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图的选择
- 格式:pptx
- 大小:891.59 KB
- 文档页数:3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直观、简洁、有效地展示数据和信息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选择统计图时,需要根据数据的性质、目的和受众群体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和需求,介绍常见的统计图及其选择原则,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柱状图柱状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高度表示数据的图表,适合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
柱状图可以分为纵向柱状图和横向柱状图两种形式。
当数据类别较多时,可以选择横向柱状图,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
三、折线图折线图是一种用连续的线段表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图表,适合于展示数据随时偶尔其他连续变量的变化情况。
折线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据的趋势和波动,便于观察和比较。
四、饼图饼图是一种用扇形的面积表示数据占比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各个类别在整体中的比例关系。
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比例,但当类别较多或者占比较小时,不宜使用饼图。
五、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用散点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情况。
散点图可以匡助观察数据的趋势和异常值,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六、雷达图雷达图是一种用多边形的边长表示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多个变量的相对大小和差异。
雷达图可以直观地比较多个变量的差异和相似性,但当变量较多时,图形会变得复杂,难以理解。
七、热力图热力图是一种用颜色的深浅表示数据密度和分布情况的图表,适合于展示大量数据的分布情况。
热力图可以匡助观察数据的集中区域和分散区域,便于发现数据的规律和异常点。
八、选择原则1. 根据数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对于离散型数据,可以选择柱状图或者饼图;对于连续型数据,可以选择折线图或者散点图。
2. 根据数据的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如果要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可以选择柱状图;如果要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选择折线图。
3. 根据受众群体的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比如,对于普通大众,可以选择常见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对于专业人士,可以选择更复杂的雷达图和热力图。
5.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2节。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假设我们要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并举例说明。
例如,条形图适合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对比,折线图适合展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适合展示各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选择一种统计图,展示你所在班级同学的男女比例。
答案:可以选择饼图,将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展示出男女比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图的选择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统计图,还有哪些统计图可以使用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环节,我需要确保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图的应用。
例如,我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统计主题,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引发他们对统计图选择的好奇心。
二、统计图特点和适用场合的讲解在这个环节,我需要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统计图的选择
知识点一: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
(2)特点: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知识点二: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是用圆表示总体,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º的比等于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2)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知识点三:折线统计图
(1)折线的每条线段的端点表示所统计数量的多少,通过折线的上升或下降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2)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1、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求()()20152014b m a cd m -÷++的值。
2、已知线段AC 和BC 在一条直线上,如果AC=8cm ,BC=3cm,求线段AC 和BC 中点间的距离。
期末复习。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引言概述:统计图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数据,能够更直观地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一、数据类型的选择:1.1 数值型数据:对于数量型数据,常用的统计图有直方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直方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趋势变化,散点图适用于展示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
1.2 类别型数据:对于类别型数据,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图、饼图、雷达图等。
条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量关系,饼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雷达图适用于展示多个类别的多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1.3 时间型数据: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常用的统计图有折线图、柱状图等。
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时间的趋势变化,柱状图适用于比较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数据关系的选择:2.1 单变量关系:当只关注一个变量时,可以使用直方图、饼图等统计图来展示该变量的分布情况或占比情况。
2.2 双变量关系:当关注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使用散点图、折线图等统计图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趋势变化。
2.3 多变量关系:当关注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使用雷达图、柱状图等统计图来展示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对大小或指标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规模的选择:3.1 小规模数据:当数据量较小时,可以使用简单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基本情况,如条形图、饼图等。
3.2 中等规模数据:当数据量适中时,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趋势变化或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
3.3 大规模数据:当数据量较大时,可以使用热力图、散点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密度分布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数据目的的选择:4.1 描述性分析:当目的是描述数据的基本情况时,可以使用直方图、条形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4.2 比较分析:当目的是比较不同类别或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差异时,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或数量关系。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数量大小。
