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轮复习专用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23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_____和______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________________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水分进出平衡细胞维持原来形态 侧上升,加酶后B 侧上升并高于A 侧高度侧上升,加酶后B 侧上升并等于A 侧高度两侧液面不变两侧液面不变,加酶后B 侧上升并高于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
此时,部位①和②20 g·L-1时,马铃薯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1时,细胞壁有一定程度的收缩1时,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相同时,红细胞处于正常状态,红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从图示能推知红细胞的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吗?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哪一结构相当于选择透性膜?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探究示例(2009·海南卷,5)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
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变式训练1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浓缩的膜分离技术。
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1)不同植物细胞对同一无机盐离子、同一植物细胞对不同无机离子的吸收均有差异,说明什么?(2)从营养学角度讲番茄与水稻,谁的补钙效果好,为什么?(3)植物细胞在同一时间吸收离子和吸水的量思维拓展1.矿质元素必须溶解在水中呈离子状态,才能被细胞吸收。
2.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多少可以调节细胞液的浓度,影响对水分的吸收。
3.矿质元素离子被吸收后随水分在导管中运输,时也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
4.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蛋白种类、数量―决定探究示例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水分子跨膜运输总的方向是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C.无机盐离子可以逆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跨膜运输D.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通过变式训练2(2011·南京调研)浸泡在一定浓度硝酸钾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A.液泡 B.线粒体C.核糖体 D.以上全是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2.完成下面的实验流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程内容核心素养——提考能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科学思维构建渗透作用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模型科学探究“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社会责任解决农业、食品问题,关注人体健康1.渗透作用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现象a.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吸水膨胀。
b.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失水皱缩。
c.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成熟植物细胞为例)①条件: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
②原理③现象a.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b.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植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①不同植物对同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有差异。
②同种植物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也有差异。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对碘的吸收是逆(填“逆”或“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3)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1.影响渗透作用液面变化因素的模型分析半透膜表面积的大小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在浓度B=C>A,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半透膜的表面积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显2.成熟植物细胞和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模型的比较项目渗透作用模型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形成的渗透系统图解基本条件半透膜、浓度差原生质层——选择透过性膜;浓度差——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原理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在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发生扩散水扩散总趋势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3.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有Ca2+、Mg2+和SiO4-4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1)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三种离子中,水稻主要吸收SiO4-4,番茄主要吸收Mg2+、C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