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粘土心墙的施工工艺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81.14 KB
- 文档页数:2
粘土心墙土石坝工程施工方案昆明市官渡区复兴水库工程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技术方案XXXXXX二零一二年十二月1.工程概况施工准备1.1测量1、测量准备测量放样施工是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为此我公司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专职的测量小组,由具备测量专业执业资格和多年施工工作经验的测量技术人员负责,测量过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留有记录。
1)人员配备:测量小组由一名具有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施工经验的持证工程师负责并主持组织实测方案的编制工作,控制测量根据工程各部位特点由专职测量队员实施。
2)测量仪器:施工中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钢尺(50m)等都符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的施工测量精度要求,并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的检测,并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
所有测量仪器使用前必须得到工程师的批准。
2、测量基准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接到发包人或监理人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标点及其相关技术文件后,与发包人、监理人共同校测其基准点、坐标点规范的测量精度,并复核其资料和数据的准确性。
复核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若有误差立刻敷陈监理工程师,实时办理。
3、树立施工测量控制网1)工程施工的控制网由两部分组成,即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平面控制网以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线)为基准,用全站仪测设出施工区的轴线控制桩及定位控制桩。
轴线控制桩由起点、终点和折点桩组成,为方便施工采用十字交叉法和直角坐标法确定折点桩,及时将施工控制网资料报送工程师审批。
3)为了便于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纵横断面测量,在施工前沿山脚走向两侧敷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位于开挖线外侧,敷设时提前埋设临时标桩作为水准点,临时水准点间距100m。
4)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标桩选择在不受施工干扰,易于保存桩位的地方,不致发生下沉和位移,标桩做成砼墩,标桩顶面高于地面0.3m。
临时性标桩以木桩为主,关于测量控制网点,采用防护栏、警示牌等保护步伐,避免受到损坏,并修建通向测量控制网点的临时门路。
粘土心墙土石坝工程防渗施工的技术处理作者:陈鹏飞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14期DOI:10.16660/ki.1674-098X.2017.14.076摘要:粘土心墙土石坝属于一种常用的坝型,是经过各种土料、石料等混合处理过后不断地碾压形成的。
使用此种方式进行防渗施工具有相对比较简便、施工操作简单、工序环节少、应变性比较小、便于日常维修等优点,同时还可以节省材料。
该文笔者以某粘土心墙土石坝工程为例,根据大坝渗漏的主要原因以及类型,分析了粘土心墙土石坝防渗施工的技术处理措施。
关键词:粘土心墙土石坝防渗施工中图分类号: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5(b)-0076-021 大坝渗漏的主要原因与分析1.1 工程基本情况某水库项目总容量是1 980万m3,通常用于农作物灌溉,但是也可进行发电、水产养殖等。
主坝是一般土坝,利用粘土粘附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坝底则使用帷幕灌浆填筑。
下文内容将根据此大坝的现状探究粘土心墙土石坝工程施工建设所用的防渗技术。
坝底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有:(1)大坝施工建设之前没有完全清理坝底,水库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2)施工环节缺乏截水槽设置,或是位置安放不合理,导致没有起到任何截水作用。
1.2 坝体渗漏的主要原因坝体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有:(1)土料不合格,施工使用的土料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会出现渗漏;(2)工程施工建设是分工分段进行的,整体进度不同,填筑的土层不一致,后续的环节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邻的区域往往会出现松土带;(3)施工过程中设备准备不到位,坝体的碾压使用石碾,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碾压经常会出现不平整的状况,下游地区会出现渗漏等情况;(4)坝体填筑不合理,土层堆积过厚,机械设备部充足,不能完善地处理相关问题,因此造成土层上紧下松。
1.3 绕坝渗漏的主要原因绕坝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有:(1)施工过程中整体夯实程度不到位,截水槽没有合理安放,坝底清理不彻底,造成岸坡连接性不强;(2)周围岩体损坏,透水量严重;(3)防水装置在坝体内,内部的截流工作没有做到位。
