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行为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256.50 KB
- 文档页数:10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行为检查表企业名称附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检查表企业名称原材料质量控制检查表企业名称表3混凝土生产过程及混凝土实体质量控制的检查表附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人员现场考核表表5企业名称试验员:上岗证号:备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1、混凝土配制强度:fcu,k= ;σ=;fcu,o= 。
2、水灰比计算:αa = ;αb=; fcu,o= ;γc =; fce,k= ; fce=;W/C=。
3、用水量选取:mwo=;减水后用水量:。
4、水泥+粉煤灰用量计算:mc0+mf0=。
5、粉煤灰、水泥用量粉煤灰掺入比=%;m c0=;mf0=。
6、外加剂用量:外加剂掺入比=%;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固含量=%;m外0=。
7、选取砂率Sp=%。
8、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重: kg。
9、砂用量砂含水率=%;ms0=。
10、石用量石1含水率=%;石2含水率=%;mg10=;mg20=;mg0= 。
11、用水量调整:mw0=。
12、配合比:m c0:ms0:mg0:mf0:m外0=(kg/m3)。
附表3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巡查表企业名称:检查日期:年月日序号检查内容检查要点检查情况(存在主要问题)1 生产行为 1.1是否取得资质或超资质生产核对资质证书原件2 原材料质量控制2.1原材料进厂资料1、选取某一生产时段,抽查预拌商品混凝土专业企业或分厂、分站(以下统称企业)进厂原材料汇总表及相应合格证、检测报告和出厂砼汇总表;2、核对水泥试验原始记录看待检水泥试样数量是否相符;3、按进厂原材料汇总表或通知单逐批核对其他原材料待检数量和已检数量。
2.2原材料进厂检(复)验情况2.3进厂原材料台账建立情况2.4检(试)验后样品留置情况3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3.1配合比确定与调整所有生产配合比及其调整均应由试验室发出,并可追溯到相应原始记录,生产线计量检定应在有效期内,且计量偏差应满足规范要求,掺合料用量在文件规定范围内3.2计量与搅拌3.3掺和料品种、掺量检查组组长(签名):企业负责人(签名):4 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4.1出厂检验1、核对生产记录、试验原始记录看砼试件留置数量是否相符;2、按试验报告核对已检样品留置量及时间是否相符4.2交货检验4.3出厂预拌混凝土台账建立情况5 试验室条件5.1管理制度随机抽查试验室制度、人员、检测操作能力,核对仪器及检定情况,核对有温湿度要求的试验环境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相应记录。
5.2检测人员5.3检测能力5.4仪器设备5.5检(试)验环境5.5.1水泥实验室(温度20±2℃,湿度>50%),水泥比表面积(湿度≤50%)5.5.2水泥标养(养护池水温度20±1℃)5.5.3混凝土拌合室(温度20±5℃)5.5.4有温湿度要求房间是否放置能产生高温设备5.5.5混凝土试块养护室(面积不小于30平米并符合实际使用要求,温度20±2℃,湿度>95%)5.6检测联网抽查试验室机顶盒与企业服务器、省检测管理系统联网情况;6 试验室人员到位情况6试验室人员到位情况随机抽查试验室人员到位情况检查组组长(签名):企业负责人(签名):7 检(试)验和生产数据实时上传情况7随机抽查检(试)验和生产数据实时上传情况1、选取某一生产时段,抽查水泥、出厂检验试块检验报告是否自动实时上传,抽查配合比、掺合料、砂、石、外加剂检验报告是否上传;2、选取某一生产时段,抽查生产数据是否全部自动采集并上传;3、抽查搅拌楼数据采集仪与机顶盒连接情况及机顶盒与省检测管理系统联网情况8 原材料质量8.1粉煤灰质量在检查人员监督下,由企业或分厂(分站)检测人员抽取试样、封样8.2磨细矿渣质量8.3水泥质量8.4砂质量8.5外加剂质量9 预拌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强度在检查人员监督下,由企业或分厂(分站)在厂区制作一组砼试块,并现场抽测预拌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混凝土强度也可抽取已达28天的出厂检验试块当场试验)氯离子含量10 其它注:1、具体检查要点见“福建省预拌混凝土质量监督抽查抽测规定”;2、每次检查项目不少于5大项,当抽测原材料质量时,可结合现场情况抽测1种以上材料,不一定全部原材料全部都抽测。
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监督检查表第一篇: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质量监督检查表1、资质等级证书(是否有资质等级证书、生产许可证或临时生产许可证)2、是否通过资质年检3、企业技术负责人、试验室主任是否有任命书4、是否按GB/T 15481-2000有关要求建立保证体系(检查相关制度和文件)5、是否按GB-T 15481-2000要求制定质量手册6、质量体系未见控制制度和执行(1)有关质量法规、标准、规范和文件收集是否完整(2)有关资料质保书、试验记录、检测报告、材料台账、仓位管理、试件成型管理等资料是否进行归档管理。
