档和报告制度等组成。 第四条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分为:简易程序与审理,一般程序与审理。对涉及税款、滞纳金、罚款和必须进入ctais系统检查模块操作的 检查,要实行一般程序与审理;其他类型检查处理允许使用简易程 序与审理。 第五条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工作要与其他征管工作协调一致,做好与 流转税、所得税、稽查局、法规等工作的衔接。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省局征管处、稽查局 负责全省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设区市国税 局征收管理科(处)、稽查局负责本辖区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工作的 业务指导和管理;各县(市、区)国税局负责本局税收管理日常检 查工作的实施。 第七条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实行内部查、审分离。各县(市、区)局 的征管科、税务分局承担日常检查工作的检查、执行工作。各县(市、区)局的税政法规科或税务分局的法规或综合业务岗位负责 税收管理日常检查的审理。 第八条各级国税机关的征管部门要加强对税收管理日常检查工作的

《税务系统检查证印制项目》合同精华版

《税务系统检查证印制项目》 合同精华版 What the parties to the contract ultimately expect to get or achieve through the conclus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tract ( 合同范本 )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编号:MZ-HT-005719

《税务系统检查证印制项目》合同精华版 甲方:____________税务局 乙方:______印刷有限公司 _____________税务局(以下简称“甲方”)和______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同意按下述条款和条件签署《合同》(以下简称“合同”): 1.合同文件 本合同所附下列文件是构成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 (1)合同条款; (2)货物清单; (3)报价表; (4)《税务检查证》样本检验报告; (5)《“税务检查证”产品质量标准》;

(6)中标通知书; (7)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系统检查证印制项目》采购合同。 2.货物及数量 本合同提供税务系统稽查类检查证__________本。 乙方应保证按照合同要求,满足甲方_____年内合同货物的续购需求。 3.交货时间及地点 本合同交货时间:自合同签署后二十日内交货。 交货地点:__________税务局。 4.合同金额 本合同中稽查检查证的单价为人民币____(¥____),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__元(¥____ )。 5.合同数量 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6.合同生效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和盖章后生效。

1金税协查专用税务检查通知书及其使用说明

附表: 1.金税协查专用《税务检查通知书》及其使用说明; 2.《防伪税控认证不符和密文有误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处理台帐》; 3.《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表》; 4.《金税协查系统内部生成委托协查处理台帐》; 5.《防伪税控认证不符和密文有误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结果通知单》; 6.《金税协查系统受托协查处理台帐》; 7.《企业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查询及结果证明单》; 8.《企业信息查询及结果证明单》; 9.《税务协查报告》(金税协查使用); 10.《金税协查案件移交表》; 11.《金税协查移交案件处理台帐》; 12.《内部生成委托协查信息分部门统计汇总表》; 13.《金税协查系统发现查处案件情况一览表》; 14.《纸质函件协查工作管理台帐》; 15.《其他协查工作管理台帐》 16.《案件协查报告》; 17.《税务违法案件协查情况表》; 18.《案件协查申请审批表》; 19.《纸质函件及其他协查统计季(年)度报表》; 20.《涉案企业全面税务检查结果汇总表》。

附表1 _________税务局(稽查局) 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检通二[ ] 号 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现派_________等__人,前往你处对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取证,请予支持,并依法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税务机关(章) 年月日 告知: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调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设置。 2.适用范围:检查人员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或者需要协查案件时使用。 3.本通知书的抬头填写有配合调查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名称,空白横线处分别填写所派出税务人员的姓名和需要调查取证的涉税事项。 4.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 5.文书字轨设为“检通二”,稽查局使用设为“稽检通二”。 6.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调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

