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题解析(201908)
- 格式:ppt
- 大小:309.00 KB
- 文档页数:4
历届高考漫画类试题解析一、类型特点漫画题也是以图形提供的信息为载体来考查考生所学知识及各种能力的,只不过前者的图形是以科学的形式出现的,而后者的图形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这类题早在原来的高考政治卷中就曾大量应用,在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卷中也大量出现,所以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漫画类试题是指以漫画画面的情景及其深刻内涵作为载体,用以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等多种能力的试题。
这类题具有如下特点:(1)画面情景往往并不复杂,有的仅寥寥数笔,但内涵十分丰富,寓意十分深刻。
命题者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结合所学知识设置问题,用以考查考生的观察、思考等多种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2)画面往往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用以讽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不良现象,或者用以说明深刻的道理。
命题者以此为载体设置问题,有利于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
(3)这类题阅读量(字数)虽小,但思考量较大,考查的能力层次也较高,多用来考查考生的哲学知识,也可用来考查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因而在高考文综卷中也大有用武之地。
二、思路点拨目前我们在各类高考中见到的漫画题,一般仅限于选择题。
解答这类题首先是要仔细观察画面显示的情景,读懂漫画反映的内容。
为此,除了仔细观察画面本身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外,还要注意画题及画中的文字说明,以便从整体上把握作者作画的本意,这是能否正确解答这类题的前提。
其次,在准确把握漫画本意的基础上,还要按照题目设问的指向(比如,是哲学还是经济学,是唯物论还是辩证法,等等),深入挖掘漫画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从而明确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最后,要根据设问的指向,找准漫画含义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并运用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完成题目的解答。
三、范例解析例1 : (2005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28 —29题)图6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
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
回答28~29题。
1)参考答案:一个人掉进水里,只露出一只手,正急待救援;几个新闻记者在岸边,架起摄像机拿着话筒,正在焦急的回头望,他们在等待救援者的出现。
2)寓意:讽刺了社会上的一些虚伪的人,他们表面上看很有集体团结合作感,实际上却暗中借此为自己谋私利。
标题:如此团结/如此划船/划船者。
3)参考答案:
标题:可怜天下父母心
解析:漫画由三部分组成,人物可分为二类:身体由矮到高、年龄由小到大背着书包的孩子,数量由少到多、距离孩子越来越近的父辈母辈。
(根据漫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寓意。
(注意:谈感想时要围绕漫画寓意,内容要具体,思想健康。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
08届高考政治开放性漫画题解答开放性漫画题的命题方式灵活,既有漫画独立命题,也有漫画与其他材料组合命题;设问方式灵活,有揭寓意、析现象、谈启示、提建议、说做法、举实例、撰写小论文(因篇幅所限,上面没举这一形式)等多种形式;评分标准灵活,有酌情给分、酌情加分、选点赋分、划等赋分(主要是小论文)等不同形式。
针对上述特点,解答开放性漫画题的一般策略是:一、认真细致地观察漫画,弄清漫画的思想内涵,是漫画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一般地说,画家是画景与物,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漫画家是在画思想,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因此,要解答漫画题,首先应该准确地把握漫画的思想内涵。
一幅漫画(作品)一般由标题与画面组成。
标题即漫画的题目,也就是漫画的主题。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漫画的标题是“反语式”的,。
画面是作者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政治事件或社会生活现象的情景。
标题与画面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弄清漫画思想内涵的科学方法是透过现象抓本质。
