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量概念的形成与张量分析的建立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向量是在一个线性空间中定义的量,当这个线性空间的基变换时,向量的分量也跟着变换。
而一个线性空间有一个伴随的对偶空间。
张量是一个同时定义在几个线性空间的量,这几个线性空间的基可同时变换,或者只是只变换几个,此时,张量的分量也跟着变换。
我们一般见到的张量是同时定义在几个线性空间及其对偶空间里的量,在实际的符号表达中,就表现为同时有几个上指标和下指标,也即线性空间及其对偶空间。
张量其实是一种线性代数,即多重线性代数,从字面上理解,也正好是上面提到的“定义在多个线性空间的量”。
在流形中,一点的切空间正好同构于一个欧氏空间,也即,与一个欧氏空间的性质一样。
而这个欧氏空间有一个伴随的对偶空间,所以可以定义张量。
要对流形上张量作微分运算,必须比较流形上相距很近两点的张量的差,这就引出了联络的概念,而联络的概念的引出,需要这两个不同的点的欧氏空间是同构的。
进而发展了张量分析。
现代数学是建立在代数与拓扑基础上的,很多概念如果代数水平不行,是很难理解的。
比如泛函分析、纤维从理论等。
代数方面的知识,最好能掌握抽象代数的概念,进而掌握交换代数的知识。
其实,线性代数是很多现代数学概念的基础,而线性代数的核心就是空间的概念。
而现在,我们国内工科学的线性代数只是讲一讲矩阵、矩阵运算、特征值、特征向量、二次形等等。
线性代数的精髓概念根本涉及不到。
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同学理解现代数学中很多概念的困难。
现代数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就是公理化的方法。
这是希尔伯特在其《几何基础》中最先明确提出的,这本书当初得到了彭加莱的很高的评价。
公理化思想的威力我当初是在学习《实变函数论》这门课时深刻体会到的。
武熙鸿老师的《黎曼几何初步》中,则是处处渗透着公理化的思想,读来颇有味道。
应该这样说,是低阶张量被我们找到了可以比拟的物理意义,但张量本身并不需要具有几何比拟其实,张量是有很强的几何背景的,不管是低阶的,还是高阶的。
这主要是因为现代张量的定义是建立在线性空间概念的基础上的。
计算机专业张量的使用计算机专业中,张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和数据结构,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张量的基本概念、用途以及在计算机专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张量的基本概念张量是一种多维数组或矩阵的扩展,可以表示具有任意维度的数据。
在计算机科学中,我们通常将标量(只有一个数值)、向量(一维数组)和矩阵(二维数组)作为张量的特殊情况。
例如,一个三维空间中的向量可以表示为一个三维的张量。
二、张量的用途张量在计算机专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首先,张量可以用来表示和处理图像数据。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图像可以看作是一个二维的张量,其中每个元素代表一个像素的数值。
通过对图像进行张量运算,可以实现图像的处理、特征提取等操作。
张量在自然语言处理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文本分析中,可以将文本数据表示为一个三维张量,其中每个元素表示一个单词或字的向量表示。
通过对文本张量进行运算,可以进行文本分类、情感分析等任务。
张量还被广泛应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
在这些领域中,张量被用来表示输入数据、模型参数以及计算结果。
通过对张量进行运算,可以实现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从而实现模型的训练和预测。
三、张量的具体应用1. 图像处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可以使用张量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增强和分割等操作。
例如,可以对图像张量进行平滑化处理,去除噪声和不必要的细节,从而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视化效果。
2. 文本分析: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可以使用张量进行文本的表示和分析。
例如,可以将文本数据转化为张量表示,然后通过张量运算进行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和机器翻译等任务。
3. 机器学习:在机器学习中,张量被广泛应用于数据的表示和模型的训练。
例如,可以使用张量表示输入数据和标签,然后通过张量的运算进行模型的训练和优化。
4. 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张量是神经网络的基本数据结构。
通过对张量进行运算,可以实现神经网络的前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从而实现模型的训练和预测。
数学中的张量分析方法在数学中,张量分析是一种用于描述多维空间中变量关系的数学工具。
它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包括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等。
本文将介绍张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应用方法。
一、张量的定义和性质1. 张量的定义张量是一个多维数组,可以表示为多个分量的组合。
在欧几里德空间中,一阶张量是向量,二阶张量是矩阵。
高阶张量可以看做是多个矩阵的组合。
2. 张量的性质张量具有坐标系无关性,即其分量在不同坐标系下具有相同的转换法则。
这使得张量在描述物理量时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
二、张量的运算法则1. 张量的加法和减法张量的加法和减法都是对应分量相加或相减。
要求参与运算的张量具有相同的维度。
2. 张量的数乘张量的数乘是将每个分量都乘以一个标量。
数乘并不改变张量的维度。
3. 张量的张量积张量的张量积是两个张量的分量进行乘积并按照一定规则相加得到的新张量。
它在向量叉乘、矩阵乘法等问题中有广泛应用。
4. 张量的缩并运算张量的缩并是对张量的某些分量进行求和,并将结果保留在一个新的张量中。
它常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协方差矩阵等问题。
三、张量的应用举例1. 物理学中的应用张量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流体力学中的应力张量、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张量等。
它们描述了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2. 工程学中的应用张量在工程学中用于描述物体的形变、应力分布等。
