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车辆知识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1.92 MB
- 文档页数:12
~地铁车辆简介当地铁投入运营后,地铁车辆是与乘客交往最密切的地铁技术设备,在此对地铁车辆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在地铁运营整个系统中,车辆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其选型和技术参数不仅是代表城市景观和安全运营的基础,也是确定系统运营模式、维修方式的重要依据。
车辆结构和性能的选择,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状况、及城轨车辆发展水平等。
就目前地铁而言,车辆选型的基本原则为:安全可靠、舒适美观、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城轨车辆的类型和编组1.车辆类型目前国内城轨车辆根椐车体尺寸一般分为三种:A型、B型、C 型。
A型车长2米,宽3米;B型车长19米,宽2.8米;C型车长度根椐轴式不同而长度不同,宽度2.6米。
B型车根椐受电方式不同又分为B1型和B2型,B1型为第三轨下部受流,B2型为上部受电弓受流。
目前采用A型车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全部为A型车)、深圳、广州部分线路采用A型车辆。
北京、天津等其它城市均采用B型车辆。
而C型车只有上海6号线采用。
)A型车过去主要是欧洲厂商提供,目前国内厂商也能制造,其特点是宽敞、舒适,但造价相对B型车较高,对线路条件、限界及站台、车辆段等要求较高。
B型车是目前国内多数城市选用的车型,其制造技术成熟,相对A型车造价较低,维修方便,地铁限界及车站、车辆段尺寸较小,因此可以节省整个项目的造价成本。
2.编组方式地铁车辆的动车和拖车通过车钩连接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编组,称为一个(动力)单元。
目前,国内主要有六辆编组和四辆编组,六辆编组主要采用四动两拖,三动三拖,四辆编组主要采用二动二拖,编组的选择主要依据线路情况、客流量等。
二、车辆组成城轨车辆类型不同,技术参数不一样,但其基本结构类似,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车体车体分有司机室车体和无司机室车体两种。
车体主要是容纳乘客和司机驾驶的地方,又是安装与连接其它设备和部件的基础。
车体材料主要有铝合金和不锈钢。
西安地铁一号线车体底架钢结构组成摘要西安地铁一号线车辆采用轻量化不锈钢车体钢结构。
主要介绍车体底架钢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关键词底架钢结构;模块化;钢结构材料;静强度试验0 引言西安地铁一号线线路全长25.361km,共设有19个车站。
二辆车为一组列车单元,六辆车为一列车编组,包括三辆动车和三辆拖车,四种车型(Tc有司机室的拖车、Mp带受电弓动车、M不带受电弓动车、T无司机室的拖车)。
车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铁道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7928-2003)标准。
车辆符合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中规定的B2型车。
车辆主要结构部件设计寿命为30年。
1主要技术参数车体长度:T,M,Mp:19000mmTc:19500mm车辆高度(不含受电弓):3800mm车体宽度:2800mm客室地板面距走行轨顶面高度:1100mm车辆两转向架中心距:12600mm固定轴距:2200mm车钩高度:660mm2 车体底架钢结构组成车体采用不锈钢材料的轻量化整体承载结构,车体外板为不锈钢材质,表面拉丝处理,不涂油漆。
不锈钢车体由底架、侧墙、顶棚、端墙等组成。
车体底架做为整个车体的承载基础,不但承受车体本身的重量,而且还承载车下各种电器、制动设备,固定电气管线、制动管路及车内所有设备的重量。
同时还传递着牵引力、制动力以及复杂的动应力。
因此要求底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一定的刚度。
轻量化设计现在已经成为车体设计的重要目标,为了满足车体轻量化的要求,需要发挥各个主要部件(侧墙、顶棚)的作用,所以将底架、侧墙、顶棚组焊成一薄壁筒形整体的承载结构。
车体底架的枕梁、牵引梁、吸能结构组成部分采用高强度耐候钢,其余部分均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
为了尽量减小车体底架钢结构焊接时的热影响,主要使用电阻焊、缝焊及塞焊进行焊接。
底架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一位端底架组成、二位端底架组成、边梁组成、主横梁组成、波纹地板装配等构成。
生产时,首先将一位端底架组成、二位端底架组成组焊完毕,再在底架总组焊胎位上进行与边梁、主横梁及波纹地板等底架总组装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