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全科老师)
- 格式:ppt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60
白内障病人健康教育一、什么是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是最常见的白内障,是中老年开始发生的晶状体混浊,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明显增高;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后囊膜下3类二、白内障的分类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先天性白内障3、外伤性白内障4、代谢性白内障5、并发性白内障三、白内障的治疗1、手术治疗:白内障直接有效的的方法2、激光治疗:主要针对一些后发障四、注意事项(一)术前1、如有史,术后易出现感染,术前应配合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血糖最好控制在8.5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低于8.5mmol/L;如有感冒咳嗽等不适宜手术,待全身症状缓解后再行手术;2、手术日适当减少进食,不要太饱,术前应限制饮水量,并要排空小便,以免在手术过程中憋尿烦燥不安,影响手术效果3、手术中不要咳嗽,因咳嗽会增加眼压不利于手术的进行4、手术中请勿移动头部或聊天,否则会影响手术者的操作,如有疼痛胸5、手术过程中尽量配合医生,如有什么不适,及时告知手术医生;(二)手术后1、术后当天充分休息,平卧或者侧卧术眼向上避免压迫眼球卧床休息1-2日;2、两周内不用肥皂水,脏水进入眼内,三个月不做剧烈运动.3、术后避免揉眼拍眼、弯腰低头,避免剧烈活动、头部震动,不对眼施加压力;4、部分患者术后仍有视物不清、轻度异物感,属于正常术后反应;如出现眼痛、恶心、呕吐时,应考虑是否有眼压升高,应立即报告护士或医生;5、术后观察患者有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等不适时,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早期处理;6、术后1周内睡觉时应戴眼罩,保护术眼, 1个月内不要对术眼施加压力如揉眼,并预防术眼被碰撞,以免造成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7、患者起床时动作要慢,首先在床上坐15~30分钟,如无头晕、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方可下床适当活动;并因患者术后一只眼敷料包扎,起床要注意安全,防跌倒三、饮食指导1、鼓励病人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眼压突然升高;2、术后给予易消化、清淡的软食,可多选择含蛋白质、维生素C及锌丰富的食物,如肉类、谷类、蛋类、乳类、豆类、水果类等有利于伤口愈合3、不吃煎炸烧及辛辣食品,以防结膜分泌物增多,引起眼部感染;4、还要注意根据病人的自身状况,进食不同的膳食,高血压病人以进低盐、低动物脂肪食物为宜,糖尿病病人配合糖尿病饮食治疗,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防止加重糖尿病或诱发酮症酸中毒,影响术后切口愈合,心脏病病人应控制钠盐入量;四、用药指导1、遵医嘱合理用药,了解药物作用、用药、点眼方法,次数,药物的保存;2、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私自加药,停药;3、患者用药后如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眼痛等不适,应立即通知;五、生活指导1、适当的运动,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2、避免揉眼睛,过度用眼及弯腰,低头,穆斯林患者三个月以内禁止做礼拜,防止晶体移位;3、保持眼部的卫生,不用脏毛巾擦眼,预防感染;4、避免长时间用眼,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适当做眼保健操,减轻视疲劳;5、避免太阳光直晒,出门时可佩戴墨镜,保护眼睛;6、定期门诊随访;。
白内障工作总结(优秀5篇)白内障工作总结(优秀5篇)白内障工作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白内障工作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白内障工作总结(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白内障工作总结篇1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是指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模糊。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我曾经治疗过许多白内障患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这份工作总结中,我将分享我的治疗心得和经验。
首先,我对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等,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我通过不断实践和改进,探索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即激光治疗法。
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
在治疗过程中,我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疑虑,并给予他们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我还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在我的治疗下,许多白内障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其中,一位70岁的退休教师是我最为成功的案例。
她在两年前就被诊断为白内障,一直无法接受手术治疗。
在我的指导下,她采用了激光治疗法,仅用了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手术。
现在,她视力清晰,可以自由地看书看报,重新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
在总结我的治疗经验时,我发现以下几点:1.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重要性: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需求和风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增强患者的信任和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不断学习和实践: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通过这份工作总结,我不仅回顾了自己的治疗经历,也总结了治疗白内障的经验和方法。
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治疗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白内障工作总结篇2白内障工作总结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1.加强员工内功修炼,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我科坚持把加强员工的业务学习放在重要位置。
白内障教学查房教案I.病例概述患者:王先生性别:男年龄:65岁主诉:逐渐出现双眼视力模糊现病史:双眼视力模糊,逐渐加重,无痛无红。
无早期白内障手术史及其他眼部手术史。
II.查房目的1.学习白内障的基本知识和临床表现。
2.学习白内障的检查方法和分类。
3.学习白内障手术的适应症和手术指征。
4.学习白内障手术的选择和常见手术技术。
III.查房内容1.病史询问询问病程、主诉、家族史、既往史。
