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教程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51.11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课题: 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第一节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了解礼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礼仪及其发展历程;注重礼仪的各方面表现。
2.情感目标理解礼仪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实践、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是社会文明发展、社会生活和谐的客观要求;理解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重点礼仪的含义;礼仪在生活中的各方面表现;难点理解礼仪在历史和生活各方面所创设的功能。
课时:课型 : 新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弟子规》片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思考:你理解上述内容中对青少年行为的要求吗?2、你知道哪些中华文明礼仪的典故?孔融让梨、程门立雪、曾子避席、张良拜师案例创设礼仪的生活各个情景,并通过问题总结礼仪对青少年的要求和影响.通过典故引发学生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并及时导出课题3。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更需要公德心。
仅有鼓起来的钱袋,而没有文明的礼仪,仍然是个富而不仁的穷人.这样的民族仍将还是落后的民族。
”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 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固定下来。
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它规定着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做一个中国人总是让人骄傲的,咱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可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古埃及、印度、巴比伦的文字和文化都已经消失或者断裂了,只有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传承至今,还有一件让咱们骄傲的事情,那就是有一个称呼,说我们中国叫做“礼仪之邦",中国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很崇尚礼仪,万事总有个根源,那么中国人的礼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呢?教学内容一、中华礼仪,源远流长1.发展历程人类初时,最基本的礼仪是祭祀→两万五千年前,埋葬死者撒赤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
(2)人体分类
(3)扬长弊端的方法
遮住缺点,发扬自身的优点。
注意使用黄金分割比例,一般上衣长,下衣就长,反之。
4、符合场合
注意要和身份的含义区分开,因为我们一个身份可以多个场合。
比如:老师在学校 休闲娱乐 参加庆典 运动会等很多场合。
5、适合流行
(1)服装的流行规律
萌芽期、发展期、鼎盛期、衰退期、消亡期。
(2)经典服装:美观、大方、又不失典雅的。
三 】、着装禁忌
1、忌色彩过于杂乱。
色彩杂乱的原因是因为色彩运用的没有规律,不了解色彩,运用
的过于多的现象。
同时注意花色面料的运用。
上花下不花,里花外不花,反之。
教师分析总结
互动教学
分析讲解
举例、分析讲解
和同学们一起看
让学生讨论发言
方型
正梯型
倒梯型 S 型
S<W<H S>W>H 合体设计
朴实、庄重、大方
活泼、潇洒、年轻 洒脱、刚强、男性美
温和、典雅女性美
S=W=H。
现代礼仪规范教程教案第一章:现代礼仪概述1.1 礼仪的定义与起源1.2 现代礼仪的特点与重要性1.3 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差异1.4 学习现代礼仪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2.1 着装礼仪2.1.1 着装的基本原则2.1.2 着装的场合与要求2.2 仪容礼仪2.2.1 面部仪容的维护2.2.2 发型的规范2.2.3 身体语言的运用2.3 谈吐礼仪2.3.1 语言的选择与表达2.3.2 倾听的技巧2.3.3 避免不礼貌的语言与行为第三章:社交礼仪3.1 介绍与自我介绍3.1.1 介绍的正确方式3.1.2 自我介绍的要点3.2 交际距离与身体接触3.2.1 交际距离的选择3.2.2 适当的身体接触3.3 名片交换礼仪3.3.1 名片的准备与携带3.3.2 名片的交换方式与注意事项3.4 宴会与聚会礼仪3.4.1 宴会着装与座位安排3.4.2 餐桌礼仪与酒桌规矩3.4.3 聚会的参与与离开礼仪第四章:职场礼仪4.1 办公室礼仪4.1.1 工作环境的维护4.1.2 办公室行为的规范4.1.3 与同事相处的礼仪4.2 会议礼仪4.2.1 会议准备与参与礼仪4.2.2 发言与讨论的规范4.2.3 会议结束的礼仪4.3 商务拜访与接待礼仪4.3.1 拜访前的准备4.3.2 拜访过程中的礼仪4.3.3 接待来宾的礼仪第五章:通信礼仪5.1 电话礼仪5.1.1 拨打电话的规范5.1.2 接听电话的礼仪5.1.3 电话沟通的技巧5.2 电子邮件与短信礼仪5.2.2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回复礼仪5.2.3 短信与即时通讯的工具使用礼仪5.3 社交媒体礼仪5.3.1 社交媒体的使用规范5.3.2 个人主页的维护5.3.3 社交媒体的互动礼仪第六章:宴请礼仪6.1 宴请的类型与邀请6.1.1 宴请的准备与邀请的方式6.1.2 宴请通知与时间安排6.2 宴请场合的礼仪6.2.1 宴会现场的布置与座次安排6.2.2 宴会中的行为规范与礼节6.3 餐桌礼仪6.3.1 餐具的使用与摆放6.3.2 餐桌上的行为举止6.3.3 酒水的选择与宴会礼仪第七章:仪式与庆典礼仪7.1 商务活动仪式7.1.1 开业庆典与剪彩仪式7.1.2 签约仪式与交换礼物7.2 传统节日与庆典活动7.2.1 