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一条街
- 格式:doc
- 大小:526.50 KB
- 文档页数:3
美国最牛的街道——华尔街每一个城市都有非常多的街道,美国亦是如此,但是在那样多的街道中,美国最牛的街道,还当属华尔街。
在纽约的华尔街这条全长仅有500多米、街面非常狭窄的小马路上,云集着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正是这些呼风唤雨的知名机构,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神经中枢”。
“牛”气冲天华尔街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座建筑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争取最大的收益。
由于建筑的间距非常小,走在街上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
这种氛围不禁使人联想到这里的股市每天上演的激烈博弈。
据统计,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职员中,有10万在华尔街工作。
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整条街都拥堵不堪。
华尔街的快节奏生活使这里的人们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身边事。
不过由于是白领和顶级富豪的聚集地,人们的衣着都非常时髦光鲜,只要看到他们的穿戴,就能捕捉到这个季节的流行脉搏了。
众所周知,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塑像。
设计者迪莫迪卡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
当时,为了保证铜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时在铜牛周围巡逻察看。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时,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
不过,铜牛还是被搬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安了家。
如今,它已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证券交易所大门难寻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于华尔街11号。
不过有趣的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名气有点不成正比:许多初来乍到的人都要在华尔街上转一圈才能找到交易所的入口。
原来,它的正门并不在华尔街主道上,而是“藏”在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支道上。
在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交易所大厅里,每天的股票交易高达25亿股,而每笔交易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华尔街制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也不乏令人心酸的回忆。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许多家最有名望的企业股票突然急剧下跌,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几百万人破产,引发了那场美国著名的经济大萧条。
南昌红谷滩金融街建设历程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和中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地纷纷加快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步伐。
在这股潮流中,南昌红谷滩金融街建设在不断推进。
南昌红谷滩金融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南昌市政府开始了经济转型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希望能够加快南昌市金融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人才。
于是,在1990年代初期,南昌市开始了金融街的建设。
1993年,南昌市政府在市中心的红谷滩地区建立了南昌市建设银行。
这是南昌市第一家专门服务金融行业的金融机构。
这里面还有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常规银行,也有中国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新型商业银行。
这些机构加强了市场竞争力,丰富了市场内部血脉,进一步提升了南昌市金融的行业水平。
但这还不够。
在金融街规划初期,南昌市的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将金融街打造成“中国内部金融业的中心”,以帮助南昌市实现更高效而且更加平稳的金融业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南昌市政府继续扩大金融街规模,并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资金扶持措施,以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南昌市金融市场。
2010年,南昌市政府将金融街发展规划扩大至30平方公里。
随着规模的扩大,南昌市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将多家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而是以“融合、创新、领先”为目标,发展起了建立全面、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在产业融合、融资融资等方面全面提升了南昌市金融行业的业务水平。
