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12.21 KB
- 文档页数:2
《狼》阅读与答案《狼》一、基础训练(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朝著名的文学家。
课文选自他的________集。
“聊斋”是作者________的名字,“志异”是______ __的意思。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狡黠()苫蔽()眈眈()....目似瞑()尻尾()变诈()...(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顾野有麦场()止有剩骨()屠自后断其股()...意暇甚()其一犬坐于前()止露尻尾()...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二、课时达标(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
途中两狼,缓行甚远。
(2)XXX,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夫jiǒng_______,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藏成丘。
XXX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míng________,意xiá_________甚。
XXX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mâi________,盖以诱敌。
1.文中横线上根据拼音填出汉字。
2.解释每组中加点的字:A、盖以诱敌B、其一犬坐于前..C、骨已尽矣D、恐前后受其敌..3.选文中最能施展阐发屠户勇敢和一句是4.“乃悟前狼假mâi,盖以诱敌”照应上文的一句是5.选文是《狼》这篇课文的记叙部分,请将课文中议论部分的原文写在下面。
6.一名诗人用悲忿的笔调写下如许的诗句:“现在狼已经越来越少,荒野里尽是人在嗥叫”,你是如何理解的?7.在植物学家的眼里,狼是一种智商很高,富有人情味,在全部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植物。
正如XXX主席XXX所说的:“自然界中若没有了狼,就像一个钟表没有发条一样。
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狼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存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梅矣①。
狼自高知中寻爪进,屠急捉住之,而令不容回去。
刘②汝可以死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伤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
极力吹移时,法号狼不甚动,方缚以拎。
Russians,则狼胀例如牛,股直无法屈,口张严禁再分,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编者按:人各有所长,物各存有所用。
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病死狼之口了。
想当年,孟尝君不也就是依靠鸡鸣狗盗之徒而脱逃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注解:①伏焉:躲到那里。
②刘:然而,可是。
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起猪的办法吹起它。
吹起豕,屠夫将猪杀掉后,为了易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横割去一口,用力吹起,并使收缩例如球。
这里就是活吹起。
细密:一、表述加点的词1.道旁存有夜耕者所遗行室()2.狼自苫中探爪入()3.惟有小刀不盈寸()4.股直不能屈()二、翻译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参考译文和答案】狼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
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
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
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
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
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
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
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
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个办法来?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3.满4.大腿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狼》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顾. 野有麦场 顾()②一狼洞. 其中 洞()③止. 露尻尾 止()④屠自后断其股. 股()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目似瞑,意暇甚。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答案:1.回头看;打洞;只是;大腿2.①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3.启发:告诫人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必须敢于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试题2: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一狼洞其.中(柴堆)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屠自后断其.股(狼)2.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答案:1.C(其:代屠户)2.狼,试题3: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甲】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蒲松龄《狼》)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骨已尽矣山穷水尽筋疲力尽弹尽粮绝B.顾野有麦场相顾无相识顾此失彼奋不顾身C.以刀劈狼首首当其冲首屈一指蓦然回首D.盖以诱敌以其境过清学以致用不以为然11.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其一犬坐于前。
翻译: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理解:这只狼蹲坐在屠户的前面,意在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的'偷袭作掩护。
【乙】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狼)打算由通道进入从背后攻击屠户。
理解:狼柴堆打洞想趁屠户不备从背后攻击的行为,体现了狼的凶狠残暴。
狼阅读答案:(三)(共7分)10.答案:A(2分)11.答案:[乙](2分)12.(1)答案:天地间的万物都有存在的道理,人不应杀害它们。
(2)答案:当人的生命受到虫兽威胁时,应当果断反击。
(3分。