2.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双眼视力、眼压、眼球运动、眼段、结膜、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等。
IV.病例讨论1.白内障的定义及分类白内障是指眼轴前部透明媒介的混浊,形成模糊的视觉影像。
根据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白内障可分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创伤性白内障、遗传性白内障等。
2.白内障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常见症状有视力模糊、闪光、色彩减弱等。
体征包括前房深度变浅、眼内透明度下降、核硬化等。
3.白内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白内障的诊断主要靠眼底检查、眼前段检查、超声检查等。
需要与青光眼、视网膜疾病鉴别。
4.白内障的治疗原则当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包括视力障碍、生活质量下降、复杂性白内障等。
5.白内障手术的常见技术白内障手术常用的技术有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small 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等。
V.处理方案1.经过综合评估,建议王先生进行白内障手术。
2.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和并发症。
3.提供手术宣教资料。
4.安排手术时间,并告知术前准备事项。
VI.指导建议1.建议王先生在手术前进行全身检查,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2.手术后需合理安排眼部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擦眼。
3.术后定期复诊,并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和眼部保护。
VII.查房总结通过此次查房,我们了解了白内障的基本知识、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
在对王先生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我们为其提供了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方案和手术宣教,并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01903家庭科学·新健康康2020窑09锻炼的时间一定要选在太阳出来之后,以免着凉。
身体管理窑全科医生在眼病中白内障为何格外受重视原因一,患者多。
调查显示,我国50岁及以上人群中重度视力损害和盲的比率分别为6.05%~15.3%和0.66%~5.35%,其中最主要的年龄相关性眼病包括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黄斑变性。
如今,寿命越来越长,白内障患病率也随之升高。
原因二,可防可治。
2019年统计显示,老年性白内障占公立医院所有眼科疾病诊治人数的50%。
老年性白内障虽对健康危害大,但可通过手术治疗复明,国家对白内障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
手术治疗为什么不等“最后一刻”早在201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就提出,白内障手术的目标从以往的复明手术过渡到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意味着治疗目标从“防盲”改为“提高视功能”。
一般希望患者在视功能还较好,没出现并发症时,就能积极治疗。
临床上因白内障导致完全失明或出现并发症才就诊的患者不少,有些患者还在等“最后一刻”,也有些患者因其他疾病延误甚至失去了白内障手术时机。
白内障的并发症,较常见的是继发青光眼,患者不仅视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还伴有眼红、眼疼、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时会误以为是心脑血管或消化道疾病而去内科就诊,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身体损伤和痛苦。
“只做一只眼”会留安全隐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主诉因看不清楚而发生摔跤、磕碰等意外情况非常普遍,严重状态下发生骨折(最常见髋关节骨折)、脑损伤或诱发心血管意外从而危及生命。
研究显示,双眼白内障患者接受单眼手术后1年跌倒风险可降低78%,接受双眼手术的跌倒风险可降低83%,且可同时降低老年人跌倒后受伤的发生率。
有些患者抱怨,单眼视力已1.0了,却还是看不清,摔倒了!这并不是之前的手术没做好,而是白内障手术真的不能只做一只眼,这会导致患者双眼白内障程度相差很大,即双眼视力差别大,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是单眼视物。
白内障实用教案教案:白内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体奥秘》的第10课《眼睛》。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白内障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白内障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 培养学生关爱眼睛,注意眼部健康的意识。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白内障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难点:理解白内障的成因和治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眼球模型、白内障图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视力表,让学生观察并谈论自己的视力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眼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3. 课堂讲解:a. 讲解眼睛的结构,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b. 讲解眼睛的功能,如光线通过角膜、瞳孔、晶状体,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
c. 讲解白内障的成因,如年龄增长、紫外线照射、遗传等。
d. 讲解白内障的症状,如视力模糊、眩光、色彩失真等。
e. 讲解白内障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4.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一张白内障患者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白内障的症状。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插图,尝试画出眼睛的结构和白内障的症状。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眼睛,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眼睛的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白内障的成因:年龄增长、紫外线照射、遗传白内障的症状:视力模糊、眩光、色彩失真白内障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请列举三种预防白内障的方法。
3. 请简述白内障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白内障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