2016年,南昌市发布了“南昌市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强调将在“构建以南昌为中心的区域性金融支撑体系”的路线下,继续加强金融街核心区配套设施建设、引进业务及服务创新模式、先进金融产品和关键人才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南昌市金融让水平。
时至今日,金融街规模已成越来越庞大,已经成为了南昌市金融园的一部分,是南昌市的重要标志性产业。
未来,南昌市政府将继续秉承“走转型发展之路,建设内陆经济中心”的工作思路,不断加速南昌市金融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动力,以全力打造南昌市金融业的“国际化、规范化、智能化、创新化”风貌。
东方华尔街深度解析东方华尔街深度解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崛起,不少国际金融机构都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金融市场。
其中,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区被誉为东方的华尔街,其规模和影响力已经远超其他国内金融中心。
本文将全方位深度解析中国第一大金融市场——东方华尔街。
二、发展历程2007年6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宣布陆家嘴金融区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国家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陆家嘴金融区逐渐成为了中国最受欢迎和最具竞争力的金融区域之一。
三、产业分布目前,陆家嘴金融区共有金融机构300家,其中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信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律师事务所等企业进驻。
金融业是东方华尔街最核心的产业,其贡献占到上海金融总业务量的七成以上。
四、机会与挑战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越来越多的国际金融机构纷纷进驻中国。
高质量资本市场和优秀的金融服务经验,使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成为了各国金融机构和企业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地。
除此之外,不可忽视的是,在金融领域的开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备等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来解决。
五、未来展望随着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东方华尔街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仍然非常广阔。
预计未来陆家嘴金融区将进一步深化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提升金融海外业务的稳定性。
另外,将继续推动市场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六、结语作为中国第一大金融市场,东方华尔街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家嘴金融区将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在未来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同时,需要我们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出颖胡同百年前的金店银楼一条街
如今的沈阳地图上,已经查不到“出颖胡同”的名字,可在百年前的老沈阳,这条胡同也许是城内最富贵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沈阳的金店银楼一条街。
在一张摄于1912年的彩色玻璃反转片上,留下了出颖胡同的影像。
它与四平街(今中街)平行,位于道南,是当时沈阳金银珠宝的集散地。
照片左侧的店铺墙壁上,就挂着“出颖胡同”的名字。
照片上最显眼的一家店应当叫“长记”,店门两侧的牌匾上写着“德聚长记金银老店,堆累镶嵌镀金珠翠”,也许是做金银生意的缘故,店铺的招牌也刷着金粉,一派富贵堂皇的景象,房檐下还有木雕的龙头伸出来。
除了售卖首饰,这家店铺还回购金银,门口的伙计统一着蓝色长衫,看起来很规范。
出颖胡同不长,但店铺鳞次栉比,多是金色招牌,据说,沈阳老字号萃华楼当年也是在这里开了金店。
岁月流逝,当年的富贵生意们如今大多不再,而与之相邻的中街还是熙熙攘攘。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魏雯
来源:沈阳晚报。
华尔街是干什么的
华尔街是世界上最知名的街道,位于美国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的核心地带。
华尔街从字面意思上看,这似乎就是美国纽约市一条街道的名字,但是这里却是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
在这里聚集着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铁路、航运、银行、保险等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吸金怪兽”集散地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同时,华尔街也是多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在这里身价百亿美元的人士众多,像“股神”巴菲特、“投机大师”索罗斯、“华尔街狼王”卡尔·伊坎、“对冲基金教父”雷达里奥、“量化投资之父”詹姆斯·西蒙斯等,他们拥有的财富,可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