2.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3. 饼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
4. 散点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5. 地图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统计图的运用。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 讲解:介绍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示例讲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统计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
5. 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统计图,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制作情况进行点评,总结统计图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六、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 收集数据: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可以是调查问卷、实验结果等。
2. 整理数据:将数据进行分类,确定每个类别的数量。
3. 设计图表:选择合适的纸张大小,画出坐标轴,标明刻度。
4. 绘制条形:根据数据大小,在坐标轴上绘制相应长度的条形。
5. 添加标签:在条形图旁边添加图例,标明每个类别的含义。
6. 完善图表:可以添加、注释等,使图表更加清晰易懂。
七、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 收集数据:收集需要展示的数据,可以是时间序列数据或其他。
2. 整理数据:将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确定每个时间点的数据值。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数据可视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图形的形式展示数据,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是提高学生统计分析能力的关键。
本说课稿将介绍统计图的选择原则以及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适合统计图类型。
二、选择原则1. 数据类型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常见的数据类型包括: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对于分类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饼图等进行展示;对于顺序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进行展示;对于数值数据,可以使用直方图、箱线图等进行展示;对于时间序列数据,可以使用折线图、柱状图等进行展示。
2. 数据数量根据数据的数量,选择适合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如果数据较少,可以使用简单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如条形图、饼图等;如果数据较多,可以使用复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如箱线图、热力图等。
3. 数据关系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如果需要比较不同分类数据之间的差异,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进行展示;如果需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使用直方图、箱线图等进行展示;如果需要显示数据的相关性,可以使用散点图、气泡图等进行展示。
三、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适合统计图类型1. 分类数据分类数据是指具有明确类别的数据,如性别、职业等。
对于分类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饼图等进行展示。
条形图适合比较不同分类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数量;饼图适合显示不同分类数据在总体中的占比关系,通过扇形的大小来表示数据的比例。
2. 顺序数据顺序数据是指具有一定顺序关系的数据,如学生成绩等。
对于顺序数据,可以使用条形图、折线图等进行展示。
条形图适合比较不同顺序数据之间的差异,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折线图适合显示顺序数据的趋势变化,通过折线的走势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
3. 数值数据数值数据是指具有数值属性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
对于数值数据,可以使用直方图、箱线图等进行展示。
5.2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统计与概率》的第二节《统计图的选择》。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各种统计图的基本特点,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培养同学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选择,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各种类型的统计图示例、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数据收集和展示的例子,引发同学们对统计图选择的思考。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解释和分析。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通过stepstep 的方法,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统计图的选择过程。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选择统计图时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统计图的名称、特点和适用场合。
七、作业设计题目1:某校六一班和六二班同学参加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门学科的考试,每个班级参加了这三门学科的学生人数如下:请问,你认为哪个班级在这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上表现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通过计算可以得知,六一班在这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上表现更好,因为六一班的学生人数更接近于总人数的平均值。
题目2:某商场对部分顾客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的购物喜好。
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服装的顾客占总人数的 40%,喜欢家电的顾客占30%,喜欢化妆品的顾客占 20%,剩下的 10% 没有特别说明喜好。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1.2 统计图的选择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及其使用场景。
2.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二、教学重点1.统计图种类的掌握。
2.统计图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1.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四、教学内容1.统计图的种类。
–直方图–条形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2.统计图的选择。
–根据数据类型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1.探究法。
2.讨论法。
3.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新课,并简单介绍统计图的作用和种类。
2. 统计图的种类•分别介绍直方图、条形图、饼图、折线图和散点图的基本概念、使用场景和特点。
•让学生通过实例演示,来更加深刻的理解每种统计图的使用方法。
3. 统计图的选择•根据学生实现的小组项目案例,让学生结合项目的数据,自己分析应该选哪一种或哪几种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数据类型、数据分布情况和所表达的意思等因素确定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4. 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看一些具体的实例,来了解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们对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5. 总结本节课•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及其使用场景。
•能够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本课通过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们能够自己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加深了学生们的数学概念,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和演示法,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希望通过这次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素养。
