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 格式:doc
- 大小:267.50 KB
- 文档页数:21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目录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1)特应性皮炎 (2)SCORAD评分 (2)EASI评分 (4)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 (6)银屑病 (7)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 (7)自我评价PASI(SA-PASI) (8)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 (9)痤疮 (10)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10)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 (10)Leeds 痤疮评分标准 (11)黄褐斑 (12)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 (12)干性皮肤 (13)干性皮肤评分 (13)天疱疮 (14)天疱疮面积及活动程度评分(PAAS) (1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5)SCORTEN (15)白癜风 (16)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VASI) (16)白癜风活动程度评分(VIDA) (16)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 (18)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19)其他疾病评价标准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1、评价面积(9法则),最大评分100,注意2岁以下婴儿和成人的区别;2、评价六个临床特征:红斑/颜色加深;水肿/丘疹;渗出/结痂;剥蚀;苔藓化/痒疹;干燥前5个评价单个平均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干燥评价未受累部位。
评分尺度:0-3,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最大分值18分3、两个视觉模拟标尺:患者评价过去3天(晚)前的瘙痒和睡眠丧失平局程度前两项为客观SCORAD,可以独立使用,最大分值83分,加上第3项最大分值103分特点:快速,简单,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SCORAD (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症状/体征0分1分2分3分评分无轻度中度重度瘙痒无瘙痒/搔抓偶尔、轻微瘙痒/搔抓持续或间断瘙痒/搔抓,不影响睡眠烦人的瘙痒/搔抓,影响睡眠红斑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丘疹/水肿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渗出/结痂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抓痕此体征经仔细观仔细观察后此体征此体征明显,立即此体征很明显EASI评分评价面积和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通常发生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但也可以影响成人。
SCORAD评分是一种常用的评估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工具。
SCORAD评分SCORAD评分是一种定量评估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的方法,它考虑了皮损的严重程度、面积和病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分范围从0到103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SCORAD评分包括三个部分:皮损评分、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皮损评分考虑了红斑、水疱、渗出、结痂和皮肤厚度等皮损特征。
症状评分包括瘙痒、疼痛和睡眠质量等。
生活质量评分考虑了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受到的影响。
EASI评分EASI评分是另一种评估特应性皮炎严重程度的工具,它考虑了皮损的严重程度和面积,以及瘙痒和病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分范围从0到72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
SA-EASI评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的。
这种评分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通常表现为红色斑块和银白色鳞屑。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是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常用方法。
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PASI评分是一种定量评估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方法,它考虑了皮损的严重程度、面积和病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评分范围从0到72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PASI评分包括四个部分:红斑、鳞屑、厚度和面积。
每个部分的评分范围从0到4分,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
PASI评分还考虑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瘙痒等症状。
自我评价PASI(SA-PASI)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现有自我评价PASI(SA-PASI)评分标准。
SA-PASI评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完成的。
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是一种衡量和分类过敏反应严重程度的工具。