怎样搞好税务检查的调查取证工作-最新范文

怎样搞好税务检查的调查取证工作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权限和程序,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是否正确履行纳税人义务进行审查、审核的具体行政执法活动。其中调查取证是税务检查实施执法行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正确运用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税务检查职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取证需掌握的基本内容 (-)税务检查工作中调查取证的特点 调查取证概括地讲就是税务机关的检查人员在税务检查中依照法定程序获取、收集、保存的,以此证明涉税违法事实是否存在,责任的轻重以及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的行政活动。在税务检查过程中,调查取证始终贯穿着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认定等一系活动,因此它具有以下特点: 1.调取收集的证据是客观存在的。涉税违法案件的违法行为必然会以某种形态客观存在,记载着某一具体事实及案情的各种消息,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因此这些作为证据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检查人员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调取收集的证据与案件存在必然联系。在税务检查中所获得的证据事实必须与被调查事实 有客观联系,即事实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证据事实能够据以证明

违法事实情况。但有些事实虽然与案件事实有某种客观联系,因其无法证明违法行为真实情况的不能当作证据使用。 3.调取收集的证据应符合法定程序。在税务检查中所取得的各类证据从形式及来源上应符合法律规定并具有法律事实的性质,即检查人员必须依照合法程序和方法收集、取得;必须具备合法形式;必须经合法程序。 (二)税务检查工作中调查取证的作用 调查取证是税务机关实施税务检查的必经程序,在税务行政执法中起着重要作用。 1.从实体上看,确定某一涉税违法事实的结论均要以经查证属实的证据为基础。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就要求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依法对某一涉税法行为进行查处时,必须要通过调查取证,以此证明涉税违法事 实的存在,只有彻底查清涉税违法案件事实,才能正确作出税务处理决定。因此,调查取证工作对税务机关作出正确税务处理决定是实体上的首要条件。 2.从程序上看,调查取证是作出税务处理决定的前置性程序。税务检查的调查取证工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征收管理法》、《行政处罚法》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制度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明确规定税务机关的法定职责,不履行就是失职。因此,在税务检查过程中首先要调查取证,确认违法事实存在后再作出处理决定,所以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必须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这也是依法行政对税务机关提出的基本

税务稽查业务流程

税务稽查业务流程 2012-04-09 12:49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稽查部门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分工制约原则。税务稽查工作按照业务环节和特点区分,主要包括案源管理、稽查实施管理、审理管理、执行管理和协查案件管理、举报管理、大案要案管理、稽查与管理衔接等内容。 1.1案源管理 一、业务概述 案源管理是按照税务稽查计划,采用资料分析、指标计算等方法对税务稽查对象进行筛选和确定。主要包括稽查管辖、稽查计划、案件来源及确定、案源处理、案源监控、催办、督办等内容。 二、政策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主席令[2001]49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002]362号); (三)《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国税发[2009]157号); (四)《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立增值税失控发票快速反应机制的通知》(国税发[2004]123号)。 三、业务处理流程及规则 (一)稽查管辖 1.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应当在所属国家税务局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内实施税务稽查。 无法根据前款规定确定管辖的税收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或者发现地的稽查局查处。 2.对税务稽查管辖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有利于案件查处的原则,通过协商解决。 经协商无法确定的,逐级报各自所属的同级税务局协商解决;协商后仍无法确定的,报共同的上一级税务机关协调或者决定后确定管辖的稽查局。 3.上级国税局稽查局可以根据税收违法案件性质、社会影响、复杂程度以及查处难度等情况,统一组织查处或者直接查处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税收违法案件。 下级国税局稽查局查处有困难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可以报请上级国税局稽查局查处。 4.自治区国税局稽查局可以充分利用税源管理和税收违法情况分析成果,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以下标准,在管辖区域范围内实施分级分类稽查: (1)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纳税金额; (2)分地区、分行业、分税种的税负水平; (3)税收违法行为发生频度及轻重程度; (4)税收违法案件复杂程度; (5)纳税人产权状况、组织体系构成; (6)其他合理的分类标准。 (二)稽查计划 1.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应当有计划地实施税务稽查,控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务检查次数,科学合理地制订年度检查计划。 2.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应当于年度终了前制订下一年度的年度检查计划,经所属税务局局长批准后实施,并报上一级稽查局备案。 年度检查计划中的税收专项检查内容,应当根据上级税务局的税收专项检查安排,结合本级税务局工作实际确定。