合理选择统计图周奕生统计图是表示统计数据的图形,它能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画统计图是数据整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三种,在这三种统计图中要注意根据数据的特性进行灵活选用.一、如果表示的数据各自孤立,那么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小长方形的高低来表示相应数据的大小,给人以清晰、独立的感觉,各种数据之间“楚河汉界”十分显眼,因此,当遇到各数据之间彼此独立的情况时,一般选用条形统计图.例如用统计图表示奥运会金牌得数前几名的国家或地区时,只能选用条形统计图,用其他两种统计图则不太合适.如果选用折线统计图,那么给人的感觉是各国代表队像是“亲密伙伴”,而实际上各国之间金牌争夺十分激烈,“很不友善”;如果选用扇形统计图,则会让人误以为所有金牌都被前几名国家或地区拿走了.同样地,用统计图描述某同学各科成绩时,一般也只能选用条形统计图.二、如果表示的数据具有连续性,那么一般采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之间的连续变化趋势,给人的感觉是各数据之间绵延不绝.对于不断上升的折线,给人以蒸蒸日上的感觉,从而振奋精神,力争再接再厉.因此,如果想通过表示的数据了解某指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比如表示某个同学一学期来若干次考试的成绩时,用折线统计图可以让他直观地看到学习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的大小.此时如果采用扇形统计图显然就毫无意义了.再比如,处理公司生产业绩的数据时,采用折线统计图可以对各个时间段内的业绩变化情况了如指掌.三、如果表示的数据要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那么一般应选用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来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它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的大小.因此,如果想了解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比,那么一般采用扇形统计图.比如,想了解全班期中考试各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比例的大小,就应该采用扇形统计图.同样地,描述各个年龄段的人数比例,采用扇形统计图比采用其他统计图的效果都要好.例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产奶量的大小最为合适的是().从给出的四种统计图可知不同品种的奶牛有六种,选项A是扇形统计图,它所能表示的是各品种奶牛产奶量占全部的百分比的大小,不能表示出具体的产奶量;选项B用奶瓶替代条形,十分形象,但奶瓶的大小不统一,容易给人的错觉是B品种奶牛的产奶量极少,不足其他的十分之一;选项C是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各品种奶牛产奶量的变化趋势,但各品种奶牛是彼此独立的,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用折线统计图不太合适;选项D直观表示出了各品种奶牛的产奶量大小.因此应选D.。
中考数学易混易错——统计图的选择1.统计图的类型(1)条图:又称直条图,表示独立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方。
(2)百分条图和圆图:描述百分比(构成比)的大小,用颜色或各种图形将不同比例表达出来。
(3)线图:用线条的升降表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用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
(4)半对数线图:纵轴用对数尺度,描述一组连续性资料的变化速度及趋势。
(5)直方图:描述计量资料的频数分布。
(6)散点图:描述两种现象的相关关系。
(7)统计地图:描述某种现象的地域分布。
2.条形统计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如|厘米)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相应成比例的直条,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称为条形统计图。
特点:(1)能够使人们一眼看出各个数据的大小。
(2)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
2.折线统计图:定义: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扇形统计图:定义: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事物的总体,以扇形面积表示占总体的百分数的统计图,叫作扇形统计图。
也叫作百分数比较图。
扇形统计图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特点:(1)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3)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4.条形统计图画图注意:①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纵轴的起点一般应从0开始;②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③条形图可以横置或纵置,纵置时也称柱形图;④复合条形图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纹或颜色区别开,并注明图例说明.5.扇形统计图的画图步骤及注意事项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大致如下:(1) 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2) 计算表示各部分数量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公式为:圆心角=360°某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 取适当的半径画一个圆,利用半圆仪,根据刚才计算所得的圆心角,画出各个扇形,并标注项目及百分比;(4) 有时应对标注图例加以必要的说明.注意:(1) 计算百分比,四舍五入后,相加不得100%怎么办?(2) 画扇形时,不必考虑各个扇形的相对位置;(3) 扇形图显示的是每一组数据的相对大小,因此从图中我们不能判断每一组的具体数据.5.折线统计图画图注意:画图注意:(1)时间一般绘在横轴上,数据绘在纵轴上;(2)图形的长宽比例要适当,一般应绘成横轴略大于纵轴的长方形,其长宽比例大致为10:7;(3)一般情况下,纵轴数据下端应从0开始,以便于比较.如果数据与0 间距过大,可以采用折断的符号将纵轴折断,对于横轴可作类似的处理.(4) 若实际需要,可以在一个坐标系中画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来表示不同组的数据变化趋势,但也应注明图例说明.。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匡助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支持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常见的统计图类型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统计图的选择原则1. 目的明确:在选择统计图之前,需要明确想要传达的信息和目的。
根据信息类型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呈现数据。
2. 数据特点:了解数据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例如,数据的类型(连续型、离散型)、数据的分布(正态分布、偏态分布)以及数据的关系(相关性、趋势)等都会影响统计图的选择。
3. 可读性:选择的统计图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能够清晰地传达数据信息。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统计图,以免造成信息传递的混乱。
4. 简洁性:统计图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图例、标签和注释,以免干扰读者对数据的理解。
三、常见的统计图类型1. 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可以水平或者垂直显示。
2. 饼图:用于显示不同类别的占比情况,适合展示相对照例。
3. 折线图:用于显示数据随时偶尔其他顺序变化的趋势,可以展示多个系列的变化。
4. 散点图:用于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5. 柱状图:类似于条形图,用于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通常用于展示离散型数据。
6. 面积图:用于显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可以展示多个系列的变化,并且可以显示总体大小。
7. 箱线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和异常值等。
8. 热力图:用于显示数据的密度分布情况,颜色的深浅表示数据的大小。
四、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 如果想要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差异,可以选择条形图或者柱状图。
如果数据是离散型的,可以选择柱状图;如果数据是连续型的,可以选择条形图。
2. 如果想要显示不同类别的占比情况,可以选择饼图。
饼图适合展示相对照例,但是当类别过多时,饼图可能不够清晰明了。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2 教学内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互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第二章:柱状图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柱状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让学生了解柱状图的应用场景。
