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完美
- 格式:doc
- 大小:163.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高一物理第二章《自由落体运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1年4月某游客在扬州世园会乘坐热气球游玩,游客拍照时不小心将相机从距离地面30m处滑落,此时热气球上升的速度为5m/s,则相机落地时间约为()A.2s B.2.4s C.3s D.6s2.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地面发生弹性碰撞。
从释放小球开始计时,不计小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运动的v t 图像正确的是()A.B.C.D.3.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内的位移是18m,则()A.小球在2s末的速度是20m/s B.小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18m/s C.小球在第2s内的位移是20m D.小球在前5s内的位移是125m4.如图甲所示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三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的竖直速度一时间(v-t)图象如图乙所示(向下为正),t=0是其向上跳起的瞬间.则该运动员从跳板弹起能上升的高度最接近()A.0.25m B.0.38mC.0.50m D.0.80m5.某物理兴趣小组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教学楼的四楼走廊边静止释放一小球,释放点离地面高度为10m。
站在地面上的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拍了多张小球下落的照片,已知某两张连续的照片中,小球离地的高度分别为6.80m和5.9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g ,则手机连拍的时间间隔为()10m/sA.0.10s B.0.15s C.0.20s D.0.25s6.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
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A.B.C .D .7.汽车以2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以大小为5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汽车刹车后第2s 内的位移和刹车后5s 内的位移为( )A .30m ,40mB .30m ,37.5mC .12.5m ,40mD .12.5m ,37.5m 8.某同学身高1.8 m ,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 高的横杆。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题号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四、计算题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1一、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别离为36 cm 、60 cm 、84 cm ,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二、3、4、5各垫圈 ( ) 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距离愈来愈大 B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距离相等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度关系为1∶2∶3∶4D .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1二、在一高度处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抵达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A .它们的重量不等B .它们的密度不等C .它们的材料不同D .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13、最近几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 值的一种方式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历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进程中通过比O 点高h 的B 点,小球离开B 点至又回到B 点所历时间为t 1,测得t 1、t 2、h ,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B .C .D .14、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式.利用斜面实验主如果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B.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取得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填空题2二、自由下落的物体,从 H 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是着地速度的一半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23、物体自由下落的总时间是6s ,若取g = 10m /s 2,则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它在0~2s 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在2~4s 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m ,在4~6s 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
自由落体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以下哪项不是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A. 初速度为零B.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C. 只受重力作用D. 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答案:D2. 一个物体从高度为h的地方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v与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A. v = √(2gh)B. v = 2ghC. v = ghD. v = h/g答案:A二、填空题3.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米/秒²,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答案:9.8(或根据地区不同,可以是9.81)4. 一个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与高度h之间的关系为 t =______。
答案:√(2h/g)三、简答题5. 解释为什么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会有所不同。
答案: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有关,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在不同纬度上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形状(非完美球形)会有所变化。
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小于两极,因为赤道处地球的半径更大,根据重力加速度的公式,重力加速度与地球半径成反比。
四、计算题6. 一个物体从20米高的地方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使用自由落体的速度公式v = √(2gh)。
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下落的高度。
假设g为9.8米/秒²,h 为20米,代入公式得到v = √(2 * 9.8 * 20) = √(392) ≈ 19.8 米/秒。
五、实验题7. 如果要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说明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案:实验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一个高速摄像机或光电门计时器来记录物体下落的时间。
- 选择一个足够高但安全的高度来释放物体,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来测量。
- 确保物体下落的路径垂直,避免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注意安全措施,避免物体落地时造成伤害或损坏。