节日庆典的礼仪规范7.2.2 庆典活动的参与与表现7.3 丧葬礼仪7.3.1 悼念与慰问的礼仪7.3.2 丧葬仪式的参与与尊重第八章:跨文化交流礼仪8.1 文化差异与交流8.1.1 不同文化的礼仪特点8.1.2 跨文化交流的注意事项8.2 主要国家的礼仪概览8.2.1 西方国家的礼仪规范8.2.2 东方国家的礼仪特点8.2.3 其他地区的礼仪习俗8.3 国际礼仪的应用8.3.1 国际会议的礼仪8.3.2 国际宴请与接待的注意事项第九章:特殊情况下的礼仪9.1 应对突发事件的礼仪9.1.1 紧急情况下的行为准则9.1.2 灾难与危机处理中的礼仪9.2 身体不适与疾病的礼仪9.2.1 感冒与传染病的应对9.2.2 慢性病与特殊需求的考虑9.3 礼仪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应用9.3.1 婚姻与家庭生活的礼仪9.3.2 教育与职业发展中的礼仪第十章:礼仪的实践与提升10.1 礼仪的自我训练10.1.1 自我监督与反思10.1.2 模拟练习与场景应用10.2 礼仪的持续学习10.2.1 阅读礼仪相关书籍与资料10.2.2 参加礼仪培训与讲座10.3 礼仪的实践与反馈10.3.1 实际场合的应用与调整10.3.2 接受他人的反馈与建议10.4 礼仪的榜样作用10.4.1 观察与学习身边的榜样10.4.2 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礼仪的定义、特点与重要性。
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礼仪规范和素养。
3.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个人礼仪3.交际礼仪4.职场礼仪5.公共礼仪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礼仪的基本概念、个人礼仪、交际礼仪、职场礼仪和公共礼仪。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礼仪规范。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等教学手段。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是礼仪?礼仪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2.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礼仪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和友善的一种行为方式。
3.讲解礼仪的重要性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正面的礼仪案例,让学生了解礼仪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5.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个人礼仪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礼仪包括哪些方面?2.讲解个人礼仪包括仪表、举止、言谈、服饰等方面。
3.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问候、道歉、道谢等,培养学生的个人礼仪素养。
4.课堂讨论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个人礼仪,提高个人素质。
5.课堂小结第三课时:交际礼仪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交际礼仪包括哪些方面?2.讲解交际礼仪包括见面、交谈、应酬等方面。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交际礼仪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礼仪在生活中的应用。
4.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一些交际场景,如宴会、聚会等,培养学生的交际礼仪素养。
5.课堂小结第四课时:职场礼仪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职场礼仪包括哪些方面?2.讲解职场礼仪包括面试、工作态度、同事相处等方面。
课程名称:大学生礼仪规范授课对象:大学生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1. 大学生礼仪的基本原则。
2.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具体情境中运用礼仪规范。
2. 如何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礼仪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礼仪的基本概念-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 礼仪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 大学生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尊重师长、同学,关心他人。
- 诚信为本:言行一致,遵守承诺。
- 适度得体:言行举止适度,符合场合要求。
- 礼貌待人:用语文明,态度和善。
3. 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校园礼仪- 上课:按时到课,认真听讲,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 自习:保持安静,专心学习,不干扰他人。
- 课堂发言: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不随意打断他人。
- 交往礼仪- 问候:见面时主动问候,告别时礼貌道别。
- 借用物品:借物需征得同意,归还时保持原状。
- 排队等候:依次排队,不插队、不拥挤。
- 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不剩饭剩菜,不挑食,不浪费。
- 交谈:保持安静,不喧哗,不随意插话。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礼仪规范?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复习巩固。
二、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几个日常生活场景,如:上课、排队、餐桌等。