(3)有关配合比通知、生产记录、发货记录的文件管理情况7、企业经理是否符合企业资质能力要求(二级5年经历经验或中级以上职称,三级3年专业工作经验。
8、技术负责人是否符合企业资质能力要求(3/2年以上专业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9、技术经济人员是否符合企业资质能力要求(技经人员15/8人,工程技术人员10/5人,中级以上职称5/2人)10、原材料应有进场验收制度,并建立材料台账对材料的时间、品种、规格、牌号、数量、批号、验收、复试情况、进退场情况的进行记录和管理。
11、材料的堆放水泥:应按不同品种、标号及牌号分别存储在专用仓库货水泥库内;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应采取措施,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清洁。
掺合料、外加剂:不同品种、级别的掺合料、外加剂应分别存储,标志明显,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粉状外加剂应有防潮结块措施,液体外加剂应有防日晒、受冻、污染、进水、蒸发和沉淀措施。
12、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应有符合要求的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13、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等均按规定进行复试;集料应进行抽样检测(1)检查复试、检测的项目是否符合要求(2)检查复试、检测的数量是否符合要求(3)材料是否做到复试、检测符合要求后才进行使用14、原材料追溯机制:(1)原材料批号、数量、试验记录的编号管理规范;(2)材料出入库仓位管理记录完整(3)材料流程管理清晰,混凝土出场记录内容完整15、试验室成型、养护环境(是否符合GB/T50081-2002要求)16、项目检测能力(1)砂、石等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砂的检验内容为: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颗粒级配、含水量、堆积密度、吸水率;石的检验内容为: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压碎值指标、吸水率、表观密度、抗压强度、含水量;(2)水泥等胶凝材料的性能试验水泥的检验内容为:胶砂强度、胶砂流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检验内容为:坍落度、含气量、贯入度、容重、水灰比;目测保水性和粘聚性;(4)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混凝土的物理学性能检验内容为:抗压、抗折(市政工程)、抗渗、劈裂、收缩;(5)混凝土外加剂的有关试验混凝土外加剂的检验内容为:凝结时间、密度或细度、水泥净浆流动度、抗压强度比、PH值、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6)掺合料的有关试验粉煤灰和矿粉的检验内容为:烧失量、细度、需水量比、含水率。
项目现场预拌混凝土质量巡查表
一、湖北省散预信息化平台登录路径
路径1:登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首页()进入“办事服务”栏目,在“业务系统”板块点击湖北省散预信息化平台。
路径2:直接登录:8088/adminlogin网址进入湖北省散预信息化平台。
二、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登录路径
路径1:登陆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首页
() 进入“办事服务”栏目在“业务系统”板块点击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路径2: 直接登录
:8904/ 网址进入湖北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行为检查表企业名称
附件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检查表企业名称
原材料质量控制检查表
企业名称表3
混凝土生产过程及混凝土实体质量控制的检查表
附件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人员现场考核表表5
企业名称试验员:
上岗证
号
:
备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1、混凝土配制强度:
f
cu,k
= ;σ=;
f
cu,o
= 。
2、水灰比计算:
α
a = ;α
b
=; f
cu,o
= ;
γ
c =; f
ce,k
= ; f
ce
=;
W/C=。
3、用水量选取:
m
wo
=;
减水后用水量:。
4、水泥+粉煤灰用量计算:
m
c0+m
f0
=。
5、粉煤灰、水泥用量粉煤灰掺入比=%;
m c0=;m
f0
=。
6、外加剂用量:
外加剂掺入比=%;外加剂减水率=%;外加剂固含量=%;
m
外0
=。
7、选取砂率Sp=%。
8、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重: kg。
9、砂用量
砂含水率=%;
m
s0
=。
10、石用量
石1含水率=%;石2含水率=%;
m
g10
=;
m
g20
=;
m
g0
= 。
11、用水量调整:
m
w0
=。
12、配合比:
m c0:m
s0
:m
g0
:m
f0
:m
外0
=(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