税务检查基本方法—账务检查方法

税务检查基本方法—账务检查方法 ?税务检查基本方法,是指税务机关和税务检查人员实施税务检查时,为发现税收违法问题,收集相关证据,依法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的总称。本章主要介绍账务检查方法、分析方法、调查方法、盘存方法、电子查账等内容。 第一节账务检查方法 账务检查方法,是指对稽查对象的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等有关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据以确认稽查对象缴纳税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一种方法。账务检查方法按照查账顺序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按照审查的详细程度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按照审查方法分为审阅法和核对法。本节重点介绍上述六种常用账务检查方法。 一、顺查法 顺查法,又叫正查法,是指根据会计业务处理顺序,依次

进行检查的方法。顺查法适用于业务规模不大或业务量较少的稽查对象,以及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混乱、存在严重问题的稽查对象和一些特别重要项目的检查。 (一)审阅和分析原始凭证 审阅和分析原始凭证,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原始凭证及其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其是否真实有效。 1.审查原始凭证上的要素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审查时应注意凭证上是否注明了填制单位名称、填制日期、填制人姓名、经办人签章、接受单位名称及其真实性,经济业务的内容、商品物资的数量、单价、金额等。 2.将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与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原始凭证上记录的经济内容与实际经济活动是否相符,包括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用于经济活动的货物、劳务等数量和规模,是否与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一致;原始凭证记录货物或劳务的单位价值是否符合当时公允标准;货物或劳务的购入是否符合当时企业的经营需要等。

税务管理案例分析题学生用

《税务管理》案例分析题 【案例1】 案情:某税务所2011年3月15日实施检查时,发现国力商店(个体)2011年2月19日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办理税务登记。据此,该税务所于2011年3月16日作出责令国力商店必须在2011年3月19日前办理税务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将按《税收征管法》有关规定处以罚款的决定。 问: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2】 案情:某税务所2011年3月12日接到群众举报,辖区内为民服装厂(个体)开业近两个月尚未办理税务登记。3月16日,该税务所对为民服装厂进行税务检查。经查,该服装厂2011年1月22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1月25日正式投产,没有办理税务登记。根据检查情况,税务所于3月18日作出责令为民服装厂于3月25日前办理税务登记并处以500元罚款的决定。 问:本处理决定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3】 案情:广西来宾县国税局稽查分局的稽查人员在对某企业进行税收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两年前有一份缴款书因税务人员的粗心大意、计算错误而少缴了1.5万元的税款。为此,稽查人员把情况对该企业作了说明,要求该企业补缴少缴的1.5万元税款,并下发了限期补缴税款通知书。该企业对此予以拒绝,理由是:造成少缴1.5万元税款的责任是税务机关,而不是企业,而且该企业实现的那笔税款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因而有理由拒绝补缴这笔少缴的税款。 请问:该纳税人拒绝补缴这笔1.5万元的税款是否正确?为什么? 【案例4】 案情:纳税人甲自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31日欠缴税款30万元,经过对企业应收款账户进行检查,发现A企业尚欠甲的货款12万元,按照购销合同约定2010年3月1日应付款,B企业尚欠甲的货款8万元,约定在2011年4月5日归还,甲欠C企业货款10万元,2011年2月1日到期。甲企业现有财产是:价值45万元的房屋2010年12月5日已经设置的抵押;价值5万元的原材料委托外单位加工,因加工费未付于2010年12月31日被留置;价值10万元的股票于2011年4月10日质押在C企业;未设置抵押的其他设备价值15万元,现税务机关要归甲企业欠税进行清缴。 请问: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税务稽查文书