2. 学生分析场景中的礼仪规范,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实践,如:模拟课堂发言、排队等候等。
遵守礼仪规范主题教案(7篇)遵守礼仪规范主题教案【篇1】一、班会目的针对校园中存在的各种不遵守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着装、发型不规范,对师长不尊重等),通过讲解、举例、游戏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讲礼仪”,以及如何正确按照当代社会的文明礼仪规范行事,在同学们的内心深处真正树立起自觉修养的礼仪意识。
为什么要遵守礼仪规范2、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如何按照礼仪规范行事,做高素质的中学生。
二、难点1、让学生在心中真正接受《校规》中关于仪表礼仪的规定,而不仅是为了不给班级扣分而被迫遵守。
2、45分钟不可能把所有礼仪规范全部涵盖,关键是如何使学生树立礼仪意识,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学习礼仪规范并遵守。
三、班会过程(一)导入回忆课文《鸿门宴》,提前制作出席鸿门宴的人名卡片,让学生在已准备好的室内方向题板上给这些人排列座次,并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排。
公布正确结果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到现代宴会礼仪的座次排法。
从而,引出“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礼仪”的概念及重要性1、什么是“礼仪”:“礼”者,尊重也。
“仪”者,形式也。
礼仪,就是敬人之道。
2、礼仪的重要性:教养体现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3、班会大纲提示:下面将分别探讨仪表礼仪和交际礼仪两方面内容。
(三)仪表礼仪配合图片来让学生总结在不同场合应该如何注意仪表。
1、仪表礼仪分类正式场合仪表礼仪:办公场合、正式会议等,着装要求正式,遵循三色原则。
举例两代会着装礼仪规范。
社交场合仪表礼仪:宴会、晚会等,着装要求个性,有特色。
举例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时尚女王妮可理德曼的着装。
休闲场合仪表礼仪:家居、运动、旅游等,着装要求舒适,随意。
2、校园仪表礼仪结合两代会礼仪人员的规范着装来给大家树立学生仪表规范的榜样。
结合两代会上兄弟院校嘉宾的校服着装让大家认识到校服作为学校的标志性着装的作用和重要性,结合网上摘录的学生文章来让大家内心深处形成对校服和学校的热爱之情。
现代礼仪规范教程教案第一章:现代礼仪概述1.1 礼仪的定义与起源1.2 现代礼仪的特点与重要性1.3 礼仪的作用与影响1.4 现代礼仪的培养与实践第二章:个人形象礼仪2.1 着装礼仪2.1.1 着装的基本原则2.1.2 着装的场合与要求2.2 仪容礼仪2.2.1 面部仪容的维护2.2.2 发型的规范2.2.3 身体语言的运用2.3 言谈举止礼仪2.3.1 言辞的选择与表达2.3.2 礼貌用语的运用2.3.3 举止的得体与端庄第三章:社交礼仪3.1 介绍与自我介绍3.1.1 介绍的顺序与方式3.1.2 自我介绍的内容与技巧3.2 交际场合的礼仪3.2.1 宴会与聚会礼仪3.2.2 商务场合的礼仪3.2.3 公共场合的礼仪3.3 礼品与贺卡的礼仪3.3.1 选择礼品的原则3.3.2 送礼的方式与时间3.3.3 收到礼物的礼仪第四章:商务礼仪4.1 商务场合的着装与仪容4.1.1 商务正式场合的着装要求4.1.2 商务休闲场合的着装要求4.1.3 商务场合的仪容要求4.2 商务会议与谈判礼仪4.2.1 会议的准备与进行4.2.2 谈判的座次与礼仪4.3 商务宴请与接待礼仪4.3.1 商务宴请的邀请与安排4.3.2 商务接待的流程与礼仪第五章:餐饮礼仪5.1 餐桌礼仪的基本原则5.1.1 座次的安排与座次礼仪5.1.2 餐具的使用与摆放5.2 食物的取用与品尝5.2.1 食物取用的顺序5.2.2 食物的品尝与评价5.3 酒水礼仪5.3.1 酒水的选择与搭配5.3.2 酒水的倒酒与敬酒礼仪5.4 餐饮场合的交谈与礼仪5.4.1 餐桌交谈的topics 与技巧5.4.2 餐饮场合的礼貌与礼节第六章:通讯礼仪6.1 电话礼仪6.1.1 拨打电话的礼仪6.1.2 接听电话的礼仪6.1.3 电话沟通的技巧与注意事项6.2 电子邮件礼仪6.2.1 电子邮件的格式与规范6.2.2 电子邮件的写作技巧与礼仪6.2.3 电子邮件的回复与转发礼仪6.3 社交媒体礼仪6.3.1 社交媒体的使用规范6.3.2 社交媒体的互动礼仪6.3.3 社交媒体的个人信息保护第七章:公共场合礼仪7.1 交通工具上的礼仪7.1.1 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礼仪7.1.2 驾驶私家车时的礼仪7.1.3 乘坐飞机的礼仪7.2 医院与学校礼仪7.2.1 医院的参观与就诊礼仪7.2.2 学校的学习与活动礼仪7.3 商场与影院等场所的礼仪7.3.1 商场的购物礼仪7.3.2 影院观影的礼仪7.3.3 餐厅与咖啡厅的消费礼仪第八章:节日与庆祝礼仪8.1 传统节日的庆祝礼仪8.1.1 春节的庆祝礼仪8.1.2 端午节的庆祝礼仪8.1.3 中秋节的庆祝礼仪8.2 西方节日的庆祝礼仪8.2.1 圣诞节的庆祝礼仪8.2.2 生日的庆祝礼仪8.2.3 婚礼与葬礼的礼仪8.3 庆祝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礼仪8.3.1 庆典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礼仪8.3.2 开业庆典与剪彩仪式的礼仪8.3.3 颁奖仪式与领奖礼仪第九章:国际礼仪与跨文化交流9.1 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9.1.1 国际礼仪的特点与重要性9.1.2 跨文化交流的挑战与应对策略9.2 主要国家的礼仪特点9.2.1 欧洲国家的礼仪特点9.2.2 亚洲国家的礼仪特点9.2.3 美洲国家的礼仪特点9.3 跨文化交流的礼仪技巧9.3.1 语言沟通的适应与尊重9.3.2 非语言沟通的识别与适应9.3.3 跨文化礼仪的实践与案例分析第十章:礼仪的实践与修养10.1 礼仪教育与实践10.1.1 礼仪教育的意义与途径10.1.2 礼仪实践的活动设计与组织10.2 礼仪修养的提升10.2.1 礼仪修养的内涵与目标10.2.2 自我反省与自我提升10.2.3 礼仪修养的终身学习与实践10.3 礼仪规范的社会作用与未来发展10.3.1 礼仪规范对社会秩序的作用10.3.2 礼仪规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0.3.3 礼仪规范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个人形象礼仪中的着装礼仪:由于不同场合对着装的要求不同,如何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着装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点。