在临床医学和科研领域,过敏反应是一个广泛研究的课题,因为它们可能对个体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的异常反应,包括食物、花粉、药物、昆虫叮咬等。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可以从轻微的皮肤瘙痒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准确评估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对于确定适当的治疗和紧急处理非常重要。
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的制定旨在统一评估标准,便于医生和研究人员进行过敏反应的分类和比较。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各种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例如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血压下降等,并根据其严重程度分级,从而为医生提供指导和决策的依据。
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的应用领域广泛,既可以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也可以用于流行病学研究和药物安全监测中。
在临床实践中,评分标准表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过敏反应症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抗组胺药物、皮肤贴敷等。
而在药物监测中,评分标准表可以用于评估不同药物的过敏反应风险,为药物研发和监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在过敏反应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估工具,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参照标准。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过敏反应认识的深入,我们可以期待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在未来的发展和改进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讨论: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即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介绍了文章的目的和整体结构。
正文部分2.1 过敏反应的定义和背景介绍了过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过敏反应的定义、病因、发生机制等内容,帮助读者建立对过敏反应的基本认识,为后续讨论评分标准表的重要性提供背景知识。
2.2 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的重要性详细讨论了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表在过敏反应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包括为医生诊断提供可靠的评估工具、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推动临床研究进展等方面,以强调评分表在临床实践中的必要性。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目录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1)特应性皮炎 (2)SCORAD评分 (2)EASI评分 (4)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 (6)银屑病 (7)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 (7)自我评价PASI(SA-PASI) (8)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 (9)痤疮 (10)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10)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 (10)Leeds 痤疮评分标准 (11)黄褐斑 (12)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 (12)干性皮肤 (13)干性皮肤评分 (13)天疱疮 (14)天疱疮面积及活动程度评分(PAAS) (1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5)SCORTEN (15)白癜风 (16)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VASI) (16)白癜风活动程度评分(VIDA) (16)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 (18)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19)其他疾病评价标准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1、评价面积(9法则),最大评分100,注意2岁以下婴儿和成人的区别;2、评价六个临床特征:红斑/颜色加深;水肿/丘疹;渗出/结痂;剥蚀;苔藓化/痒疹;干燥前5个评价单个平均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干燥评价未受累部位。
评分尺度:0-3,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最大分值18分3、两个视觉模拟标尺:患者评价过去3天(晚)前的瘙痒和睡眠丧失平局程度前两项为客观SCORAD,可以独立使用,最大分值83分,加上第3项最大分值103分特点:快速,简单,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SCORAD (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症状/体征0分1分2分3分评分无轻度中度重度瘙痒无瘙痒/搔抓偶尔、轻微瘙痒/搔抓持续或间断瘙痒/搔抓,不影响睡眠烦人的瘙痒/搔抓,影响睡眠红斑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丘疹/水肿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渗出/结痂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抓痕此体征经仔细观仔细观察后此体征此体征明显,立即此体征很明显EASI评分评价面积和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
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规程(皮肤科)为规范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考试站的标准化建设,提高考核质量,维护公平公正,逐步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水平的同质化,特制订本规程。