税务局(稽查局) 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检通一…?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决定派等人,自年月日起对你(单位)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如检查发现此期间以外明显的税收违法嫌疑或线索不受此限)涉税情况进行检查。届时请依法接受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税务机关(签章) 年月日 告知: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九条设置。 2.适用范围:税务检查人员在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施税务检查时使用。 3.“决定派等人”横线处至少填写两人姓名。 4.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 5.文书字轨设为“检通一”,稽查局使用设为“稽检通一”。 6.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

灵宝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调取帐簿资料通知书 税调…?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六条规定,经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决定调取你(单位)年月日至年月日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到税务机关进行检查,请于年月日前送到税务局(稽查局)。 联系人员: 联系电话: 税务机关地址: 税务机关(签章) 年月日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六条设置。 2.适用范围:检查人员在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帐簿凭证等资料时使用。 3.本通知书中的抬头填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名称。 4.税务机关使用本通知书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年度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时,应由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调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时,应由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本通知书经内部审批后使用。 5.“经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横线处填写依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和权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具有审批权限的税务局(分局)局长所在税务机关的具体名称。 6.调取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和其他资料,可以通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送到税务机关,也可以在下达本通知书后由税务人员带回税务机关。 7.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 8.文书字轨设为“调”,稽查局使用设为“稽调”。 9.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

税务检查知识

税务检查知识 【内容提要】 税务检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税务检查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效率的原则。本章主要介绍了税务检查的主体、内容、形式、方法等,列举了税务机关和检查人员的法律责任,提出有效防范税务检查风险的方法建议。 第一节税务检查概述 税务检查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或者扣缴义务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进行的一种审查、监督活动。通过税务检查,既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纳税监督,查处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确保税收收入足额入库,也有利于帮助纳税人端正经营方向,促使其加强财务核算,规范生产经营管理。 一、税务检查的主体 (一)税务机关。包括具体对外税收执法权的各级税务局及其稽查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税务检查只能以征管法所赋予税务机关的名义对外开展,并由税务机关内部具有行政执法权的税务人员具体实施。 (二)检查对象。包括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凡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或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都是税务检查的对象。税务机关有证据认为非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如行政机关)存在涉税违法违规行为的,可进行必要的税务检查。其他当事人主要指直接与检查对象的涉税事项有关联的其他单位或个人。 二、税务检查的分类 按照检查内容和侧重点的不同,税务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税务稽查。 (一)日常检查 是指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情况开展的一种日常性的税收检查行为。日常检查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布置开展,主要涉及对纳税人财务核算凭证的检查,以及对纳税评估疑点进行的实地检查等。日常检查一般由各县(市、区)税务局的征管、税政或法规部门、税务分局(所)组织开展,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申报质量,加强日常征管。 (二)专项检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地方税务局使用中英文版本《税务检查证》式

乐税智库文档 财税法规 策划 乐税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地方税务局使用中英文版本《税务检查 证》式样的通知 【标 签】中英文版税务检查证 【颁布单位】国家税务总局 【文 号】国税函﹝1996﹞319号 【发文日期】1996-05-31 【实施时间】1996-05-31 【 有效性 】全文有效 【税 种】征收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由于涉外税收中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及其他地方税种已调整为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为便于地方税务局对涉外税收的征收管理和监督检查,现将有关地方税务局使用中、英文版本《税务检查证》及制作、发放问题通知如下: 一、《税务检查证》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务检查证。 二、《税务检查证》采用封皮套内芯式样中、英两种文字印制,封皮为咖啡色,采用人造革制作,合拢后规格为10.2CM×7.3CM;内芯为浅灰色税徽底纹图案,塑胶封压。左、右芯可以横折插入封皮。左、右芯规格分别为9.8CM×6.6CM. 三、检查范围的填写中、英文版本《税务检查证》中的检查范围应填写“某某管辖区涉外税收”,未载明上述检查范围的《税务检查证》不得用于涉外税收检查。 四、上述《税务检查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统一制作、发放和管理,有关使用和管理规定仍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下发<税务检查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4]27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税务检查证式样的通知》(国税发[1994]271号)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启用税务检查证专用印章的通知》(国税发[1995]093号)执行。 五、各地接本通知后,请立即安排《税务检查证》的制作和发放,并于1996年8月1日起启用中、英文版本的《税务检查证》。

