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03 KB
- 文档页数:6
防控登革热疫情专项方案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近年来,登革热在我国多地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制定专项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宣传和教育、国际合作五个方面,详细介绍防控登革热疫情的专项方案。
一、预防1.1 加强环境管理,清除蚊虫滋生源。
1.2 定期检查和清理自家环境,消除蚊虫滋生条件。
1.3 室内外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措施。
二、监测2.1 建立登革热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2 对疫情高发地区加强监测频次,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3 提高医务人员对登革热的诊断能力,确保病例的准确诊断和报告。
三、应急处置3.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3.2 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及时救治患者。
3.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做好疫情的隔离、消毒和处置工作。
四、宣传和教育4.1 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4.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蚊虫防控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3 针对学校、社区等重点人群,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五、国际合作5.1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邻国的合作,共同应对跨境传播的风险。
5.2 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提高全球范围内的防控水平。
5.3 参预国际登革热防控项目,提升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综上所述,防控登革热疫情的专项方案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努力。
惟独通过预防、监测、应急处置、宣传和教育、国际合作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施策,才干有效遏制登革热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翼各级卫生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防控登革热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工程防登革热消杀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登革热已成为全球流行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威胁。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目前,登革热已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蔓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在城市建筑工程中,由于环境和人口密集,成为伊蚊滋生和传播登革热的高风险区域。
因此,建筑工程防登革热消杀方案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风险评估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都存在着伊蚊滋生的可能。
首先,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建筑材料、设备、施工场地等都可能成为伊蚊孳生的场所。
其次,在建筑物使用阶段,窗户、通风口、水箱等成为伊蚊滋生的繁殖源。
此外,建筑工程周边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伊蚊滋生,如周边水体、垃圾堆放区等。
因此,建筑工程防登革热消杀方案必须全面评估建筑工程的伊蚊滋生风险,从源头上进行有效防控。
三、防控措施1. 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阶段,应考虑伊蚊滋生的可能性,合理设置建筑环境,防止伊蚊孳生。
首先,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防止水体滞留。
其次,应合理设置通风口和窗户,预防伊蚊进入室内。
此外,建筑材料的选择也应考虑伊蚊滋生的可能性,避免选择易孳生伊蚊的材料。
2. 施工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加强对建筑材料和施工场地的管理。
首先,应对建筑材料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避免成为伊蚊孳生的场所。
其次,施工场地应定期清理,保持干燥和清洁。
同时,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管理,避免周边环境成为伊蚊滋生的繁殖源。
3. 使用阶段在建筑物使用阶段,应定期对建筑环境进行检查和清理。
首先,对窗户、通风口等进行定期清理和维护,防止伊蚊进入室内。
其次,对水箱、排水系统等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避免成为伊蚊滋生的场所。
同时,应对建筑物周边环境进行管理,避免周边环境成为伊蚊滋生的繁殖源。
4. 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管理阶段,应建立健全的登革热防控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登革热防控责任制,明确各方责任和任务。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在全球范围内,登革热的流行日益严重,对公众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登革热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登革热的发病率,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内,将本地疫情控制在最低水平,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防控原则(一)预防为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登革热的传播。
(二)综合治理整合各方资源,采取环境治理、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综合整治蚊虫滋生地,降低蚊虫密度。
(三)科学防控依据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防控方法,提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依法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加强对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三、组织管理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地的登革热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爱卫办、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城管、教育、社区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组成,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
四、防控措施(一)加强疫情监测1、建立健全登革热监测网络,加强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科等重点科室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2、开展蚊媒监测,定期对居民区、公园、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蚊虫密度监测,掌握蚊虫的种类、密度和分布情况,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病例管理1、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对疑似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及时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2、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感染者。
