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炼句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人们常常溢美文学大家选择使用词语和句子有所谓“随手拈来”或“神来之笔”。
但其实在看似“神来”、“随手”的背后,更多的恐怕还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还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还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
1.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孟子·离娄上》赏读:(孟子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要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啊;我管理别人,但是没管好,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够不够啊;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就要反问自己的恭敬够不够啊。
”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赏读:(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3.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离娄上》赏读:(孟子说:)“服从天道的生存,逆反天道的灭亡。
”权力·权利“权力”是国家、公众或上级赋予的职权、强制力;“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
例句1:政治新星金正恩正式步入权力核心。
例句2:碧生源充分发扬民主,保障员工权利。
前车可鉴·前车之鉴“前车可鉴”:鉴,镜子,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前车之鉴”: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作为以后的教训。
都出自《汉书》“前车覆,后车戒”,但意义不同。
“前车可鉴”比喻前人的失败,后人可以当作教训;做动词用。
“前车之鉴”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做名词用。
例句1:日本经济的惨痛教训前车可鉴,中国绝不重蹈覆辙。
例句2:就韩国而言,可以将在同中国的外交战中完全失败的日本视为前车之鉴。
课题链接选择和运用词语的主要方法精心挑选关键词语。
这是炼字的基本功。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第六课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仰望,司空见惯的蓝天就在你的头顶,平淡无奇。
可这正是你对美的埋没。
无人不头顶一片蓝天,可有谁真正拨开浮尘,深掘到平淡深处,探寻那最壮丽的美?——天空者,静时,天光一鉴,冰心玉骨,一视通明,或万里浮云,千姿百态,风吹云动,风定云集,时卷时舒,似酒入豪肠令人如痴如醉;动时,则狂风大作,乌云四集,遮天蔽日,天昏地暗,电光闪耀,雷声轰响,暴雨倾盆。
这又无不使人尽情领略天之动者的酣畅淋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美字体赏美文凝练之美“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这是晏殊《临江仙》中极为著名的一句,我曾在作者原本的立意中将其引申为“落花孤人立,微雨比山小”的情怀。
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又如“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淡淡着烟浓着月,深深笼水浅笼沙”之流,在文字的华美背后,更要体味字眼的精妙得当与作者的良苦用心。
这便是一个字眼在千锤百炼之后告诉世人的含义,炼字,不光是讲究文句的工整精炼,或许,我们更能看到的,是古人对于文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还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选自1) 课内素材欧阳修和朋友出游,看见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狗,于是大家分别拟句描写。
有个朋友写道:“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
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
”欧阳修说:“字太多,又重复。
在二十个字中,有两个‘马’字,三个‘犬’字,通衢、通途也重复了。
”另一个朋友写的句子是:“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
”欧阳修认为还是太啰嗦,于是提笔在句子前后圈掉了几个字,只存“逸马”二字,然后再加上四个字:“逸马杀犬于道。
”[应用提示]以上材料可用于“语言魅力”“语言妙用”等话题中。
精彩运用高适赴外地巡察,途经杭州清风岭,观月赏景,诗兴大发,就在山中僧房壁上题写了一首诗,诗曰:“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