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分析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8.75 MB
- 文档页数:13
第1篇一、前言模流分析(Mold Flow Analysis)是现代注塑成型领域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对塑料流动过程的模拟,帮助工程师优化模具设计、提高产品良率和缩短开发周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模流分析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以下是对本年度模流分析工作的总结。
二、模流分析技术发展概况1. 软件功能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内外模流分析软件功能日益完善,如Moldex3D、Simulment、E-Design、C-Mold等。
这些软件在模拟精度、计算速度、用户界面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 模拟精度不断提高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的发展,模流分析软件的模拟精度不断提高。
目前,多数软件能够实现网格自适应、湍流模型优化、材料数据库扩展等功能,使模拟结果更加准确。
3. 模拟速度明显提升随着硬件设备的升级和软件算法的优化,模流分析软件的模拟速度明显提升。
例如,Moldex3D软件采用多核并行计算技术,使模拟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3。
4. 材料数据库日益丰富模流分析软件的材料数据库不断丰富,涵盖了各种塑料、橡胶、复合材料等。
这使得工程师能够更准确地模拟不同材料的流动行为。
三、模流分析应用领域拓展1. 汽车行业模流分析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汽车零部件、内饰、外饰等。
通过模流分析,工程师能够优化模具设计,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
2. 家电行业模流分析在家电行业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如冰箱、洗衣机、空调等。
通过模流分析,工程师能够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性能,降低能耗。
3. 医疗行业模流分析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逐渐拓展,如医疗器械、口腔材料等。
通过模流分析,工程师能够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4. 航空航天行业模流分析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的应用日益重要,如飞机、火箭、卫星等。
通过模流分析,工程师能够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性能,降低制造成本。
四、模流分析培训与推广1. 培训体系不断完善我国模流分析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包括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实战培训等多种形式。
引言概述:MOLDFLOW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它可以提供关于模具充填、冷却和固化的详细信息,帮助设计师优化模具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通过分析报告的方式,详细介绍MOLDFLOW分析的应用和意义。
正文内容:一、模具充填分析1. 熔体流动模拟:对熔体在模具中的流动进行模拟,可以分析熔体的充填情况、充填时间和充填压力等参数,以及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短充、气泡等。
2. 塑料充填模拟:通过模拟塑料在模具中的充填过程,可以评估模具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充填不良、厚薄不均等问题。
3. 充填时间分析:根据模具充填模拟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塑料充填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二、冷却系统分析1. 冷却效果模拟:通过模拟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工艺参数,在模具充填结束后,对模具进行冷却效果的分析。
可以评估冷却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冷却不均、温度过高等问题。
2. 温度分布模拟:根据冷却系统分析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内部的温度分布,帮助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工艺参数。
3. 冷却时间分析:根据冷却系统模拟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冷却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三、固化模拟分析1. 熔体固化分析:通过模拟塑料在模具中的固化过程,可以评估模具冷却效果和固化时间,避免可能出现的缺陷,如收缩、变形等。
2. 温度变化分析:根据固化模拟分析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内部的温度变化曲线,帮助优化冷却系统和固化参数的设计。
3. 固化时间分析:根据固化模拟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固化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四、缺陷分析1. 模具缺陷预测:通过模拟模具充填、冷却和固化的过程,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短充、气泡、收缩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缺陷修复优化:根据缺陷分析结果,可以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减少缺陷的发生,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效果验证与总结1. 效果验证:通过对MOLDFLOW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产品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修正和改进分析模型。
