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使用公式和函数
- 格式:xls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案无锡立信职教中心校时红玲课题:《EXCEL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2004版教材的第四章第3节中的内容课型:新讲授班级:职高一年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概念,深刻理解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含义。
技能目标:掌握公式、常用函数以及自动求和按钮的使用,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公式的使用常用函数的使用EXCEL中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引用教学难点: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正确区分与引用教学方法和手段:问题驱动下的老师讲解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在探究、发现、总结的过程中将难点逐步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上次课学生学习了EXCEL的基本操作,对EXCEL数据输入、数据清单、单元格地址等概念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其相关操作要领,为今天公式与函数的讲解与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学生还希望了解更多的EXCEL知识,求知欲望浓厚,为今天展开教学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板书设计: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一、公式形式:=表达式运算符:+、-、*、/等优先级:等同于数学,()最高相对地址(默认):随公式复制的单元格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单元格地址~引用:要改变用相对地址绝对地址:不随公式复制单元格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固定不变的单元格地址~引用:固定不变用绝对地址二、函数格式:函数名(参数)SUM(求和)A VERAGE(求均值)常用函数介绍:MAX(求最大值)MIN(求最小值)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一人一机按用户名登录到多媒体教学系统。
Excel使用技巧使用函数和公式进行快速计算和数据处理Excel使用技巧:使用函数和公式进行快速计算和数据处理Excel是广泛应用于办公室、教育和研究领域的电子表格软件。
它不仅提供了基本的数据录入和显示功能,还具备强大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用的Excel函数和公式,帮助您快速计算和处理数据。
一、Excel函数的应用1. SUM函数SUM函数用于对一列或多列数字求和。
例如,如果要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值之和,可以使用如下公式:=SUM(A1:A10)这将把A1到A10单元格的值相加并返回结果。
2. AVERAGE函数AVERAGE函数用于求一列或多列数字的平均值。
例如,如果要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平均值,可以使用如下公式:=AVERAGE(A1:A10)这将计算A1到A10单元格的平均值并返回结果。
3. MAX和MIN函数MAX函数用于找出一列或多列数字中的最大值,而MIN函数用于找出最小值。
例如,如果要找出A1到A10单元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使用如下公式:=MAX(A1:A10) (最大值)=MIN(A1:A10) (最小值)这将分别返回A1到A10单元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 COUNT函数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列或多列中包含的数值个数。
例如,如果要计算A1到A10单元格中的数值个数,可以使用如下公式:=COUNT(A1:A10)这将返回A1到A10单元格中的数值个数。
二、Excel公式的运用1. 进行四则运算Excel中可以进行常见的四则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例如,如果要计算A1和B1单元格的和,并将结果显示在C1单元格中,可以在C1单元格中输入如下公式:=A1+B1这将把A1和B1单元格的值相加,并将结果显示在C1单元格中。
2. 使用绝对引用有时候,我们需要在公式中固定某个单元格的引用,以便在拖动公式时保持该引用不变。
这时可以使用绝对引用。
例如,想要计算B1到B10单元格的平均值,并将结果显示在C1单元格中,可以使用如下公式:=AVERAGE(B$1:B$10)这将计算B1到B10单元格的平均值,并将结果显示在C1单元格中。
三角函数的万能公式解析与应用三角函数在数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三角函数的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是指,通过使用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之间的关系,能够将一个三角函数表达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表达式。
本文将对三角函数的万能公式进行解析,并介绍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三角函数的万能公式三角函数的万能公式是基于三角恒等式的推导得到的。
其中最常用的万能公式如下:1. 正弦函数的万能公式: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2. 余弦函数的万能公式:cos(A±B) = cosAcosB ∓ sinAsinB3. 正切函数的万能公式:tan(A±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二、三角函数的万能公式解析下面以正弦函数的万能公式为例,对其进行解析。
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可以通过使用辅助角的概念来推导正弦函数的万能公式。
假设角A和角B都是锐角,那么在以角A为基准的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将角B分解为两个角:角B = (π/2 - A) + α。