《礼仪规范教程》教案课时分配表章序课程内容课时备注1 礼仪引论 22 个人礼仪 43 日常交往礼仪 64 公务与商务礼仪 45 不同场合下的礼仪 46 餐饮礼仪 47 涉外礼仪 2合计262课题礼仪引论课时2课时(90 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2)掌握礼仪的作用和原则(3)了解礼仪与修养的关系(4)了解礼仪与道德的关系素质目标:(1)充分认识礼仪的历史起源,从而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2)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能够学礼用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礼仪的起源和发展;礼仪与修养的关系;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教学难点:礼仪的作用和原则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 min)→新课预热(5 min)→案例导入(5 min)→传授新知(23 min)→课堂讨论(10 min)第2节课:问题导入(5 min)→传授新知(20 min)→课堂讨论(15 min)→课堂小结(3 min)→作业布置(2 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 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介绍课程内容、考核标准等【学生】聆听、互动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案例导入(5 min)【教师】讲解案例“曾子避席”(详见教材),提出问题:这则案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知识时,他站起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以表示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所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通过问题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新知(23 min)【教师】引入新知,讲解礼仪的相关知识第一节礼仪的起源和发展一、礼仪的起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了解礼仪的3✈【教师】利用多媒体扫码播放视频“礼仪的起源”,并提出问题:礼仪究竟何时起于何故?✈【学生】聆听、观看、思考、主动回答✈【教师】总结学生回答 1.源于原始祭祀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其恶劣,人们无法理解日月星辰的交替、雷电轰鸣、洪水泛滥、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他们把万事万物的存在归之于超自然的力量,认为是某种自然之外的神灵在左右,于是对这些自然现象萌生敬畏,希望通过祈祷和供奉这些神灵以求得护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学生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升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大学生礼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2. 社交礼仪、校园礼仪和职场礼仪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1.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仪规范。
2. 如何克服不良礼仪习惯,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礼仪?为什么大学生需要学习礼仪?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礼仪是人们在交往中遵循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学习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增强社会竞争力。
二、教学内容1. 大学生礼仪的基本原则- 尊重他人- 诚实守信- 文明礼貌- 热情友好- 谦逊有礼2. 社交礼仪- 问候礼仪:学会问候、告别、道歉、致谢等。
- 交谈礼仪:学会倾听、表达、尊重对方观点等。
- 宴请礼仪:学会宴请、敬酒、用餐等。
三、案例分析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礼仪应用于日常生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大学生礼仪有哪些基本原则?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热情友好、谦逊有礼。
二、教学内容1. 校园礼仪- 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认真听讲。
- 宿舍礼仪:保持宿舍卫生,互相尊重,和谐相处。
- 活动礼仪:积极参与校园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2. 职场礼仪- 着装礼仪:根据场合选择合适的服装。
- 沟通礼仪: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上级和同事。
- 求职礼仪:制作简历、面试技巧等。
三、实践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演练,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礼仪行为。
2. 教师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改进。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学生在校园和职场中应遵守的礼仪规范。
