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 格式:ppt
- 大小:6.06 MB
- 文档页数:1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一、选择题1.下列政权中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A.西夏与北宋 B.辽与北宋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916年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
北宋时960年赵匡胤建立的政权。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
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与北宋并立。
金是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的政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
所以辽与南宋不可能并存。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 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
960年北宋建立,916年,阿保机建立辽,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至此出现了辽、西夏、金并立的局面。
1125年金灭辽,出现了金、西夏和北宋并立的局面。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又出现了金、西夏和南宋并立的局面。
所以政权并立是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3.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916年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
北宋时960年赵匡胤建立的政权。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选择题(共22小题)1.契丹在10世纪初建立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
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吐蕃B.西夏C.辽D.金【分析】本题以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为切入点,考查辽的建立。
【解答】916年,契丹族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契丹改称辽,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辽的建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下列民族政权与两宋同时存在的是()A.辽、西夏B.西夏、金C.辽、金D.辽、蒙古【分析】本题考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两宋时期同时并立的政权是西夏与金,B选项符合题意。
南宋时期,辽已经被金所灭,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词是“与两宋同时存在”,掌握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3.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历史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时期。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李世民﹣﹣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历史上称为北宋。
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
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后来,契丹改国号为辽。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
李世民是汉族,唐朝的皇帝。
题干中搭配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并识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的相关史实。
4.下列有关契丹族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契丹族居住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过游牧生活B.契丹族有自己的文字C.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耶律阿保机D.契丹政权建立后,定都上京【分析】本题考查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阅读课本P33--34页,勾画出问题答案。
1.契丹政权的建立
①时间:
②建立者:
③都城:
④国号:
⑤巩固措施:
2.西夏政权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④国号:
⑤巩固措施:
要求:认真默读课本P33-34.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上述题的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三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老师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地学习。
(二)课件展示自学指导答案,老师点拨重难点辽、西夏统治的共同点
过渡语:同学们,有关契丹族与党项族的知识点有问题的请举手?
(三)高效记忆
(四)学生默写,老师出示答案,对子互批,评定对错,比谁能得满分,针对刚才的错题再次高效记忆。
活动二辽与北宋的和战(3分钟)
阅读课本P35页,勾画出问题答案
1.北宋各时期与辽的关系
2.澶渊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