对全球的资本市场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华尔街,这里的生存法则很严酷,每一个能够呆在这里的人都是万里挑一,甚至是是万里挑一,这里的规则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在华尔街,每个人都在和钱打交道,资本的本质就是贪婪,所以华尔街在某种意义上的代名词就是逐利和贪婪,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不管选择了什么,都要承担后果。
在华尔街里,掌握资本的不只是人,也有从业人员用电脑制作的程序,可以帮助分析市场变化,然后进行股票的交易,
但是,不管华尔街的科技力量如何强大,不管进入华尔街的资金如何庞大,编织华尔街这张资本之网的,仍然是华尔街上的人,只要华尔街还是由人来驱动的,它就是永远如同芸芸众生,它的睿智和慷慨,可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它的贪婪与疯狂也会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北京市金融街区域市场分析简介金融街区是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集聚区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
自2004年开始规划建设,金融街区已成为北京市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政府金融服务中心。
本文将对北京市金融街区域市场进行分析,包括该区域的人口、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商业设施、房地产市场等。
人口统计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金融街区的人口数量约为XX万人。
相比其他区域,金融街区的人口密度较高,为XX人/平方公里。
其中,金融街区的人口结构呈现出相对年轻化的特点,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40岁之间。
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街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该区域拥有众多金融机构、银行总部以及知名的金融企业。
金融街区的经济结构以金融服务为主导,同时也涵盖了其他现代服务业。
此外,该区域还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的进驻和投资,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商业设施金融街区拥有完善的商业设施,满足了居民和上班族的各种需求。
商业设施包括购物中心、超市、餐饮和娱乐场所等。
这些商业设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吸引了周边地区的消费者前来消费。
金融街区的商业设施以高档品牌为主导,满足了高收入人群的购物需求。
房地产市场金融街区的房地产市场一直非常活跃。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势,该区域的房价较高。
金融街区的房地产项目主要包括写字楼、高端住宅和商业物业等。
随着金融街区的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购房者的关注。
市场前景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北京市金融街区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金融街区将继续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国内外企业的进驻。
同时,改善金融街区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和上班族的生活品质,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金融街区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值得投资者和企业密切关注。
结论北京市金融街区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核心区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市场发展潜力。
人口结构年轻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业设施完善等优势,使得金融街区成为各类企业和投资者的首选地。
沈阳金融街开埠以来,沈阳一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战时为兵家必争之地,平时为商家必夺之地。
历经游牧文化的洗礼,殖民文化的奴役,计划经济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文化的熏陶,沈阳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最近又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多年来,外界对沈阳的印象一直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而金融业则少有人提及,其实沈阳不仅历史底蕴深厚,交通便捷,配套完善,而且商贸繁荣,金融生态良好,银行存、贷款余额居全市之首。
经过多年的发展,沈阳市政府部门正在制定沈阳金融街建设发展规划,力争通过五年时间,把沈阳金融街建设成为“东北金融产业中心、金融配套服务中心、金融外包服务基地与私募产权交易市场”。
沈阳金融街就是以和平大街、南京街为纵轴线,以市府大路、中华路和十一纬路为横轴线划定其核心区。
这一区域在金融产业发展上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积累和资源优势,其中心区域的银行业存、贷款余额分别占沈阳市存、贷款余额的近1/4和近1/3,居全市之首。