具体说,就是以漫画的标题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仔细地观察漫画,弄清漫画的表面现象,然后开动脑筋,把它与大脑中储存的基本知识相对照(以实联理),思考出哪些基本观点或原理与漫画寓意相吻合或最吻合。
二、明确作答范围和设问角度,紧扣题意,寻根问宗,依题作答,是开放性漫画题设问方式多样性的客观要求一般地说,开放性漫画题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漫画(材料),二是设问,三是漫画和设问之间的衔接语,如“运用×年级《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运用所学有关知识……”等等。
衔接语告诉我们作答的范围,也就是分析解决问题所使用的“工具”。
设问方式虽然多样,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要求揭示漫画蕴涵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包括漫画反映了哪些道理或问题,谈启示等),二是要求分析说明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原因,即“为什么”(包括析现象、谈认识、说看法等),三是要求提出解决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的措施,即“怎么样”(包括提建议、说做法等),在审题时,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即带着问题审材料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019 中考语文:累积与运用( 图文变换题 ) 漫画题中考语文累积与运用——图文变换题(漫画题)学习目标:1、认识中考“图文变换题”中旳漫画题型.2、掌握漫画题旳解题方法及步骤.3、经过解答漫画题,领会漫画旳寓意.要点目标:掌握漫画题旳解题方法及步骤.难点目标:掌握漫画题旳解题方法,领会漫画旳寓意.学习过程:一、认识漫画1、什么是漫画?漫画:是一种拥有嘲讽性或风趣性旳绘画 . 经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借风趣、风趣旳画面,嘲讽、责备或颂扬某些人和事,启示人们意会高深旳道理(寓意)2、漫画旳组成 .⑴ .标题:(能够没有)即题目,常常见告或示意漫画旳主题思想.⑵ .主体:是画面各“要素”组成旳情形;⑶ .说明:(能够没有)是对画面情形旳提示与讲解.3、漫画题:是指把漫画从图片变换成文字表述旳一种考题 . 中考题中考察旳其实是传统漫画 . 它常常从目前时势或生活局势中取材 .二、自主学习 . (独立达成在导教案上)1、描述画面题(学生答题)(1)请说明右侧漫画旳题面内容. (3分)(注意:①标题.② 主体、背景.③细节:人物动作、语言和表情等.④不要主观想象 . )(2)答案会诊示例:(学生报告后,教师总结)例 1:这幅漫画中有几个树墩,有一个没有脑袋,手拿斧子旳人,一脚踏在中间旳那个树墩上 . (2 分) ( 忽视标题 )例 2:一棵棵被砍伐旳树木,留下了一墩墩树桩,失掉了树木旳伐木人,拎着斧子 . (1 分) ( 忽视细节 - 人物外形 )(3)画面描述题解题要领:a)认真察看整体画面要认真察看画面上旳背景与人物,人物旳衣饰、动作、表情,标题以及其余文字信息等 . (看对象)b)抓住特点客观描述画面抓住能反应画面寓意旳特点进行详尽描述,描述时只需求对漫画内容自己加以说明,不行超越漫画所给图文信息进行添油加醋,不行用主观想象取代画面中其实不存在旳东西 . (抓细节)C)注意说明旳次序关于漫画旳说明,在整体上要做到“总──分──总”,即起笔一句点明介绍对象,而后挨次介绍画面内容,再用一句话点出漫画寓意 . 介绍人物时,可依据“衣着(从上到下)──动作──神情”这样旳次序进行说明,自然主次分明、条理清楚 . (讲次序)(4)描述画面题方法归纳:看对象、抓细节、讲次序2、揭露寓意题(1)揭露这幅漫画旳寓意, 25 字左右 . (3 分)生独立达成(注意:由画面联想到生活、社会,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2)画面:人砍树,脑袋不胫而走 .由画面到生活:人类损坏丛林、生态、环境,自然处罚人类.寓意:这暗寓了人类耗尽自然资源旳结果必定是自取消亡,因此我们要走可连续发展道路 .(3)答案会诊示例 :例 1. 寓意:砍掉树木,就是在砍倒自己 . (没有联系生活,字数不够) (1 分)例2. 这幅漫画告诉我们:对他来说,失掉了树冠,就等于失掉了他自己旳生命 . (逗留在漫画旳表面,没有联系生活) (2 分) 例 3. 这暗寓了人类耗尽自然资源旳结果必定是自取消亡,因此我们要走可连续发展道路 .(3 分)(4)剖析 :大部分学生旳答案,与保护丛林、生态、环境联系,是能够旳 . 还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为:“嘲讽和抽打了现实生活中某些没有脑筋、没有思想旳人,无知嚣张、莽撞、霸道,做了错事殊不知悔悟 . ”(5)方法归纳 :A)、联系生活B)、发掘道理由表及里,有画面到生活,发掘出漫画蕴涵旳深刻道理.C)、揭穿嘲讽归纳寓意要语言简洁,语言要讲究,一般可采用“反应”“嘲讽”“揭穿”“责备”等词语作为归纳寓意旳谓语中心词 .3、拟写标题题(1)认真赏识右侧这幅漫画,为漫画制定一个标题.(不超出10个字)注意:不可以以“无题”为题 .生独立达成( 2)参照答案:爱与碍、还“我”生计空间、给我一点空间、宠爱是害、深重旳爱、歪曲旳爱( 3)方法指导a. 假如是嘲讽性漫画,可用《这样XX》格式 .b. 假如是嘲讽性漫画,可用反语旳修辞方法.c. 依据漫画旳内容取标题 .d. 依据漫画所揭露旳寓意取标题.