(三)开展环境整治1、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卫生死角,清除积水,消除蚊虫滋生地。
2、加强对居民区、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一、背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带毒伊蚊叮咬传播。
建筑工地人员密集,环境卫生普遍较差,是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高危场所。
为确保工友们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专项方案。
二、组织领导成立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登革热防控工作。
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安全生产负责人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卫生员等三、防控目标1. 提高工友对登革热的认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 降低工地蚊媒密度,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
3. 确保工地环境整洁,减少登革热疫情发生。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组织登革热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工友防控意识。
(2)利用工地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
(3)鼓励工友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工地环境卫生。
2. 清除积水(1)对工地范围内的各类容器、设施进行彻底清理,包括建筑垃圾、废品、积水等。
(2)定期检查排水系统,确保畅通无阻。
(3)对难以清除积水的区域,采取填埋、覆盖等措施。
3. 灭蚊防蚊(1)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降低蚊媒密度。
(2)在蚊虫活动高峰期,对工地室内外环境进行定期喷洒灭蚊药。
(3)对工地周边的绿化带、下水道等区域进行灭蚊处理。
4. 加强卫生管理(1)建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卫生责任。
(2)加强工地食堂、宿舍、厕所等生活区域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
(3)加强垃圾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5. 人员健康管理(1)对工地流动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了解其健康状况。
(2)对疑似登革热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报告相关部门。
(3)对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散。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确保防控工作所需资金投入。
2.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灭蚊药物、消毒剂等防控物资。
3. 人员保障:加强防控队伍建设,提高防控能力。
六、总结本方案旨在全面加强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确保工友们的健康安全。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障工地环境卫生和工友生命安全。
施工方案: 登革热1. 简介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以高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为特征。
由于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感染登革病毒的蚊子(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引起,因此施工方案主要围绕控制和预防登革热的蚊媒传播展开。
2. 施工目标本施工方案的目标是减少或消除登革热传播的蚊媒数量,以保障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减少蚊子滋生地的数量;•降低蚊子孳生的环境条件;•提高蚊子防治的效果和质量;•宣传和教育居民关于登革热预防的知识。
3. 施工步骤3.1. 蚊子滋生地勘察首先,需要对周边环境中的潜在蚊子滋生地进行勘察。
常见的滋生地包括花盆、花园、雨水收集器、堆积的垃圾、下水道等。
通过勘察,对滋生地进行分类和评估,以确定优先处理的区域和方法。
3.2. 蚊子滋生地清除根据勘察结果,制定蚊子滋生地清除计划。
清除滋生地的方法有:•清空花盆中的积水;•清理花园里的废弃物;•安装蚊纱网或盖子防止蚊子进入雨水收集器;•清理和处理堆积的垃圾;•维护和疏通下水道,避免积水。
3.3. 环境调整为了降低蚊子孳生的环境条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环境调整措施。
包括:•消除积水点,确保雨水及时排走;•清理杂草和垃圾堆积;•倡导居民定期清理庭院和屋顶的积水;•保持室内清洁,避免室内积水和蚊虫滋生。
3.4. 蚊虫防治针对蚊子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防蚊媒传播:采取合适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驱蚊液等;•雾化喷洒:使用环境友好、对人体无害的药剂进行蚊虫喷洒;•治理蚊子滋生地:使用灭蚊剂或物理方法清除蚊子滋生地。
3.5. 宣传和教育为了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登革热的预防知识,进行定期的宣传和教育活动。
例如:•分发宣传册和小册子,介绍登革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举办健康讲座,提供预防登革热的知识和方法;•利用社区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进行登革热预防宣传。
4. 施工效果评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监测和评估施工的效果。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广州XXX集团有限公司广州XXX安置房工程项目部2018年8月10日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广州地区过往年份出现登革热疫情,现在的季节正处于暴发期,广州市每年有较多的人员感染,一旦发生,事态比较严重。
为了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科学、有力的防控措施,落实做好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和根治疫情。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
1、患者。
患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
在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病毒血症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传染源;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远大于典型患者,是更为危险的传染源。
病例诊断原则:依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
病例分为三种类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这三种病例均作为传染源对待。
2、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流行后,当年人群中抗体水平较高,表明很多人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这些人在其病毒血症期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3、带病毒动物。
有实验证明,非人灵长类等动物能携带登革热病毒,有可能成为人类登革热的传染源。
登革热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观察不到任何病变,但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再经蚊叮咬传染给人。
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
4、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
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
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