在金融街建设的进程中,适度优先发展金融业,沈阳金融街以发展投融资交易和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为切入点,决心通过5年的努力,把沈阳金融街建成东北地区的金融创新中心、投融资交易服务中心、投融资信息中心、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和最具活力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交易市场,成为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优越、金融机构集聚、最具投融资活力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区。
作为金融创新元素,提供投融资交易平台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伴随着沈阳金融街的成长重要载体之一,沈阳金融街发展投融资交易的核心平台是“沈阳国际投融资交易服务中心”,其致力于为企业在私募、融资、担保、租赁、上市及并购等方面提供服务与支持,为股权投资、企业并购、业务重组及产业转移搭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通交易的平台。
沈阳国际投融资交易服务中心聚集了多家从事投融资交易的专业机构,初步具备了开展业务的能力。
其中比较重要的机构包括:滨海股权交易所和卓迈国际投融资交易中心,如今它们都已入驻金融广场。
大栅栏:北京历史上的“金融街”作者:陈杨来源:《北京档案》2010年第05期从清代中叶始,北京城内最具代表性的炉房、钱庄、银号、银行大都聚集于大栅栏地区。
人们说大栅栏地区是北京历史上的“金融街”。
今天,漫步在大栅栏古老的街巷胡同中,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繁盛的金融文化氛围。
施家胡同———银号一条街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的施家胡同,全长260米。
《宣南鸿雪图志》记述:胡同内除一处青阳会馆和几家旅馆、商店外,几乎全是银号,现在能查到名称的银号就有11家。
胡同中有多家银号遗迹,其外表与住宅相同,但还保留着老银号的风貌。
其中裕兴中银号建于20年代初,前后门临施家、蔡家两条胡同,三层砖木结构,内有两个中庭,周围廊坊,与旅馆相似。
还有,著名的华威银行、殖边银行、河北省银行、泉通银行等也在施家胡同。
珠宝市———炉房一条街据《北京志·金融志》记述:炉房是中国旧时铸造宝银的机构。
炉房原本是为解决交易中付银的方便,加工熔炼碎银而设立的。
清朝中叶大栅栏珠宝市街便已经出现炉房。
后来,根据商家的需求又增添了存贷银两、划拨转帐的业务,具有了银行的某些职能。
因此可以说炉房是我国银行的雏形。
当年设在前门外珠宝市的炉房就有26家之多。
珠宝市街中部路西的钱市胡同,街宽仅70多厘米,是北京最窄的胡同。
长约55米,街内有九组建筑。
尽端为一庭院,上有罩棚,旁为铺房,为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的“钱市”遗存。
“钱市”的形成与炉行有关,炉行即官准熔铸银锭的作坊。
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所以同时形成钱市。
民国以后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为银号铺房,形成一条窄胡同。
这条小巷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前门西河沿街———银行一条街西河沿街曾是京城有名的金融街。
街中有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银号会馆———正乙祠。
并有交通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等多家银行。
银行的开设、西、东(客货)火车站的兴建使前门西河沿街迅速繁茂起来。
该街还建有金银首饰象牙珐琅店13家,货栈、旅店多达37家,还有多家药铺参茸局、饭店等等,可见当年前门西河沿街金融、商贸之盛。
南宋 “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铜印考 ———兼谈八百年前南宋京城“金融一条街 ”的实物遗存屠燕治铜印为参考。
② 榷货务是宋代重要的财政管理机构 , 主 要负责盐茶等商品的禁榷专卖 , 榷货务的收 入在宋代财政收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两宋期间 , 榷货务还涉足金融业。
宋代 榷货务的金融业务 , 一是便钱 (将私人的现 钱从京师汇到地方 , 同时负责兑付地方汇来 的私人现钱 ) ; 二是货币兑换与回笼 ; 三是市 籴粮草中的拨款和兑付信用证券。
北宋晚期 , 榷货务已具有管理货币的职能。
崇宁四年 ( 1105 ) 六月二十三日 , “榷 货务买钞所言 : ‘奉旨 , 交子并依旧法路分兼 诸路通行 , 其在京及京畿行用等旨挥更不施 南宋 “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铜印 , 经中国印学博物馆鉴定并释文 , 现藏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 (插二下 ) 。
这方铜 印 , 红铜 质。
宽 48 , 高 52 , 厚 16mm 。
印面镌有阳文篆书三行 , 每行四字 , 为 “行在榷货 /务都茶场 /中门朱记 ”共 12 字 ; 背面阴刻楷书二行 , 每行四字 , 为 “绍 兴十年 /文思院铸 ”八字。
“行在 ”, 指南宋都城临安府 (今杭州 ) 。
据 《宋史 ·舆服志 》: “南渡之后 , 有司印记多 亡佚 , 彼遗此得 , 各自收用。
尚方重铸给之 , 加 ‘行在 ’二字 , 或冠年号以别新旧。
”① “榷货务 ”, 系宋代官设贸易机关。
“都茶场 ”, 官署名。
主掌给卖茶引的官 方机构 ; 后负责会子之印造。
“中门 ”, 官名 , 《宋会要辑稿 ·食货 》 51 之 17: “架阁库之间 , 西库专委都门官 , 东库专委中门官掌治 ”。
“榷货务都茶场 ”亦 设有门官。
《梦粱录 》称会子库在榷货务 , 隶都茶场 , “以务门兼职 ”。
说明印文 “中 门 ”, 应指榷货务都茶场掌治会子库之类下属 机构的专委官。
北京“金融街”史话作者:傅昱来源:《金融经济》2019年第07期元代金城坊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大臣刘秉忠根据《周礼·考工记》兴建元大都城。