纳税检查案例题

案例习题 一、某稽查局工作人员王涛、李静在对M公司2007年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以大头小尾虚开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偷税数额为7,0000元。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补缴所偷税款,征收滞纳金,并准备依法对其偷税行为按所偷税额处以50%的罚款。在履行了告知程序后,该公司第二天即要求举行听证会。税务机关接受了这一请求,并在规定期限内由王涛主持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上,双方激烈争辩,听证主持人认为M公司法定代表人态度不好,不能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工作,当场决定对其偷税行为按其所偷税额罚款1倍。税务机关当场开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经宣告后交给企业法定代表人,并当场收缴罚款5,000元,其余罚款限期缴纳。就此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税务机关的行为违背了《行政处罚法》的什么原则? (2)该税务机关举行的听证会存在哪些问题? 解:(1)税务机关经听证,对M公司偷税行为由原来处以偷税额50%罚款变更为1倍罚款的决定,违背了"不因申辩而加重处罚"的原则。 (2)该税务机关举行的听证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①听证会不能由负责调查本案的王涛主持,而应由"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②听证会不能直接作出处罚决定; ③对M公司的罚款不符合当场收缴的条件,不能当场收缴。 二、2007年6月,某市地税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决定对陈凯在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承建的建筑安装工程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发现陈凯并没有办理税务登记,为个人承接工程,在上述期间承建的建筑安装工程取得应税工程收入近1100万元,应缴纳各项税费56万余元,但陈凯只申报8.5万元,还应缴地方各税费近48万元。稽查局并于6月15日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在送达该通知书时,由于无法找到陈凯本人,税务机关便委托工程所在地乡政府送达,乡政府叫来陈凯工程队的一个部门负责人张某签收了该法律文书。但陈凯一直未申报。稽查局决定依法按偷税处理处罚,理由是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以及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陈凯不服,依法申请听证,税务机关决定于2007年10月25日举行听证会,并于2007年10月21日送达《听证通知书》。听证会举办之后,税务机关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稽查局存在哪些执法程序问题?说明理由 (2)该稽查局对当事人定性是否准确?说明理由 解:(1)第一,送达程序存在问题。当事人为自然人,应当送达给本人,本人不在,交同住成年家属。当事人下落不明的,应当公告送达。即使委托送达给自然人,也应该由当事人本人签收。第二,听证程序存在问题,2007年10月25日举行听证会,最迟应当在2007年10月17日送达《听证通知书》。 (2)该稽查局对当事人定性准确。本案中,稽查局认定当事人有两种偷税手段,一是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二是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由于法律文书送达存在问题,当事人这一偷税手段不成立。但当事人进行了

税务检查通知书

格式一 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检通一〔〕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决定派 等人,自年月日起对你(单位)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 (如检查发现此期间以外明显的税收违法嫌疑或线索不受此限)涉税情况进行检查。届时请 依法接受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税务机关(签章) 年月日 告知: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 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 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九条、《中华 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九条设置。 2.适用范围:税务检查人员在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施税务检查时使用。 3.“决定派等人”横线处至少填写两人姓名。 4.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 5.文书字轨设为“检通一”,稽查局使用设为“稽检通一”。 6.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篇二:税务检查 通知书(二) 格式二 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检通二〔〕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现派等人, 前往你处对进行调查取证,请予支持,并依法如 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税务机关(签章) 年月日 告知: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 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 被调查人有权拒绝为税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有权拒绝协助税务机关调查取证。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 九条设置。 2.适用范围:检查人员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 与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或者需要协查案件时使用。 3.本通知书的抬头填写有配合调查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名称,空白横线处分别填写所派出 税务人员的姓名和需要调查取证的涉税事项。 4.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 5.文书字轨设为“检通二”,稽查局使用设为“稽检通二”。 6.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调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篇三:企业应