它在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热传导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张量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操作就可以用张量运算进行描述。
4. 经济学中的应用张量在经济学中用于描述多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用来分析供求关系、生产函数等经济现象。
结语:张量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为我们研究和解决各种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通过对张量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法则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张量,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 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张量分析与场论上一章讨论了张量的代数运算,而连续介质力学要求研究连续介质微元体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把微积分引入张量的运算中,从而形成了张量分析与场论。
本章我们将重点介绍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张量分析及一些有关场论的知识,关于一般曲线坐标系中张量分析的知识不在我们课程讲授的范围之内,我们在第三章中给出有关内容的简单介绍,供有兴趣者参考。
相对于一般曲线坐标系,有些文献和教科书上也把正交曲线坐标系称为非完整系物理标架。
2.1、矢量函数、及其导数与微分1).如果一个矢量A 随着某一参数q 在变化,则称这个矢量()q A为矢量函数,在直角坐标,也称笛卡尔坐标中()q A可表示为()()()()k q A j q A i q A q A z y x++=如果把矢量A 的起点放在原点,随着q 的变化,A的端点将在空间描述出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称为A的矢端曲线,矢端曲线是以参数形式给出的。
矢端曲线上一点M ,矢量叫做点M 的矢径,用r表示。
矢端曲线的参数方程为A r=,即其分量满足的方程为()q A x x =; ()q A y y =; ()q A z z = 例:圆柱螺旋线。
参数方程为:()k a j a i a rθθθθ++=sin cos其中θ为参数。
2).矢量函数的导数矢量函数的导数的定义为:如()()qq A q q A q A q q ∆-∆+=∆∆→∆→∆ 00lim lim存在,则称为()q A 在q 点的导数或导矢,记为qA ∆∆或A '。
在直角坐标中,由于i e是常矢量,因此导数的表达式为()()()()i i i i i q i i i i q q e qA e q q A q q A q e q A e q q A q Adq A d∂∂=∆-∆+=∆-∆+=∆∆=→∆→∆→∆000lim lim lim即k dqdA j dq dA i dq dA dq A d z y x++=s导矢()q A '的几何意义:如果导矢A ' 存在,且0≠'A ,则A '的方向表示矢端曲线的切线方向,并指向q 增加的方向。
关于张量分析的数学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引言张量分析是一门重要的数学分支,在科学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多维量、多方向、多变量的数据结构,张量在物理、力学、电磁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的描述、建模与计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张量分析的数学原理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
第一部分数学原理1.张量的定义按照一般的定义,张量是一个可用于表示多维量和多向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对象。
它可以看做是一种多维矩阵,其中每个元素都有多个指标。
与标量和向量不同,张量的指标可以有多个,我们常常用字母来表示。
2.张量的运算在张量分析中,张量的运算包括加、减、乘等。
与标量和向量不同,张量的乘法并不等同于代数乘法,而是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卷积运算”。
例如,两个二阶张量相乘的结果是一个四阶张量。
这种方法既能描述多维多向量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实现基本的数学运算。
3.张量的变换由于张量具有多个指标,所以张量的变换涉及到各个指标的变化。
例如,一个二阶张量在坐标系变换后,其各个分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们可以通过矩阵变换来描述张量的变换规律。
这一点在物理领域的应用尤其常见。
第二部分实际应用案例1. 电磁场模拟电磁场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电磁场分布的方法,是工程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张量分析被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用张量表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物理量,通过各种运算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用张量来描述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实现电磁场的精确计算。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设计、通讯技术等领域。
2.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是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包括了图像采集、处理、分析等各个环节。
其中,张量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中。
例如,可以用张量表示医学图像中的像素强度、颜色等信息,通过各种运算分析其空间分布与统计规律,实现对生物组织的诊断、治疗等应用。
这种方法在医学影像学、神经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序言张量分析对于现在的力学专业学生以及力学相关问题的解决,是应该掌握的重要数学工具。
事实上,如果没有张量的知识,就无法学习连续介质力学基本理论和阅读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
无庸讳言,张量概念非常抽象,相对来说比较难于学习和把握。