施工现场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范文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广州某某某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某某某安置房工程项目部2022 年 8 月 10 日广州地区过往年份浮现登革热疫情,现在的季节正处于暴发期,广州市每年有较多的人员感染,一旦发生,事态比较严重。
为了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科学、有力的防控措施,落实做好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和根治疫情。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浮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
1、患者。
患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
在发病前 3 天至发病后 10 天内具有病毒血症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传染源;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远大于典型患者,是更为危(wei)险的传染源。
病例诊断原则:依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确诊须有血清学或者病原学检查结果。
病例分为三种类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这三种病例均作为传染源对待。
2、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流行后,当年人群中抗体水平较高,表明不少人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这些人在其病毒血症期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3、带病毒动物。
有实验证明,非人灵长类等动物能携带登革热病毒,有可能成为人类登革热的传染源。
登革热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观察不到任何病变,但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 30 天甚至平生,再经蚊叮咬传染给人。
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份人发病。
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期。
4、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者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
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
工地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
以下是 9 条关于工地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
1. 大家得明白,工地就像一个小社区,人员来来往往。
那咱就得把工地卫生搞好啊!比如:每天都安排专人清理垃圾,别让那垃圾滋生蚊虫,这多重要啊!咱能让登革热有可乘之机吗?当然不能啊!
2. 工人们呐,自己也得注意啊!衣服穿得干净点,别老是一身汗臭味儿还到处跑。
就像你在家里,也不希望到处脏兮兮的吧?下班后去洗个澡,保持清爽,这能大大减少被蚊子叮的概率哟!
3. 咱工地的各类积水可得及时清理呀!那些水坑啥的,简直就是蚊子的乐园。
好比说,你会让敌人在你家里舒舒服服呆着吗?肯定不会吧!所以,见着积水就赶紧处理掉。
4. 咱们得给宿舍做好防蚊措施呀!蚊帐都挂起来呀!这就好比给你们的床加了个保护罩,蚊子总不能冲破蚊帐来咬你吧?嘿嘿!
5. 嘿!食堂也得重视起来呀!食品卫生一定要搞好,这要是因为卫生问题导致大家生病,那多不划算呐!这就好像一辆车,要是零件出问题了,还能跑得顺畅吗?
6. 宣传工作可不能马虎!要让每个人都清楚登革热有多可怕,怎样去预防。
这跟打预防针一样,提前做好准备,总比生病了再去后悔强得多吧!对吧?
7. 互相监督也很重要哇!你看到别人乱扔垃圾,就提醒一下。
这就像看到朋友犯错,你会不吱声吗?肯定不会嘛!大家共同维护工地的卫生环境。
8. 工地的管理者们可别偷懒哟!定期检查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这不光是为了大家好,也是为了工程能顺利进行呀!就跟带兵打仗一样,后方不稳固,能打胜仗吗?
9. 总的来说,只要咱们所有人齐心协力,把这些防控措施都认真落实好,就一定能把登革热挡在工地之外!这不是什么难事,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决心去做!大家一起加油吧!。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
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
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
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
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
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臵容器等综合措施。
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工作目标按照科学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大灭蚊、环境整治、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工作力度,彻底扑灭登革热疫情,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本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防控措施现本项目正处于基础施工阶段,且由于地质条件原因导致基坑内积水较多,为有限防止项目部出现“登革热”疫情,现专门成立一个由四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清理积水,进行灭蚊喷药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
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在工地传播,保障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工地稳定,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防疫要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工地范围内所有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及外来人员,适用于登革热疫情发生时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工地登革热防控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成员:各部门负责人、防疫专员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登革热防控措施,协调各部门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2. 工地登革热防控工作小组(1)预防组:负责组织宣传、培训、灭蚊、消毒等工作。
(2)监测组:负责疫情监测、报告和统计分析。
(3)应急组:负责疫情应急处置、救援和善后处理。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登革热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
(2)通过宣传栏、标语、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
2. 灭蚊防蚊(1)对工地范围内的积水进行清理,消除蚊虫孳生地。
(2)定期开展灭蚊工作,使用安全、有效的灭蚊药物。
(3)对工地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灭蚊处理。
3. 消毒工作(1)对工地宿舍、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2)对施工人员宿舍、办公室、工具房等场所进行消毒。
4. 监测与报告(1)建立登革热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五、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1)立即隔离疑似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2)对疑似病例所在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3)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协助做好后续工作。