税务稽查案例——某投资管理公司隐匿股票投资所得偷税案分析

某投资管理公司隐匿股票投资所得偷税案分析 本案特点:本案是税务机关与公安等部门通力合作,有效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成功案例。在检查过程中,税务机关对解决海量数据的计算、对证据完整准确的固定、对投资所得的确定较有特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案件背景情况 (一)案件来源 2007年9月,某区地方税务局接到中央纪委监察部、公安部分别转来的税务稽查督办函,反映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进行股票买卖投资,投资收益未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并且所有的运作资金均计入企业的内部账簿中,涉嫌偷税。中纪委的调查人员提供了该公司在两家证券公司进行股票交易的部分流水清单。 (二)纳税人基本情况 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经济性质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投资咨询(中介服务除外)、企业经营管理咨询(中介服务除外),非金融机构。该公司在检查期间主要从事股票投资和投资咨询业务。 二、检查过程及采取的稽查方法和手段 (一)检查预案 区地税局在接到中纪委、公安部的督办函后,首先向市局领导作了汇报,就案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初步分析了该案主要涉及的税收问题以及在政策方面可能出现的一些困难。研究决定,以专案组的形式对该单位2004-2006年的财务、纳税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要把重点放在股票交易的检查上。在工作中要积极与中纪委、公安部的同志配合,根据检查的情况定期向

中纪委和公安部进行汇报,彼此交换意见,做好沟通工作。在正式实施税务检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缜密的工作计划、着手政策法规的查询。对于检查中遇到的政策性问题,要及时向市局相关业务处室请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确保检查工作的圆满完成。 (二)稽查方法和检查过程 区地税局在市局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组成了专案组,并根据案件的进展,补充人员力量,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协调与市局相关业务处室、中纪委和公安机关的工作。 1.调取全部财务资料,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在接手该案件时,中纪委的调查人员就已经提供了企业的部分账簿和股票交易的流水单,但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的全部财务状况,专案组决定调取企业的全部财务资料。在实施税务检查开始前,局领导和专案组的检查人员就形成共识,尽管该案属于中纪委交办的重大案件,但是无论怎样,在采取任何行政措施的时候都必须保证各项程序合法。因此,专案组在中纪委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得到了该单位法人代表的授权委托书和身份证明,由该单位的财务人员全权协助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为后续的检查做好基础工作。专案组调取了该单位2004-2006年度的全部账簿(包括对外公开的外部账簿和记载隐匿财务情况内部账)、记账凭证、会计报表等。 与此同时,专案组的人员到该单位开户的证券公司调取其股票买卖的流水明细单。开始时,证券开户公司以保护客户的信息为由不愿意向税务机关提供资料。为此,检查人员耐心的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相关规定,讲明利害关系,并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得到了企业进行股

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

一、税务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 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 二、调取帐本:税务局(分局)局长以前会计年度、开付清单不能是收据、3个月内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前会计年度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税务机关检查,但是税务机关必须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开付清单,并在3个月内完整退还; 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当年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调回检查,但是税务机关必须在30日内退还。二、检查银行: 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帐户。 税务机关在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三、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 1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2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 3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税务机关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 可以按照本法规定的批准权限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措施。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规定的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的权力,不得由法定的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一)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 存款; (二)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纳税人在前款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限期 期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机

税务自查报告情况说明

税务自查报告情况说明 税务检查自查报告范文一: 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单晨光为组长的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税务自查报告。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体规划、重大事项、重要文件的审核与决策,全面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省地税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承办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同时,局内各单位均安排了专兼职人员担任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负责信息采集、信息发布、综合协调等工作。各市、州地税局也相应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对各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统一指导,在系统内形成了责任明确、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我局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切实维护纳税人利益及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滋生腐败的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制定了《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四川省地方税务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程》、《四川省地方税务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相