某粘土心墙坝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目前,土石坝在坝工建设中应用广泛,发展较快的一种坝型。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的施工技术,为土石坝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石坝;料场布置;坝体填筑;施工技术引言土石坝是目前世界坝工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与其他坝型相比较,无论从经济方面还是从施工方面,土石坝具有绝对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土石坝占大坝总数的82.9%,而在中国土石坝数量占到大坝总数的93%。
土石坝是指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山于其具有就地取材,对坝基地质条件要求不高,结构简单,节约三材和易于施工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坝上建设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尤其是在我国,土石坝的比例已占到百分之九十多。
土石坝的种类有很多种,按其筑坝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土坝(筑坝材料主要为土和沙砾)、堆石坝(筑坝材料主要为石渣、卵石和爆破石料)、土石混合坝(以上两种材料所占比例相当);按其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其中以碾压式土石坝的应用最为广泛;按其坝高的不同又可分为低坝(HG<30m)、中坝(30m≤HG<70m) ,高坝(H≤70m)。
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工程对水利水电工程土石坝施工技术进行探讨1工程概况某水库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高48m,坝顶长240m,宽8m,设计正常高水位为100m,校核洪水位为103m.属一级建筑物。
坝址处流域面积2160km2,坝址以上河流全长104km;其中50km为通航河道,常年有载重5t—10t的木船和竹木筏过坝。
坝址两岸系高山,山坡较陡。
坝址河谷宽度200m,河底高程25m;两岸覆盖层较薄,基岩为石英砂岩(X级);河床基岩较好,两岸岩石节理发育,风化较深。
河床沙砾覆盖厚度0—3m,平均1.5m。
坝址上下游均为宽阔冲积台地,在上下游3km—7km的台地和河滩上,有满足筑坝要求的大量沙砾料(Ⅲ类土)。
浅谈土石坝粘土心墙压实度质量控制方法摘要:在碾压式土石坝施工中,制定和执行压实标准是工程质量的关键。
由于现场检测控制的不规范,不灵活,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
正确掌握压实度控制方法对工程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均匀性粘土;压实度;质量控制标准碾压式土石坝施工一般以含水量和干密度为施工控制标准。
粘土心墙直接以压实度指标形式为设计控制指标,如自治区某大型引水工程为粘土心墙坝,心墙的不同部位要求的压实标准不同,设计压实度控制指标要求为0.98,0.99。
但施工中,现场测定土料的最大干密度过程,标准击实要花费较长时间。
一个标准击实试验一般需要2d,由于试验结果没有出来,坝体就不能进行下一层填筑,结果是严重影响着施工作业的进度。
针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大量实践证实西乐夫提出的3点击实法解决该问题比较实用。
该方法的击实试验采用标准普氏击实法,通过对原状土进行3点击实,换算出最大湿密度,用压实后的湿密度与之相比,迅速得到质评结果,检测时间大大缩短,不影响施工进度。
以下从3个方面对压实度控制问题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和掌握现场实际控制的方法。
1.压实度和压实度指控标准在《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7中,对含砾和不含砾的粘性土的填筑标准应以压实度和最优含水率为设计控制指标。
设计干密度应以击实最大干密度乘以压实度求得。
粘性土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级、2级坝和高坝的压实度应为98%,100%,3级中、低坝和3级以下的中坝的压实度应为96%~98%,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9度的地区,宜取上述规定的大值。
可见压实度指标是根据工程等级和坝体不同部位来分别对待取值的。
对均质粘性土而言,用标准击实试验测得的pdmax趋于常数值,可对应求出不同设计标准的设计干密度值。
但是自然界土的沉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是非均质土,级配存在差别,对不同的土料,应该有不同的压实干密度。
施工现场合理控制不同土样的压实干密度是施工质量的保障。
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技术方案一、勘察设计1.对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条件、土质特性、地下水位情况等。
2.根据勘察结果,制定施工设计方案,包括坝体形状、坝底宽度、堤岸坡度等。
二、土石料选择1.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土石料作为坝体材料。
2.土石料应满足强度、压缩性能、渗透性能等要求。
三、场地准备1.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并清除杂物。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场地标高的测量和标示。
四、开挖土基1.按照设计标高和坝体横断面的要求,进行土基开挖。
2.开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五、基础处理1.清理基础面,确保无杂物和浮沙。
2.如有需要,可进行基础面的加固处理,如加设排水管等。
六、坝体填筑1.首先在基础面上铺设一层细碎的土石料,作为坝体的起始填筑层。
2.在起始填筑层上,进行坝体填筑,坝体填筑层厚度一般为30-50厘米。
3.填筑过程中,要注意坝体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并及时做好坝体的压实工作。