前一小题2分,后一小题1分)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二」【20xx・西藏自治区】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部编版语文七(上)《狼》阅读训练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10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由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1)缀.行甚远( ) (2)顾.野有麦场(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一一御狼一一惧狼一一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8分)【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屠】2、【止】3、【缀行甚远】【缀】,4、【投以骨】5、【从】6、【两狼之并驱如故】【并】,【驱】,【如故】,7、【窘】8、【受其敌】9、【顾】10、【积薪】11、【苫蔽成丘]】【苫蔽】,12、【弛】13、【眈耽相向】【耽眈】,14、【少时】15、【径去】【径】,16、【犬坐于前】17、【久之】18、【暝】19 、【意暇甚】【意】,【暇】,20、【暴】21、【洞其中】【洞】,22、【隧入】【隧】,23、【尻】24、【假寐】【寐】,25、【盖】26、【黠】27、【顷刻】2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29、【止增笑耳】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一狼径去.:②少.时: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④止增笑耳.:⑤屠自后断其股.:⑥盖.以诱敌:⑦弛.担持刀:⑧场主积薪.其中:⑨屠暴.起:⑩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苫.蔽成丘:?一屠.晚归:?一屠晚.归:?弛.担持刀:2、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②一狼得骨止:意:①意暇甚: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②转视积薪后:之①复投之:②又数刀毙之: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久之,目似瞑: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以①投以骨:②以刀劈狼首:③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④盖以诱敌: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乃①屠乃奔倚其下:②乃悟前狼假寐:3、判断文言句式:①投以骨:②一狼仍从:③场主积薪其中:④一狼洞其中:⑤屠乃奔倚其下:⑥顾野有麦场: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⑧投以骨:⑨意暇甚:⑩身已半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三、重点句子翻译: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2022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狼》内容解析及课后问答题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一、文学常识: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狼》蒲松龄选择、翻译、默写、简答、阅读《狼》蒲松龄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20课】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A )A、屠自后断其股.两股.战战B、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解析】A都是大腿。
B才;你的。
C用;来。
D在;比。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解析】A用;因为。
B在;比。
C都是表转折。
D代词,指柴草堆;表祈使语气,一定。
3、下列句子中的“而”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D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D、俄而雪骤【解析】A表转折。
B表转折。
C表转折。
D语气助词。
4、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B.目似瞑,意.暇甚醉翁之意.不在酒C.狼不敢前.恐前.后受其敌D.相委而去.一狼径去.【解析】A以前;所以。
B神情;情趣。
C名词作动词,向前;名词,前面。
D都是离开的意思。
5、选出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 )A.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 屠暴.起(暴躁)C.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 止.增笑耳(只有)【解析】B突然。
6、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 )A.蒙辞以军中多务B.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固以怪之矣【解析】例句是介词,用。
A用。
B来。
C因为。
D同“已”,已经。
7、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是( D )①恐前后受其敌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③屠自后断其股④其一犬坐于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①代指狼。
②代指屠户。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题。
(10分)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分)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值()(2)或()(3)去()3、说说文中画线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的意思。
(2分)4、在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的情况下,郑燮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效果?(2分)5、你认为郑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和下列链接材料来说明。
(2分)[相关材料]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参考答案:1、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划对一处即可)2、(1)遇到(2)有的人(3)离开3、这是什么时候了,如果经过多处地方多人之手层层申报(荒情),老百姓哪里还能活下去?4、不经请示皇上,先开仓赈济灾民,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此举使万余百姓活了下来。
5、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文言文《狼》阅读及答案「篇二」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
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
昔以色幸者多矣。
高祖有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孝文时中宠臣,士人则邓通,宦者则赵同、北宫伯子。
孝景帝时,中无宠臣,然独郎中令周文仁,仁宠最过庸,乃不甚笃。
