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侧向抽芯机构
- 格式:doc
- 大小:539.50 KB
- 文档页数:6
什么是侧向抽芯机构
注塑机上只有一个开模方向,因此注塑模也只有一个开模方向。
但很多塑料制品因为侧壁带有通孔、凹槽或凸台,模具上需要有多个抽芯方向,这些侧面抽芯必须在塑件脱模之前完成。
这种制品脱模之前先完成侧向抽芯,使制品能够安全脱模,在制品脱模后又能完全复位的机构称为侧向分型与侧向机构,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简单的说就是与动、定模开模方向不一致的开模机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模具开合的垂直运动,转变为侧向运动,从而将制品的侧向凹凸机构中的模具成型机构主要有斜导柱、弯销、斜向T型销、T型块和液压油缸等。
侧向分型机构与抽芯机构使模具结构变得更为复杂,提高了模具的制作成本。
一般来说。
模具每增加一个侧向抽芯机构,其成本大约增加30%左右。
同时,有侧向抽芯机构的模具,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也越高。
因此,塑料制品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侧向凹凸机构。
第1页共1页。
文件名称:行位机构概述凡是能够获得侧向抽芯或侧向分型以及复位动作来脱出产品倒扣,低陷等位置的机构,称为行位机构。
位机构分类1.从作用位置分为下模行位、上模行位、斜行位(斜顶);2.从动力来分为机动侧向行位机构和液压(气压)侧向行位机构。
斜导柱滑块的动作原理及设计要点利用成型的开模动作用,使斜撑梢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如下图所示:上图中:β=α+2°~3°(防止合模产生干涉以及开模减少磨擦)α≦25°(α为斜撑销倾斜角度)L=1.5D (L为配合长度)S=T+2~3mm(S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T为成品倒勾)S=(L1xsina-δ)/cosα(δ为斜撑梢与滑块间的间隙,一般为0.5MM;L1为斜撑梢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弯梢动作原理及设计要点利用成型机的开模动作,使弯梢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拨动面B拨动滑块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如下图所示:上图中:β=α≦25°(α为弯梢倾斜角度)H1≧1.5W (H1为配合长度)S=T+2~3mm(S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T为成品倒勾)S=H*sinα-δ/cosα(δ为弯梢与滑块间的间隙,一般为0.5MM;H为弯梢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 C为止动面,所以弯梢形式一般不须装止动块。
(不能有间隙)滑块的锁紧及定位方式由于制品在成型机注射时产生很大的压力,为防止滑块与活动芯在受到压力而位移,从而会影响成品的尺寸及外观(如跑毛边),因此滑块应采用锁紧定位,通常称此机构为止动块或后跟块。
常见的锁紧方式如下图:滑块的定位方式滑块在开模过程中要运动一定距离,因此,要使滑块能够安全回位,必须给滑块安装定位装置,且定位装置必须灵活可靠,保证滑块在原位不动,但特殊情况下可不采用定位装置,如左右侧跑滑块,但为了安全起见,仍然要装定位装置.常见的定位装置如下:滑块镶件的连接方式滑块头部镶件的连接方式由成品决定,不同的成品对滑块镶件的连接方式可能不同,具体镶件的连接方式大致如下:简图说明滑块采用整体式结构,一般适用于型芯较大,强度较好的场合采用螺钉固定,一般型芯或圆形,且型芯较小场合采用螺钉的固定形式,一般型芯成方形结构且型芯不大的场合下采用压板固定适用固定多型芯滑块的导滑形式滑块在滑动过程中,活动必须顺利、平稳,才能保证滑块在模具生产中不发生卡滞或跳动现象,否则会影响成品质品,模具寿命等。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引言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在注塑模具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侧向分型是指在模具中设置缓冲阀和侧板,通过侧向运动来将塑料制品从模具中取出。
而抽芯机构则是用于取出模具中的中空或凸起的零件。
本文将重点讨论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原理和注意事项。
侧向分型的设计原理侧向分型是指在注塑模具中采用侧向运动的方式将塑料制品从模具中取出。
侧向分型的设计原理如下:1.设置缓冲阀:在模具的侧壁上设置缓冲阀,用于控制分型板的侧向运动。
缓冲阀可采用气动或液压方式控制,通过控制缓冲阀的开合,可以实现模具的分型操作。
2.侧板设计:在模具中设置侧板,用于支撑分型板和缓冲阀。
侧板的设计应符合模具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要求,同时要考虑到侧板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
3.分型板设计:分型板是侧向分型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应考虑到制品的尺寸和形状。
分型板的材料通常采用高硬度的工具钢,以确保分型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侧向分型的注意事项在设计侧向分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分型力的控制:在侧向分型过程中,分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质量。