大都城内设50个坊,金城坊就在其内,该坊意出自《史记·秦本纪》:“金城千里,子孙万事帝王之业。
”元代金城坊,其“金城”取“金汤永固”意,“坊”指居民区,原本无金融之意,但名号具美好寓意。
元中后期、明代及清初,金城坊因“金城”二字与金银、诚信谐音,不断出现有识之士在此建立银号,于是商贾富豪、皇亲国戚云集。
民国元年,此地的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后中国实业各大银行均设立于此。
然因军阀混战,金城坊损坏严重、渐成败势,票号、金银交易等转向北京前门及东城地区。
北京锦什坊街,就是原金城坊衰败后再依谐音改易的名字。
日月荏苒,星移斗转。
在建金城坊700多年后,北京“金融街”雄起,从1992年规划至2008年基本建成,在原金城坊旧址之上,今西二环路东侧矗立起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北京“金融街”。
北京“金融街”有其历史渊源,又具重大发展。
金城坊自古就是金融中心,发展到今天,它凤凰涅槃重建了昔日之梦。
在这里,现代与传统、旧遗址与新人文相结合,金融建筑充分利用白塔寺、都城隍庙及火神庙、清真寺等古迹,精心打造,交错相依,使文物保护、古都风貌与现代气派达成完美统一。
清代大栅栏清代初中期,北京大部分金融机构不设在内城,而多设于正阳门外。
因清代实行满汉分居,满人住内城,汉人住外城。
商业、银号、钱庄的经营者多为汉人,故只许住在外城,在外城从事金融活动变作约定俗成。
今北京前门西河沿220号正乙祠,在康熙年间是浙江银钱业公会所在地。
正乙祠供奉武财神关云长,浙人期望关公保佑发财。
据正乙祠碑文载,乾隆五十一年,26家银号出资修葺此祠;同治四年,14家银号出资再修此祠。
这其中,就有“四大恒”钱庄中的恒和钱庄。
前门西河沿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长街,街长约1150米;明代因这条街沿内护城河成街,故称西河沿。
关于金融大街(现代诗歌的文章金融大街在这个繁忙的城市里,有一条街道,被誉为金融大街。
它是现代金融的中心,汇聚了无数的财富和机遇。
这条街道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道路,更是一个象征着现代经济力量的象征。
当你走在金融大街上,你会被高楼大厦所包围。
这些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宛如巨人般屹立在城市的中心。
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每一栋建筑都代表着一个金融巨头,他们掌握着无尽的财富和权力。
人们匆匆忙忙地穿梭于这条街道上。
他们身穿西装革履,手持皮包电脑,在这个商业世界中奔波劳碌。
他们是银行家、投资者、交易员和企业家。
他们为了追逐利润而不眠不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奋力拼搏。
金融大街上的交易所是这个城市的心脏。
这里是股票、期货和外汇交易的中心,每天都有数以亿计的资金在这里流动。
交易员们在繁忙的交易大厅中忙碌着,他们面对着电子屏幕,紧盯着数字的变化。
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他们掌握着市场的脉搏。
金融大街上还有无数的银行和金融机构。
这些机构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储蓄、投资和保险等。
人们在这里可以实现财富增值和风险管理,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这些机构上。
然而,金融大街也有它的阴暗面。
贪婪、欺诈和风险隐藏在繁华背后。
有时候,市场波动会让人失去所有,投资失败会让人陷入困境。
金钱并不总是带来幸福和满足,它也可能成为人们心灵深处最黑暗的角落。
尽管如此,金融大街依然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地方。
它吸引着那些渴望成功和财富的人们,他们不断努力奋斗,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在这里,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金融大街是现代经济的象征,它展示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它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活力的地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无论是财富还是风险,金融大街都在不断演绎着人类经济发展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融大街,感受现代经济的脉搏。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财富与权力的交织,也可以看到希望与挑战并存。
金融大街是一个永远不停歇、永远充满活力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社会最真实、最复杂、最动人的一面。
一条金融街,百年金融史——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启示录一、墙街华尔街,这条坐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街道,长不超过1英里(450米)、宽仅11米,一端是那头标志性的巨大铜牛,另一端则是17世纪的教堂和墓地。
两端之间,步行最多20分钟。
短促得像人生,长远的像历史……二、传奇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第一强国,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曼哈顿区是纽约的中心,位于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却是世界的金融中心。
华尔街上交易着全球一半的资本,还有比全球的资本市场还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
三、历史在300多年前,纽约还是北美殖民地的一个小小的贸易前站,它是美国惟一曾经被围墙包围起来的城市。