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确保实验环境安全,避免物体落地区域有人员或其他障碍物。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1.秋日,树叶纷纷落下,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A.0.1 sB.0.5 sC.1 sD.3 s2.某同学在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块,经过2 s听到石块落水的声音,由此可估算出井口距水面的距离约为()A.20 mB.40 mC.45 mD.60 m3.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此时速度为v,则()A.t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ℎ2B.t2时物体距地面高度为34hC.物体下落ℎ2时速度为v2D.物体下落ℎ2时速度为√32v4.在某高处A点,以大小为v0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和向下抛出a、b两球,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v0gB.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2v0gC.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3v0gD.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与高度有关5.(多选题)甲物体的重力比乙物体的重力大5倍,甲从20 m高处自由落下,乙从40 m 高处同时自由落下,在两物体下落过程中,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1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B.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间甲的速度比乙大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大D.各自下落1 m时它们的速度相等6.(多选题)一石块从30 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石块下落后()A.第1 s内的位移为5 mB.第3 s末的速度为30 m/sC.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D.3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7.(多选题)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内的路程之比为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之比为1∶3∶5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所需器材有: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填字母代号)中的器材。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B.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C.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和相同的加速度D. 两块石块在下落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正确的是()3、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自由落下,在下落过程中()A. 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B. 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
C. 两球的速度差始终不变D. 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在4、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任何相邻的'单位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和平均速度之差在数值上分别等于()A. g/22gB. g/2g/4C. ggD. g2g5、有一直升机停在200m高的空中静止不动,有一乘客从窗口由静止每隔1秒释放一个钢球,则钢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 相邻钢球间距离相等B. 越靠近地面,相邻钢球的距离越大C. 在落地前,早释放的钢球速度总是比晚释放的钢球的速度大D. 早释放的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二、解答题6、一个自由落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7、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2.5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
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估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8、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1秒的位移是35m,则物体落地速度是多大?下落时间是多少?9、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0.25s时间内通过高度为2m的窗口,求窗口的顶端距屋檐多高?10、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刚好到达井底。
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多少米?参考答案1、CD因为忽略空气阻力,所以两石块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又因为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所以运动情况完全一样,则CD正确2、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5 自由落体运动1.在塔顶端同时释放体积大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相同B.忽略空气阻力,它们的加速度相等C.忽略空气阻力,它们落地的速度不等D.忽略空气阻力,它们下落的时间相等2.一个铁钉和一团棉花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 )A.铁钉比棉花团重B.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C.棉花团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小得多D.铁钉的重力加速度比棉花团的重力加速度大3.伽利略之前的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定了这种看法.在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落到地面,这主要是因为( )A.它们的重量不同B.它们的密度不同C.它们的材料不同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满足h1∶h2∶h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纸片由静止释放,在空气中下落可以视作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之比为1∶3∶5D.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5.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4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6.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端下方距离为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自由落体运动和自由落体加速度1.对于从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苹果和树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和树叶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B.苹果可以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苹果和树叶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将同时落地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能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5.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与乙同时着地D.甲与乙的加速度一样大6.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其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C.小球在第2 s内的位移是20 mD.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7.一块石头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总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 m B.3.6 mC.6.0 m D.10.8 m8.将一个小球从报废的矿井口由静止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4 s末落到井底.该小球开始下落后第2 s内和第4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1::3 B.2:4C.3:7 D.4:169.某晚,美军在伊拉克进行的军事行动中动用了空降兵,美机在200 m高处超低空水平飞行,空降兵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空8.如图所示,水龙头开口A处的直径d1=2 cm,A离地面B的高度h=80 cm,当水龙头打开时,从A处流出的水流速度v1=1 m/s,在空中形成一完整的水流束,不计空气阻力.则该水流束在地面B处的截面直径d 2约为(g取10 m/s2)( )A.2 cmB.0.98 cmC.4 cmD.应大于2 cm,但无法计算9.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地面竖直上抛.已知小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为T A,两次经过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为T B,重力加速度为g,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A.T A-T B g2B.T2A-T2B g2C.T2A-T2B g4D.T2A-T2B g810.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的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小球直径小于管的内径,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Δ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二、非选择题11.从距离地面80 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若取g=10 m/s2,小球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________m.12.两个物体用长10 m的细绳连接在一起,从同一高度以1 s的时间差先后自由下落,当绳子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为________s.(g=10 m/s2)13.在离地面7.2 m处,手提2.2 m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 m/s2)求:(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2)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14.