2.2 教学内容柱状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柱状图的应用场景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柱状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柱状图,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三章:饼图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饼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让学生了解饼图的应用场景。
3.2 教学内容饼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饼图的应用场景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饼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饼图,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四章:折线图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让学生了解折线图的应用场景。
4.2 教学内容折线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折线图的应用场景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折线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折线图,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五章:散点图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散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让学生了解散点图的应用场景。
5.2 教学内容散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散点图的应用场景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散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散点图,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六章:统计图的选择原则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选择统计图时应考虑的因素。
让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特征和展示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6.2 教学内容选择统计图时应考虑的数据特征,如数据的类型、大小、对比关系等。
选择统计图时的展示目的,如描述数据分布、比较数据差异、追踪数据变化等。
如何根据上述因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答案例1.既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是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是扇形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既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的是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是扇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扇形.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例2.要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正确.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根据统计图的分类和它们的特点及作用,解答即可.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例3.如图是某校六年级男生喜爱球类运动的情况统计图.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喜欢乒乓球的有35人,六年级男生有250人喜欢排球的有60人喜欢篮球的大约占35%,喜欢足球的大约占27%学校准备举办一次球类运动的比赛,报名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可能最多.考点: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1)从扇形统计图中六年级男生喜爱球类运动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率,得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2)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列式求出六年级男生的总人数;(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列式求出喜欢排球的人数;(4)根据扇形统计图中喜爱球类运动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率,估测出喜欢篮球的和足球的大约占的百分率;(5)从扇形统计图中六年级男生喜爱球类运动的人数占总数的百分率,得出喜欢篮球的人数最多,所以学校准备举办一次球类运动的比赛,报名参加篮球球比赛的人数可能最多.解答:解: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最少35÷14%=250(人)250×24%=60(人)14%+24%=38%1﹣38%=62%,所以喜欢篮球的大约占35%,喜欢足球的大约占27%;学校准备举办一次球类运动的比赛,报名参加篮球球比赛的人数可能最多.故答案为:乒乓球,250,60,35,27,篮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且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进行计算、解答即可.例4.六(2)班有50位同学,血型情况如图.(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该班O型血有多少人?(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考点:扇形统计图;“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每一种血型各占总人数的百分数:O型血占全班的40%,A型血占全班的28%,B型血占全班的24%,AB型血占全班的8%;(2)用全班人数乘O型血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数即可;(3)问题:A型血比B型血多多少人?(答案不唯一)解答:解:(1)图中的信息:O型血占全班的40%,A型血占全班的28%,B型血占全班的24%,AB型血占全班的8%;(2)50×40%=20(人)答:该班O型血有20人;(3)问题:A型血比B型血多多少人?50×(28%﹣24%)=50×4%=2(人)答:A型血比B型血多2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进行计算、提出问题.演练方阵A档(巩固专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3•麻城市模拟)要表示今年前五个月的物价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A.条形B.折线C.扇形D.以上三个都可以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可知:要表示今年前五个月的物价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2013•富源县模拟)某小学要反应各年级学生与全校学生之间的情况,应绘制()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某小学要反应各年级学生与全校学生之间的情况,应绘制扇形统计图;故选:C.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3.(2014•巴州区模拟)在制统计图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在制统计图示,为了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应选用扇形统计图更合适;故选:C.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4.(2012•宿迁)要直观地反映出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统计图效果好.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直观地反映出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效果好.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折线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5.(2013•城厢区)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比较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统计某一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6.(2013•郯城县)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最合适.A.统计表B.条形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首先要清楚每一种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熟练掌握统计图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7.