而华尔街(Wall Street意译为“墙街”)只是纽约曼哈顿区南端的一条短短街道。
17世纪中后期,无与伦比的天然优势给纽约带来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华尔街自然受惠于此。
华尔街不长的街道上,场外股票交易逐渐兴盛起来,21个经纪商和3家经纪公司在一个梧桐树下签订的“梧桐树协议”,成为1817年建立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起源。
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纽约正式成为美国金融中心,也是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金融资本市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纽约超越了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
此时,纽交所正好走过了10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经济繁荣进一步巩固了纽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如果从最初的场外股票交易算起,这个过程长达200多年。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华尔街伴随着恐慌、股灾、战争、火灾、投机、腐败等等人类所经历的最动荡的两个世纪,从一个地理概念转变成了一条金融街,从一条小小金融街转变为纽约金融市场的代名词,从而影响了世界。
(一)称霸国内18世纪90年代,尽管纽约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费城,但后者依然是美国的金融中心,除了费城,芝加哥等也是纽约的竞争对手。
南北战争成就了纽约,因为华尔街成功帮助北方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战争融资,让后者最终战胜了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的南方政府。
武汉“民间金融一条街”年内亮相
武汉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民间金融一条街”全长888米,将率先在江汉区前进四路亮相,并有序向武汉三镇扩展。
首条民间金融街选址前进四路,主要是由于其具备良好的民间基础。
目前,前进四路上已经自发聚集了包括典当寄售行、小额担保、银行、保险公司等超过50家金融机构,全年拆借金额高达上千万元,包括仙桃、黄陂等地的民营企业都闻讯而来,民间融资十分活跃。
据透露,武汉“民间金融一条街”将借鉴广州长堤街模式,并有所创新。
将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现在已有27家金融机构表示将入驻。
“设立‘民间金融一条街’,将使民间资本运作更加规范,使行业更加自律,让民间资本在阳光下运作。
”
五色土抵押借贷公司认为,此举将有利于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发展,可以有效的遏制高利贷,促进民间借贷的利率走向合理化,目前五色土抵押借贷的利率一般为月息1%左右。
北京金融街:一个城市功能区建设的成功标本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老百姓吃饱饭即是奢望。
我等赶上大时代,本已幸运。
如果能碰巧进入一个重要的场景,哪怕做个旁观者,鼓鼓掌,喝喝彩,声援一下,也算得上是值得留恋的经历。
今天这篇文章,算是纪念吧。
一、历史回顾1987年,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向时任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百发提出,借鉴国外经验,在北京市西二环一带,建设金融机构聚集区,即金融街的构想。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选址复兴门,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阜成门,正好处于这条街的一南一北。
在此之前的1985年3月,时任西城区委书记陈元组织了一场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西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推动西城“旧城改造”,并积极酝酿“以公建促危改”的方式。
是时,北京市和西城区就已经开始筹备此项工作,已经明确提出在复兴门内大街到阜城门内大街一带,“主要安排金融单位事业用房和配套的商业服务业高大型建设项目”。
1988年初,相关单位已经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共同建设金融街进行了洽谈。
后因1988年9月国务院压缩基建项目,此事暂缓启动。
借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春风,1992年5月16日,西城区委区政府提出“繁荣西单,发展西城”,明确提出建设金融街。
6月1日,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恢复西二环东侧(金融街)开发建设的请示》。
经市政府同意后,7月,设立“西二环危房改造办公室”(即二环办),12月14日,北京市金融街建设开发公司成立。
建设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1994年8月18日,金龙大厦(现金阳大厦)奠基,这是金融街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项目。
当年,通泰大厦、投资广场、信达大厦、平安大厦陆续开工。
1997年8月18日,建筑面积7.3万平米的金龙大厦正式交付使用。
随后,1998年9月,国企大厦竣工;1998年12月,平安大厦竣工;1999年9月,投资广场、通泰大厦竣工。
2001-2003年,有21个项目立项,规划建筑面积114万平米。
北京金融街:中国最富有的一条街
北京金融街南起复兴门,北至阜成门,西起西二环路,东至太平桥大街,总占地面积103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30万平方米。