屋檐每隔相同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 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求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及滴水的时间间隔.(g 取10 m/s 2)第二章练习1.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 和7v ,ab 的距离为S ,经过ab 的时间是t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经过ab 中点的速度是4vB .经过ab 中间时刻的速度是4vC .前2t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2t时间通过的位移小2.5vt D .前2s 位移所需时间是后2s位移所需时间的2倍 2.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将其运动时间顺次分成1:2:3的三段,则每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A .1:3:5B .1:4:9C .1:8:27D .1:16:813.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 ,BC=3m .且物体通过AB 、BC 、CD 所用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 .可以求得CD=4mC .可以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125mD .可以求得OB 之间的距离为3.25m4.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都在不断减小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 .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22v v 5.如图所示的位移(x )—时间(t )图象和速度(v )—时间(t )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 .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物体和4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 .两图像中,t 2、t 4时刻分别表示2、4物体开始反向运动6.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某时刻前1t 内的位移是1s ,在该时刻后的2t 内的位移是2s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221212112t t t t t s t s +- B .)(21212112t t t t t s t s +- C .)()(221211221t t t t t s t s +-D .)(21211221t t t t t s t s +-7.一质点由静止从A 点出发沿直线AB 运动,行程的第一部分是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运动;接着又以'a 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 恰好停止,若AB 长为S ,则质点走完AB 所用的时间是( )A .'S a a+ B .()''2S a aaa + C .()''2Saa aa+ D .()''2S a a a a+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为23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s 内的位移是3mB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 sC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 sD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之差都是1m9.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图中OPQ ∆和OQT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21s s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0s处,正确的是( )A .若012s s s =+,两车不会相遇B .若01s s <,两车相遇2次C .若01s s =,两车相遇1次D .若02s s =,两车相遇1次10.跳伞运动员从350m 高空跳伞后,开始一段时间由于伞没打开而做自由落体运动,伞张开(张开时间不计)后做加速度大小为22/m s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地面的速度为4/m s,2g m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A.跳伞运动员自由落体的下落高度为59mm sB.跳伞运动员打开伞的速度约为43/C.跳伞运动员加速运动的时间3.4sD.跳伞运动员在312m高处打开降落伞11.A、B两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方向不变,运动总位移相同。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试题1.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从下落开始计时,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则物体在第5s内的位移为A.10m B.125m C.45m D.80m【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0的加速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5秒内时间是1秒钟。
前5秒内的位移,前4秒内的位移为,那么第5秒内的位移为,选项C对。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 : 1,下落高度之比为l: 2,则A.下落时间之比是1:2B.落地速度之比是1:1C.落地速度之比是1: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答案】C【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恒定,与物体的质量无关.甲和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的大小无关,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下落时间,甲、乙两个物体下落高度之比l: 2,故甲、乙两个物体下落时间之比是,A选项错误;由,故甲、乙两个物体落地速度之比是,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恒定均是重力加速度,所以甲、乙两个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D选项错误。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3.如图所示,某位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他请另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顶端,自己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都没有接触到直尺.当看到同学放开手时,立即握住直尺,测出直尺下落的高度,就可算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若测出该同学捏住直尺时,直尺下落的高度为10cm,那么这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最接近于A.0.11 s B.0.14 s C.0.17 s D.0.20 s【答案】B【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得【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应用。
4.伽利略在研究力与运动关系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理想实验。
下列为相关实验内容:①减小斜面2的倾角,小球沿斜面1滚下,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在斜面2上仍能达到释放时的高度。
②将斜面1与斜面2对接,让一个静止的小球沿斜面1滚下,小球将滚上斜面2。
2.4 自由落体运动 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g 值在地面任何地方一样大 C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南北两极处D .同一地点的不同质量的物体g 值一样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是由重力产生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g ,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A 错误.B.在地球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有两个效果,即分解成两个分力(重力和自转向心力),而不同地点的自转不同,自转向心力大小不同,另一分力重力也不同,从而有不同的重力加速度,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故B 错误.C.地面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赤道处小于南北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故C 错误.D.同一地点物体的万有引力表达式:2MmG mg R,因为R 是定值,所以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D 正确.2.一石块从地面上方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的一半时,石块下落的高度是( ) A .4H B .38HC .2H D .34H【答案】A 【解析】 【详解】设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
由v 2-v 02=2gx 得v 2-0=2gH ;(2v )2-0=2gh ;联立解得:h=4H 。