其中,角α为辅助角度。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sinA = 对边A / 斜边HcosA = 临边B / 斜边Hsin(π/2 - A) = 对边(π/2 - A) / 斜边Hcos(π/2 - A) = 临边(π/2 - A) / 斜边H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将sinB和cosB分别写成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可以得到:sinB = sin(π/2 - A) = cosAcosB = cos(π/2 - A) = sinA因此,将sinAcosB ± cosAsinB代入sin(A±B)的公式中,可得: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这便是正弦函数的万能公式的解析过程。
Excel公式和函数引用函数与Excel查找函数不同的是,引用函数中的参数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引用,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引用。
如果需要引用的是单元格或者多个区域,则在函数中使用参数Reference;如果需要得到的是数组或者是数组公式,则会使用参数Array。
1.ADDRESS函数该函数将按照指定的行号和列标,建立文本类型的单元格地址。
语法:ADDRESS (row_num, column_num, abs_num, a1, sheet_text)其中,各参数的意义如下所示:●Row_num该参数表示在单元格引用中使用的行号。
●Column_num该参数表示在单元格引用中使用的列标。
●Abs_num该参数指定返回的引用类型:当其值为1或者被省略时,ADDRESS函数返回的引用类型为绝对引用;若其值为2时,返回的引用类型为绝对引用行;若其值为3,则返回绝对引用列;若其值为4,则返回的引用类型为相对引用。
●A1该参数用于指定引用样式的逻辑值。
若参数A1的值为TRUE或者被省略,则ADDRESS函数将返回A1样式的引用;若该参数的值为FALSE,函数则返回RICI样式的引用。
●Sheet_text该参数为一个文本,指定作为外部引用工作表的名称,若省略该参数,则不使用任何工作表名称。
例如,根据图6-9中的B2至C5单元格区域的工作表、行号以及列标信息,返回各种引用结果。
选择B8单元格,并插入ADDRESS函数,设置参数Row_num为B3;参数Column_num 为B4;参数Abs_num为1;参数A1为TRUE;单击【确定】按钮,即可返回A1样式的绝对引用,如图6-10所示。
然后,在B9和B10单元格中,分别输入“=ADDRESS(B3,B4,1,FALSE)”和“=ADDRESS(B3,B4,2,TRUE,B5)”公式,即可返回R1C1样式的绝对引用和工作表名称的引用,如图6-11所示。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篇一: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互动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方法与格式。
2、记忆EXCEL中常用的函数,并能熟练使用这些函数进行计算。
一、知识准备1、EXCEL中数据的输入技巧,特别是数据智能填充的使用2、EXCEL中单元格地址编号的规定二、学中悟1、对照下面的表格来填充(1)D5单元格中的内容为(2)计算“王芳”的总分公式为(3)计算她平均分的公式为(4)思考其他人的成绩能否利用公式的复制来得到?(5)若要利用函数来计算“王芳”的总分和平均成绩,那么所用到的函数分别为、。
计算总分的公式变为;计算平均分的公式为。
思考:比较两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特点,思考EXCEL中提供的函数对我们计算有什么好处,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反思研究三、学后练1、下面的表格是圆的参数,根据已经提供的参数利用公式计算出未知参数1) 基础练习(1)半径为3.5的圆的直径的计算公式为(2)半径为3.5的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为2) 提高训练(1)能否利用公式的复制来计算出下面两个圆的直径?若不能说明原因,并提出如何修改公式后才能利用公式复制来计算其他圆的直径?(2)能否利用公式的复制来计算出下面两个圆的面积?若不能说明原因,并提出如何修改公式后才能利用公式复制来计算其他圆的面积?2、根据下面的表格,在B5单元格中利用RIGHT函数去B4单元格中字符串的`右3位。
利用INT函数求出门牌号为1的电费的整数值,结果置于C5单元格中。
思考实践提高:根据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得到了那些提示?并且将上面的公式与函数进行上机实实践。
四、作业布置(1)上机完成成绩统计表中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2)上机完成圆的直径和面积的计算(3)练习册篇二:EXCEL公式函数计算教学设计《中国奖牌汇总表》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利用编辑公式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分析,是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中《第六章数字奥运尽显风采》第二节内容。
excel常用函数公式及技巧搜集(常用的)【身份证信息?提取】从身份证号码中提取出生年月日=TEXT(MID(A1,7,6+(LEN(A1)=18)*2),"#-00-00")+0=TEXT(MID(A1,7,6+(LEN(A1)=18)*2),"#-00-00")*1=IF(A2<>"",TEXT((LEN(A2)=15)*19&MID(A2,7,6+(LEN(A2)=18)*2),"#-00-00")+0,)显示格式均为yyyy-m-d。
(最简单的公式,把单元格设置为日期格式)=IF(LEN(A2)=15,"19"&MID(A2,7,2)&"-"&MID(A2,9,2)&"-"&MID(A2,11,2),MID(A2,7,4)& "-"&MID(A2,11,2)&"-"&MID(A2,13,2))显示格式为yyyy-mm-dd。
(如果要求为“1995/03/29”格式的话,将”-”换成”/”即可)=IF(D4="","",IF(LEN(D4)=15,TEXT(("19"&MID(D4,7,6)),"0000年00月00日"),IF(LEN(D4)=18,TEXT(MID(D4,7,8),"0000年00月00日"))))显示格式为yyyy年mm月dd日。
(如果将公式中“0000年00月00日”改成“0000-00-00”,则显示格式为yyyy-mm-dd)=IF(LEN(A1:A2)=18,MID(A1:A2,7,8),"19"&MID(A1:A2,7,6))显示格式为yyyymmdd。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篇一:EXCEL函数教学设计篇一:excel函数使用教案excel函数和公式的使用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excel函数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计算,是掌握excel软件使用的更高层次要求。