七、心墙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心墙,心墙的位置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
2.心墙的施工一般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每段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压实和检查。
3.心墙的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应适宜。
八、坝顶铺设1.在填筑和心墙施工完成后,进行坝顶铺设,坝顶应平整、均匀。
2.坝顶铺设一般采用细碎的土石料进行。
九、坝体护面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坝体的护面工作,可以采用混凝土护面、石头护面等方式。
2.护面工作应密实,保证护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十、验收和监测1.完成施工后,进行工程的验收工作,包括坝体的稳定性、安全性等。
2.安装监测设备,对坝体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粘土心墙质量控制措施探讨2.濮阳黄河河务局范县黄河河务局,河南范县 457500)摘要:粘土心墙对大坝施工质量和安全运行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大沟水库枢纽工程大坝粘土心墙填筑为例,阐述粘土心墙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粘土心墙;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工程概况大沟水库枢纽工程大坝为粘土心墙石渣坝,坝顶轴线长156m,设计正常水位高程为1275m,坝基高程为1233m,大坝垂直高度为45.5m(不含防浪墙),长度156m,坝基最宽处为197.97m。
粘土心墙设计工程量50000m3,粘土干密度不小于1.71g/cm³,粒径小于0.005mm颗粒含量平均为35%~45%,粒径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平均为41%~58%,粒径小于5mm 颗粒含量平均为85%~89%,水溶盐含量不大于3%,填筑含水量应高于最优含水量3%范围内控制,有机质含量不大于2%,渗透系数、压实度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2料源规划和坝料制备2.1料源规划粘土心墙填筑料充分利用料场开采的粘土料,料场主要为耕地,开采范围基本位于地下水位以上。
表层耕植土为无用层,厚度约0.50~0.80m。
有用层为粉砂质粘土,平均厚度6m,储量9×104m³。
为满足坝体填筑施工的需要,同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利用暂存料场进行备料,以满足大坝填筑施工高峰期的要求。
2.2坝料制备粘土料场质量、储量均满足要求,设计开采用量5×104m³。
采用分区开采,无用层采用人工配合103kW推土机剥离,临时堆放于非开采区,作为后期复垦用土;有用料采用103kW推土机配合3.0m³挖掘机挖装20t自卸车运输上坝,土料除天然含水率偏高外,质量基本满足防渗料质量技术要求,填筑前采取提前剥离(修建排水沟、深部土层翻晒)等措施保证合格料上坝。
3心墙粘土料填筑心墙粘土料填筑施工流程:填筑面处理、洒结合水→两端接触面处理、刷泥浆→挖运粘土料上坝→进占法卸料→推土机摊铺料按要求的铺土厚度整平→自行式振动凸块碾按规定碾压遍数压实→压路机碾压接合部→电动夯和人工进行边角处理→质量检查及取样试验→层面处理和质量疵点处理→隐蔽验收及质量评定。
1 大坝渗漏的主要原因与分析1.1 工程基本情况某水库项目总容量是1 980万m3,通常用于农作物灌溉,但是也可进行发电、水产养殖等。
主坝是一般土坝,利用粘土粘附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坝底则使用帷幕灌浆填筑。
下文内容将根据此大坝的现状探究粘土心墙土石坝工程施工建设所用的防渗技术。
坝底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有:(1)大坝施工建设之前没有完全清理坝底,水库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2)施工环节缺乏截水槽设置,或是位置安放不合理,导致没有起到任何截水作用。
1.2 坝体渗漏的主要原因坝体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有:(1)土料不合格,施工使用的土料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会出现渗漏;(2)工程施工建设是分工分段进行的,整体进度不同,填筑的土层不一致,后续的环节不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邻的区域往往会出现松土带;(3)施工过程中设备准备不到位,坝体的碾压使用石碾,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碾压经常会出现不平整的状况,下游地区会出现渗漏等情况;(4)坝体填筑不合理,土层堆积过厚,机械设备部充足,不能完善地处理相关问题,因此造成土层上紧下松。
1.3 绕坝渗漏的主要原因绕坝出现渗漏的主要原因有:(1)施工过程中整体夯实程度不到位,截水槽没有合理安放,坝底清理不彻底,造成岸坡连接性不强;(2)周围岩体损坏,透水量严重;(3)防水装置在坝体内,内部的截流工作没有做到位。
2 粘土心墙防渗施工的技术处理措施2.1 粘土心墙套井处理施工粘土心墙土石坝施工过程中,土质夯实应该做到位,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粘土心墙自身的紧密度比较高、抗剪性水平比较高,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收缩性,一般要求的实度是0.96,粘土心墙整体渗透指数低于10×10-5 m/s。
2.1.1 现场击实试验粘土套井实施过程中应该进行减压,正常土料的含水量为21%,密度是1.6 g/cm3,渗透指数是11.73×10-7 cm/s。
实际使用过程中抓钻机型号为8JZ-110,基本动力是22 kW,以此分析施工现场的控制参数信息,夯实20次,填土厚度约30 cm,夯实锤的直径超过800 cm,控制高度范围是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