关资料进行整理,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制度汇编》印发局内各单位。在各市、州局及扩权试点县、市局办公室业务培训中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重点培训内容。 二、拓宽发布渠道,提升信息质量 大力加强内外网信息建设。内外网站是地税系统进行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载体。全系统统一使用内网信息编报平台并由专人负责编审,实现了省局处室、市、州局及扩权试点县、市局及时采编报送和信息登载,确保了信息工作的时效性,提高了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完成了外网改版,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及时、全面地公开与纳税人及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截至XX年7月31日,外网共公开各类信息870条。 积极主动报送专报信息。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关注的重点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地税系统工作动态。根据新形势对信息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积极探索信息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进信息服务方式,加大信息约稿力度,从会议、文件、新闻、领导讲话和批示中主动寻找、挖掘信息线索。高度重视信息编辑细节问题,做到信息编辑精细化,除严格把好信息编辑质量关,还对格式、标点、印刷精益求精,努力提升信息工作整体质量。截至XX年7月31日,共上报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专报130余篇。其中,国办采用

税务稽查案例——某物业管理公司虚假申报偷税案分析

某物业管理公司虚假申报偷税案分析本案特点:本案税务检查人员在检查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和阻力,纳税人为阻扰税务稽查设置了重重障碍,整个案件经过检查、定性、处理、陈述申辩、再处理、移送、复议、诉讼多个环节,历时一年半。税务检查机关始终坚持依法办案,有理有据,不松懈不放弃,对稽查实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一、案件背景情况 (一)案件来源 2005年7月,某市地税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取得和转让在建的“某某大厦”项目过程中,存在未缴营业税及其他税费问题。市地方税务局将该案交由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以下简称稽查局)进行专案检查。 (二)纳税人基本情况 A公司成立于2003年11月, 经济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白某。经营范围:某大厦开发、物业管理。注册资金1000万元,股东分别为: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某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某汽车储运公司。企业所得税由国税局征收。 A公司2004年申报营业收入为零,利润总额-6,393,021.41元。2005年1月至6月申报营业收入为零,利润总额-8,202,008.83元。 二、检查过程与检查方法 (一)检查预案 接到检查任务后,稽查局立即成立专案组,研究制定检查预案。由于举报内容具体,业务单一,专案组研究后决定采取不提前通知被查企业,直接到户检查

的方式进行。 (二)检查具体方法 1.送达检查通知 专案组2005年7月6日到户后,发现企业注册地址是一处“半截子”工程的工地,办公用房是工地的临建房,只有一名留守人员、一名出纳员。专案组在向其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及税务检查证后,要求企业提供账簿、记账凭证、印章、其他涉税资料准备进行检查时,出纳员史某称其法人代表白某及企业所有涉税资料均已调回北京,无法提供。专案组立即按法定程序向其下达了《限期提供纳税资料通知书》,限期三天提供所有涉税资料。史某要求宽限几天,回北京将涉税资料带回后再进行检查。鉴于此种情况,专案组同意延期一周实施检查。一周后,专案组通过各种方式一直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检查工作中断。 2.正式实施检查 2005年7月25日,史某通过电话与检查人员取得联系,告诉涉税资料已由北京取回。专案组于2005年7月26日对该企业正式实施检查。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未按《限期提供纳税资料通知书》要求提供全部资料,一些重要涉税资料如转让协议、申报表、公司章程、股东决议等均未提供,且公章未带,专案组无法对取得的证据履行法定认定程序。无奈之下,专案组要求史某于2005年8月5日前提供全部涉税资料并履行确认手续。经多次联系,A公司仅于8月11日、12日、15日通过邮寄方式送来转让协议四份,其他资料未提供,检查工作再次中断。 3.调整调查工作方案 专案组将企业不配合检查的行为及已掌握的情况及时向市局进行了汇报。专