礼仪规范教程教案教案之一:礼仪规范教程课程名称:礼仪规范教程课程时长:2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礼仪和礼仪规范的重要性;2。
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规范;3.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及布置:1.什么是礼仪?导入:展示一些国内外重要场合的礼仪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礼仪。
讲解:通过图示和示范,讲解礼仪的定义、含义和作用。
活动:放映有关礼仪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并讨论他们的观感。
2.礼仪规范的重要性导入:请学生讨论一些不文明行为和不良习惯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讲解:通过故事、案例和统计数据,讲解礼仪规范的重要性,以及礼仪规范对个人形象和社交关系的影响。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讨论在该场景中如何展示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3.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规范讲解:逐一讲解以下礼仪知识和规范:a.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b.握手礼仪;c.问候礼仪;d.用餐礼仪;e.穿着礼仪。
活动: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演示和练习所学礼仪知识和规范,互相评价。
4.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导入: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良礼仪行为。
讲解: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包括注意言行举止的规范、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权益等。
活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良好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和经验。
5.总结和评价导入: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觉得学这门课对你有什么帮助?总结:总结全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和重要性。
评价:问答形式,让学生回答几个与礼仪相关的问题,评价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方法:讲解、活动和讨论教学手段:示范、视频演示和角色扮演教学资源:投影仪、电脑、视频片段、故事和案例等评价方式:学生表现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教学过程:第一学时:1.导入:展示礼仪照片,引发学生对礼仪的思考。
2.讲解:讲解礼仪的定义、含义和作用。
3.活动:放映礼仪相关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讨论他们的观感。
第三章尊敬他人,和睦人际关系第一节家庭礼仪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经过学习,理解感恩健康、生活的含义。
2.感情目标:学会如何尊敬父亲母亲,孝顺父亲母亲。
掌握与人和平共处、和睦人际关系的方法、手段。
教课重点:学会如何尊敬父亲母亲,孝顺父亲母亲;掌握与人和平共处、和睦人际关系的方法、手段。
教课难点:理解感恩的含义;学会如何尊敬父亲母亲,孝顺父亲母亲。
教课方法:讲解法、案例教课法、议论法导入新课:教师为学生介绍2007 年感人中国人物——谢延信的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教课过程:一、学会感恩1.在家庭中,晚辈应当尊敬尊长。
教师经过举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吃饭时应注意些什么,在家中应当给尊长让座等小事指引学生思虑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来敬爱父亲母亲和尊长的。
教师为学生叙述“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和《亲尝汤药》的故事,指出孝顺父亲母亲身古以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2.对尊长的关怀要以关怀回报教师经过举出生活中的小案例来指引学生认识在生活中回报父亲母亲关爱的方法。
发问:有谁记得自己父亲母亲亲的诞辰吗?经过发问,让学买卖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提示学生们要记着父亲母亲的诞辰,并为学生们介绍“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来历。
3.生活中对父亲母亲要讲究礼貌懂礼仪教师引用《弟子规》中的话语指引学生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应当如何跟父亲母亲讲礼仪,与父亲母亲之间有了矛盾应当如何来解决。
教师为学生介绍《时间都去哪里啦》这首歌的歌词中所表达的父亲母亲对儿女诚挚而朴素的感情,以及《孝子代母走天涯》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懂得爱与尊敬是家庭礼仪的中心。
二、宽容温馨教师运用比喻的方式为学生们剖析“家” 的含义,并借此指引学生们认识家庭成员相处的礼仪应包含哪些方面:(1)父亲母亲与儿女相处的礼仪;(2)夫妇之间相处的礼仪;(3)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礼仪;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尊崇。
据史册记录,孔融幼时不只特别聪慧,并且仍是一个侧重兄弟之礼、相助友善的典型。
