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框架柱平法及钢筋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99
1 平法识图与钢筋计算本章在这里主要介绍平法识图概述、钢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以便为后面各章具体的技术内容讲述奠定基础。
1.1平法识图概述1.1.1 平法及其产生1)什么是平法“平法”系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简称平法。
它是我国目前现行的具体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方法。
为简化起见下面统以“平法”进行表述。
“平法”其表达形式概括起来,就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2)平法的产生平法的创始人是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在创立平法的时候,他在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设计任务非常繁重,为了加快结构设计的速度,简化结构设计的过程,他吸收了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建筑界的具体实践,创立了平法。
3)平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平法”是我国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表示方法所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是国家科委和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它的推广及应用,具有其重要意义与作用:(2)“平法”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
由于它把构件尺寸和配筋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使其结构施工图的数量大大减少,这不但减少了绘图的工作量,而且,结构设计的后期计算,如每根钢筋形状和尺寸的具体计算、工程钢筋表的绘制等,也都免去而不作了。
这样,它不仅精简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设计(绘图)的程序,极大地的解放了结构设计师的繁重劳动,加快了结构设计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设计的质量。
(3)平法实施以后,对施工企业来讲,首先是施工人员到工地携带的图纸少了,并且还减少了结构施工图的阅读时间。
因此,“平法”制图规则不仅是结构设计师者完成柱、墙、梁平法施工图的设计依据,而且也是施工、监理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结构施工图的依据。
《平法钢筋识图、构造、算量》—框架柱篇习题一、认识图集和钢筋1、本套系列课程会使用到的图集有()?A、11G101B、12G901C、16G101D、18G901答案:C、D答案解析:图集的发展经由03G,到11G,再到现行的16G101。
匹配的钢筋图集也由12G901 到现行的18G901.2、图纸识读内容有抗震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
()答案:x答案解析:图纸识读内容有: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保护层厚度、构件使用环境、嵌固部位等3、视频中讲了几种钢筋连接工艺?()A、1B、2C、3D、4答案:C答案解析:C视频中讲解了:机械套筒、电渣压力焊接、帮条焊二、柱的图纸和钢筋1、视频中讲到框架柱的图纸示例采用了截面注写和列表注写表达方法。
()答案:√答案解析:图集对于构件的表达方法均有:截面注写和列表注写两种方法。
2、视频中讲到柱子的钢筋有哪些?()A、插筋B、底层钢筋C、中间层钢筋D、顶层钢筋E、箍筋答案:ABCDE答案解析:柱的钢筋按施工顺序从下往上分为插筋、底层钢筋、中间层钢筋、顶层钢筋、箍筋。
另外还有顶层柱附加角筋。
3、柱子的钢筋分柱子纵筋和箍筋两类。
()答案:√答案解析:柱子的钢筋类型总的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柱子纵筋和箍筋。
三、柱平法制图规则1、框架柱的识图讲解从图集的多少页到多少页?()A、8 10B、8 12C、8 13D、8 14答案:B答案解析:从图集可看到识读部分是从第8页到12页。
2、图集11页的柱表这样识读先横着看自身标高段的构造,再竖着看不同标高段的变化情况,是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通常的柱表识读顺序为:先横着看自身标高段的构造信息,再竖着看不同标高段的变化情况。
3、框架柱应考虑的钢筋类型有哪些?()A、纵筋B、箍筋C、角部附加D、通长筋答案:ABC答案解析:柱的构造钢筋主要分三类,分别是:纵筋:基础插筋、中间层、顶层;箍筋;角部附加四、柱的钢筋节点讲解—插筋1、插筋的节点图在图集多少页?()A、63B、64C、65D、66答案:D答案解析:插筋的节点图在图集16G101-3 第66页2、低端钢筋构造长度是:长度=a+hj-c ()答案:X答案解析:依照图集的钢筋构造,低端插筋的长度=a+hj-c+ 非连接区3、高端钢筋构造长度是a+hj-c+ 非连接区+搭接错开长度?()答案:√答案解析:依照图集的钢筋构造,高端插筋的长度=a+hj-c+ 非连接区+搭接错开长度五、柱的钢筋节点讲解—地下室框架柱钢筋1、节点图在图集多少页?()A、63B、64C、65D、66答案:B答案解析:节点图在图集16G101-1 第64页2、嵌固部位一般在基础顶面。
16G101图集柱平法制图规则及计算深度解读图集相当于字典,查起来方便,读起来费劲,有时候读了多遍也理解不了,如果理解不了,你将无法查询,从今天开始,我帮大家深度解读16G图集,帮大家节省时间。
大家看一下,同图表示,你是不是对平法是什么,有了更好的理解。
16G图集这次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非抗震情况,就是因为有了以上这份文件。
至于16G101-1和-2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后面再讲,慢慢来!“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支剪力墙结构”我理解是否正确,欢迎大家拍砖。
虽然现在平法图集上没有陈教授的名字,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人,他发明平法,解放了无数建筑工作者的劳动力。
别把图集当规范,平法图集是从规范衍生出来应用工具。
简单来说,平法施工图=平面图+标准构造详图,这里平面图是按照平法规则绘制出来的。
这几种方式,我们后面会详细解读。
图纸说明大多数对预算员没用,做预算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图纸说明上。
这些地方设计如果不注明,就证明是设计新手干的,找老预算员取取经验,别瞎做。
哈哈!先来一波更新^.^【2016年11月7日】其实芯柱的内容,16G平法图集并没有单独拿出来,因为网上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特意拿出来单独解读。
列表注写方式图上有个特点,就是柱截面标注的不是具体尺寸,是参数代号,具体尺寸要从表里查得。
注意,偏轴时图中参数可以是负值。
这里注意大家按照我给的序号顺序看。
关于转换柱的具体内容,我们后面会详细解读。