(2013•浠水县)要统计某校各年级人数,选用统计图更合适.()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统计某校各年级人数,选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8.(2013•顺德区)要直观的看到六年级各班及格与不及格的人数数量,应选择()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复式统计表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直观的看到六年级各班及格与不及格的人数数量,应选择条形统计图;故选:A.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9.(2014•舒城县)山娃想把自己从1到7岁的身高变化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他应该选择()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山娃想把自己从1到7岁的身高变化情况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他应该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10.(2012•安溪县)要监测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A.条形B.折线C.扇形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条形、扇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因为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监测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选:B.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适合.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依此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要求直观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2.(2005•广陵区)要表示一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要表示一位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3.(2008•河池)画统计图时,要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最好画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要求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增减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4.(2008•高邮市)要清楚地反映出我国五大名山的高低要用条形统计图;要反映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体重的变化情况要用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圆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依此即可作出选择.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要求清楚地反映出我国五大名山的高低,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要求反映我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体重的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5.(2009•龙湖区)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要想清楚地看出学生单元测试成绩应该选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依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要想清楚地看出学生生单元测试成绩,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用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条形.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6.(2009•宝安区)护士要统计病人一昼夜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成折线统计图为宜.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依此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要统计病人一昼夜体温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7.(2011•石阡县)要统计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你会建议护士选用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要求直观表现病人体温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18.(2013•上高县模拟)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要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折线.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三.解答题(共3小题)19.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中,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中,要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条形,扇形,折线.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0.在某次电视竞赛中,观众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给选手投票,得票前两位的直接晋级下一轮.五位选手的得票数分别是:A选手:52341票,B选手:30876票,C选手:102345票,D选手:50124票,E选手:98720票.如果用统计图的方式反映得票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在某次电视竞赛中,观众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方式给选手投票,得票前两位的直接晋级下一轮.五位选手的得票数分别是:A选手:52341票,B选手:30876票,C选手:102345票,D选手:50124票,E选手:98720票.如果用统计图的方式反映得票情况,选择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条形.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1.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的在括号里画“○”,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画“△”.(1)自己的身高在小学阶段的变化情况.△(2)学校图书室各类图书的数量.○(3)商场在一年内销售电暖器的数量变化情况.△(4)学校各年级的人数.○(5)一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考点:统计图的选择.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1)自己的身高在小学阶段的变化情况.△(2)学校图书室各类图书的数量.○(3)商场在一年内销售电暖器的数量变化情况.△(4)学校各年级的人数.○(5)一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B档(提升精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根据下列的两个统计图所得的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有几个?()(1)一班和二班的总人数一样多,因为两个圆的大小相等.(2)一班的男、女生一样多.(3)一班的女生多,二班的男生多.(4)两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两个班的男生总数少.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扇形统计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所占的比例,观察图形可知:一班的男生与女生人数相等,二班的女生比男生人数少;由此即可解答.解答:解:(1)因为扇形统计图主要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没有两个班具体的学生数,所以无法对两个班的人数进行比较,所以此结论是错误的;(2)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一班的男女生各占总人数的50%,所以男女生人数一样多,所以此结论正确;(3)因为没有两个班具体的学生数,所以无法对两个班的人数进行比较,所以此结论是错误的;(4)因为一班男女生人数相等,二班女生比男生少,所以此结论正确;所以(1)(3)选项中的结论都不正确;选项(2)(4)是正确的,所以上述说法中正确的结论有2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扇形图的定义.在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之和为1,每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2.