自1994年8月第一个项目动工以来,开复工的建筑面积己达230多万平方米,目前南区己基本建成,全部工程将在2008年前全面竣工。
金融街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北京地区资金最密集、市场最活跃、资讯最发达、设施最完善、环境最优美的国际化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金融中心”。
目前,我国国家最高金融监管机构的“一行三会”(人民银行总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两大中央结算中心(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均入驻于金融街区域,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等三大通讯公司总部及中国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等30多家金融保险机构和650多家国内外企业在本街区落户,在金融街入驻的机构和企业目前控制的总资产高达人民币15万亿元。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人面对金融海啸时的沉稳与自信,你或许要拜访一下与北京中南海仅数街之隔的金融大街。
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北京金融街,曾几何时已成为中国金融的“中枢神经”。
还有人称其为
“中国的华尔街”。
本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载文称,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把中国——这个外汇储备最多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推到了全球外交行动的中心。
显然,当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北京金融街似乎也具备了另一层象征意义,它成了中国回应全球金融议题的一枚“风向标”。
国际社会关注中国下一步将采取何种措施调控金融市场,全球金融舞台的追光灯已经照向北京,也照亮这一平方公里的金融街。
京城西二环内侧,阜成门与复兴门之间的这一片街巷,早在一九九三年,就被中国高层看重。
中国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显示,在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打造“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
中国人对金钱喜好的表达,向来比较委婉,不过“真金白银”对于北京金融街来说,却是直言不讳。
金融街所在的街区,距离古老的白塔寺并不远,自元代起,这一带就被久居深宫的帝王视为举步可及的福泽之地。
史料记载,当地很早就与“金”结缘,元大都的金铺、银号大多云集于此,“金城坊”赫赫有名,清朝末期,户部银行(大清银行)亦设于此,民国时更是银行林立。
如今,金融街有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炫目的玻璃幕墙。
一些人认为,金融街是北京城里“最不像北京的地方”。
不过“金城坊”的古老概念还是被保留下来。
知情人士称,北京金融街真正的崛起,是在二00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因为自那以后,金融成为中国将逐步对外开放的领域之一。
尽管金融街占地不大,但却汇集了中国金融、电信、电力、保险等行业的一千五百多家前沿企业。
中国最高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即人民银行总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中国、建设、工商等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两大中央结算中心(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都在此办公。
在今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一的高盛、摩根等“指标性”公司,都在此安营扎寨。
金融街西北角的英兰国际金融中心,则吸引了瑞士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英格兰皇家银行、星展银行等入驻。
有人笑言,“金融街是中国最富有的一条街”,这并不夸张。
二00七年,金融街的一千五百多家企业和机构所管理的总资产额,已达十八万亿元人民币。
这条街上的写字楼,每一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所产生的“地方三级税收”就高达三万元人民币,相关金融业者的获利空间可想而知。
不过,也有不少人质疑北京金融街的定位。
继香港和上海浦东之后,北京及其金融街是否有必要也被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及学者。
有人认为,北京金融街缺的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和庞大的资金流。
也有人认为,北京金融街已成为中国金融“中枢”,重量级“中字头”企业的身价,足以显示其发展优势。
在“北京金融街”的互联网论坛——金子社区里,起早贪黑打拼的“金领”们,对金融街的国际定位评头论足、看法不一。
与此同时,他们与华尔街的才俊一样,关切金融海啸是否将波及自己的“饭碗”。
二00八年,当金融危机来袭,西方国家将目光不约而同转向中国,北京金融街能否回馈给西方一段“金”彩传奇,还有待观察。
就在十月下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举行的亚欧峰会上,以信心、合作、责任六个字概括应对危机的办法。
不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又将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金融峰会,北京金融街上的“金领”与国际同行都拭目以待,他们相信中国领导人和金融决策机构,为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必有所担当。