今天子中宠臣,士人则韩王孙嫣,宦者则李延年。
嫣者,弓高侯孽孙也。
今上为胶东王时,嫣与上学书相爱。
及上为太子,愈益亲嫣。
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狼阅读理解及答案「篇一」狼在黑夜里来打劫羊棚,却落入了狗舍,狗舍立刻像白天一样骚动起来。
猎狗嗅到敌人老灰狼就在近旁,涌到狗舍门口,逼上前去迎战。
喂,伙计们,有贼!有贼!管狗的人喊道。
院子的门关上了,上了门闩,院子里顿时乱得像个地狱。
这个拿着木棍儿来了,那个提着枪来了。
拿火来!他们嚷道,拿火来!于是有人跑去拿了火把。
狼在角落里坐着,他那硬硬的灰色脊背躲在那正合适,他露出可怕的牙齿,坚起硬毛,瞪着眼睛,好像当场就能把大家吃掉似的。
然而跟猎狗们打交道,可得放聪明点儿,可不能来这么一手。
总而言之,这是十分明白的,今儿夜里可没有不花钱的羊肉吃。
狡猾的老狼觉得应该进行谈判,他油嘴滑舌地开口说道:我的朋友们,何必这样吵吵闹闹呢?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你们的'长久失掉联络的同胞兄弟!我是来签订和约的,你们何必这样气势汹汹呢?让我们大家把往事一笔勾销吧,我们来订立同盟,我再也不来惊动你们的羊群,我还情愿替羊群打抱不平,我们狼可是最讲信用的,我发誓对不起,可没有那样便宜的事儿。
管理猎狗的头儿打断他的话,说道,我可是白发苍苍了,我老早就看透了狼的本性,我对付狼的办法已经屡试不爽,绝对不跟狼讲和,除非把他的皮撕掉!于是他立刻放出一群猎狗,向狼直扑上去。
1、总而言之,这是十分明白的。
这句中的这是指2、这则寓言从多方面对狼进行了刻画,仔细阅读,请用选文原句回答下面问题(1)关于动作描写:(2)关于神态描写:(3)关于外貌描写:(4)关于心里刻画:3、这则寓言中狼的主要特征是:A、愚蠢无知、贪婪狡诈B、狡猾阴险、凶恶残忍C、天真无知、凶残狠毒D、凶恶歹毒,油腔滑调4、如果你是灰色的,我可是白发苍苍了。
这句话的含义是A、你的毛色是灰色的,我的头发是白色的。
B、你永远是灰色的狼,我却已是白发老翁。
C、你如果是灰色的话,那我可就是白色的。
D、你的本性是不变的,因为我已很有经验。
5、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答案:1、面对许多猎狗,狼不能硬拼,只能智取,否则只有自取灭亡。
《狼》阅读答案「优选」在阅读理解中,一定要注意利用文章的原句来进行回答。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狼》。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狼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暇甚意:神情B.缀行甚远缀:紧跟C.屠自后断其股股:屁股D.狼亦黠矣黠:狡猾【小题2】下列中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久之,目似瞑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C.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D.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小题3】对这篇文章的中心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他们消灭掉。
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
C.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
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小题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参考答案【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C、屠自后断其股股:大腿。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用法的能力。
A.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代词) 久之,目似瞑(助词、无意思)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来)C.恐前后受其敌 (代词) 屠自后断其股(代词)D.蒙乃始就学(于是) 乃悟前狼假寐(于是)。
《狼》阅读练习及答案《狼》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狼》阅读练习及答案1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盖以诱敌恐前后受其敌B.其一犬坐于前满坐寂然C.骨已尽矣食之不能尽其材D.恐前后受其敌不治将恐深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其一/犬坐于前。
C.屠乃奔/倚其下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对下列句子翻泽不准确的一项是()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丽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
翻译: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
翻译: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
翻译: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4.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中最能表现屠户的勇敢的句子是“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B.“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照应上文的.“目似瞑,意暇甚”一句。
C.选文写屠户机智地跑到了一个农民院子里的草垛下面,从而有机会勇敢地杀死了两只狼。
D.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鬼哭狼嚎等关于狼的成语,没有一个是褒义词。
《狼》阅读练习及答案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炀,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日似瞑,意取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请教。
14.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乃悟\前狼假寐
1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1)顾( )(2)止( ) (3)寐(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两狼之并驱如教”。
(2分)
17.选文的故事情节:惧狼→( ) →( )(2分)
18.理解选文内容,具体说说文中是如何刻画屠户的机智?(3分)
答案:
三、14.C l5.(1)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2)通“只”,只是 (3)睡,瞌睡
16.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17.御狼杀狼 18.文章要是通过屠户的动作来表现其机智。