3.某同学观察悬崖跳水者从悬崖处自由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现测出他碰到 水面前的下落时间为 3.0s ,当地重力加速度 g =9.8m/s 2,而悬崖到水面的实际高度 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准确测量,准确测量的高度可能为( )A .43.0mB .45.0mC .47.0mD .49.0m【答案】A 【解析】 【详解】 若没有空气阻力2144.1m 2h gt == 由于跳水者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要受到空气的阻力,所以他向下的运动的加速度要小于重力加速度g ,计算的结果比实际的高度偏大,可知实际的高度要小于44.1m 。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试题1.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设向上为正方向)()【答案】C【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gt,其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因取向上为正方向,故只有C对.2.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在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A.∶2B.∶1C.2∶1D.4∶1【答案】B【解析】由v2=2gh知v=,所以v1∶v2=∶1.3. 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A.等效替代B.实验归纳C.理想实验D.控制变量【答案】C【解析】斜面实验重要思路是假定斜面绝对光滑,但是绝对光滑的物体不存在,所以这种思想属于理想化,我们也把这个实验成为理想实验。
所以C对。
4.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 m/s2B.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答案】A【解析】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方,g值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9.8 m/s2左右,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g的值都相同,但随着高度的增大,g的值逐渐变小.5.一石块从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A.B.C.D.【答案】B【解析】小球从H处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即,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一半时即,小球是从静止开始下落的,所以可解得,B正确。
6.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A.gt2B.3gt2/8C.3gt2/4D.gt2/4【答案】D【解析】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第一个物体已下落时间,此时离地高度h1=gt2-g2;第二个物体下落时的高度h2=g2,则待求距离Δh=h1-h2=gt2-2×g2=.7.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 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 m【答案】ABC【解析】小球从空中下落到地面的过程做加速运动,速度在增加。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练习题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项A中,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B错误;选项C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的概念a 可知,Δv=gΔt,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选项C正确;选项D可=ΔvΔ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判定是正确的。
答案CD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值越小解析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值越小,故正确答案为B、C、D。
答案BCD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从树上落下的树叶,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作用,选项A、B错误。
从静止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所受空气阻力较大,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4.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3s B.5sC.7s D.9s解析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 s、第2 s、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已知石子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5s,B正确。
1.7. 自由落体运动1.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最初1秒内下落的距离等于整个下落高度的9/25,求它下落的高度.如果在最后1秒内下落的距离是整个下落高度的9/25,求它下落的高度. (g=10m/s2)2.(1)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清晰地听到水滴碰盘子的声音,细心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盘子听到响声的瞬间,注视到第二个水滴正好从水龙头滴水处开始下落.(2)听到某个响声时开始计数,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一,直到数到“100”,停止计时,表上时间的读数是40s.(3)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根据以上的实验及得到的数据,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3.已知某一物体从楼上自由落下,经过高为2.0m的窗户所用的时间为0.2s.物体是从距窗顶多高处自由落下的?(取g=10m/s2)4.气球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它上升到217m高处时,一重物由气球里掉落,则重物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落到地面?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是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 g=10m/s2).5.某人在室内以窗户为背景摄影时恰好把窗外从高处落下的一个小石子摄在照片中,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02s,量得照片中石子运动痕迹的长度为1.6cm,实际长度为100cm的窗框在照片中的长度为 4.0cm.凭以上数据,你知道这个石子闯入镜头时大约已经在空中运动了多长时间吗?4. 伽俐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从同一地点以30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两个物体,相隔时间为2 s,不计空气阻力,第二个物体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跟第一个物体在空中相遇,相遇处离抛出点的高度为多少?2.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着地时的速度是经过空中P 点时速度的2倍,已知P 点离地面的高度为15m,则物体着地的速度为多少?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g=10m/s 2).3.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 125 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 ,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 =10 m/s 2)4.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 m 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1—3—1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g 取10 m/s 2)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m 水平飞行时,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一、 自由落体运功1、 定义: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注意(1)只在重力作用下(2)从静止下落二、 重力加速度1、 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 方向: 竖直向下2、大小:g=9.8 m/2s注意:(1)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是相同的;在不同的地点,g 的值略有不同a.同一海拔高度,纬度越高的地方,g 越大.b.同一纬度,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g 越小 .(2)一般取g =9.8 m/s 2,以题目要求为主。