三、合作研究1、察看漫画《等候》,用简短旳文字说明漫画内容, 50 字左右 .2、认真察看下边一幅漫画,谈谈它旳嘲讽意义 .3、认真察看右边一幅漫画,达成下题(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6 字之内 .(2分)答:( 2)这幅漫画嘲讽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回答.(2分)答:四、讲堂小结:漫画题解答旳步骤:第一步:读题干,弄清命题角度.命题旳角度有画面描述、寓意归纳、拟写标题和抒写启示等方面. 第二步:读画面,掌握漫画内容.漫画内容包含画面中旳人、物、景及其发展变化旳过程.第三步:读画意,推测漫画企图.依据漫画旳细节与变化,联合漫画旳夸张之处,联系现实思索其弦外之音,推测作者创作旳动机.四、讲堂测试1、请描述下边漫画旳画面内容.四只小狗在路上走,健全旳三只只顾向远处看,不注意脚下,结果都掉进了乌黑旳井里,那只失明旳小狗却借助手杖绕开了2、认真察看下边旳漫画,谈谈漫画旳含意【参照答案】①好分数不是全能旳,但没有好分数是千万不可以旳 . ②满足者常乐 . ③踊跃进步不行少 .3、认真察看右边一幅漫画,达成下题(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6 字之内 .(2分)答:( 2)这幅漫画嘲讽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回答.(2分)答:五、课后作业:达成中考联通 3、4、7、8、10 题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历年高考漫画作文题深度解析作者:***来源:《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1年第09期名师介绍张大勇语文特级教师,执教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为漫画作文,自恢复高考以来,漫画作文题在全国卷中一共七度现身。
一、漫画入题的优势同以文字表述为主体的作文题相比,以漫画为主体的作文题受到命题者青睐,并在全国高考卷中频频亮相其实并不意外。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简约性、直观性的特点,出现在试题中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克服了文字表述所带来的单调,增添了试卷结构的多元化,并且漫画所特有的夸张性、幽默性以及娱乐性,在高考这种严肃的场景下,还可对考生起到消除紧张感、调节心理的特殊作用。
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暗藏着对纷纭世事的理解及态度,生活气息浓,社会性较强。
虽然漫画作文题形式简洁,但寓教于乐,内涵丰富。
在思考过程中考生的社会认知水平、批判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以及审美品位等均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和考查。
所以,漫画作文题借助漫画这一媒介不仅实现了鉴选人才的考试功能,而且还达到了化育心灵的社会功能。
二、漫画作文题的发展脉络梳理漫画作文题的发展历程,根据其在各个时期的表现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图本时代(1983~1996)198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首次出现漫画作文题,试题采用的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一出场即惊艳四座。
试题如下: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字数在300字以内。
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2.根据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字以内。
不要写成诗歌或抒情散文。
(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张新华画)时隔13年的1996年,高考语文试卷再次出现漫画作文题。
和1983年的作文题不同的是,这次采用的是两幅漫画,分别是《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漫画题一、漫画的定义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二.如何读懂漫画?几种漫画的观察角度:1.人物型漫画(2)人物的表情——暗示人物的心理(3)人物的语言——暗示人物的心理和漫画的寓意2.事物型漫画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漫画家王者琦画过一幅题为《某公下蛋》的漫画:一只干部面孔的大肥鸡,屁股后面刚下出来一个小如蛇卵的鸡蛋,而它却张着大嘴喷着口水狂叫着“个大,个个大!”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成绩不大,却善于自吹自擂,夸大业绩的现象。
注意:(1)观察事物的本身特征——暗示了漫画讽刺/表扬对象(2)事物的行为、语言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3.情节型漫画一个完整的漫画有时由一幅漫画构成,有时由几幅漫画构成;可以形成情节发展的关系,也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注意:(1)明确主体——暗示漫画的讽刺/赞扬对象。
(2)尖注几个画面中的发展与变化及不变之处——暗示寓时间、条件、情节的变化。
不变:帽子——暗示其干部身份。