中职礼仪规范教程教案教案标题:中职礼仪规范教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职学生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2. 掌握中职学生在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礼仪和形象。
教学内容:1. 礼仪规范的概念和意义。
2. 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包括学校、社交、就业等场合。
3. 礼仪仪容的要求,包括着装、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
4. 礼仪礼节的常见知识,如问候礼仪、用餐礼仪等。
5. 礼仪规范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礼仪规范对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的影响。
主体:步骤1:概念和意义1. 解释礼仪规范的概念和涵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礼仪规范对个人与他人关系、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并汇报,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
步骤2: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1. 列举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如学校、社交、就业等。
2. 分组讨论并整理出各场合的礼仪规范要点。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表现。
步骤3:礼仪仪容的要求1. 介绍礼仪仪容的要求,包括着装、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
2.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着装和仪态的示范和反例。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总结出良好的礼仪仪容要素。
步骤4:礼仪礼节的常见知识1. 介绍常见的礼仪礼节知识,如问候礼仪、用餐礼仪等。
2. 分组讨论并整理出常见礼仪礼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模拟不同场景下的礼仪礼节表现。
步骤5:礼仪规范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1. 引导学生思考礼仪规范对职业发展的影响。
2. 分组讨论并汇报,分享各自对礼仪规范与职业发展的理解和看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出良好礼仪规范对职业发展的益处和优势。
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中职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行业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职场礼仪经验和故事。
《礼仪规范教程》教案
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杨帆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杨帆,来自中宁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丛书《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版)第二章礼仪与道德概述第三节表情、手势礼仪的第一部分表情礼仪。
本次教案书写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以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道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调整人和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阶级、国家、民族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可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三个方面。
礼仪,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社会公德的内容之一,也是道德的外在形式。
因此,我们使学生自觉的以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是中职学生,更应该很好的掌握表情和手势的礼仪要求,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和生活道路上能够比别人更加优秀,同时能够体现出中职学生的良好形象。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表情礼仪的基本要领;
2、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目光、微笑演示能力训练;
3、情感目标:健康的表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自身素质的最好体现。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表情的基本要领。
2、教学难点:目光、微笑的训练。
通过讲授,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表情礼仪的要求,同时演示和训练目光和微笑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
因此本节课以训练为主,在充分演示正确的动作的情况下,利用学生表演不同的目光和微笑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表演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目光、微笑演示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交流:
1、道德的组成。
2、礼仪与道德的关系。
二、导入:
人的思想感情表达有很多种方式,大家觉得什么是最直接的?