(3)在不同的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一般不相同.3 方向:竖直向下4 实质:是一个初速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 (1)大小 :t v gt(2)方向 : 竖直向下四 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和位移-时间图像[例1]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例2]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练习】一、选择题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A.1mB.5mC.10mD.不能确定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7.图1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8.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二、填空题9.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物体落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10.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 2ts内和头 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 1个ts 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11.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12.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s,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 1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1、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物体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其最大的速度为5m/s.故A正确.当小球的速度为负数时表示物体反弹,故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故B 正确.当小球的速度再次为0时,小球反弹到最高点,故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 3×(0.8-0.5) 2 =0.45m 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2、下列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答案解析:A.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其速度应是从零开始均匀增加的;而在v-t图象中这样的运动图象应为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故A错误,B正确;C.C图象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只是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若规定向上为正,则可用C图象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故C正确;D.在s-t图象中,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抛物线,故D错误;故选BC.3、小球在t=O时刻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答案解析:A、B由图可知:0-0.5s内物体在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其最大的速度为5m/s.故A正确.B错误.C、D当小球的速度为负数时表示小球反弹,则知0.5-0.8s内小球在反弹上升,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得知故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 1 2 ×(0.8-0.5)×3m=0.45m.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4、在图中,可以表示两个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落地的v-t图是()答案解析:A、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图线1有初速度.故A、B错误.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都为g,所以图线斜率相等.故C错误.D、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相同,所以图线的斜率相等,同时落地,知在同一时刻落地.故D正确.故选D.5、物体由静止起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关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速度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答案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所以EP=E-1/2mv2,所以势能与速度的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C 正确;故选C.6、在空间某一点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相等的时间(设小球均未落地)()A.做竖直下抛运动的小球加速度最大B.三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相等C.做平抛运动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D.做竖直下抛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答案解析:A、三个球都只受重力,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所以三个球的加速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B、C、D三个球运动时间相同,重力的冲量相同,质量相等,根据动量定理I合=m△v得知,三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相等.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7、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与乙同时着地D.甲与乙加速度一样大答案解析:CD8、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先后自由下落,甲比乙先下落3s,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相对乙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落地之前总保持45m的距离C.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小D.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大答案解析:A、设乙运动的时间为t,则甲运动时间为t+3,则两球的相对速度v=g (t+3)-gt=3g,所以甲相对乙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则两球的距离S= 1/2 g(t+3)2- 1/2 gt2=3gt+ 9/2 g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故B错误.C、由B得分析可知C错误;D、由B得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AD.9、某物体从10m高处自由下落,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A.5m/sB.15m/sC.10m/sD.1m/s答案解析:C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D.g的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答案解析:B11、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试题1.质量为2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2s落地。
取g=10m/s2。
关于重力做功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400WB.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100WC.落地前的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是400WD.落地前的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是200W【答案】C【解析】根据,则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故A、B错误.落地时物体的速度,则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故C正确,D错误。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2.一个硬币比一张纸片下落得快,是因为()A.硬币受到的重力比纸片大B.硬币的质量比纸片大C.硬币受到的合外力比纸片大D.硬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比纸片小【答案】D【解析】一个硬币比一张纸片下落得快,是因为硬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比纸片小,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二物体将下落得一样快。
所以本题选择D【考点】探究自由落体运动3.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的过程中未落地之前的任何时刻,它们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两个质量不等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质量大的物体先着地C.仅在重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的运动都叫自由落体运动D.自由落体运动,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的位移比均为1:4:9【答案】A【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等,未落地前,根据v=gt,知经过相等时间后速度相等.故A 正确.轻重不同的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相等,根据知,两球同时落地.故B错误.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故C错误.根据知,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则在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的位移比1:3:5.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
4.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