“顾野有麦场”“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阅读《狼》一文,回答9~11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C.屠暴起暴:突然D.乃悟前狼假寐 寐:睡觉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一犬坐于前A.狼不敢前B.一狼洞其中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屠自后断其股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答案:9.B10.C11.D出处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资料1 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2 语言积累与运用(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3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4《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5《狼》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6名句名篇默写(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7《有范延费者为殿直》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8王继怀《听雨》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9“走进博物馆”(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10 名著阅读(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11 2021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
《狼》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分)(1)目似瞑(2)将舐其喉(3)信不诬哉(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1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3分)【参考答案】9.(2分)(1)鼻烟(2)咬(3)确实、的确(4)遗留、留下、招致(答对一个不得分,答对两个、三个均得1分,答对四个得2分)10(3分)B11.(3分)D12.(4分,每小题2分)(1)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象狗似的蹲坐在(屠夫)前面(2)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意思正确即可,关键词“去”“犬”“阳”“阴”译错酌情扣分)13.(3分)阴险、狡猾、奸诈(1分)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1分);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1分)。
质年41■文曹文阅读试题汇编《狼》比拟阅读【甲】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那么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复投之:指示代词,此指代狼B. 一狼泡其中:挖洞。
C.又何间焉:参与D.登轼而望之: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3.对以下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一这时才明白面前那狼假装睡觉,原来是为了迷惑对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一一禽兽的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Toc.可以一战一一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狼,蒲松龄,中考文言文阅读答案与译文篇一:《狼》文言文阅读答案《狼》文言文阅读答案中考在即,为了大家更系统的复习初一语文,为此,小编特为大家整理了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希望本篇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能够帮助大家复习语文。
狼蒲松龄《狼》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翻译: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
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骨头已经扔完了。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05《狼》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2021·天津·中考)阅读《狼》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缀.行甚远缀:连接、紧跟B.恐前后受其敌.敌:敌人C.屠暴.起暴:突然D.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一犬.坐于前A.狼不敢前.B.一狼洞.其中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屠自后断.其股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夫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夫与狼的斗争做了铺垫。
B.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夫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2021·湖南耒阳·七年级期末)阅读蒲松龄的《狼》,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狼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
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导读:人各有所长,物各有所用。
此时,如果不是屠夫,恐怕什么人都会死于狼之口了。
想当年,孟尝君不也是靠鸡鸣狗盗之徒而逃脱于虎狼一样的秦国吗?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
②顾:然而,可是。
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
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
这里是活吹。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2.狼自苫中探爪入()
3.惟有小刀不盈寸( ) 4.股直不能屈()
二、翻译
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三、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译文和答案】
狼
一屠夫傍晚行走,被狼追得无路可逃。
路边有晚上种田的人在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窝棚,跑进去躲藏在那里。
狼的爪子从窝棚的篱笆墙外伸人。
屠夫用力拽住它,使它无法离去。
可是屠夫没有办法打死它。
屠夫身边只有一把不到一寸长的小刀子,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
用劲吹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动了,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出来一看,那狼大得像牛,腿直不能弯曲,口张开不能合上。
于是屠夫背上狼回家。
除了屠夫谁能想出这个办法来?
一、l.地头上临时搭的供休息的棚子2.原为“草堆”,这里指蒙盖“行室”之物3.满4.大腿
二、1.用劲吹,过了一段时间,觉得狼不太动了,这才用带子把它捆起来。
2.若非屠夫,哪里能想出这样的办法?
三、人各有所长,物各有其用,对学过的知识要触类旁通,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