税务检查

税务检查 一、税务检查的意义: 税务检查制度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的监督、审查制度。税务检查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税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税务检查,对于加强依法治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检查中容易出现的五问题:一是重查轻管、二是重大轻小、三是重外轻内、四是重实体轻程序、五是外行查内行。 二、税务检查的种类 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专案检查(8) (一)查前准备: 1、查阅被查对象的纳税档案,全面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 营状况、财务会计制度等,进行预测和分析。 2、通过“地税信息管理系统”查询被查对象的基础信息和 纳税资料,包括税务登记、财务会计报表、纳税申报、发票领用存、减免税手续、税务检查等情况。 3、结合资料分析判断被查对象存在的问题和疑点,确定检查 期间、检查实施步骤、采用的方法、检查重点和实施检查的策(二)对个体户的检查: 由于个体户帐制不健全,在对个体户实施现场检查时《税务检查通知书》、《调取账簿通知书》、《调取账簿资料清单》、《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询问通知书》、《询问笔录》、《发票换票证》、《调验空白发

票收据》、《税务文书送达回证》等文书应携带齐全,同时税务执法人员每人要携带税务检查证和行政执法证。 1、现场取证要“快”。成功取证是检查环节的关键。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取证过程要单刀直入,防止纳税人的干扰,要及时控制“双定户”经营场所收银台、吧台等关键位置,调取经营场所所有涉税资料。 2、声东击西。要了解“双定户”的经营收入,可以先询问纳税人的必要开支,通过房租、原材料、员工工资、水电费以及其他必要开支和纳税人自己反映的盈亏状况,反推纳税人的营业收入,证明是否足额申报流转税。 3、询问该店负责人营业收入情况,要抓住被询问对象的心理,并及时做好询问笔录,以免导致后面检查出现不必要的困难。 4、调取该快餐店保存的所有涉税资料(以往年度)。涉税资料包括:点菜单(酒水单)、进货领料记录本、营业收入流水账簿等与经营有关的所有资料。如果是当年的资料就应当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 5、通过对取证的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后,发现问题还要继续对业主、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询问,不放过一点可疑迹象,进一步核实纳税人营业收支的真实性。 6、查补税款要“准”。一方面,要确保查补税款依据正确。按照《征管法》的相关规定,根据纳税询问的线索和现场取得的证据,发现有记载经营收入流水帐的,根据账簿记载的营业收入计算;未取得流水

税务检查后帐务调整实例(小规模)

税务检查后帐务调整实例 (实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增值税部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日常稽查办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对其增值税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后,凡涉及增值税涉税账务调整的,应设立“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待全部调账事项入账后,应结出本账户余额,并对该余额进行处理,处理之后,本账户无余额。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没有“增值税检查调整”、“未交增值税”等账户。我们建议增设“应交税费——增 《小企业会计准则》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但可增设此科目,或者也可以将涉及损益的内容直接计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增值税具体业务实例 1、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未入账申报(属帐外循环、漏进漏出) 本年度: 属于以前年度: 需补入库,如果有合法凭证可以列支,如果没有合法凭证再作纳税调整 借:库存商品 贷:应付账款(现金) 补出库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借:现金——应收款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结转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查补增值税 缴纳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查补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补提附加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补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查补所得税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利润分配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这一会计结转过程,如果会计上以前年度是亏损,就相应弥补了。 但所得税上弥补(调增所得额涉及到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要根据稽查报告调整CTAIS。 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利润分配 企业应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以及本年度发生的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包括补缴流转税后涉及补缴的城建、教育费附加等,及由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增加或减少的所得税费用,经过上述调整后,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最后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如计提的盈余公积等。 属于本年度: 入库(看在哪一环节落了) 借:库存商品(产成品) 贷:应付账款(生产成本)(现金) 出库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产成品) 销售 借: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结转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查补增值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