常用的箍筋是类型1和类型2。
我们经常碰到复合箍筋,不知道怎么拆分,有了这个原则就知道怎么拆分了。
大家注意,柱子的箍筋是“几×几”,梁的箍筋一般叫“几肢箍”。
大家注意,芯柱不会单独存在,一定和框架柱在一起,尺寸标注方式随框架柱。
为了施工方便,这张表平法图集要求至少在柱、墙、梁结构图上放置这张表。
大家注意,这张表里的标高表示的是当前层的结构底标高,而不是建筑底标高,平法图集里讲的所有标高,都是结构标高不是建筑标高。
框架梁、柱钢筋计算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 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 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 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 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 且≥0.5Hc+5d,为直锚,取 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 或≤0.5Hc+5d,为弯锚,取 Max{Lae,支座 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15d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长度=(梁宽-2× 保护层)+2× 拉筋根数: 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 (箍筋根数/2)× (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 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11.9d+8d 箍筋长度=(梁宽-2× 保护层+梁高-2× 保护层)+2× 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 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 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 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 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 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平法钢筋工程量计算一、梁构件1、上部贯通筋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锚固长度取值:A、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 aE,且≥0.5h c+5d时,锚固长度=max(L aE,0.5h c+5d);B、当(支座宽度-保护层)≤L aE时,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H c为柱宽,d为钢筋直径2、端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L=L ni/3+锚固长度(同上部通长筋)下排钢筋长L=L ni/4+锚固长度3、中间支座负筋上排钢筋长L=2×(L ni/3)+支座宽度下排钢筋长L=2×(L ni/4)+支座宽度4、架立筋长L=本跨净跨长-左侧负筋伸出长度-右侧负筋伸出长度+2×搭接长度搭接长度可按150mm计算5、下部钢筋长=6、下部贯通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注:锚固长度同上部贯通筋7、梁侧面钢筋长L=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宽-右支座内侧宽+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注:当为侧面构造钢筋(G)时,搭接与锚固长度为15d;当为侧面受扭纵向钢筋(N)时,搭接长为L lE或L l,其锚固长度为L aE或L a,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8、拉筋:当只勾住主筋时:拉筋长度L=梁宽-2×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n=[(梁净跨长-2×50)/(箍筋非加密间距×2)]+19、吊筋长度L=2×20d(锚固长度)+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注:当梁高≤800mm时,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sin45°;当梁高>800mm时,斜段长度=(梁高-2×保护层)/sin60°10、箍筋箍筋长度L=2×(梁高-2×保护层+梁宽-2×保护层)+2×11.9d+4d箍筋根数n=2×{[(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注:当为1级抗震时,箍筋加密区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为2-4级抗震时,箍筋加密区长度为max(1.5×梁高,500)11、屋面框架梁钢筋屋面框架梁上部贯通筋和端支座负筋的锚固长度L=柱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12、悬臂梁钢筋计算箍筋长度L=2×[(H+H b)/2-2×保护层+挑梁宽-2×保护层]+11.9d+4d箍筋根数n=(L-次梁宽-2×50)/箍筋间距+1上部上排钢筋L=L ni/3+支座宽+L-保护层+max{(H b-2×保护层),12d} 上部下排钢筋L=L ni/4+支座宽+0.75L下部钢筋L=15d+XL-保护层二、板构件1、板中钢筋计算板底受力钢筋长L=板跨净长+两端锚固max(1/2梁宽,5d)(当为梁、剪力墙、圆梁时);max(120,h,墙厚12)(当为砌体墙时)板底受力钢筋根数n=(板跨净长-2×50)÷布置间距+1板面受力钢筋长L=板跨净长+两端锚固板面受力钢筋根数n=(板跨净长-2×50)÷布置间距+1注:板面受力钢筋在端支座的锚固,结合平法和施工实际情况,大致有一下3种构造。
钢筋平法案例
一、箍筋、锚固计算
1、框架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柱子的混凝土标号为C30,柱子截面尺寸为500*500,箍筋信息
A8@100/200,计算箍筋长度
2、Lab、Labe、La、LaE、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混凝土等级C30,钢筋HRB335,直径28mm,二级抗震,LaE取值多少
二、柱、梁、计算
1、本工程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二级,钢筋连接形式采用机械连接,柱子的混凝土标号为C30,保护层:30 独立基础:厚度600mm 保护层:40 梁截面尺寸:300*600 计算出基础层、1层、4层柱纵筋(角筋)的长度,算出1层1号箍筋的长度和根数。
2、本工程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混凝土标号为C30,保护层厚度25mm,梁的截面尺寸为:300*500 箍筋:A10@100/200(2) 上部通长筋:2B25 侧面钢筋:G2B12 柱的尺寸:500*500
算出梁的通长筋、第一跨左右支座负筋、侧面钢筋、第一跨下部钢筋的长度及箍筋的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