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统计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名词解释数据分组次数分布 (频数分布) 单变量分组组距分组组距组限组中值次数(频数)频率向上累积频数(或频率)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统计表二、填空1.每个组只有一个变量值的分配数列叫________,各组组距不相等的组距列叫________。
2、在组距数列中,说明总体单位数值变化界限的数值称为_____ ,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_________。
3、在变量数列中,各组单位数称_______,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总数的比重称________。
4、数据分组的原则有和____________。
5、对总体进行统计分组关键在于。
三、选择1.统计资料按数量标志分组后,处于每组两端的数值叫 ( )。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组中值2.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 ( )A.统计表的横行标题 B.统计表的纵栏标题 C.统计表所要说明的总体 D.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3.数据整理的步骤一般为()()()()()()。
(排序)A.数据的预处理 B.编制统计数列和统计表 C.选择标志对总体进行分组 D.数据汇总E.计算和汇总 F.统计复查4.下列各项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企业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 D.家庭按月收入分组E.企业按年产值分组 F.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5.构成分配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
A.组数的多少 B.各组组距大小 C.统计分组 D.各组标志值的大小E.各组次数大小 F.分配在各组的单位数6.统计表从形式上看,它是由()()()()()构成的。
A.总标题B.纵栏标题C.横行标题 D.主词E.指标数值 F.宾词第四章指标一、名词解释总体单位总数总体标志总量时期指标时点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算术平均数权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标准差系数二、简答1、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概念、特点。
第三章统计整理学习要求:明确统计整理在统计研究中承前起后的地位;掌握分组的方法和汇总技术;认识统计分布是统计整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学会统计表的编制并能熟练地运用。
§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方法一、统计整理的意义统计整理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对调查所搜索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的工作过程。
统计整理实现了从个别单位的标志值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值过渡,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为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二、统计整理的方法: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整理的目的要求,按照规定的标志进行区分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科学的分组是搞好统计整理的前提条件)2、汇总是对分组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汇总,并计算各组的单位数和合计数,计算出说明总体和各组情况的统计指标数值。
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汇总技术:①手工汇总:划记法、过录法、折叠法、卡片法。
②电子计算机汇总。
3、编表:经过汇总,得出表明社会现象总体和各个组的单位数和一系列标志总量的资料,把这些资料按一定的规则在表格上表现出来。
§2 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意义:统计分组的含义: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而又联系的几个部分。
统计分组是在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①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组成部分。
②对个体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起来。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分组标志的选择)二、统计分组的种类1、按统计分组任务和作用不同分:类型分组:划分社会经济类型;结构分组:研究同类总体的结构;分析分组: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类型分组、结构分组:现象总体按品质标志分组,多属类型分组(例如工业生产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私营、集体);现象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多属结构分组(例如企业按职工人数分------1000人以下、1000-5000人、5000人以上)。
第三章统计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和【】两部分。
2.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
3.分配数列按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数列和【】数列两种形式。
4.在组距数列中,各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
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相邻组组中值为480, 则末组组中值为【】,如果该数列为等距数列(5个组),则首组组中值为【】。
二、单项选择题
1.按照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
A、品质标志分组
B、复合标志分组
C、数量标志分组
D、混合标志分组
2.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100,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30.,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A、60
B、70
C、80
D、90
4.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必须取小数
D、必须取整数
5.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
A、只能使用单项式分组
B、只能使用组距式分组
C、只能进行复合分组
D、无法进行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的原则是()
A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选择
B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标志
C 、能反映现象的本质特征
D 、最好选择数量标志
2.从统计分组的含义来看,它意味着()
A、对总体而言是“合”
B、对总体而言是“分”
C、对个体而言是“合”
D、对个体而言是“分”
3.等距分组中()
A、各组组距是相等的
B、各组组距绝大部分是等距的
C、标志值的变动在各组之间都是相等的
D、标志值的变动在各组之间不一定相等
4.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
A、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口式分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D、组距的一半
5.统计表从表式上看,包括()
A、总标题
B、横行标题
C、纵栏标题
D、数字资料
E、主词
F、宾词
6.在次数分配数列中,关于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频率作权数要优于用频数作权数
B、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
C、频率可反映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其值越少,则表明该组
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D、频率是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7.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A、划分经济现象的类型
B、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C、研究总体内部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8.下列只能编制组距数列的有()
A、家庭按拥有微型计算机分组
B、职工按月工资额分组
C、商场按营业收入分组
D、学生按每周上网时间分组
E、城市按年地区生产总值分组
9.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确定组数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C、选定分组形式D、正确划分各组组限
10.某厂工人按日加工零件数(件)分为:4以下、5—9、10—14、15—19、20以上五个组,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分组是异限分组
B、第四组的组中值是17
C、最后一组为开口组
D、第三组的组距是5
E、第一组下限是4
四、判断题
1.按一个标志分组称简单分组,进行简单分组的统计表就叫简单表()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对原始资料的审核主要包括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三个方面()
4.离散型变量只适合于单项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适合于组距式分组()
5.在组距数列中开口组组距一般采用相邻组组距代替()
五、应用能力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从生产车间500名工人中随机抽取50名工人,50名工人的日产量如下表所示(单位;件):148 140 127 120 110 104 132 135 129 123
116 109 132 135 129 123 110 108 148 135
128 123 114 108 132 124 120 125 116 118
125 137 107 113 123 140 137 119 119 127
128 119 124 130 118 107 113 122 128 114
试根据上述资料分五个组编制分配数列,并计算各组频率,指出其分布特征(分布类型)。
2.某市某年5月粮食销售总额3000万元,其中细粮销售2000万元,细粮中的大米销售1500万元,面粉销售500万元;粗粮销售1000万元,粗粮中的玉米销售500万元,高梁销售500万元,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表明全部销售情况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