2. 确诊病例(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对确诊病例所在区域进行消毒处理。
(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疫情不扩散。
(4)做好疫情信息公开工作,回应社会关切。
六、善后处理1.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确保其康复。
2. 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彻底消毒,消除隐患。
3. 对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广州XXX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XXX安置房工程项目部
2018年8月10日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
广州地区过往年份出现登革热疫情,现在的季节正处于暴发期,广州市每年有较多的人员感染,一旦发生,事态比较严重。
为了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科学、有力的防控措施,落实做好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和根治疫情。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
1、患者。
患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
在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病毒血症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传染源;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远大于典型患者,是更为危险的传染源。
病例诊断原则:依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
病例分为三种类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
这三种病例均作为传染源对待。
2、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流行后,当年人群中抗体水平较高,表明很多人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这些人在其病毒血症期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3、带病毒动物。
有实验证明,非人灵长类等动物能携带登革热病毒,有可能成为人类登革
热的传染源。
登革热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观察不到任何病变,但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再经蚊叮咬传染给人。
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
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
4、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
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
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
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5、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
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
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工地积水坑、排水沟不畅通处、板房与围墙交界处的不易清理,容易积水的地方,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
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科学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大灭蚊、环境整治、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工作力度,彻底扑灭登革热疫情,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保障本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防控措施
现本项目正处于大面积施工阶段,且由于各种条件原因导致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等地方出现积水情况,为防止项目部出现“登革热”疫情,现专门成立一个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预防登革热领导小组,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清理积水,进行灭蚊喷药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预防登革热领导小组人员架构表
1、预防登革热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XX):
负责项目部预防登革热全面工作,对预防登革热小组成员进行职责分工,安排组员做好各项防范措施,监督组员日常防范工作情况,负责对外沟通协调。
2)、副组长(XX)职责:
协助组长管理预防登革热工作,制定预防登革热具体操作流程及方法,督促检查各项预防登革热措施落实情况。
3)、组员职责(XX):
负责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组员职责(XXX):
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工人清扫积水,疏通排水沟,清理垃圾,安排喷药人员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并拍照录像,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5)、组员职责(XXX ):
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烧现象,应立即安排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项目部备案。
6)、组员职责(XXX):
负责对班组作业人员宣传预防登革热进行专题教育,并做好相关宣传学习、消杀蚊虫文字记录及影像记录。
7)、组员职责(现场各班组长):
负责本班组范围的宿舍内部卫生清理,清理杂物,容器。
2、对工地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实施全面防控,生活区作为重点区域进行防控,防控工作分三个部分:
⑴做好食堂、厨房、宿舍、垃圾池等地方的生活垃圾及废物进行及时清理,不留卫生死角,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效防治蚊虫的孳生、繁殖。
⑵每天下午5点对卫生间、冲凉房、食堂、厨房、宿舍、仓库、垃圾池、排水沟、积水池、绿化带等地方进行灭蚊、杀虫、打药、消毒等科学方法来处理,有效防止蚊虫的滋生、繁殖从而把病源体传染至人体。
⑶做好工地现场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
对项目基坑内积水处能排水及时进行抽排水作业,将积水排除,对小型积水坑则采用回填消除积水或播撒生石灰处理水质,灭除蚊虫幼体生存环境,同时注重施工材料堆放和现场环境卫生。
⑷要求作业人员挂设蚊帐,避免夜间睡觉时被蚊虫叮咬,导致感染“登革热”。
3、积极宣传引导。
通过安全教育、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全面的宣传,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切实增强职工自我防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动手。
4、强化督查,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工作到人、责任到人。
要求每星期开展至少1次的检查工作。
5、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有序,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要立即报告,一旦确认,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6、高度重视、团结协作,确保经费投入,配足应急物质,做好应急准备,把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作为本项目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实行。
广州XX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XXX 安置房工程项目部
201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