多格盒分析报告班级:12材控一班姓名胡永鹏学号12060310011:模具结构设计①外形尺寸该塑件壁厚为3mm,塑件外形尺寸一般,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于注射成型。
②精度等级按实际公差MT5进行计算。
③脱模斜度选择该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统一脱模斜度为1。
1)主流道尺寸根据所选注射机,则:主流道小端尺寸为d=注射机喷嘴尺寸+(0.5~1)=5+0.5=5.5mm主流道球半径为SR=喷嘴球面半径+(1~2)=9.7mm2)浇口尺寸浇口截面积通常为分流道截面积的0.07倍—0.09倍,浇口截面积形状多为矩形和圆形两种,浇口长度为3mm—5mm。
运用PROE软件创建实体模型,需通过三次拉伸获得实体件。
第一次拉伸可得整体件;第二次拉伸去除材料可在整体件上得到多格空腔;第三次拉伸获得实体件两侧的小凸缘。
结果如图2.1所示。
网格划分选择下拉菜单”文件”到”新建工程”,在默认的创建目录中输入一个工程名称,如图3.1所示。
在已经建好的的工程中导入模型文件,选择导入命令后,在对话框中打开模型文件,此时会弹出导入对话框如图3.2所示。
接着,在如图3.2所示的对话框中,选择网格划分类型,包括中性面,双层面和实体三种,同时还要选择导入模型所采用的单位,包括毫米,厘米,米和英寸。
选择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后,模型被导入,如图3.3所示,此时网格尚未划分,仅仅选择网格的类型。
在任务窗口中双击”创建网格”图标,或者选择下拉菜单”网格”菜单中的生成网格命令,会弹出网格生成对话框,如图3.4所示。
单击对话框中的”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生成网格,如图3.5所示。
此时,任务窗口中的图标”创建网格”变成”双层面网格”,显示表明网格类型为双层面,单元个数为13274。
图3.1创建新的项目图3.2”导入”对话框图3.3被导入的模型图3.4网格生成对话框图3.5生成的网格网格诊断选择”网格”菜单中纵横比诊断命令,弹出”纵横比诊断”对话框,如图3.6,3.7所示。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方案分析说明:1.在图1中充填时间差为0.77S,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接受。
2.在图2中制件冷却时间差较小,能够实现制件的均匀冷却。
3.在图3中流动前沿温差较大,即整个模型温差较大,但制件温度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
4.在图4中回路冷却介质温差较小,说明冷却回路的设置较为合理。
5.在图5中锁模力峰值为26t左右,且在12S左右降为0,较为符合要求。
6.在图6中最大变形值为0.3488mm,变形量稍微有点大。
在整个模型的分析过程中,网格漏洞的修复较为繁琐,网格厚度不均导致多次分析失败,而最后的分析结果说明整个方案也不够理想,在流动前沿温度中温差过大、V/P转换中则有未充满的区域,有需要靠保压才能充满的区域,两浇口所充填的区域大小有较大差别,内部气穴较多,有较多的熔接痕(两浇口间熔接痕较长)……因此该方案有待改进:采取改变浇口位置,两浇口充填区域平衡,减少熔接痕和气穴,修善冷却管道使变形翘曲量减少等措施。
修改后的方案分析说明:该方案在第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两处改动:一是将其中一个浇口移到了面板的右上角,使得充填时间差减小到0.6489S,基本达到了流动平衡,但依然有较小的区域需要在保压期间才能充满;二是,将方案一中下部的冷却水管整体上移了10mm,并把空腔处的管道弯折上去了,使得上下管道的热交换效率接近,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而在空腔也有效地得到了冷却。
改动后的方案只是使得模型在翘曲方面的变形有所加大,但变形量依然是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所以,总体来说,改动后的方案较好。
以下为修改后的方案:(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
一流动分析部分1 Fill time result填充时间填充时间显示了模腔填充时每隔一定间隔的料流前锋位置。
每个等高线描绘了模型各部分同一时刻的填充。
在填充开始时,显示为暗蓝色,最后填充的地方为红色。
如果制品短射,未填充部分没有颜色。
使用:制品的良好填充,其流型是平衡的。
一个平衡的填充结果:所有流程在同一时间结束,料流前锋在同一时间到达模型末端。
这个意味着每个流程应该以暗蓝色等高线结束。
等高线是均匀间隔,等高线的间隔指示了聚合物的流动速度。
宽的等高线指示快速的流动,而窄的等高线指示了缓慢的填充。
查看项目:确认填充行为的显示状况。
短射—在填充时间结果上,短射将显示为半透明的,查看流动路径的末端是否有半透明区域。
关于3D模型, 可以使用未填充的模穴(短射)结果来检查是否在制品的内部存在未充填的部分。
滞流—如果填充时间结果显示一些区域上的云图有很近的间隔,将产生滞流。
如果一个薄区域在制品完全填充之前冻结滞流会导致短射。
过保压—如果填充时间结果显示某个流程的流程之前完成,将显示过保压。
过保压会导致高的制品重量、翘曲和不均匀的密度分布。
????熔接线和气穴—在填充时间结果上重叠熔接线结果可以确定其存在,熔接线会导致结构和视觉上的缺陷。
气穴—在填充时间结果上重叠气穴结果可以确认其存在,气穴会导致结构和视觉上的缺陷。
跑道效应—跑道效应会导致气穴和熔接线,查看气穴和熔接线的位置及数量。
2 Pressure at velocity/pressure switchover resultV/P切换时刻的压力该结果从流动分析产生,显示了通过模型内的流程在从速度到压力控制切换点的压力分布。
使用:在填充开始前,模腔内各处的压力为零(或者为大气压,绝对压力)。
熔料前沿到达的位置压力才会增加,当熔料前沿向前移动填充后面的区域时压力继续增加,此取决于该位置与熔料前沿的长度。
各个位置的压力不同促使聚合物熔料的填充流动,压力梯度是压力差除以两个位置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