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
- 格式:pdf
- 大小:15.33 MB
- 文档页数:17
教师班级教学日期课题名称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型新授课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了解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与合法途径,解释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政策。
教材分析本框题是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在学习了第一单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本单元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中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社会减震器”,即社会保障。
如果第三课是把“蛋糕”做大,那么第四课就是把“蛋糕”切好的问题。
该框题主要讲述了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合法途径,以及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到广大劳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完了前三课的内容,具备了基本的政治学科基本的核心素养。
但是,学生在收入分配的活动中的参与度低,了解收入分配制度的机会和方式有限,相对来说比较陌生。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应多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教学目标政治认同通过理解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含义和原因,使学生认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制定这样的分配方式符合我国的当前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能够以公平公正的方式来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的合法方式,观察和理解经济现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用辩证思维解释生活中的经济事件,在实践劳动中增长才干,创造自己的财富。
公共参与通过明确分配制度的对象是全体公民,与未来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认识到应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国家决策制定科学性的同时也要以自身的力量支持国家完善分配制度的措施和政策。
教学重点按劳分配的内容、意义和原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和意义;区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教学难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家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教学策略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板书设计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一、梳理框架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预习新课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第一课、第二课是从宏观角度讲授如何做大蛋糕(我国两大经济制度),第三课是从微观上讲解如何“做大蛋糕”。
第一、二、三课“做大蛋糕”为第四课的“分好蛋糕”奠定基础。
本课在教材中地位:第四课介绍我国的是分配制度第一框介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什么、怎样)第二框介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性2.按劳分配的范围、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原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意义。
3.居民收入来源的途径;劳动的重要性。
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优越性的制度。
其目的是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树立制度、道路自信。
科学精神:通过探究学习懂得我国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树立科学的认知。
法治意识:国家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劳动者要树立法律意思;经营者要合法经营,依法致富公共参与:运用所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知识,对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出建议,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参与感,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1.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意义2.按要素分配的内容、意义【教学难点】我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教学方法】探究法、讲授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做大“蛋糕”是指国民收入这块大蛋糕,分好“蛋糕”是指分给个人、企业和政府教师活动:问:我国个人收入是怎么分的?观看视频:《国民收入“大蛋糕”怎么切?》议题一:我们的个人收入是如何进行分配的?为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活动:总结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什么: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必修Ⅱ《经济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教学目标1.描述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意义,坚定制度自信。
2. 说出我国居民收入的方式与合法途径,懂得劳动者应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树立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
3. 阐释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具体措施,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教学难点: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财经小贴士——国民收入》介绍国民收入的概念,引出收入分配问题。
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
【讲授新课】总议题: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及其完善议题一:个人怎样获得收入课前预习成果展示: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按劳分配为主体议学情境:王二一家人的收入•王二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
王二的妈妈是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
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
王二的叔叔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
王二是一家公司的员工,业余时间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请指出材料中包括哪些分配方式?2.疑点解析:1.全面理解按劳分配所有制角度——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当中,但并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如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劳动收入角度——并非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只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才是按劳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主要表现形式——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中工作人员及公有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的内容。
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说明我国现阶段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阐释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的原理,介绍了实行这种分配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二目“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阐明了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意义所在,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二、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要求,阐释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必要性,更加认同党和国家现阶段采取的一系列分配政策和措施。
2.科学精神:探究我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提高科学认识问题的水平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法治意识:探究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渠道,理解并支持国家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决心和措施。
4.公共参与:明白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不只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人人都有责任,中学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做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积极践行而不是坐等结果。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配制度的内容,分配制度的作用和意义,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教学难点:分配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议题式、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五、教学过程导入:对我国分配制度的初认识播放视频:《70年数据见证新中国伟大飞跃居民收入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了解视频中提到的分配、平均分配、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可支配收入、公平、效率的含义,初步认识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问题:视频中提到我国的分配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知识点1.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1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2022-2023学年高一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把“蛋糕”切好分好需要()①坚持消除贫困①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①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①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C【详解】①①①: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坚持消除贫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都是切好分好蛋糕的举措,①①①正确。
①: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是做大蛋糕的举措,①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B【详解】①①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均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①①①正确。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经营形式,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①排除。
故本题选B。
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收入分配公平要求()①每个人员平均分配①实现共同富裕①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①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D【详解】①①①:根据所学知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收入分配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①①①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