注释“研究研究”——暗示人物的处事方式变化:人物穿着——逐渐减少,暗示时间的变化线团——越来越小,离主人公越来越远,暗示应该处理的事情越来越不受重视。
(3)结合标题,思考变化原因结果等——暗示漫画的寓意点。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漫画题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图画题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学校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准备做一期与本次活动相关的推送,向同学们征集图文资料。
阅读同学们的来稿,完成(1)-(3)题。
(共6分)1)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
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
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争座位帖》《熹平石经》选帖A.《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6.(1) C2019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3-25题(11分)面具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
你受邀参加“面具文化”博览会,在入口处你收到一张活动单。
23.最适合中国面具馆书签的一句宣传语是(4分)A.走进博览会,聆听大千世界的声音B.走近面具,一起了解世界文化遗产C.汉字—带领我们走向神秘的面具世界D.面具—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文化使者24.在___,一位外国友人对一幅你熟悉的花脸(___)面具很感兴趣,你想给他作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境的说话顺序是(3分)①互留地址②介绍课文《花脸》③介绍面具知识④与对方打招呼⑤讲述桃园结义的故事A.③①②⑤④B.④③⑤②①C.③①④②⑤D.④②⑤①③23.D(4分)B(2分)24.B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是我省的一件大事。
学校准备制作“弘扬体育精神喜迎‘二青会’” 宣传片向同学们征集素材,你推荐了下面的宣传面,请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6分)写作提示:①可以把三幅画作为”传画系列”总体推荐,也可以只推荐其中一幅;②80字左右。
示例一:我推荐宣传画系列。
三幅画上方居中都有“二青会”全称,中间为运动者的人物剪影,两侧及下方有花卉树木,山川河流装饰图,左下角为山西著名景点图案。
国家公务员面试漫画题真题及解析国家公务员面试漫画题真题1、对于以上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你有何感想【作答提醒】(1)简要描述漫画。
(2)听证会有利于决策科学民主化,但是由于制度缺陷没有充分吸收民意,敬重人民的意见,导致听证会流于形式,对政府和听证会都造册了消极影响。
(3)要进一步完美听证会制度,从立法、听证会制度、详细人数比例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听证会的完美和敬重民众的权利。
【参考答案】在这幅漫画上,我们看到一艘以水龙头为船头,以涨为马达的名曰某某市水价听证会的小船被船主一个人塞得满满的,没有留下丝毫的空间给其他人。
船主还假惺惺地问道:怎么不见市民参与这幅漫画反映浮现在的某些听证会已成为一种走过场,以致市民不肯捧场的现象。
听证会原来是一个汇合民意、反映民意的良好平台,有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但如今一些听证会重形式,轻内容,所选民意代表大多为内定的自己人,而且座位都在前面;而反驳派人数极少,且座位全定在最末尾,很难有发言时机。
最后的结果也是逢听必涨,反驳调价方案的声音普通不会得到采用。
凡此种种,使得大众对这种走过场听证会产生了极大的恶感,不肯成为其中的大众演员。
价格听证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听证会沦为摆设,不仅不利于维护与保障人民的消费权益与切身利益,也践踏了公众的参加权,不利于民主权利的实现。
同时使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大打折扣。
公众对于来自公权的参政呼唤集体静默,其实也是一种意见的宣告和看法的叙述,是对虚伪民主的无声抗议。
无人参加的听证会是组织者的难堪,更是民主的难堪。
唯有进一步完美价格听证制度,才干有效发挥听证会旨在维护百姓权益的初衷。
首先,应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价格听证会各方代表的详细人数比例,避开一言堂;其次,对于大众提出的意见和问题要赋予高度重视和公开透亮的处理,规定终于价风格整方案以听证会主导意见为根底决定,使逢听必涨不再成为一条逻辑;再次,还应规定必须由自立的第三方机构出具企业本钱核算报告,避开局部地方政府部门片面维护企业利益现象浮现;最后,继续完美其他民主制度,拓宽民意叙述的渠道,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制度的作用和大众监视的作用,使人民的民主权力真正得到实现,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考漫画题(8)请给下面这幅漫画拟定两个标题,并就其中一个标题联系实际进行阐释分析。