某项目的成本包括:人力成本、差旅费、活动费、招待费以及其他营运费用,他们所占比例如图所示,其中的活动费是11760元,则该项目的成本是()元.A.86000 B.98000 C.117600 D.58800考点:扇形统计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把某项目的成本看作单位“1”,可用单位“1”减去人力成本、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招待费、其他费所占总数的百分数即可得到活动费所占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用11760除以活动费所占总数的百分数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11760÷(1﹣14%﹣9%﹣8%﹣12%﹣30%﹣15%),=11760÷(1﹣88%),=11760÷12%,=98000(元);答:该项目的成本是98000元.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然后再计算出活动费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最后再根据对应的数除以对应的分数求出该项目的成本.3.如图条形图是从曙光小学800名学生中帮助失学儿童捐款金额的部分抽样调查数据,如图扇形图是该校各年级人数比例分布图.那么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A.870元B.5010元C.4200元D.250560元考点:扇形统计图;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专题: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分析:首先根据扇形统计图和已知条件求出六年级同学的人数,然后求出抽样调查数据的平均数,再利用抽样调查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出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解答:解:因为曙光小学有800名学生,所以六年级同学的人数为:800×30%=240(人),而抽样调查数据平均数为:(4×5+8×10+10×15+16×20+12×25)÷(4+8+10+12+16),=(20+80+150+320+300)÷50,=870÷50,=17.4(元),所以17.4×240=4176≈4200(元),所以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4200元.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及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思想,解题时首先利用统计图的信息求出抽样调查数据平均数,然后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解决问题.4.(2012•佛山)班上期末评选一名三好学生标兵,选举结果如表,下面()图能表示这个结果.姓名小李小陈小王小刘票数 5 24 7 12A.B.C.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分别算出四个同学得票数占总票数的百分之几,再进行选择.解答:解:总票数:5+24+7+12=48(票),小李:5÷48≈11%,小陈:24÷48=50%,小王:7÷48≈14%小刘:12÷48=25%;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即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5.(2013•六合区模拟)在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中选举班长,选举结果是:张强刘莉李浩赵红20票10票4票6票下面哪个圆圈图显示了这些结果?()A.B.C.考点:扇形统计图.专题: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知道,张强获20票,刘莉获10票,李浩获4票,赵红获6票,由此分别算出每人获得的票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即可做出选择.解答:解:张强:20÷40=50%;刘莉:10÷40=25%;李浩:4÷40=10%;赵红:6÷40=15%;A、完整的表示出来四人的得票情况;B、没有正确表示张强和刘莉的得票情况;C、没有正确表示才刘莉、李浩、赵红的得票情况;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6.(2007•长沙)有一份《华盛顿日报》,此报纸共206页,看图估计:体育版约占多少页?()。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统计图的选择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2.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二)能力训练要求:1.训练学生作图的技能.通过数据处理,体会统计对决策的作用。
2.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展示数据。
3.能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它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上,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联,要学有用的数学。
二、教学重点:1.能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会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报刊、杂志及电视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一些统计图,最近,我在一本百科全书上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你会从世界人口增长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呢?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变化不大?在哪一段时间,世界人口就翻了一番?20xx年,世界人口预测将达到多少?历史背景,看来我们的统计图不仅是数据的展现,而且还是历史背景的再现。
极洲陆地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9.3%,那个地方却由于气候、地理位置等的不同,成为无人区.所以有些地区自然条件很差,人口遂少,而有些地区土地肥沃,交通方便,人口相对集中。
二.讲授新课这里有一位同学根据这幅图画出了三幅统计图。
这是一个条形统计图,你知道这位同学是如何制作出这幅统计图的?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这位同学是根据课本P211的统计图上的.数据:到20xx年亚洲人口达到52.68亿;非洲人口达到17.68亿,拉美及加勒比人口达到8.09亿,欧洲达到8.28亿,北美洲达到3.92亿.得到了20xx年世界人口预测的条形统计图.从这个图中可清楚地看到20xx年亚洲,非洲,拉美及加勒比地区、欧洲、北美洲的人口预测的具体数目。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引言统计图是一种用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的图形表达方式,它能够直观地呈现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在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于正确理解和传达数据信息至关重要。
本说课稿将介绍统计图的选择原则和常用的统计图类型,并通过实例说明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统计图的选择原则1. 数据类型和目的: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如果要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关系,可以选择柱状图或者条形图;如果要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选择箱线图或者直方图等。
2. 数据特点和趋势: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趋势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如果数据具有时间序列的特点,可以选择折线图或者面积图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如果数据具有空间分布的特点,可以选择地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3. 数据数量和密度:根据数据的数量和密度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如果数据较少且离散,可以选择散点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如果数据较多且连续,可以选择密度图或者热力图来展示数据的密度分布。
4. 数据关系和相互影响: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如果要展示两个或者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选择散点图或者气泡图;如果要展示多个变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可以选择雷达图或者平行坐标图等。
三、常用的统计图类型1. 柱状图:用于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关系,可以横向或者纵向显示数据。
2. 条形图:与柱状图类似,用于展示不同类别之间的比较关系,通常用于展示分类数据。
3. 折线图: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趋势关系,适合于展示时间序列数据。
4. 面积图:与折线图类似,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趋势关系,同时可以显示不同类别之间的相对大小。
5.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分布情况,可以通过点的颜色、大小等属性展示更多信息。
6. 雷达图:用于展示多个变量之间的比较关系,可以直观地显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差异和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