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范例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31
引言概述:MOLDFLOW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它可以提供关于模具充填、冷却和固化的详细信息,帮助设计师优化模具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通过分析报告的方式,详细介绍MOLDFLOW分析的应用和意义。
正文内容:一、模具充填分析1. 熔体流动模拟:对熔体在模具中的流动进行模拟,可以分析熔体的充填情况、充填时间和充填压力等参数,以及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短充、气泡等。
2. 塑料充填模拟:通过模拟塑料在模具中的充填过程,可以评估模具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充填不良、厚薄不均等问题。
3. 充填时间分析:根据模具充填模拟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塑料充填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二、冷却系统分析1. 冷却效果模拟:通过模拟冷却系统的布局和工艺参数,在模具充填结束后,对模具进行冷却效果的分析。
可以评估冷却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可能存在的冷却不均、温度过高等问题。
2. 温度分布模拟:根据冷却系统分析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内部的温度分布,帮助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工艺参数。
3. 冷却时间分析:根据冷却系统模拟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冷却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三、固化模拟分析1. 熔体固化分析:通过模拟塑料在模具中的固化过程,可以评估模具冷却效果和固化时间,避免可能出现的缺陷,如收缩、变形等。
2. 温度变化分析:根据固化模拟分析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内部的温度变化曲线,帮助优化冷却系统和固化参数的设计。
3. 固化时间分析:根据固化模拟分析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模具固化的时间,从而优化生产周期和工艺参数。
四、缺陷分析1. 模具缺陷预测:通过模拟模具充填、冷却和固化的过程,可以预测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短充、气泡、收缩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缺陷修复优化:根据缺陷分析结果,可以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减少缺陷的发生,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效果验证与总结1. 效果验证:通过对MOLDFLOW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产品进行对比,验证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修正和改进分析模型。
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1.网格划分(如右图)节点3880柱体0连通区域 1网格体积269.066 cm^3网格面积1874.25 cm^2 边详细信息----------------------------------- 自由边0共用边11634交叉边0配向详细信息--------------------------------- 配向不正确的单元0相交详细信息---------------------------------完全重叠单元0复制柱体0三角形纵横比--------------------------------- 最小纵横比 1.161000最大纵横比14.951000平均纵横比 1.933000匹配百分比----------------------------------- 匹配百分比94.2%相互百分比91.5%2.最佳浇口的选定分析结果如下:流动正在使用存储的网格匹配和厚度数据匹配数据是使用最大球体算法计算的最大设计锁模力 = 5600.18 tonne 最大设计注射压力 = 144.00 MPa 建议的浇口位置有:靠近节点 = 31060由图看出最佳浇口选在底面蓝色部分,可信度较高,用侧浇口注射3.填充选择材料PP+40%talc)以及注塑机250t锁模力,以及250g当量注射量,螺杆直径42mm进行填充,分析结果如下:充填阶段结果摘要 :最大注射压力 (在 1.463 s) = 20.2729 MPa充填阶段结束的结果摘要 :充填结束时间 = 1.5034 s总重量(制品 + 流道) = 217.8620 g最大锁模力 - 在充填期间 = 33.6416 tonne制品的充填阶段结束的结果摘要 :制品总重量(不包括流道) = 217.8620 g体积温度 - 最大值 = 231.2270 C体积温度 - 第 95 个百分数 = 229.7820 C体积温度 - 第 5 个百分数 = 216.7120 C体积温度 - 最小值 = 209.1650 C体积温度 - 平均值 = 225.1160 C体积温度 - 标准差 = 3.7478 C剪切应力 - 最大值 = 0.2002 MPa 剪切应力 - 第 95 个百分数 = 0.0766 MPa 剪切应力 - 平均值 = 0.0444 MPa 剪切应力 - 标准差 = 0.0223 MPa冻结层因子 - 最大值 = 0.2441冻结层因子 - 第 95 个百分数 = 0.1954冻结层因子 - 第 5 个百分数 = 0.0464冻结层因子 - 最小值 = 0.0000冻结层因子 - 平均值 = 0.1267冻结层因子 - 标准差 = 0.0480剪切速率 - 最大值 = 7059.0698 1/s 剪切速率 - 第 95 个百分数 = 473.1520 1/s 剪切速率 - 平均值 = 158.8660 1/s 剪切速率 - 标准差 = 209.9460 1/s4.冷却分析分析结果如图:水道布置可从图中看出冷却介质温度进水口冷却介质温度冷却介质温度升高节点范围在回路上128 25.0 - 25.5 0.5 C288 25.0 - 26.3 1.3 C162 25.0 - 25.4 0.4 C426 25.0 - 25.6 0.6 C最后的回路温度残余: 0.00000E+00型腔温度结果摘要=====================================型腔表面温度 - 最大值 = 84.9090 C 型腔表面温度 - 最小值 = 31.8350 C 型腔表面温度 - 平均值 = 50.0860 C 平均模具外部温度 = 30.0670 C 循环时间 = 35.0000 s。