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皮肤科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评估。
二、制定依据根据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皮肤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等要求,结合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际,特制订本规程。
三、考核对象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要求招录的住院医师学员、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在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规定时间内,在培训基地完成皮肤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内容,培训过程考核合格,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四、考核内容根据《皮肤科住院医师培训细则》的要求,重点考核住院医师对皮肤科多发病、常见病的独立诊治能力。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范围涉及日常临床工作的各方面,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应用和结果判断、诊断及鉴别诊断、医疗文书书写、病例分析、临床思维及决策、专科基本技能操作、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等。
综合评估住院医师综合应用医学知识和诠释判断疾病特征的能力、接受咨询并解释患者疑问的能力、临床基本技能和操作掌握情况、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等。
五、考核形式及考站设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采取客观结构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使用标准化病人、真实病人或在医学模拟人(模具)上实际操作,共设置临床结果判读(Medical Data Interpreting);病人接诊(Patient Interviewing);医疗文书书写(Medical Documents Writing);临床思维与决策(Clinical Reasoning and Decision Making);临床技能操作(Bedside Procedure Skills Performing)等五个考站。
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目录皮肤科疾病临床评分表 (1)特应性皮炎 (2)SCORAD评分 (2)EASI评分 (4)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 (6)银屑病 (7)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 (7)自我评价PASI(SA-PASI) (8)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 (9)痤疮 (10)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10)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 (10)Leeds 痤疮评分标准 (11)黄褐斑 (12)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 (12)干性皮肤 (13)干性皮肤评分 (13)天疱疮 (14)天疱疮面积及活动程度评分(PAAS) (14)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15)SCORTEN (15)白癜风 (16)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VASI) (16)白癜风活动程度评分(VIDA) (16)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 (18)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 (19)其他疾病评价标准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1、评价面积(9法则),最大评分100,注意2岁以下婴儿和成人的区别;2、评价六个临床特征:红斑/颜色加深;水肿/丘疹;渗出/结痂;剥蚀;苔藓化/痒疹;干燥前5个评价单个平均的有代表性的部位,干燥评价未受累部位。
评分尺度:0-3,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最大分值18分3、两个视觉模拟标尺:患者评价过去3天(晚)前的瘙痒和睡眠丧失平局程度前两项为客观SCORAD,可以独立使用,最大分值83分,加上第3项最大分值103分特点:快速,简单,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SCORAD (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 Index)症状/体征0分1分2分3分评分无轻度中度重度瘙痒无瘙痒/搔抓偶尔、轻微瘙痒/搔抓持续或间断瘙痒/搔抓,不影响睡眠烦人的瘙痒/搔抓,影响睡眠红斑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丘疹/水肿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渗出/结痂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仔细观察后此体征确认此体征明显,立即确认此体征很明显抓痕此体征经仔细观仔细观察后此体征此体征明显,立即此体征很明显EASI评分评价面积和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
1、评价疾病面积:0-6分,4个躯体部位:面积:0=无皮疹;1<10%; 2=10-29%; 3=30-49%;4=50-69%; 5=70-89%; 6=90-100%躯干部位:头面=10%;躯干=30%;上肢=20%;下肢=40%2、评价临床严重程度:红斑;浸润或丘疹;糜烂;苔藓化。
每个特点用0-3分评价: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
公式计算EASI评分值在0-72之间EASI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现有患者自我评价的EASI评分标准:SA-EASI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但不同观察者对面积和严重程度的评价之间有差异。
自我评价PASI(SA-PASI):面积评价同PASI,严重程度评价只针对一个平均皮损,用3个修正过的视觉模拟标尺评价。
有效性、可靠性和反应性已经过检验。