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的时候,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在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样。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A.0.1 s B.0.5 s C.1 s D.2 s3.某学校的地理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某一竖直天坑时,从天坑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到天坑底部的声音,由此可知该天坑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 B.20m C.30m D.40m4.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A.3.0B.1.7C.0.4D.1.35.从楼顶上每隔时间t掉下一个水滴(不计阻力),当第4个水滴开始下落时,第1个、第2个、第3个水滴离开楼顶的距离之比S1:S2:S3为()A.9:4:1B.3:2:1C.5:3:1D.4:2:16.一石块由高出地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一半时,它距地面的高度为()A.14H B.34H C.12H D.38H7.如右图所示,A、B两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距湖面高度为H,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落下,测得它们落水声相差Δt。
如果球A距湖面的高度H减小,则Δt将()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 9.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全球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试题1.质量为2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2s落地。
取g=10m/s2。
关于重力做功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400WB.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是100WC.落地前的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是400WD.落地前的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是200W【答案】C【解析】根据,则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故A、B错误.落地时物体的速度,则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故C正确,D错误。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2.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自由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的阻力,它们在空中任一时刻A.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答案】C【解析】设甲下落的时间为ts,则乙下落的时间为(t-1)s,甲乙的速度差:即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两球的距离:,故随时间增大,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选项C 正确。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答案】A【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知若小球在运动过程的位移差满足,则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图可以看出,任意两段位移差均为d,所以B正确;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所以C正确;若小球从1位置释放,则1、2之间的距离,所以A 错误;小球在3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小球在2、4间的平均速度,即,所以D正确;题目中让选择错误的,故选择A;【考点】自由落体运动4.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依次下落三段相等的时间的位移比是( )A.1∶3∶5B.1∶4∶9C.1∶∶D.1∶()∶()【答案】A【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求,,,所以h 1∶h2∶h3=1∶3∶5,故A正确;B、C、D错误。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一、 自由落体运功
1、 定义: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注意(1)只在重力作用下
(2)从静止下落
二、 重力加速度
1、 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 方向: 竖直向下
2、大小:g=9.8 m/2
s
注意:(1)在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是相同的;在不同的地点,g 的值略有不同
a.同一海拔高度,纬度越高的地方,g 越大.
b.同一纬度,海拔高度越高的地方,g 越小 .
(2)一般取g =9.8 m/s 2
,以题目要求为主。
(3)在不同的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一般不相同.
3 方向:竖直向下
4 实质:是一个初速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 (1)大小 :
t v gt
(2)方向 : 竖直向下
四 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和位移-时间图像
[例1]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2
,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例2]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
【练习】
一、选择题
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
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
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 ]
A.1m
B.5m
C.10m
D.不能确定
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
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 ]
7.图1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
8.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
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
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
二、填空题
9.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物体落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
10.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 2ts内和头 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 1个ts 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
11.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
12.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s,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 1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三、计算题
14.一只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0.5s时,一颗子弹从其正上方向下射击,要使球在下落1.8m 时被击中,则子弹发射的初速度是多大?
15.人从发现问题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该时间越小说明人的反应越灵敏,反应时间可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测试:请一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你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能碰到直尺,记下这时手指在直尺上的位置。
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直尺时,你立即捏住直尺,测了直尺下落的高度为10 cm ,那么你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16.如图是小球自由落下的频闪照片图,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是1/30 s 。
如果测得x5=6.60 cm ,x6=7.68 cm ,x7=8.75 cm 。
请你用x7 和x5 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值。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一矿井深为125 m ,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
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
(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的距离。
(g=10 m/s2 )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C
3.C
4.BC
5.B
6.B
7.BD
8.C
9.AC 二、填空题
12. 25,25 三、计算题
14. 17.5m/s 14. 3.2m ,0.2s
15.解:从你看到同学放开直尺到用手捏住直尺的时间即为你的反应时间。
此段时间亦为直尺自由落体h=10cm 所需的时间,由h=s s g h t gt 1414.010
1
.022212
=⨯==得即你的反应时间约为0.14s 。
16.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2
)(aT n m x x n m -=-知自由落体加速度
()222
2
2
57/68.9/)30
1(21060.675.82s m s m T
x x g =⨯⨯-=-=-。
10.解析:设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为t 0,那么第一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为10t 0,由h=
20)10(2
1
t g 得s s g h t 5.010
125
210110020=⨯==。
第3个和第5个小球的间距为m t g t g x x x 35)6(2
1
)8(21202053=-=
-=∆。
答案:0.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