【漫画解读】本幅漫画画的是一个正在爬梯子的人。
他的左手看起来很正常,握着梯子的横杆,而整个右手及手臂非常的特别,已经不是一个手的形状,而是化作一个长长的刷子,他一边往上攀登,一边用刷子清洁梯子的横杆。
对于这幅漫画我简单从三个角度进行解读,分别是:“利于自己”、“利于他人”、“发展模式”。
1、从“利于自己”的角度看,这幅漫画就“蓝斯登原则”的图像版。
美国管理学家蓝斯曾说,在一个人往上爬的时候要明白,肯定是还会要下来的,那就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做到进退有度,才不会进退维谷,宠辱不惊。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一只狐狸不慎掉进井里,怎么也爬不上来。
口渴的山羊路过井边,看见了狐狸,就问它井水好不好喝。
狐狸眼珠一转说:“井水非常甜美,你不如下来和我分享。
”山羊信以为真,跳了下去,结果被呛了一鼻子水。
它虽已经感到不妙,但不得不和狐狸一起想办法摆脱目前的困境。
这时,狐狸又不动声色地建议说:“你把前脚扒在井壁上,再把头挺直,我先跳上你的后背爬到井外再把你拉上来。
这样我们都得救了。
”山羊同意了。
但是,当狐狸踩着他的后背跳出井外后,马上一溜烟跑了。
临走前它对山羊说:"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别盲目地跳下去!"显然在这个故事中,狐狸和山羊都犯了同样的一个错误:就是做事情都没有考虑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后果,最终自绝后路。
狐狸,成功逃脱水井却是过河拆桥,它必然会失去像山羊这样善良而忠实的合作伙伴;山羊,尽管口渴难耐,面对狐狸的诱惑,在不清楚有没有出口之前,盲目地跳了下去。
山羊和狐狸都是在做事的时候不计后果,终归会自绝后路。
这就不禁令我想到另外一则故事:有一群人都在负重前行,他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朝着目的地前进。
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十字架对自己将来会有什么用,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去想,只是很笨拙的在步履艰难的前行。
漫画题分析及解法【题型简介】漫画题形式轻松活泼,寓意深刻集中,在近几年中考思想品德中都有出现的一种题型。
它以漫画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审清漫画寓意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以达到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统一。
下列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或问题?此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或:对你有何启示?)(一)①②③看法:以上三幅漫画均反映了团结就是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同时也说明了个人离不开集体。
启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尽自己之力,捐出自己平时的零花钱,或是一些自己的物品,表达自己的爱心。
(二)①②③漫画①反映了便民商店的经营者的做法是一种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的行为。
启示:经济活动中经营者诚信经营、依法经营,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也是对经营者自己负责的表现。
漫画②反映了出售海产品的销售者的做法是一种不诚信经营、不依法经营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同时也可以看出该消费者在消费时有较高的维权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启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一些不讲诚信、见利忘义的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依法维权。
漫画③反映了该生产者生产伪劣商品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诚信超时拒绝伪劣商品做法是一种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的表现。
启示:诚信经营、依法经营,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生产伪劣商品的行为是不得人心、没有出路的。
(三)①②③漫画①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品质;启示: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任何时代都不能放弃。
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漫画②中工作人员节省开支、艰苦朴素的做法是一种热爱集体的表现。
启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集体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宗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