银屑病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患者病情评分参照PASI(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标准,包括皮损面积评分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
1、评价面积:4个躯体部位分别以0-6分评分:面积:0=无皮疹;1<10%; 2=10-29%;3=30-49%;4=50-69%; 5=70-89%; 6=90-100%;躯干部位:头面=10%;躯干=30%;上肢=20%;下肢=40%:皮损面积评分:全身分为头颈部、上肢、躯干和下肢4个部位。
上述部位占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10%、20%、30%和40%。
4个部位分别进行皮损面积评分,标准如下:0=无皮疹、1=1%-9%、2=10%-29%、3=30%-49%、4=50%-69%、5=70%-89%、6=90%-100%。
为了有助于对受累面积进行评估,应注意下述规定:a.将颈部视为头部的一部分b.将腋窝与腹股沟作为躯干的一部分c. 将臀部作为下肢的一部分2、评价临床严重程度:红斑;浸润;鳞屑。
每个特点用0-4分评价: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
公式计算各躯体部位分值,再累加得到总分,0-72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按照以上4部位评分,每个部位均按以下3个皮损临床特征评分:红斑(erythema,E):红色或暗红色炎症性斑,压之退色。
浸润(infiltration,I):皮损向四周扩散蔓延的趋势,边界模糊不清,压之有实质感。
表皮脱屑/鳞屑(desquamation,D):指脱落的表皮细胞成片剥落。
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如下:0=无,此体征经仔细观察不能确认1=轻,此体征能确认但需仔细观察2=中,此体征较明显可立即确认3=重,此体征很明显。
4=极重,此体征非常明显。
斑块肥厚程度I:0-皮损与正常皮肤平齐;1-皮损轻微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2-中等度隆起,斑块的边缘为圆或斜坡型;3-皮损肥厚,隆起明显;4-皮损高度增厚,隆起极为明显。
红斑E:0-无红斑可见;1-呈淡红色;2-红色;3-深红色;4-红色极深。
鳞屑D:0-表面无可见鳞屑;1-部分皮损表面上覆有鳞屑,以细微的鳞屑为主;2-大多数皮损表面完全或不完全覆有鳞屑,鳞屑呈片状;3-几乎全部皮损表面覆有鳞屑,鳞屑较厚成层;4-全部皮损表面均覆有鳞屑,鳞屑很厚成层。
渗出、干燥及瘙痒不计入总分。
PASI具体评分公式见下表。
表.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公式部位PASI评分头颈(E+I+D)×A(皮损面积评分)×0.1上肢(E+I+D)×A(皮损面积评分)×0.2躯干(E+I+D)×A(皮损面积评分)×0.3下肢(E+I+D)×A(皮损面积评分)×0.4PASI=以上4个部位评分的总和公式:PASI评分=(E头+I头+D头)×A头×0.1+(E上肢+I上肢+D上肢)×A上肢×0.2+(E躯干+I躯干+D躯干)×A躯干×0.3+(E下肢+I下肢+D下肢)×A下肢×0.4自我评价PASI(SA-PASI):面积评价同PASI,严重程度评价只针对一个平均皮损,用3个修正过的视觉模拟标尺评价。
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反应性已经过检验。
银屑病静态临床医生整体评估采用静态PGA确定某一给定时间点患者银屑病总体损伤情况。
根据下述量表评定浸润、红斑与鳞屑的整体损伤情况。
然后,将这三个量表之和除以3,便得到最终PGA评分。
浸润(I) (平均整体损伤)0 =无斑块突出之证据1 = 斑块极轻度隆起= 0.25 mm2 = 斑块轻度隆起, = 0.5 mm3 = 斑块中度隆起, = 0.75 mm4 = 斑块明显隆起, = 1 mm5 = 斑块严重隆起, = 1.25 mm或以上红斑(E) (平均整体损伤)0 =无红斑证据,可能存在色素过度沉着1 =微弱红斑2 =颜色为淡红色3 =颜色为中度红色4 =颜色为亮红色5 =颜色为暗红色至深红色鳞屑(S) (平均整体损伤)0 =无鳞屑证据1 = 极轻度;偶尔见细鳞屑于5%以下的损伤处2 = 轻度; 主要为细鳞屑3 = 中度; 主要为粗糙鳞屑4 = 明显;主要为非粘性厚鳞屑5 = 严重;主要为粘性极厚鳞屑I + E + S = ______ / 3 = ________(总均值)临床医生基于上述总均值的静态整体评估结果0 = 除有残留颜色外,完全清除1 = 极轻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均值为12 = 轻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3 =均值为23 = 中度-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 =均值为34 = 明显-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均值为45 = 严重-多数损伤有各自评分,I + E + S / 3=均值为5注意:应将评分四舍五入为最接近整数值。
如果总值≤1.49, 评分=1; 如果总值≥ 1.50, 评分= 2.痤疮痤疮的分级寻常痤疮又可以根据皮损的轻重程度分级,有利于指导治疗和评价疗效。
1970年Pillsbury根据不同种类皮损的数目将痤疮分为4级,但这种分级方式对于小的变化不敏感。
以后Cook等在此基础上采用照像片并与参考标准比较,将痤疮分为0-8级,缺点是无法反映粉刺的程度,而且单纯靠照片无法准确区分深在的结节、囊肿和表浅的红斑。
后来Cunliffe教授提出了12级分级法,能同时反映炎性和非炎性皮损的严重程度,非常详细,但比较繁琐,掌握起来困难,可操作性较差。
Gollnick和Orfanos教授根据各种皮损的数目、炎症程度以及瘢痕的情况提出了新的4级分级法,但由于繁琐,临床应用也不太方便。
目前在临床上,国内外的皮肤科医生较为广泛采用的是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
Pillsbury的4级分级法轻度 I级粉刺为主,少量丘疹、脓疱,总皮损小于30个中度 II级粉刺和中等量丘疹、脓疱,总皮损数31~50个III级大量丘疹、脓疱,总皮损50~100个,结节数小于3个重度 VI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总皮损大于100个,结节/囊肿大于3个Cunliffe的12级分级法Gollnick和Orfanos的4级分级法Leeds 痤疮评分标准应用很广。
在良好光源下检查患者后进行评分,视及触诊以发现结节和囊肿。
评分0-10分(严重结节囊肿型)。
面颈部,胸部和背部要分别评分。
注意治疗反应造成的刺激可能导致痤疮看起来更严重,评分时要注意区分。
黄褐斑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 (MASI)用于评价黄褐斑的严重程度,评分方法如下:前额评分=0.3 ×(D+H)×A右颧部评分=0.3×(D+H)×A左颧部评分=0.3 ×(D+H)×A颏部评分= 0.1 ×(D+H)×AMASI 总分= 以上分值总和干性皮肤干性皮肤评分在一些临床研究中采用:客观指标:鳞屑、角化、皲裂均按4级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