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排名(rank)三个函数,第二课时学习条件函数(if)和统计函数(countif)。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公式法进行数据计算,函数其实是一些预定义的公式,因此属于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为学习后面两个函数作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了解max、min、rank、if、sumif函数的功能。
2、掌握max、min、rank、if、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3、本节课的重点是max、min、rank、if、sumi函数的使用方法,难点是函数的单元格区域选择。
因为选择函数使用的区域是得出正确结果的前提,只有指定准确的函数使用范围,才能真正掌握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这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同时给出五个功能各异的函数,学生一时难于完全掌握,因此需要必要的引导,发现其共性,逐步领会。
二、教法设计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主要内容,采用情景导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Excel使用技巧利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在Excel中,利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使用各种内置函数和自定义公式,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数据进行各种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用的Excel使用技巧,展示如何使用函数和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一、基本函数的使用1. 求和函数(SUM):SUM函数用于将一系列数字相加。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列数据A1到A10,想要将它们求和并显示结果,可以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SUM(A1:A10)”。
2. 平均值函数(AVERAGE):AVERAGE函数用于计算一系列数字的平均值。
与SUM函数类似,我们只需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AVERAGE(A1:A10)”即可。
3. 最大值函数(MAX)和最小值函数(MIN):这两个函数分别用于计算一系列数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如果我们希望在指定单元格中显示数据A1到A10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分别输入“=MAX(A1:A10)”和“=MIN(A1:A10)”。
4. 计数函数(COUNT):COUNT函数用于计算一系列数值的个数。
如果我们想要知道A1到A10中有多少个数字,可以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COUNT(A1:A10)”。
二、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1. 幂函数(POWER):POWER函数用于计算一个数的幂。
如果我们希望计算2的3次方,可以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POWER(2,3)”。
2. 开方函数(SQRT):SQRT函数用于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计算16的平方根,可以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SQRT(16)”。
3. 绝对值函数(ABS):ABS函数用于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
如果我们希望计算-5的绝对值,可以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ABS(-5)”。
4. 四舍五入函数(ROUND):ROUND函数用于将一个数四舍五入到指定的小数位数。
如果我们想要将3.14159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可以在指定单元格中输入“=ROUND(3.14159,2)”。
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认证篇Excel 2010专家级应用单元1 Excel公式与函数的高级应用 (2)任务1-1应用COUNTIF函数进行条件统计 (2)任务1-2应用COUNTIFS函数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计数 (2)任务1-3应用SUMIFS函数对符合条件的数据求和 (3)任务1-4应用AVERAGEIFS函数统计符合条件的数据平均值 (4)任务1-5应用HLOOKUP函数进行数据查询 (4)任务1-6应用VLOOKUP函数进行数据查询 (5)任务1-7设置EXCEL选项——更改公式错误标识 (6)任务1-8设置Excel选项——启用迭代计算 (6)任务1-9 追踪单元格的公式引用 (7)任务1-10查找表格中不一致的公式引用 (8)任务1-11应用公式求值工具更正公式错误 (9)单元2 应用Excel分析和展示数据 (9)任务2-1合并多个区域中的数据 (9)任务2-2创建方案模拟分析数据 (11)任务2-3应用数据透视表分类汇总数据 (12)任务2-4应用切片器筛选数据 (13)任务2-5创建数据透视图 (13)任务2-6应用数据透视图展示分析数据 (14)任务2-7修改图表的样式 (15)任务2-8修改图表的数据源 (16)任务2-9为图表添加趋势线 (17)单元3应用宏和控件自动化文档 (18)任务3-1录制宏 (18)任务3-2录制并应用宏 (19)任务3-3指定宏到按钮创建交互式表格 (20)任务3-4应用控件控制工作表数据 (21)单元4 保护和共享数据 (22)任务4-1 加密工作簿 (22)任务4-2保护工作表以限制输入 (22)任务4-3为工作簿设定属性 (23)任务4-4共享工作簿 (24)任务4-5将工作表中数据导出为XML文件 (25)任务4-6显示共享工作簿中的修订 (26)单元1 Excel公式与函数的高级应用任务1-1应用COUNTIF函数进行条件统计在工作表“图书销售统计”的单元格M2中,添加一个函数以对“仓库2”中的图书种类进行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