学生:语言。
没错,我们是常人,没办法读懂别人的内心的想法,只能靠别人说出来才能知道。
但是经历了那么久的人际交往,人总会从交往过程中总结得出很多结论。
于是,就有了,不通过语言,我们同样可以从其他的方式了解别人的想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表情、手势礼仪。
让学生自编小的课本剧展示简单的礼仪,并分析小课本剧中体现了那些礼仪?例举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礼仪的习惯,并简单说明是通过什么形式表达礼仪的。
三、新授
第二章礼仪与道德概述
第二节表情与手势礼仪
过渡:现代心理学家总结过一个公式:感情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
可见表情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一)表情:
1、表情的含义:
学生讨论:表情的定义;表现表情;
教师教授:人的面部情态。
它可以传情达意,表现人的心理。
2、表情的主要构成因素:
学生互相观察并讨论:表情是由什么构成的?
教师讲授:目光和微笑。
一、目光
Ⅰ.人际交往中,一个人的目光应是??
学生观察表情并分析讨论:交往中的目光是怎么样的?
教师讲授:坦然的、亲切的、和蔼的、有神的,目光应注视对方,不应躲躲闪闪。
过渡: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双方直接见面交谈时,视线的高度与位置,应是因交际对象和交际场所的不同而不同。
Ⅱ.视线的分类、应用及特点。
①、学生先自学后演示,最后总结填写表格。
教师讲授并演示各种视线,纠正学生演示中的错误。
②、打开课本第26页,阅读案例,并回答下面问题:
1、这篇案例讲了什么故事?
2、将案例中使用目光的句子划出来。
3、案例使用了目光中的那种视线?
过渡:我们在使用目光时,应把握尺寸,恰到好处,善于调节,因人而异,以显示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人际交际水平,为双方友好关系的建立创造一个无声的良好环境。
那么显示表情的另外一个要素是什么呢?二、微笑:
Ⅰ.微笑的定义:
学生演示并讨论:什么是微笑?
教师讲授:微笑是指不漏牙齿、嘴角两端略提起的笑。
Ⅱ.微笑的作用:
学生演示并讨论;它是表现什么的/
教师讲授并演示:
微笑是人们良好心境的表现;是善待人生、乐观面世的表现;是有信心、对自己魅力和能力抱积极和肯定态度的表现;是内心真诚友善,心底坦荡的表现;是对工作意义的正确认识,乐观敬业的表现。
Ⅲ.演示训练微笑:
(二)、总结
健康的表情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自身素质的最好体现,良好的目光同甜美的微笑融为一体,使表情和谐、富于魅力,使交际形象更具有气质和风度。
(三)课后作业:
1、演示目光与微笑;
2、课本29页思考与训练第7题;
五、说板书
第二章礼仪与道德概述
第二节表情与手势礼仪
一、表情:
1、定义:指人的面部表情。
2、感情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表情
3、表情的构成因素:目光和微笑
(一)目光:
1、目光是坦然的、亲切的、和蔼的、有神的
2、视线的分类、位置、特点、应用场合
(二)、微笑
1.微笑的定义:微笑是指不漏牙齿、嘴角两端略提起的笑
2.微笑的作用:微笑是人们良好心境的表现;是善待人生、乐观面世的
表现;是有信心、对自己魅力和能力抱积极和肯定态度的表现;是内心真诚友善,心底坦荡的表现;是对工作意义的正确认识,乐观敬业的表现。
六、教学反思:
自接触礼仪教学以来有很多感触,细节尤为重要,很多大型的活动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全世界的人都借助示意动作,有效地进行交流。
最普遍的示意动作,是从相互问候致意开始的。
了解那些示意动作,至少让我可以辨别什么是粗俗的,什么是得体的。
使你在遇到无声的交流时,更加善于观察,更加容易避免误解
1、目光(用眼睛说话)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在没有任何语言的情况下,眼睛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比较重要的活动中,用眼睛看着对话者脸上的三角部分,这个三角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到前额。
如果你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会显得很严肃认真,别人会感到你有诚意。
在社交活动中,也是用眼睛看着对方的三角部位,也就是双眼和嘴之间,当你看着对方这个部位时,会营造出一种社交气氛。
这种凝视主要用于友谊聚会。
2、微笑
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可以反映本人高超的修养,待人的至诚。
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容易。
微笑是人际交往重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因此微笑是要发自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