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4 农药的剂型
- 格式:ppt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22
农药常见剂型有哪些
农药的剂型是指原药经加工后而形成的小同制剂的形态。
原药是指从工厂里消费出来而未加工的农药原药加工成不同剂型主要是为了便于应用以满足不同的要求。
各种剂型根据其特点和技术要求有固定用法不能随意改变。
常见剂型有粉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烟剂、乳油、悬浮剂、水剂等。
农药剂型的开展很快其种类和用处也越来越多。
除上述农药剂型外还有缓释剂、漂浮剂、片剂、糊剂、饵等剂型。
粉剂是农药原药和填料〔如滑石粉、陶土、高岭土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过粉碎制成的一定细度均匀混合的农药剂型。
粉剂不能被水潮湿形成悬浮液不能喷雾使用。
粉剂以用于喷干粉、拌种和土壤处理防治病虫害。
拌种用的粉剂也称为拌种剂比一般粉剂更细可以结实地黏附在种子外表。
其特点是施用简便不受水源限制但施用时在植物外表黏着性差易污染周围环境用药量大残效较短在果树等高大作物上应用效果较差。
农药剂型名词解释农药剂型是农药的重要分类标准,它可以有效地提供农药的科学管理、安全使用、丰富农后效果和分类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农药剂型包括液体状剂型、固体状剂型、悬浮剂型、乳剂型、微乳剂型、气雾剂型和其他剂型等。
液体剂型是指农药的溶质或溶剂以液体形式准备的剂型,例如罐装液体、瓶装液体、注射液、粉剂、水剂、悬浮剂等。
液体剂型以水为主要溶剂,可分为水溶性液体和油溶性液体两大类,微乳剂和乳剂也可视为液体剂型。
固体剂型是指农药溶质以固体状制成的剂型,例如散剂、粉剂、糊剂、糊粉剂、膏剂等。
固体剂型的主要溶剂为水和油,可分为水溶固体和油溶固体两大类。
悬浮剂型是指农药溶质以胶体或悬浮液体状准备的剂型,可以有效溶解农药,具有很高的混合性和易溶解性。
悬浮剂型主要有水溶性悬浮剂、气雾剂等。
乳剂型是指农药溶质以乳状制成的剂型,可用于农药的长效稳定,乳剂型可分为水性乳剂和油性乳剂。
微乳剂是指将农药溶质以粒子微细的乳状制成的剂型,具有较强的溶解性、高活性和低腐蚀性。
气雾剂是指将农药以粉末形式加入喷雾容器中,以气流压力将粉末状农药喷出的剂型,具有良好的散布性和分散性,能较好的利用农药成分,还能有效防止污染环境。
其他剂型是指农药溶质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所致,生成的特殊剂型,如逆悬剂、穿孔剂、糊剂、颗粒剂等。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总结,农药剂型主要分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悬浮剂型、乳剂型、微乳剂型、气雾剂型和其他剂型等七类。
每种农药剂型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优点,在不同的批次农药投入中,农药剂型的选择应结合农药的性质和投入的量大小,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投入应用,从而起到农药管理的实际作用。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危害,因此科学管理农药,特别是正确按照农药剂型的要求选择、应用农药剂型,对促进农药的安全使用、减少农药污染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农药投入应当通过科学管理,全面考虑到农药的性能、病害的发生情况和农药的安全性等,以此来实现农药的合理有效投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药的加工剂型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有机合成农药在没有经过加工以后的产品称为原药。
固体状态的叫原粉,液体状态的叫原油,其中对有害生物作用的成分称为有效成分。
由于单位面积特效用药很少,又要求均匀撤布.因此除少数品种能直接使用原药外,绝大多数农药品种不能直接用于生产,必须加入散剂(如水和其它填充剂等),使少量的原药均匀地分散在大面积上。
但绝大多数原药又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加水使用。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药效,要求农药使用后能附着在病、虫植物体上,这就需要在原药中加入辅助剂,加工后必须达到上述要求。
经过加工制成不同的药剂形态,这种药剂形态称为剂型,如粉剂、乳油、粒剂等。
因此,商品农药是一种混合物,包括:原药(有效成分、杂质)和助剂(溶剂、乳化剂、填料等)两部分。
一、农药剂型和助剂(一)农药剂型1.粉剂:由农药原药和填料,经机械粉碎混合而制成粉状制剂。
粉粒细度要求95%能通过200号筛目(即2.54厘米长力筛线200条,筛孔直径为74微米)。
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也不分散或悬浮在水中,故不能加水作喷雾使用。
粉剂因粉粗细小,易附着在虫体或植株上,而且分散均匀,易被害虫取食。
对填料的要求应是不能引起有效成分分解的惰性物质’如粒土、滑石粉、硅藻土等。
粉剂使用方便,适于干旱缺水地区使用。
因成本低,价格便宜,但附着性差,其残效要比可湿性粉剂、乳油的残效期要短,而且易污染环境。
低浓度粉剂可直接喷粉用;高浓度粉剂供拌种、制作毒饵、土壤处理用。
2.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加湿润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而何以的混合粉状制剂。
细度要求99.5%能通过200筛目,悬乳率达到该品种的要求(如20%林丹可湿性粉剂悬浮率要求40%以上)。
因为加有湿润剂,粒度很细,在水中容易被湿润、分散、悬浮。
主要用于加水喷雾使用。
要注意不可将湿性粉剂用来直接喷粉,因其分散性差,有效含量高,所以容易对植物产生药害,又不经济。
3.乳油:由农药原药、乳化剂、溶剂制成均匀一致透明的油状液体,加水后变成不透明的乳状药液(即乳剂),稳定度要求在99.5%以上,若油珠直经在0.1—2微米间则呈半透明状,油珠直经在2—10微米问则呈乳白色。
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练习题一.填空题(每空/0.5)20分1.常用的农药剂型有(粒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微胶囊剂)、(胶悬剂)。
2.按杀菌剂作用方式分类可以分为(保护剂)、(治疗剂)。
3.我国的农药制剂名称中,第一部分为(有效成分的含量),第二部分为(农药品种名称),第三部分为(剂型名称)。
4.农药中毒导致的毒害:即为农药的“三致性”(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以及(有机磷农药)的(迟发性神经毒性)。
5.杀菌剂根据能否被植物内吸并引导、存留的特性,可以分(内吸性杀菌剂)、(非内吸性杀菌剂)。
6.农药施用后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对(土壤)、(大气)、(水体)和(农副产品)的污染。
7.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规定:严禁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在(蔬菜)、(果树)、(烟)、(茶)、(中药材)等作物上使用。
8.农药药效试验小区的排列有(对比法)、(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裂区设计)。
9.常用的农药浓度表示方法有(浓度表示方法)、(倍数法)、(单位面积药量)。
10.按除草剂的对植物作用的性质来分。
