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统计整理与统计显示
- 格式:ppt
- 大小:779.00 KB
- 文档页数:47
第3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介绍了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介绍了统计整理的概念和内容,统计分组的方法,分配数列的概念、种类以及编制分配数列的基本步骤。
统计资料汇总的组织形式和具体方法。
【基本要求】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习者注意统计资料整个工作过程的有关问题,掌握统计资料整理的程序、步骤和方法,绘制统计图,编制统计表。
通过各种渠道将统计数据搜集上来之后,首先应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符合分析的需要。
通过整理可以大大简化数据,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分析。
数据整理通常包括数据的预处理、分类或分组、汇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它是统计分析之前的必要步骤。
【学习内容】3.1 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预处理是数据整理的先前步骤,是在对数据分类或分组之前所做的必要处理,包括数据的审核、筛选、排序等。
3.1.1数据的审核与筛选在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时,首先要进行审核,以保证数据的质量,为进一步的整理与分析打下基础。
从不同渠道取得的统计数据,其审核内容和方法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在审核内容和方法上也有所差异。
对于通过直接调查取得的原始数据,应主要从完整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去审核。
完整性审核主要是检查应调查的单位或个体是否有遗漏,所有的调查项目或指标是否填写齐全等。
准确性审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检查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情况,内容是否符合实际;二是检查数据是否有错误,计算是否正确等。
审核数据准确性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
逻辑检查主要是从定性角度审核数据是否符合逻辑,内容是否合理,各项目或数字之间有无相互矛盾的现象。
比如中学文化程度的人所填的职业是大学教师,对于这种违背逻辑的项目应予以纠正。
逻辑检查主要用于对定类数据和定序数据的审核。
计算检查是检查调查表中的各项数据在计算结果和计算方法上有无错误。
比如各分项数字之和是否等于相应的合计数,各结构比例之和是否等于1或100%,出现在不同表格上的同一指标数值是否相同,等等。
第3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第三章数据的整理与显⽰§1 数据的预处理⼀、数据的审核与筛选完整性审核:主要是检查应调查的单位或个体是否有遗漏,所有的调查项⽬或指标是否填写齐全等。
准确性审核:1. 检查数据资料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情况,内容是否符合实际;2. 检查数据是否有错误,计算是否正确等。
数据筛选:1. 将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数据或有明显错误的数据予以剔除;2. 将符合某种特定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予以剔除。
⼆、数据的排序数据排序是按⼀定顺序将数据排列,以便于研究者通过浏览数据发现⼀些明显的特征或趋势,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原始数据 n x x x x ,,,,321顺序统计量 '''21n x x x 或'''21n x x x§2 属性数据的整理与显⽰⼀、分类数据的整理与显⽰(⼀)频数与频数分布1. 频数(frequency 次数):是落在各类别中的数据个数。
频数分布(frequency distribution 次数分布):各个类别及其相应的频数全部列出来。
2. ⽐例(proportion ):是⼀个总体(或样本)中各个部分的数值占全部数值的⽐重,通常⽤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结构。
3. 百分⽐(percentage ):将⽐例乘以100就是百分⽐或百分数,它是将对⽐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计算出来的,⽤%表⽰。
4. ⽐率(ratio ):是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对⽐关系,因⽽⽐值可能⼤于1。
(⼆)分类数据的图⽰ 1. 条形图(bar chart )2. 饼图(pie chart )⼆、顺序数据的整理与显⽰(⼀)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1.累积频数(cumulative frequencies )就是将各类别的频数逐级累加起来。
向上累积向下累积(⼆)顺序数据的图式1.累积频数分布图 2.环形图§3 定量数据的整理与显⽰⼀、数据的分组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组别,分组后再计算出各组中出现的次数或频数,形成频数分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