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欧姆定律学案(个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1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7.2欧姆定律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为您详细介绍我设计的一节幼儿园课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电脑、投影仪、PPT、欧姆定律演示仪。
2.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电路实验套件,包括电池、导线、灯泡等。
五、活动过程:1.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欧姆定律的背景和基本概念。
2.知识讲解:利用PPT和欧姆定律演示仪,详细讲解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3.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电路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4.成果分享:每组孩子分享自己的实验成果,大家共同讨论和分析。
5.游戏环节:设计一个与欧姆定律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孩子在实验操作中,对电路连接不够熟练,影响了实验的进行。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拓展延伸: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我将在下一节课中,设计一个更为深入的电路实验。
通过实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2: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2节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其中I表示电流,U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3.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能力。
2. 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难点:欧姆定律的推导过程及实验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3. 数据分析:4. 欧姆定律的表述: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
5. 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解释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即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7.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物理意义:电流强度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已知电压U = 10V,电阻R1 = 5Ω,电阻R2 = 10Ω,电阻R3 = 15Ω,电阻R4 = 20Ω。
2.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出电流强度分别为:I1 = U/R1 = 10V / 5Ω = 2AI2 = U/R2 = 10V / 10Ω = 1AI3 = U/R3 = 10V / 15Ω ≈ 0.67AI4 = U/R4 = 10V / 20Ω = 0.5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是学生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的概念,并对电流、电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实验中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2.教学课件:PPT、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欧姆定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欧姆定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分析数据,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者:李建萍 审核:李小佩 时间:10.20 班级: 姓名:17.2欧姆定律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示。
2. 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掌握解简单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自学指导】阅读课本78页“欧姆定律”部分内容,自学姆定律及其公式,用红笔勾画重点知识,对自己不能理解的做上标记,以便在后教中学习。
【自学检测】【知识点一】:欧姆定律1.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三者有什么关系(欧姆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欧姆定律公式:3【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对于一个导体,只要知道电流、电压、电阻中的两个量,就可以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第三个量(由二知三)练习:一段阻值为20欧的导体,接在4伏的电源两端,通过的电流是________.【后教】交流讨论:1.某同学认为:“由R U I =变形可得IU R =”,这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为了解题方便和避免错误,解题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注意:1.公式RU I =反映了导体中的电流I 决定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电阻的大小。
2.公式IU R =是变形公式,它反映了导体中的电流I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 、电阻R 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只要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但电流和电压并不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
3.公式U=IR ,可用来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只要知道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大小,就可以计算出导体两端的电压。
4.公式中的I 、U 、R 对应同一时刻同一段电路的同一导体,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脚标区分;同一导体(即R 不变),则I 与U 成正比;同一电压(即U 不变),则I 与R 成反比。
17.2 欧姆定律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度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到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能使用欧姆定律解决生活中的电路问题;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理解U R I =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逻辑思维水平,通过实验体验物理探究的成就感。
【重点】使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难点】理解U R I=的意义 二、新知导学【温故知新】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成反比。
【欧姆定律】1、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与导体的电阻成 。
2、表达式:I ——电流,单位: U ——电压,单位: R ——电阻,单位:三、学以致用任务一:在干燥条件下,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5000Ω,如果两手抓在了36V 的电源两极上,会不会有以上难受的感觉?任务二:现有一支试电笔,试电笔内有非常大的电阻,人体的电阻比它小的多(计算时可忽略人体电阻)。
人使用试电笔接触220V 的电压时,要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8mA ,请问试电笔的电阻至少要多大?人体对电流的反映: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任务三:1.小明手上有一个铭牌模糊的定值电阻,他想知道电阻值多大,你有没有办法协助他? ①测量哪些物理量? 、 ②设计电路图 ②利用公式 ,可得出R 。
2.小明测出定值电阻阻值为5Ω,电流表示数是0.5A ,则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是 V 。
若电压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此时该电阻阻值为 Ω。
3.通过U R I,小明推导出:导体的电阻R 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你同意吗?请你通过实验检验你的想法。
① 为了完成实验,你需要在电路中接入②记录数据,分析归纳电路图 ③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 。
课时17.2《欧姆定律》导学案探究点一欧姆定律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并指出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U RI:电流,单位:安A;U:电压,单位:伏V;R:电阻,单位:欧Ω。
探究点二理解欧姆定律2.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变形得到R=UI。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3.一段导体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如图所示。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B.导体的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C.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D.导体的电阻不变易错警示:①混淆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探究点三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8V,电阻R的阻值为10Ω,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6V,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灯泡的电阻为多少?5.某导体两端加上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3A。
当导体中电流为0.4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多大?当堂练习1.由欧姆定律公式可知A.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因为没有电流通过,所以导体电阻为零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D.导体电阻的大小,可以用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来表示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过电阻R 1的电流为0.5AB .电源电压为5VC .电阻R 1的阻值为15ΩD .若断开开关S 2,电流表A 1示数变大3.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B .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C .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D .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4.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 R,导出了R=U I .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 .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5.已知12:2:3R R =,将它们接在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 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及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A .12:3:2I I = 12:1:1U U =B .12:3:2I I = 12:3:2U U =C .12:2:3I I = 12:1:1U U =D .12:1:1I I = 12:3:2U U =6.把阻值为2欧的电阻R 1 与阻值为5欧的电阻R 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I 1:I 2=_____,U 1 :U 2=_____;7.欧姆定律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在__________中;①电流、电压和电阻中已知任意的_____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①计算时单位要__________。
课题:17.2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 能明白欧姆定律的内容,并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3. 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学习重点:明白得欧姆定律内容和其表达式、变换式的意义 学习难点: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一、导学作业1.在上一节探讨“导体上的电流跟导体两头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的研究方式是2.分析实验数据取得以下结论:当 一按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两头的 成正比;当 一按时,通过导体的 与导体的 成反比.3.欧姆是 国的闻名物理学家。
4.利用上节课得出的结论,填充表格5.右表是第1节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利用上表的数据计算每组U/R 的值,流I 进行比较, 咱们发觉:I RU二、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的内容:二、公式:电阻的大小/Ω 10 电阻两端的电压 / V 1 2 通过电阻的电流 / A0.10.3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I — — U — — R — — 说明:(1)欧姆定律中的 I 、U 、R 都是指同一导体、同一时刻性、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
(2)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需统一成国际主单位。
知识点二、欧姆定律的应用:知识点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部分电阻的阻值都 ,因为多个电阻串联,相当于电阻的总长度更长,因此总电阻必然比部分电阻 。
公式: R 总=(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支路电阻的阻值都 , 因为多个电阻并联,总电阻的横截面积更粗,因此总电阻必然比支路电阻 。
三、课堂检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110Ω,接在220V 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利历时流过的电流是2.1A ,那么加在电熨斗两头的电压是多少?3.在一个电阻的两头加的电压是20V ,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 ,,那么那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加在那个电阻两头的电压为10V 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4.一段导体两头电压是2V 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A ;若是电压增加到6V,导体中电流为 ,导体的电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