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规范教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 格式:docx
- 大小:73.57 KB
- 文档页数:21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外表仪态1.保持整洁的外貌:学生要注意保持整洁的仪表形象,包括干净的衣着和整齐的发型。
2.正确的站姿和坐姿:学生应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坐姿,保持挺胸抬头,不驼背。
坐姿要端正,避免趴在桌子上。
3.注意言谈举止:学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说脏话,不乱扔东西,保持文明礼貌的态度。
4.适当表达个人情感:学生在表达个人情感时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或失控。
二、日常生活礼仪1.餐桌礼仪:学生应学习正确的餐桌礼仪,包括用餐前要洗手,并遵守用餐顺序和礼仪规范。
2.公共场所礼仪:学生要在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素质,包括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尊重他人的空间和权益。
3.道谢和请托礼仪:学生应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表达感谢之情,并学会正确地请求帮助或请托事情。
4.礼物接受礼仪:学生应学会正确地接受礼物,并学会感谢送礼人的心意。
5.电子礼仪:学生要学习使用社交媒体和电子设备的礼仪,包括对别人的信息和隐私的尊重,避免恶意评论和谣言传播。
三、社交礼仪1.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学生应学会尊重他人,并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包括笑脸相迎,热情问候和礼貌地交谈。
2.方式礼仪:学生要学习正确地打方式和接听方式的礼仪,包括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礼貌地回应对方。
3.互相帮助和尊重:学生应学会在与他人交往中互相帮助和尊重,包括关心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主动提供帮助。
4.面对面交流礼仪:学生应学会面对面交流时的礼仪,包括保持适当的眼神交流,不打断别人的发言,避免争吵和冲突。
5.礼仪用语和称呼:学生应学习正确的礼仪用语和称呼,如请问、谢谢、对不起等,学会尊重他人的身份和称呼。
四、仪容仪表1.服装礼仪:学生应学会选择适当的服装和配饰,避免过于暴露或不合时宜的装扮。
2.个人卫生礼仪:学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修剪整齐的指甲,保持清洁的牙齿和呼吸等。
3.环境整洁礼仪:学生应学会保持自己周围环境的整洁,包括房间、桌面和公共场所等。
第一章课题: 追根溯源,走进礼仪殿堂第一节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了解礼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礼仪及其发展历程;注重礼仪的各方面表现。
2.情感目标理解礼仪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实践、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是社会文明发展、社会生活和谐的客观要求;理解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重点礼仪的含义;礼仪在生活中的各方面表现;难点理解礼仪在历史和生活各方面所创设的功能。
课时:课型 : 新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弟子规》片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思考:你理解上述内容中对青少年行为的要求吗?2、你知道哪些中华文明礼仪的典故?孔融让梨、程门立雪、曾子避席、张良拜师案例创设礼仪的生活各个情景,并通过问题总结礼仪对青少年的要求和影响。
通过典故引发学生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并及时导出课题3.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也需要精神文明,更需要公德心。
仅有鼓起来的钱袋,而没有文明的礼仪,仍然是个富而不仁的穷人。
这样的民族仍将还是落后的民族。
”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
礼仪规范的形成,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反复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通过某种风俗、习惯和传统的行为方式固定下来。
这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不断地支配或控制着人们的交往活动,它规定着人们在一定的场合中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表现,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 可见,礼仪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是多么的重要。
做一个中国人总是让人骄傲的,咱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举世公认的文明古国,可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古埃及、印度、巴比伦的文字和文化都已经消失或者断裂了,只有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传承至今,还有一件让咱们骄傲的事情,那就是有一个称呼,说我们中国叫做“礼仪之邦”,中国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很崇尚礼仪,万事总有个根源,那么中国人的礼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呢?教学内容一、中华礼仪,源远流长1.发展历程人类初时,最基本的礼仪是祭祀→两万五千年前,埋葬死者撒赤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
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章实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第二章,主要内容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职业场合的礼仪要求。
具体章节为:2.1礼仪的含义与作用;2.2生活中的礼仪规范;2.3职业场合礼仪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活中的基本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 培养学生具备职业场合的礼仪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职业场合礼仪要求的掌握与应用。
教学重点:礼仪的基本概念、生活中的礼仪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礼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礼仪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2.1 讲解礼仪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含义与作用。
2.2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如见面礼仪、电话礼仪等。
2.3 分析职业场合礼仪要求,以视频为例,让学生了解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并互相交流学习。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二章实用礼仪规范2. 板书内容:2.1 礼仪的含义与作用2.2 生活中的礼仪规范2.3 职业场合礼仪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请简述礼仪的含义与作用。
1.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三个礼仪规范。
1.3 请列举三个职业场合的礼仪要求。
2. 答案:1.1 礼仪的含义: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
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际关系、提升自身形象。
1.2 示例:见面礼仪、电话礼仪、餐桌礼仪。
1.3 示例:着装得体、礼貌用语、尊重他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礼仪的基本概念和实用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