但是,只要克服张量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抓住张量概念的关键点,梳理张量分析的基本数学规则,结合一定的力学实例的张量描述,从而建立张量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就能够为运用张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张量概念最早是由高斯(Gauss)、黎曼(Riemann)、克里斯托夫(Christoffel)等人在十九世纪发展微分几何过程中引入的,是从线性空间推广到非线性空间的纯粹数学的演绎,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这种具有根本性变革的数学工具长期被自然科学领域所忽略。
直到1915年,爱因斯坦获得格罗斯曼的协助,借助张量分析这一数学工具创立了伟大的广义相对论,才凸显了张量分析在描述具有协变性质物理规律的关键作用。
这个事实再次有力地向我们传达了数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彼此的依存关系,即数学的规则被赋予了自然规律的意义后才成为有生命力的学问,而借助数学工具建立起的自然规律才能呈现自然科学的奥秘。
此后,张量分析迅速渗透到理论物理、现代微分几何、连续介质力学等学科领域中。
就力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和掌握张量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领会连续介质力学的概念和一般力学规律,充分锻炼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用代数方法和解析方法描述空间问题时,必须引进坐标系或建立坐标基矢量。
坐标系的引入为建立各种物理或几何规律带来了可能和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往往使问题复杂化。
可以设想,客观规律应该独立于坐标系,但客观规律的表达形式却严重依赖于所用的具体坐标系,使得客观规律本身的内在性质与建立在坐标系上的数学表达形式完全融为一体。
这样,一方面可能会因其数学的形式外壳而不易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另一方面,甚至对很多客观规律根本无法进行数学表述。
张量概念的形成与张量分析的建立
【摘要】:张量分析在数学物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广义相对论的成功,张量分析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更重要的是规范场论和弦理论的建立,张量分析被应用到了更加广泛的领域。
而如此重要的数学分支的历史却极少被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在发掘、搜集、整理、分析张量数学的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的方法,梳理、研究、探讨了张量数学的发展史,得到了若干新的发现。
首先,找到了向量的代数定义的原始文献,这是张量数学发展史研究的中间链条。
如果没有向量的代数定义,这种扩张量是无法超出三维情形的。
而张量是一种高维的数学量,因此向量的代数定义是通向张量概念的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关于张量数学史的研究中,这是一个被忽略的内容。
其次,解读了张量概念的电磁学起源。
从电磁学角度揭示了张量概念的物理学源头。
而在过去,则一直把弹性力学作为张量概念起点,事实上,应用力学与张量概念的起源关系不大。
论文最重要的发现是考证了第一个在现代意义上使用tensor的学者。
论文系统论述了张量分析的建立过程。
从非欧空间观念、高斯的内蕴思想、黎曼的n维流形、格拉斯曼的高维空间观念、凯莱的n维向量空间开始,逐一陈述了张量数学的历史。
张量分析作为解决曲线坐标系中微分运算的数学方法,是从高斯的内蕴几何开始孕育的。
而第一个真正提出这个问题的是黎曼,他的n维流形的构想,具体地提出了弯曲空间中二次微分形式的变换问题,这是通向张量分析的起点。
随后,经过贝尔特拉米、克
里斯托夫、里奇等人的发展,这种方法终于得以建立。
作为补充,简述了张量分析的应用史。
包括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的引力场方程,以及外尔、列维-齐维塔的黎曼几何学。
这里的新发现是考证了“黎曼几何学”这个名词的最早出处。
张量分析的产生,依赖19世纪的代数和几何的解放。
正是非欧几何和抽象代数的出现,使得张量分析得以产生。
而张量分析与黎曼几何的深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数学的进步。
这使得对张量数学史的研究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张量分析曲线坐标系向量的代数定义黎曼流形协变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O183.2
【目录】:中文摘要4-5Abstract5-11导论11-33一论文选题的意义11-12二关于张量数学的几个重要问题12-15三论文的基本内容15-22四国内外研究现状22-29五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29-33第一章流形理论:张量概念形成的几何学进路33-60第二节弯曲空间观念的形成:黎曼流形的渊源之一34-481、非欧空间观念形成:张量数学的萌芽34-372、弯曲空间的首次探索:张量分析的几何学基础37-48第二节高维空间观念的形成:黎曼流形的渊源之二48-531、格拉斯曼
的n维向量空间48-502、凯莱的n维解析几何50-53第三节黎曼构造流形概念:张量表示空间形成53-601、黎曼构造”流形”的思路54-552、黎曼”流形”的内涵55-60第二章不变量理论:张量概念形成的代数学进路60-79第一节格拉斯曼的几何演算:扩张量的首次引进62-65第二节代数形式不变量理论:张量分析的核心65-761、代数形式与不变量65-692、向量的代数定义69-723、西尔维斯特的代数形式不变量理论72-76第三节矩阵表征:向量和张量共同的语言76-79第三章协变理论:张量概念形成的电磁学进路79-95第一节tensor:首次出现及最初含义79-83第二节电动力学中的张量概念83-901、明可夫斯基的六元矢量:二阶反对称张量83-872、洛仑兹理论中的张量概念87-90第三节tensor:”张量”涵义的首次出现90-951、诺德斯托姆赋予tensor张量内涵90-932、劳厄的张量概念93-95第四章协变微分:张量分析的建立95-112第一节微分形式不变量:张量分析的灵魂96-100第二节克里斯托弗符号:张量分析的出现100-104第三节里奇综合:张量分析最终建立104-109第四节爱因斯坦理论:张量分析的重述109-112第五章相对论和黎曼几何:张量分析的应用112-123第一节广义相对论:张量分析的物理实现112-1181、爱因斯坦的方案112-1152、希尔伯特的方案115-118第二节黎曼几何学:张量分析的数学实现118-1231、外尔的总结119-1212、契维塔的发展121-123结束语123-125参考文献125-133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133-134致谢134-13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