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必修一 经济生活 课本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20.13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课本归纳

经济:关于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利用

基本的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经济活动的主体:国家、企业、个人(消费者)

经济活动的目的:国家: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共同富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企业:盈利

个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⒈商品

⒈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⒈基本属性(缺一不可):①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⒈货币

⒈货币的产生过程

⒈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⒈货币的特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固定一般等价物⒈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

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其他职能:①贮藏手段: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暂时退出流通)

②支付手段:货币在赊销赊购中被用来偿还债务,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等(讲究信用,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

(与流通手段的异同:异:在时间、空间的异同同:都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

③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

额,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⒈纸币

⒈纸币的产生: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⒈纸币的发行:①发行的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②发行超出限度的后果: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

发行低于限度的后果: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③人民币(打击假币)

第二框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⒈信用卡和支票

⒈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账结算

⒈常用的结算工具:信用卡、支票等

⒈信用卡的功能和优势:①功能:消费、转账结算、信用贷款

②优势: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现

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消费,安全

⒈支票的用途及类型: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⒈外汇

⑴外汇及用途: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币值)

⑶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人民币升值:有利进口,不利出口

人民币贬值:有利出口,不利进口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卖方主导→卖方市场(物以稀为贵)

供过于求→买方主导→买方市场(货多不值钱)

*一般情况下,市场经济由买方主导

2.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两者呈正相关),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两者呈正相关)(劳动时间→劳动量→价值

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个别劳动时间的高低对生产者的影响

①个别劳动时间低对生产者有利,反之则不利

②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就要提高劳动生产率

(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商品价值的影响(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呈负相关)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影响商品价值→但是价值总量(价值总量=单位价值*数量)增加→商品生产者收益扩大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降低→但是价值总量不变→商品生产者收益不变→有利于社会(消费者)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与供求共同作用于价格,使价格变化呈现规律性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

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通过市场供求的运作达到供求平衡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呈负相关

(2)不同的商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有所不同

①生活必需品:反应不明显

②高档耐用品:反应明显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导致既定商品的需求变化

①互为替代品:A价格↑→A需求量↓→B需求量↑→B价格↑

②互补商品:A价格↑→A需求量↓→B需求量↓→B价格↓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要素:维持生产所需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3)关注市场变化,生产高质量产品,应国家政策要求做出相应调整,满足消费者需求等

市场调节: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获利增大→扩大规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缩小规模→循环……(以巨大的损失作为代价)

市场经济:客观调节价格对市场的反应有滞后性、盲目性,风险大;以求平衡的代价的代价太大,因此还要进行宏观调控

计划经济:主观认定

*供求曲线判断:当一个未用任何坐标轴表示的变量发生变动时,曲线就会移动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收入(主要因素)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两者呈正相关)→要求: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②收入: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与消费呈正相关)

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2)物价水平(第二课)

(3)消费习惯、消费心理

(4)文化现状、风俗习惯

2.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影响因素:经济发展规律、人们的收入和其他消费因素

(3)变化规律:随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变化而变化

(4)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

①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100%

②意义: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降低,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

*从数值看,恩格尔系数是一个相对量,是一个比例数,不是一个绝对量。恩格尔系数降低不等于食品支出金额的减少

3.消费类型

(1)按支付方式划分(不能反映消费水平)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

②贷款消费(不能认为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