材料成型CAE论文(Moldflow注塑工艺分析)姓名:郭玲玲学号:20060330332在Moldflow Plastic Insight 6.0环境中,运用MPI的各项菜单及其基本操作,来实现对所选制件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填充、流动、冷却以及翘曲分析,以此来确定制件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案,为工程实际生产提供合理的工艺设置依据,减少因工艺引起的制件缺陷,有助于降低实际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一、导入零件导入文件guolingling.stp。
选择【Fusion】方式。
二、划分网格【网格】—【生成网格】—【立即划分】三、网格诊断【网格】—【网格诊断】,诊断结果如下:图1、网格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检查,发现连通区域为1,交叉边为0,最大纵横比为7.218616<8,均符合要求,网格划分合理。
四、选择分析类型1、浇口位置1)双击任务栏下的【充填】—【浇口位置】;2)选择材料:双击任务栏下的【材料……】—【搜索】—输入“ABS”—搜索—在结果中任选一种材料,点击【选择】即可;3)双击任务栏下的【立即分析】。
在分析结果中勾选:Best gate location,查看最佳浇口位置,如下图:图2、最佳浇口由最佳浇口位置分析结果可以知道,浇口设在零件上表面的中间部位,零件的注塑工艺效果好。
可采用直接浇口。
2、流动分析1)设置注射位置:设置之前,先将方案备份。
【文件】—【另存方案为】。
双击任务栏下的【设置注射位置】—鼠标变成一个十字光标和一漏斗形状,然后在上一步分析中的最佳浇口位置处单击,即可完成注射点的设置;2)选择分析类型:双击任务栏下【浇口位置】—【流动】;3)设置浇注系统:【建模】—【浇注系统向导】,设定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的尺寸,各浇道尺寸均采取的默认值。
根据制件的形状特征以及最佳浇口位置,采用直接浇口。
4)双击任务栏下的【立即分析】。
查看分析结果中的“pressure at V/P swithover”项,发现出现了浇不足的现象,经分析是由于注射压力过小所引起的,只需增大注射压力即可。
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技术上机实训教程主编:姓名:年级:专业: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实训一基于Moldflow的模流分析入门实例1.1Moldflow应用实例下面以脸盆塑料件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最佳浇口位置以及缺陷的预测。
脸盆三维模型如图1-1所示,充填分析结果如图1-2所示。
图1-1 脸盆造型图1-2 充填分析结果(1)格式转存。
将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E,UG,SOLIDWORKS中设计的脸盆保存为STL格式,注意设置好弦高。
(2)新建工程。
启动MPI,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如图1-3所示。
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lianpen”,指定创建位置的文件路径,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新工程。
此时在工程管理视窗中显示了“lianpen”的工程,如图1-4所示。
图1-3 “创建新工程”对话框图1-4 工程管理视图(3)导入模型。
选择“文件”,“输入”命令,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输入模型”图标,进入模型导入对话框。
选择STL文件进行导入。
选择文件“lianpen.stl”。
单击“打开”按钮,系统弹出如图1-5所示的“导入”对话框,此时要求用户预先旋转网格划分类型(Fusion)即表面模型,尺寸单位默认为毫米。
图1-5 导入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脸盆模型被导入,如图1-6所示,工程管理视图出现“lp1_study”工程,如图1-7所示,方案任务视窗中列出了默认的分析任务和初始位置,如图1-8所示。
图1-6 脸盆模型图1-7 工程管理视窗图1-8 方案任务视窗(4)网格划分。
网格划分是模型前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网格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程序是否能够正常执行和分析结果的精度。
双击方案任务图标,或者选择“网格”,“生成网格”命令,工程管理视图中的“工具”页面显示“生成网格”定义信息,如图1-9所示。
单击“立即划分网格”按钮,系统将自动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和匹配。
网格划分信息可以在模型显示区域下方“网格日志”中查看,如图1-10所示。
冷却+流动+翘曲分析 实验报告一、 问题描述用Moldflow分析如图1所示产品在注塑过程中的冷却(Cool)、流动(Flow)、翘曲(Warp)情况。
图1 分析产品模型其中,相关参数设置如下:材料:Generic PP:Generic Default模具温度:40℃料温:230℃开模时间:5S填充+保压+冷却时间:参数值为30SFilling control: AutomaticVelocity/pressure switch-over: By %volume filled 设置为97%选中Isolate cause of warpage二、 问题分析按照Moldflow的一般分析过程,本产品的分析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本产品分析流程图三、 解题步骤1.导入产品模型点击File→Import,选取待分析的产品模型,点击“打开”。
在弹出的“模型导入选项设置”对话框中,网格类型选“Fusion”,模型单位设置为“Millimeters”。
单击“OK”完成设置。
此时弹出“项目创建”对话框,在“Project”一栏设置项目名称,本实验取名为“CFW”。
在“Create in”一栏选取项目保存地址。
单击“OK”完成项目创建。
此时,窗口中会显示出导入的模型。
以防分析中修改变动,习惯先对模型进行复制。
对着左上角“Project”栏内的模型名称,在右击菜单中选择“Duplicate”,完成模型复制。
其后操作都在复制的模型中进行。
一般在做流动分析时,要求产品锁模力方向(一般也为产品分型面的垂直方向)与Z轴的正方向一直。
此时的模型位姿不对(如图3所示),需要用旋转命令对模型进行旋转操作。
执行Modeling→Move\Cope→Rotate,在左侧选项栏中,点击“Select”一栏的选框,其意思为选取旋转对象,框选产品模型。
“Axis”一栏选取X轴。
“Angle”填写90。
选取“Move”,其他不变。
点击“Ap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