因此,在设计时应合理控制分型板的运动速度和缓冲阀的开合力度,以保证制品不受损坏。
2.分型板的导向设计:分型板的导向设计直接影响到分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分型板的导向孔和导向销的配对设计,以确保分型过程的顺利进行。
3.分型板的润滑和冷却:分型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磨损和热变形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分型板的润滑和冷却措施,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抽芯机构的设计原理抽芯机构是用于取出模具中的中空或凸起的零件。
抽芯机构的设计原理如下:1.抽芯导向设计:抽芯导向是指在模具中设置抽芯导向销和抽芯导向孔,以确保抽芯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抽芯导向的设计应考虑到抽芯导向销和抽芯导向孔的配对设计,以保证抽芯过程的顺利进行。
2.弹簧压力的控制:在抽芯过程中,弹簧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到抽芯的力度。
5-4-4 设计要点1、斜导柱的固定(见图):(1)后模外侧抽芯时斜导柱的固定;(2)后模内侧抽芯时斜导柱的固定;(3)前模外侧抽芯时通常不用斜导柱,而用弯销或“T”形扣。
撞。
斜孔的直径要比斜导柱的直径大Φ1∽Φ1.5;目的是为了让铲基先离开,否则会锁死。
滑块的导向和定位主要设计为T形槽。
图样可参考宋玉恒先生著的《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实用手册》耐磨块材料:DF2(油钢)耐磨块的标厚:8、10、12。
且要用杯头螺丝固定。
5-4:机构组成1、动力零件:斜导柱、弯销、油缸;2、锁紧零件:铲基、弯销、“T”形扣;3、定位零件:波仔+弹簧、挡块+弹簧4、导滑零件:导滑耐磨板、压块5、成型零件:侧抽芯、滑块斜导柱倾斜角大小决定因素:抽芯距(抽芯距越大,倾斜角越大);滑块高度(滑块越高,倾斜角越小)前模能走胶杯,不用行位;后模能走行位,不用胶杯。
能用斜顶不用内行;能用外行不走斜顶。
先粗加工,再热处理,最后精加工。
上弹簧,下挡块,1-限位钉2-弹簧3-滑块2、如何实现延时抽芯(见图):加大滑块上的斜孔。
3、滑块的导向定位及配合精度(H7/f7)。
4、什么情况下用压块:( ?见鬼,什么是压块?I don’t know.)(1)滑块尺寸较大;(2)模具精度较高;(3)模具寿命较高;(4)滑块往模具中心方向抽芯。
5、滑块滑离导向槽的长度应不大于滑块长的三分之一;6、滑块的定位装置a、弹簧+滚珠;b、弹簧+挡块。
见图。
7、滑块的运水;8、滑块斜面上的耐磨块;( 滑块斜面面积大时,长度大80MM时要加)9、锁紧块的固定与定位;➢以下是斜导柱大小和数量,滑块肩部尺寸的经验确定法滑块宽度20-30 30-50 50-100 100-150 >150斜导柱直径1/4”—3/83/8”—1/2”1/2”—5/8”1/2”至5/8”5/8”至1”斜导柱数量 1 1 1 2 2滑块肩宽3~55~77~88~1210~15滑块肩高5~88~108~1210~1515~205-4-5弯销+滑块侧向分型机构( 弯销规格:20*20)该机构常用于前模行位、后模内行位、延时抽芯和抽芯距较长等场合,其原理和斜导柱相似,但加工较复杂。
机动侧向抽芯机构1 .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1 )组成与工作原理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工作安全可靠。
如图4 一136 所示,其主要工作零件是斜导柱3 和滑块8 ,斜导柱3 与模具开模方向成一定角度,固定在定模板2 上,侧型芯5 用销钉4 固定在滑块8 上,滑块8 可以在动模板7 的滑槽内滑动。
开模时,开模力通过斜导柱3 作用在滑块8 上,迫使滑块在动模板7 的滑槽内向外滑动,于是侧型芯5 从塑件侧孔中脱出,完成抽芯动作。
继续开模,斜导柱与滑块8 脱离接触,滑块8 则贴靠在限位挡块9 上(起定位作用)。
塑件则由推管6 推出。
为了保证抽芯动作安全可靠,设有滑块定位装置。
定位装置由限位挡块9 、弹簧10 及螺钉11 组成,以确保滑块抽芯后的最终位置,保证合模时斜导柱能准确地进人到滑块的斜孔内,带动滑块复位。
锁紧块1 的作用是防止在注塑成型时,滑块受到模腔内塑料熔体压力作用向外移动。
2 )斜导柱侧向抽芯机构的结构形式根据斜导柱和滑块在模具上安装位置的不同,通常可分为下列四种结构形式。
( 1 )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上。
图4 一136 和图4 一137 所示为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模的结构形式。
图4 一137 中,斜导柱1 固定在定模座板3 上,滑块2 安装在动模上,可以在推出板4 的导滑槽内滑动。
开模时,滑块在斜导柱的作用下,沿推出板4 的导滑槽向左滑动而脱离塑件。
此类结构的特点是:可以采用结构比较简单的单分型面模具,故应用最为广泛。
但在设计时必须注意复位时滑块与推出系统之间不要发生干涉现象。
所谓干涉现象是指,在合模过程中滑块的复位先于推杆的复位致使滑块上的侧型芯与推杆相碰撞,造成模具损坏,如图4 一138 所示。
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应避免这种干涉.下面介绍避免干涉的条件。
如图4 一138 所示,当侧型芯滑块2 与推杆3 在垂直于开模方向的投影出现重合部位5 。
,而侧型芯滑块复位先于推杆复位,将导致侧型芯与推杆相撞而损坏,如图4 一138 ( a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