可以分为(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
11.农药常用的助剂有(填料)、(湿展剂)、(乳化剂)、(溶剂)等。
二.选择题10分1.下列农药剂型中药效最高的是(C ),稳定性较差的是(A )。
A.粉剂B.可湿行粉剂C.乳油D.粒剂2.最易从土壤中吸收农药的作物是(D )。
A.白菜B.番茄C.菠菜D.胡萝卜3.敌杀死是属于(B )杀虫剂。
A.胃毒剂B.触杀剂C.内吸剂D.熏蒸剂4.下列(C )属于微生物杀菌剂。
A.青虫菌B.苏云金杆菌C.井冈霉素D.白僵菌5.洗衣粉属于( B )。
A.填料B.湿展剂C.乳化剂D.溶剂6.(C )防治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及杂草。
A.拌种法B.撒施法C.土壤处理法D.熏蒸法7.粒剂按药剂颗粒大小分类,粒度范围在60-200目,直径为74-250um。
它属于(C )。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质的总和,常用剂型有液态剂型、固态剂型和气态剂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应用。
一、液态剂型1. 悬浮剂:悬浮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均匀地悬浮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便于使用、剂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悬浮剂有苏力菌素、石硫合剂等。
2.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其他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制剂。
可湿性粉剂具有分散性好、使用方便、储存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
常见的可湿性粉剂有敌敌畏、乐果等。
3. 浸膏剂:浸膏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溶于溶剂中,形成胶状或膏状的制剂。
浸膏剂具有均匀性好、渗透力强、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常见的浸膏剂有溴硫磷、氯硫丹等。
4. 可溶性液剂:可溶性液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透明或微浑浊的制剂。
可溶性液剂具有药效快、吸收率高、处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毒病、杂草等。
常见的可溶性液剂有吡蚜灵、草甘膦等。
二、固态剂型1. 粉剂: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粉末状制剂。
根据粒径的不同,可分为超微粉剂、微粉剂和粗粉剂。
粉剂具有药效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粉剂有杀菌粉、硫磺粉等。
2. 颗粒剂:颗粒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颗粒状制剂。
根据颗粒粒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型颗粒剂、粉型颗粒剂和块状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药效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颗粒剂有杀虫剂、杀菌剂等。
3. 片剂:片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成型形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具有溶解速度慢、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片剂有杀虫片、除草片等。
4. 微胶囊剂:微胶囊剂是指将农药活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形成液态或固态的制剂。
微胶囊剂具有释放控制、药效持久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原药或药剂以一定的形态(剂型)存在于介质中,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微乳剂等。
这些剂型可以赋予农药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特定的应用方式,以满足不同的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在农药科学研究和生产中,剂型是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它不仅影响农药的施用效果,如药效、持效期、安全性等,还影响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
不同的剂型需要不同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同时也需要不同的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
在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合适的剂型选择对于防治效果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首先,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剂型。
例如,对于活动范围大、接触时间短的害虫,使用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等水性制剂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而对于根结线虫等隐藏在土壤中的病虫害,使用颗粒剂可以有效地渗透到土壤中并均匀分布,达到长期防治的目的。
此外,不同剂型的农药对施用器械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喷洒液需要使用喷雾器械(如喷雾器),而颗粒剂则需要使用撒施器械。
因此,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相应的施用器械是保证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法规的加强,一些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剂型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环保、高效的农药剂型,如微乳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
这些新型剂型具有易分散、易降解、用药量少、对环境影响小等特点,符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说,农药剂型是农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赋予农药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特定的应用方式,以满足不同的防治对象和环境条件的要求。
合适的剂型选择对于提高防治效果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农药剂型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日益复杂的防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